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272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docx

李炳南佛说阿弥陀经义蕴

佛說阿彌陀經義蘊

 

菩薩戒優婆塞德明李炳南述

 

小引

經題

法會衆證分第一

佛土依正分第二

寶樹蓮池分第三

天人供養分第四

禽樹演法分第五

佛德無量分第六

往生發願分第七

修持正行分第八

同贊勸信分第九

聞法信願分第十

互贊感發分第十一

流通普度分第十二

回向偈

阿彌陀經義蘊題偈

 

小引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閻浮提洲。

其苦倍甚。

一切衆生。

所有身心。

刹那生滅。

原本無常。

衆苦交煎。

原本無樂。

四大假合。

原本無我。

血肉髒腑。

原本無淨。

衆生不悟。

妄希常樂我淨。

故起颠倒。

然終不得。

是以憂苦。

惟有證得真如。

于此四者。

一時俱足。

名曰淨德。

釋迦世尊。

悲憫衆生。

沉淪苦海。

頭出頭沒。

不能出離。

特現于世。

親作慈航。

廣說八萬四千法門。

教人起修求證。

但須長久劫波。

精苦功夫。

斷盡三惑。

方證真如。

可憐末法衆生。

根器淺劣。

五濁惡世。

欲塵牽纏。

能行能斷。

幾等麟角鳳毛。

不獲普度。

豈佛本家。

故于八萬四千法門以外。

而又開此念佛往生一法。

是說本經之因緣也。

 

◎此法之奇。

不經祇劫。

無須斷惑。

未證真如。

便可取得常樂我淨。

衆生往生。

皆是蓮花化身。

壽命無量。

毫無衆苦。

一生補處。

廣大方便。

普應群機。

所謂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鈍根如愚夫愚婦。

均可證入九蓮。

利根如華嚴善财。

端由圓成佛果。

依法行之。

萬修萬去。

求解究竟。

三藏難窮。

故修他門。

皆須信解行證。

惟修此法。

隻重信願行持。

而本經文法。

更爲奇特。

不談玄妙。

然無一處不含玄妙。

深者見深得深。

淺者見淺得淺。

亦可謂三根普被之絕妙文章。

惜乎減劫之時。

衆生福薄。

或文字障重。

或我慢貢高。

胸橫成見。

未曾深求。

辄對經文。

妄生诽謗。

遂使大好慈航。

不肯乘渡。

區區悲若輩惶惑。

兼悲經道蹇遇。

是述義蘊之動機也。

 

◎本經文簡而顯。

義豐而微。

簡則事不支蔓。

顯則音易宣流。

豐者萬法全包。

微者一痕不露。

看嶺看峰。

固皆有得。

屠門大嚼。

總屬空咽。

亦猶橄榄檨果。

不到回甘。

未爲知味也。

叢林日誦。

雖定常課。

求諸法會經筵絕少開演。

甯非迹似顯彰。

而實處隐晦耶。

誠以經文體栽。

有類叙事。

弦外之音。

未能遽會。

緻令淺嘗之人。

輕生議論。

有謂契合鈍根下機者。

甚有謂是廣告式者。

以故通宗通教大家。

視爲語義平凡。

不足講論。

偶有講者。

而哲學文學之侪。

亦存無甚可聽成見。

噫。

均過矣。

述者早歲心理。

亦具此等錯誤。

後遇知識。

指謂本經性相律密藏通别圓無不盡蘊。

但須會于文字之外。

從茲再讀。

始覺酪酥醍醐。

乳中具備。

驚歎立言微妙。

宛如無縫天衣。

昔賢天親。

初謗大乘。

其後悔悟。

欲自斷舌。

無著教以改贊大乘。

便是補過。

因之不揣谫陋。

師其故智。

實爲自補前愆。

兼爲謗本經者。

普作忏悔也。

 

◎本編所述。

專爲經文含蘊。

偶舉片羽。

可想吉光。

冀人鹹知本經構造。

表裏精微。

事理法軌。

攝無不盡。

從生尊重。

藉堅信行。

并非釋經。

亦非闡揚淨土義理。

蓋古今注釋之家。

各有獨到。

而淨土義理。

賢、臺、性、相、律、密各典。

皆有詳論。

吾知有涯。

未敢盲道。

 

◎初機修士。

閱此義蘊。

須與拙輯本經摘注。

或他家詳注合觀。

方解所雲爲何。

此編乃經注之注。

故必以解經正文爲先。

如法會衆證分别序十六尊者行業。

及禽鳥演法分三七道品等處。

尤證不了經文。

無從索解。

 

◎金剛經傳由梁昭明太子析成三十二分。

大爲後世诟病。

本經亦由前人析爲十二分。

但誦者多未依從。

茲取對照經文。

易于檢查。

更不妨作科判觀。

特采用之。

實非有所主張。

謹以十二分題目。

标于文前。

經文頂格恭錄。

義蘊低格附後。

 

◎本篇成于蘆橋事變。

三巴道中。

流離之次。

參考無書。

不自藏拙。

辄喜生事。

其間纰缪。

諒必繁多。

尚祈海内 大善知識。

不吝匡教。

爲幸。

 

述者謹識 

 

 

佛說阿彌陀經義蘊

 

經題

 

佛說阿彌陀經

 

經皆佛說。

人鹹知之。

茲複冠是二字。

不以贅乎。

然諸經雖雲佛說。

隻是總相。

其中之言。

實括數種。

如啓請語。

質疑語。

毀謗語。

苦惱語。

歡喜贊歎語。

承受擁護語等。

類多菩薩聲緣。

天龍八部。

人鬼等衆之所發。

此則除經家例語外。

從始澈終。

全爲佛語。

味猶水中乳素。

酥中醍醐。

精似礦提純金。

璞剖美玉。

聲出金口。

句集真言。

統體聖教。

毫無夾雜。

題曰佛說。

标其異餘經也。

既如是矣。

一句莫非圓音。

一字亦屬密藏。

嘗聞贊歎他經。

曾曰持四句偈。

勝施七寶。

吾亦曰受持此經。

乃至一句。

功德廣大。

已逾恒沙。

蓋牟尼璎珞。

散置地上。

随意俯拾。

皆是珠王也。

他經正宗分。

佛語開端者。

亦标佛說。

隻是體例。

豈若此經貫串一如耳。

法会众证分第一

 

長老舍利弗至無量諸天大衆俱。

 

經家謂此段曰發起序。

其意謂依于因緣。

引起發端。

他經多有啓請說法之人。

此經深微難曉。

故無人啓請。

隻記來會參加若幹聽衆而已。

然亦應當著眼。

内中究爲何等根器。

以及何界衆生。

可以想像此會之鄭重廣大。

非複尋常。

如舍利弗之智慧。

大目犍連之神通。

摩诃迦葉爲密得正法眼藏承佛衣缽之人。

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均具辯才無礙。

離婆多之禅定功深。

阿難陀之博聞強記。

摩诃劫賓那之才藝。

放牛難陀之聰明。

文殊爲一切菩薩之上首。

彌勒爲當來下生之佛陀。

乾陀诃提常精進之勇猛精進。

此皆系德慧雙尊。

各有特長之大阿羅漢等覺菩薩。

俱來與會。

聆法受持。

周利槃陀伽愚昧善忘。

亦預其間。

同獲利益。

是此法門。

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之妙用。

已于無字句處隐然揭示矣。

今人偶秉小慧。

或具薄技。

辄便起慢。

輕視淨宗。

自問果比舍利弗諸阿羅漢。

及文殊諸大菩薩如何。

不識字者。

又或自命大卑。

不敢承當。

究尚不至如周利槃陀伽之善忘。

凡此皆是病态。

自應圭臬諸尊。

借作良藥。

再或身有障礙。

不妨學羅侯羅之潛積密行。

已得道通。

尤須戒賓頭盧頗羅堕之未能養晦。

至憍梵波提之牛司。

薄拘羅之長壽。

當凜果報鑿然不虛。

鑒阿冕樓馱爲法忘身。

遂得天眼。

且勿偶生小障。

遽退初心。

戒迦留陀夷怖婦堕胎。

尚須顧念世法。

檢點行徑。

此次與會聖賢。

其數甚多。

特提出以上諸尊者。

固爲表揚淨土法門之大。

亦以糾正衆生種種邪見。

故示楷範。

俾自得師。

此外諸天大衆。

萬類不齊。

聞法以後。

各能歡喜信受。

其中雖有利根。

而鈍根亦何能少。

吾輩縱非上智。

似尚不到下愚。

幸聞佛法。

若還遲疑。

不但辜負佛恩。

相形之下。

俯仰亦滋愧矣。

佛土依正分第二

 

佛告長老舍利弗。

 

淨土法門。

義理深微。

惟佛與佛。

乃能究盡。

衆人不解。

遂不置信。

心存不信。

便不啓請開演。

世尊慈憫衆生。

不能出要。

乃以徹底悲心。

不問自說。

既肯自說。

必求契機之人。

諸比丘中。

惟舍利弗智慧第一。

故直呼而說之。

而舍利弗并無一語問答。

似初聞之際。

亦未能深信其事也。

 

從是西方。

 

空際蒼茫。

地體圓轉。

不分上下。

安有東西。

必曰西方。

甯非執著。

蓋衆生之成爲凡夫者。

隻因迷于二執。

惑于假相。

以故頭出頭沒。

不能出離。

果能照破假相。

斷除二執。

則入聖域矣。

一切經典。

垂訓後人。

大體亦無不以遣相破執爲歸。

此經何獨不然。

惟其開端一語。

說有西方。

指教學人。

心存執著。

嘗爲談空者流。

輕加讪笑。

豈知此正其善巧處。

實以凡夫妄念。

沸騰起滅。

猶如瀑流打毬。

刹那不止。

茲先指趨西方。

是将亂心收攏起來。

安住一處。

乃誘掖入道密要。

心果安住西方。

不緣其餘。

散亂歸一。

是有所定。

執著何害。

夫亂心是病。

佛法是藥。

說有說空。

貴在機理雙契。

事本圓融。

并無定式。

若一味執空。

殊不知亦是著相也。

 

今現在說法。

 

學者嘗曰。

生當無佛之世。

又曰。

去佛遙遠。

似不勝其悲慨。

此實未之深思。

阿彌陀佛。

不屬過去。

不屬将來。

正是現在住世之佛。

經不雲乎。

今現在說法。

考華嚴及萬佛名兩經。

皆曰。

娑婆世界一劫。

爲極樂世界一晝一夜。

世尊說此經時。

距今雖雲将近三千年代之久。

若于極樂世界時間相對照。

似尚不到彼土一分鍾。

又觀無量壽佛經雲。

彼佛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

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

遍照十方念佛衆生。

攝取不舍。

我輩念佛之人。

時時涵在現世佛陀之光明藏中。

而又歎曰。

生當無佛之世。

甯非衣藏寶珠。

反不自知。

尚沿街乞讨。

逢人叫窮乎。

今既知矣。

而又徘徊歧路。

舍現世之佛不速皈依。

更于何世再逢佛耶。

自是有家歸便得。

五湖煙景有誰争。

此機錯過。

真成大錯矣。

 

此分尚有二點。

不容疏忽。

即有世界名曰極樂。

及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

今現在說法也。

極樂者。

享樂之極。

而無絲毫違逆之謂。

佛既仍須說法。

使人修悟。

方證補處。

豈非尚不免苦。

觀此土修士。

持戒、求法、閉關、參禅。

難行能行。

難斷能斷。

忍辱精進等行。

何一而不是苦。

縱後證得菩提。

現在分明艱困。

亦猶患有毒瘡。

治用刀圭。

雖能來日病愈。

先受刀圭之痛。

不能不說現下不苦也。

果如是矣。

樂何稱之曰極。

至全經除僅衆鳥演三七道品一處外。

餘未見有彌陀一語。

究說之法維何。

皆成疑問。

不知彼佛教化。

大異尋常。

與樂說法。

原非二事。

隻去莊嚴六塵。

任人追逐。

即是說法。

衆生恣意享樂。

即是修持。

比到六塵享備。

妙悟已成。

純乎出之自然。

絕無半點勉強。

非若此土修衆。

必大死一番。

或曰。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之類。

定須發幾次大惛也。

名之曰極樂。

自非虛贊矣。

宝树莲池分第三

 

無有衆苦。

但受諸樂。

 

此二句爲全經脈絡。

兩大綱領。

後文之無三惡道。

壽命阿僧祇劫等。

皆反襯此世之苦。

劫、見、煩惱、衆生、命等五濁。

及殺、盜、淫、妄語、绮語、兩舌、惡口、貪、嗔、癡等十惡。

皆正說此世之苦。

花鳥園林。

七寶池閣。

黃金爲地。

天樂鳴空。

飲食沐浴。

随意舒适。

皆說極樂世間享受欲塵之樂。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上善俱會。

飛行十方供佛。

一生補處。

皆說極樂出世速得速證之樂。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有純苦者。

有苦多樂少者。

有苦樂相等者。

有苦少樂多者。

皆無一苦不有之理。

惟鈍根衆生。

何爲苦樂。

往往木然而不自覺。

囿于俗見。

甘堕苦淵。

少聰明者。

或悟受皆是苦。

尚昧苦之由來。

無非強作達觀。

甚或玩世不恭。

既無解脫之法。

隻有任運忍受而已。

有人幸聞佛法。

知苦所由。

欲尋真源。

超登彼岸。

每以多劫習氣。

時起現行。

觸境生心。

仍複染著。

所謂看得破。

忍不過。

真能毅然裂塵網而出者。

百千人中難見一二。

兩土世尊。

洞知衆機各異。

專用一帖阿伽陀藥。

普愈一切沈苛。

方法善巧。

事理周圓。

看之反甚平常。

此真堪稱不可思議。

細觀本經兩大綱領。

妙用已覺無窮。

既可喚醒鈍根使知苦樂。

發起欣厭之心。

驅其向道。

複能教聰明人知其所苦。

有法脫離。

但辦肯心。

必能如願。

已經聞法難斷塵緣之流。

不使強斷。

卻令舍小希大。

便得轉染成淨。

橫超生死。

古今大德鹹雲。

橫超生死。

乃爲特别法門。

此尚是指果地一端而言。

試看全經。

處處誘掖學人。

種種方便。

即在因地入手之際。

亦無不皆具特别義意也。

 

七重欄楯。

七重羅網。

七重行樹。

八功德水。

四邊階道。

上有樓閣。

微妙香潔。

 

此世界之地體。

土塊和合。

雜以石沙。

峻嶺深壑。

坎坷崎岖。

居室則茅檐荊扉。

竹籬泥堵。

上者不過磚瓦木石。

油漆雕繪。

所謂珠阙瑤階。

亦無非形容貼金嵌玉之宮殿誇詞。

花木則低僅數寸。

高不及尋。

尚複凋落無常。

枯萎時變。

極樂地體。

琉璃凝結。

金幢撐持。

階鋪四寶。

欄圍七珍。

康莊平衡。

猶如止水。

所居則重樓複合。

接地連空。

衆寶構成。

珠網嚴飾。

旛蓋如雲。

璎珞似雨。

億萬色光。

映澈無際。

樹花亦七寶簇出。

數千由旬。

蔥參成行。

璀璨永茂。

香色郁霭。

光明交融。

兩地合觀。

當生欣厭。

是教衆生舍穢土之粗色塵。

換取極樂之妙色塵也。

 

此世界之晝夜時序。

全賴日月運行。

故氣候有嚴寒酷暑。

驟雨暴風。

煙瘴陰霾。

燥濕疫疠。

至于河海。

皆挾泥沙。

質則臭澀堿苦。

有時洋流沖襲。

每生劇冷劇熱變化。

砭肌刺膚。

俱成不适。

時劫則饑馑荒旱。

刀兵水火。

凍餒交加。

流離勞頓。

極樂氣候。

因無日月星曜。

其光全由佛身蓮花寶樹珠網所發。

故微風和暢。

新爽清涼。

水具八種功德。

充滿寶池。

溫涼淺深。

随意應現。

澄清光滑。

舒體養根。

既無劫數。

永爲和時。

思衣得衣。

思食得食。

不必營求。

如願以償。

無不百體輕安。

心神怡悅。

兩土合觀。

當生欣厭。

是教衆生舍穢土之苦觸塵。

換取極樂之樂觸塵也。

 

此世界之香。

雖有檀樟之木。

桂梅之林。

荷菊之花。

蘭芷之草。

不過幾處山澤所生。

幾家亭園所植。

揚芬不出畦町。

随風僅聞數裏。

爲量無多。

轉眼成幻。

他如荀令之衣。

莫非煙火。

郇廚之馔。

純是腥躁。

若果究其實際。

園囿田圃。

遍撒尿糞骨灰。

城鄉闾閻。

彌漫馬桶糞窖。

直是無量污穢。

滿布大地。

一團臭氣。

上熏諸天而已。

極樂則七重寶樹。

間以無數栴檀。

八德金池。

滿矗四色函萏。

原非栽種。

不須灌澆。

永劫繁榮。

通國錦繡。

況且飲食化成。

人不便溺。

曾無纖塵。

安有濁氣。

本質清淨。

更加莊嚴。

而池花行樹。

各吐異香。

彼土如一顆明珠。

衆香似無邊大海。

将全土籠罩香中。

猶一珠涵浸海内。

無量衆生。

優遊香海。

呼吸沾濡。

通體皆馥。

沁脾爽神。

暢襟悅意。

兩土合觀。

當生欣厭。

是教衆生舍穢土之濁香塵。

換取極樂之潔香塵也。

問曰。

欄楯、羅網、行樹、珍寶。

數必有七。

亦有義乎。

曰。

表顯西方爲菩提道場。

以三七道品。

分七科故。

表顯國土清淨。

以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分别道淨、行斷知見淨、涅槃淨等。

爲七淨華故。

表顯佛德莊嚴。

以身具三二相、敷利一切衆生、見及戒命俱正成就其身、智具四無礙、神通不可思議、斷惑業苦三障、住大涅槃。

爲如來七種無上故。

表顯普攝群機。

以人皆上善。

則是七賢七聖同居斯土故。

數必備七。

猶之伊字三點。

亦說法之義也。

天人供养分第四

 

常作天樂。

 

此世界之聲音。

類甚複雜。

呵斥聲、诟罵聲、绮語聲、鬥争聲、打殺聲、決水放火聲、山崩地裂聲、槍聲、炮聲、哀鳴哭泣聲、怨恨呻吟聲。

種種惡聲。

難以備舉。

雖有音樂。

多不過百餘種。

亦是在萬苦之中。

求其一時之樂。

尚須時緣允許。

遣人而奏。

更不能家家弦歌。

人人悅耳。

極樂無有衆苦。

則娑婆之惡聲。

自然不有。

而百千種樂。

發自天空。

不遣人奏。

并無歇時。

考大本略雲。

四天王天。

百千香花音樂。

供養佛及菩薩。

于是忉利天。

以至第七梵天。

一切諸天。

香花音樂。

轉相倍勝。

觀經雲。

無量諸天。

作天伎樂。

又有樂器。

懸處虛空。

如天寶幢。

不鼓自鳴。

加以後文之鳥聲樹聲。

梵音呗韻。

都成和雅音樂。

遍空無盡。

人人共聞。

心曠神怡。

皆大歡喜。

兩土合觀。

當生欣厭。

是教衆生舍穢土之惡聲塵。

換取極樂之梵聲塵也。

 

飯食。

 

此世界之滋味。

無論其五味八珍。

山海異品。

總是秾血皮囊。

肮髒筋肉。

穢質毒液。

混合難分。

即稻粱菜蔬果蓏之類。

亦不免蟲污蠅玷。

縱令刷洗炮制。

終難去其原來不潔。

況須經過采辦、碾磨、刀砧、釜竈、盤碗。

一切麻煩。

須臾之餐。

費盡無數之力。

轉下咽喉。

漸變臭穢。

飽後扪腹诩然自得者。

豈知裝藏一袋尿糞。

靜心思之。

實堪大嘔。

極樂之味。

大不同此。

大本略雲。

銀缽金缽。

随意現前。

百味飲食。

充滿其中。

食已自消。

而無遺滓。

或見色聞香。

意以爲食。

自然飽适。

食畢化去。

時至複現。

既不煩勞。

而又潔淨。

兩土合觀。

當知欣厭。

是教衆生舍穢土之不淨味塵。

換取極樂之妙淨味塵也。

 

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即以食時。

還到本國。

 

生到極樂。

便具神通。

此舉神足一端。

可以推知其餘。

到此境界。

乃真能恒沙佛土。

任運而生。

否則徒逞大言。

自他兩欺。

無有是處。

 

前言娑婆極樂相距甚遙。

但淨功成就者。

便是栖心極樂之人。

在極樂者。

能以少時。

遍遊十萬億土。

是其化遊。

在娑婆者。

刹那之間。

可生極樂。

是以神往。

神與化則不受時間空間之限制。

此處标出。

特以反映前文。

證明以此達彼。

非難事也。

尚有一說。

無量法界。

本皆妙明覺心。

故古德雲。

衆生心性本具塵刹。

雖十萬億之遙。

無非性具此心。

如帝網之一珠。

影含衆珠。

如大海之一浪。

具全潮體。

非但互具。

亦乃互即。

禽树演法分第五

 

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凡夫惟知飲食男女。

上者百藝文章。

再上則治國平天下。

如是而已。

殊不知飲食男女。

假緣而有。

時時遷流。

終須失散。

到頭落得酸淚兩行。

苦腸寸斷。

不外秋風鬼哭胭脂井。

春雨人耕翡翠樓。

百藝文章。

嘔盡心血。

争長較短。

譽毀由人。

縱能流傳千古。

直等黃金用盡教歌舞。

留與他人樂少年。

治國平天下。

說來豈免攀龍附鳳。

攘利争名。

便到伊周之業。

亦是人存政舉。

人亡政息。

由于自己對于宇宙人生。

無澈底認識。

故亦不能永久出民水火。

若問身後。

無非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荒蒿共一邱。

此皆世間有爲之法。

總屬五欲六塵。

依緣而有。

刹那生滅。

猶如露電。

夢幻泡影。

凡夫不悟。

陷溺其中。

妄起颠倒。

翻覆追求。

以緻一生受苦由此。

多劫輪回亦是由此。

然則真實者維何。

即自己之本妙三寶性德是也。

古人謂一切衆生惑業苦三體。

是不可思議三德秘藏。

苦即法身。

五陰色心。

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如焰即火故。

惑即般若。

見思無明。

本無内外中間諸相。

如波即水故。

業即解脫。

有漏縛著。

本無能縛及所縛者。

如拳即手故。

法身是法寶。

般若是佛寶。

解脫是僧寶。

蠢動含靈。

無不具足惑業苦三體。

則是無不具足三寶德相。

隻是沉迷太深。

自不覺耳。

果能識得本性。

衆苦縛著。

一時解脫。

心等太虛。

頓出三界。

自覺覺他。

成大慈悲。

此乃大雄真常事業。

不同世俗生滅幻法。

三七道品。

即爲闡發三寶德相之雷音。

賴由震破無明。

指出覺路。

知念三寶。

顯彰性德。

直趨菩提。

超凡入聖。

倘再回憶前緣。

定成嚼蠟矣。

兩土合觀。

當生欣厭。

是教衆生舍穢土之妄法塵。

換取極樂之正法塵也。

 

上來所說。

國土樹池樓閣等爲色塵。

氣候池水等爲觸塵。

檀樹蓮花等爲香塵。

天樂衆鳥等爲聲塵。

化食現前爲味塵。

三七道品爲法塵。

如此分析。

取其易明粗相。

實則每舉一事。

即含數塵。

如四色蓮花。

是香塵、亦是色塵。

衆鳥天樂。

是聲塵、亦是色塵。

水是觸塵、同是色味二塵。

其他各塵。

又無一不具觸塵。

爲歸根結柢。

均是法塵。

何以故。

經曰。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所說何法。

自第三至第五。

此三分盡是彌陀所說之法。

爲釋迦世尊轉演者也。

粗讀不過認是略說極樂種種莊嚴而已。

殊不知金針暗度。

是借六塵代說法事也。

前五塵皆用反襯之法。

使有欣厭。

至末一段。

則直以三七道品作獅子吼矣。

故每分結處。

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莊嚴者。

是指極樂物華燦璀之美。

功德者。

是指六塵說法也。

問曰:

法塵專說道品。

固無論已。

前五塵轉比娑婆佳勝。

豈不更生染著。

何能謂之說法。

答曰。

優劣比較。

有所欣厭。

厭此即思解脫。

欣彼即是出離。

理上論之。

固不免于染著。

事上論之。

便爲往生堅願。

往生以後。

染著極樂六塵之心。

自然亦歸消滅。

是借染著而醫其染著。

所以經曰。

生者皆是阿鞞跋緻。

多有一生補處。

蓋聽北裏曲。

則興淫邪之惡。

服錦繡裳。

則起驕慢之念。

聞栴檀氣。

則發慕道之心。

親袈裟輝。

則生出世之想。

良以境由心造。

心亦因境而轉。

極樂諸色。

皆有化佛。

諸聲皆演法音。

伴侶乃聽法及盛花供佛之衆。

即是後文羅漢菩薩之流。

六根所緣。

不離三寶妙相成德。

以楔出楔。

轉識成智矣。

故六塵說畢。

方曰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既曰自然。

是與三寶兩相契合。

豈複染塵雲乎哉。

 

問曰。

有聲盡是演法。

而天樂鳥樹當作人言乎。

答曰。

不如是也。

言語文字。

謂之有名句文身。

然亦有殊國不同。

各趣分限。

人當需要人言。

而他趣則否。

中國人需要中國言。

而他國則否。

往生極樂者。

殊國各趣。

爲數甚多。

可以推知人言并非重要。

八音萬籁。

謂之無名句文身。

但會其趣。

各成音律。

此處諸聲當爲無名句文身。

其音各随衆生之識而轉。

靡不領悟。

華嚴經曰。

一音具衆音聲海。

随諸衆生意樂音是也。

色香味觸。

聲音俱無。

亦是說法。

有感斯通。

皆在言外。

又奚拘泥天樂鳥樹必作人言耶。

況往生者。

俱具天耳。

又有彌陀威德加被。

解諸衆聲。

複何疑哉。

 

彼佛國土。

無三惡道。

 

經雲。

無三惡道。

顯然尚有三善道。

如是得非仍居六道。

未出輪回欤。

曰否否。

蓋往生之人。

程度既不相同。

說法自分次第。

娑婆本師。

法分五乘而演。

極樂慈父。

爲契群機。

亦必如是而說。

初機衆生。

未得無漏智慧。

隻解人天之法。

便同人天。

迨聞修開悟以後。

果證聲緣菩薩。

方稱聖者。

魏唐所譯大本雲。

彼佛國淨土。

本無人天之别。

惟順餘方。

示有三界。

據此。

可知一生極樂。

确超輪回。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往生衆生。

功有深淺。

根有利鈍。

大德于生前先已證果。

報盡往生者。

固所多有。

而凡夫具足惑業。

于命将終。

十念往生者。

亦不乏人。

所以九品邊地。

顯示往生種種不同。

有得有證者往生。

可不論已。

而功淺十念之流。

雖得往生。

在未聞法要以前。

豈非惑業具足。

仍同凡夫。

故此法門。

曰帶業往生。

見佛聞法。

此分心念三寶。

文有二處。

須分别觀。

一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一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前者初聞。

尚屬勉強。

後系澈悟。

乃歸自然。

以六塵說法之後。

自得心開也。

到此境界。

不但娑婆之六塵。

不系于心。

即極樂之六塵。

亦不系于心矣。

且衆生之不能出離三界。

爲纏于分别俱生見思二惑耳。

既自然而然心念三寶。

是二惑漸斷。

階入聖域。

從此而後。

始能得到蒙佛授記。

一生補處。

 

按本經六塵說法。

共有三分。

其間尚含有勝處加行。

供佛功德。

以及真實證得等事。

各有次第。

義至微要。

其初先成四種淨觀。

衆生享樂色香觸塵之時。

指出寶池蓮花四色四光。

此四色光。

乃修八勝處定之四種淨觀色。

其法略謂觀外青色。

轉變自在。

使少爲多。

使多爲少。

于所見之青相。

不起法愛。

餘黃赤白。

亦複如是。

觀想既成。

此定已就。

必久精勤。

非可率得。

彼土衆生。

徜徉池上。

四色蓮花。

形如車輪。

小則十裏。

乃至六十萬裏。

一花觸眼。

淨觀已成。

此世數十寒暑苦功。

尚多杳茫。

彼土刹那遊戲。

便得于無意之間也。

再則獲勝功德。

于享樂味塵之時。

先承神足。

供他方佛。

誠以厚植福慧。

要須遍事多佛。

聞法悟證。

獲得授記。

釋迦世尊。

于過去劫。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

悉皆供養承事。

觀世音菩薩。

亦曾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各經典中。

諸佛菩薩。

類如此事。

不一而足。

然必曆經多劫。

方能成辦。

娑婆凡夫。

生逢無佛。

欲植功德。

實莫所由。

彼土衆生。

常以清旦盛花。

供養十萬億佛。

一食之頃。

圓滿廣大功德。

複時時處處。

普薰以三七道品。

終使衆生。

證得自然念三寶心。

而多有一生補處也。

佛德无量分第六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

 

各注釋家。

每将彌陀光明所照世界。

舉出數目。

此隻是頂上圓光耳。

若所放之光。

則不能以算數計量。

曰無量。

曰照十方國。

分明盡虛空遍法界皆涵蓋在内。

大本彼佛所放光明。

照遍東方恒沙佛刹。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

亦複如是。

觀經彼佛圓光。

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于圓光中。

有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化佛。

亦有衆鳥無數化菩薩。

以爲侍者。

無量壽佛。

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

各有八萬四千随形好。

一一好中。

複有八萬四千光明。

一一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

攝取不舍。

然則娑婆極樂。

距十萬億土。

何得雲遠。

以此土當在彌陀光攝之中。

有光斯有化佛。

化佛與法佛報佛。

一而三三而一也。

念佛之人。

一念相應。

即浸入彌陀光海。

得與化佛爲侶。

奚必曰。

命終往生。

方侍彌陀哉。

 

彼佛壽命。

及其人民。

無量無邊。

阿僧祇劫。

 

隻說壽命長久。

不說永不變滅。

得非仍有生死耶。

曰彌陀壽命。

焉有限量。

因經謂阿彌陀佛。

今現在說法。

既雲現在。

顯然尚未入于涅槃。

在此時期。

權雲有此一段壽命。

人民指往生未證補處者言。

已無分段生死。

尚有變易生死。

故仍可曰壽命。

蓋諸有漏(漏者煩惱異名。

漏洩又留住之義。

令三毒常由六根漏出、留住三界。

)十善五戒五逆十惡等善惡業因。

由我執以爲助緣。

感得六道輪回果報身。

是凡夫之分段生死。

諸無漏(反于有漏)善。

如戒定慧等業因。

由未斷法執以爲助緣。

感得三界以外之淨土果報身。

是斷見思二惑羅漢聖者之變易生死。

即地前菩薩未破塵沙。

十地未破根本無明。

尚得稱曰。

有變易生死。

因其迷想漸滅。

證悟漸增。

迷悟遷移。

亦是無常。

故皆曰變易。

然與四生(胎卵濕化)流轉者則迥不同。

而具縛凡夫。

未斷諸惑。

由念佛力。

得生西方。

是以有漏心。

亦感得三界外之淨土。

較諸修他法門。

必斷諸惑。

方能證得。

已大便宜。

以彼限于壽命。

惑未曾斷。

不免分段生死。

動經僧祇耳。

 

成佛以來。

于今十劫。

 

此特爲壽命長久之句。

提出證明。

未來者說固難知。

已往者舉征可信也。

 

往生发愿分第七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前文曰皆是阿鞞跋緻。

乃全稱肯定之辭。

此曰多有一生補處。

乃不盡然之謂。

然則一生不得補處。

是有二生多生欤。

曰既經變易生死。

可曰有二生多生。

但除此以外。

尚有二說。

大本四十八願。

設我得佛。

他方佛土諸菩薩衆。

來生我國。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除其本願。

自在所化。

爲度脫一切衆生故。

遍遊佛國。

修菩薩行者。

雖生他國。

終不受三途苦。

永不退失善根。

又雲。

彼國菩薩。

皆當究竟一生補處。

除其夙願爲衆生故。

以大宏誓願。

入生死界。

度脫有情。

随意而作佛事。

即不一生補處矣。

此一說也。

至上根利器。

見佛聞法。

直證菩提。

猶宗門頓悟。

不曆祇劫。

即至一生補處矣。

他根尚須漸修。

幾經變易。

此又一說也。

修持正行分第八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得生彼國。

 

大本觀經。

俱雲臨終十念。

即得往生。

此處何以又曰。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