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243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docx

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

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

一、簡史

本系之前身為台南高等工業學校「電氣化學科」,創設於民國二十九年,民國三十五年改制為臺灣省立工學院之「電氣化學系」,民國四十二年更名為「礦冶工程學系」,五十八年改稱為「礦冶及材料工程學系」,分為「採礦工程組」與「冶金及材料工程組」,五十九年成立礦冶及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班,分為「礦業工程組」與「冶金及材料科學組」,以培養礦業工程與冶金及材料科學方面之高級工程及研究人才。

六十三年冶金組獨立為「冶金及材料工程學系」。

七十年八月增設博士班,建立完整之高等教育與研究體系,為國家培育高級材料科技人才。

七十六年,基於發展現況和長程方案,乃將系名改為『材料工程學系』,八十一年則進一步更名為『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

八十五年八月將系所合併成系,分成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三部份。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自草創以來,己屆一甲子。

自早期電氣化學系起,歷經礦冶系、冶金及材料科學系、材料工程系及至今的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等名稱演進;已由創始之初的數名教師及數十名學生,擴展至今天的34名教師(含5位兼任教師),413名大學部學生,185名碩士班生及161名博士班生,是一個師生總數近792人的龐大而完整之教育體系。

60年來為國家社會培育出2257名大學部畢業生,1658名碩士及290名博士。

歷任系主任名錄:

(一)電化系、礦冶系時期:

1.馮修吉(36.6-37.7)-電化系

2.鄺英傑(37.8-44.7)-礦冶系

3.盧衡若(44.8-58.7)-礦冶系

4.洪銘盤(58.8-63.7)-礦材系

(二)冶材系成立後:

5.周釋善(63.8-69.7)

6.吳信田(69.8-70.7)

7.洪敏雄(70.8-76.7)

(三)更名為材料系後:

8.蔡文達(76.8-80.7)

9.林光隆(80.8-83.7)

10.黃文星(83.8-86.7)

11.黃肇瑞(86.8─89.7)

12.黃啟祥(89.8―92.7)

13.陳引幹(92.8─95.7)

14.陳貞夙(95.8―)

歷任所長名錄如下:

1.洪銘盤(59.8-66.7)

2.廖學誠(66.8-71.7)

3.洪敏雄(71.8-76.7)

4.蔡文達(76.8-80.7)

5.林光隆(80.8-83.7)

6.黃文星(83.8-86.7)

7.黃肇瑞(86.8─89.7)

8.黃啟祥(89.8―92.7)

9.陳引幹(92.8─95.7)

10.陳貞夙(95.8―98.7)

11.廖峻德(98.8─)

二、教學宗旨

本系之教育目標主要在培育具備專業素養、遵守專業倫理且有宏觀視野之優秀材料技人才。

材料科技包括之層面相當廣,舉凡金屬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電子材料、複合材料、生醫材料、表面科技,甚而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奈米科技、能源科技等相關材料之製程、物理與化學性質及其組織結構解析等,均屬於材料研究之範圍。

學生畢業後可以依照個人的興趣繼續深造或進入工業界,接受材料生產、研究與發展之挑戰。

為因應國家建設需求,配合未來材料科學及工程方面之發展,碩、博士班主要教學及研究領域為:

(1)金屬材料

(2)陶瓷材料(3)電子與光電材料(4)高分子材料(5)生醫材料(6)奈米材料。

目前除了高分子材料仍屬發展初期,各領域均衡發展,而研究主題含該基本科學及工程應用等。

三、師  資

本系所現有教師33位:

教授

20位

兼任教授

5位

副教授

3位

助理教授

6位

其學歷及專長分別列表如下:

  

職稱

姓名

學經歷

專長領域

教授兼系主任

廖峻德

法國國立高等工程學院博士

生醫材料力學、電漿化學與製程、高解析表面分析、組織工程與支架材料

特聘教授

陳貞夙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

電子及光學薄膜材料、積體電路製程、薄膜界面反應

講座教授

洪敏雄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博士

精密陶瓷材料、表面處理

特聘教授

蔡文達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

耐蝕材料、表面處理、電化學技術

特聘教授

陳立輝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

材料磨耗、材料機械性質

特聘教授

林光隆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

表面技術、電子構裝、焊錫技術

特聘教授

呂傳盛

日本廣島大學博士

材料機械性質、航空材料、凝固成長與加工

特聘教授

黃文星

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

電腦模擬、鑄造、煉鋼、電子構裝、微導線噴覆製程、薄膜製程、微機電

特聘教授

方滄澤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博士

陶瓷製程、電子陶瓷、陶瓷材料結構與性質關係

講座教授

黃肇瑞

美國猶他大學博士

陶瓷材料、複合材料、電子材料、光電鍍膜材料、奈米材料

特聘教授

曹紀元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電子金屬、奈米金屬、輕金屬、金屬粉末製造及成形、機械性質、噴覆成型、半固態製程

特聘教授

陳引幹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

高溫超導體、光電材料、電子陶瓷、凝固與鑄造

特聘教授

丁志明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博士

薄膜材料、奈米碳管、超級散熱材料、微機電材料

教授

林文台

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電子材料、半導體薄膜、奈米材料

教授

朱建平

美國馬凱大學博士

複合材料、摩擦材料、生醫材料

教授

陳瑾惠

美國西北大學博士

生醫材料

教授

黃啟祥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

陶瓷材料、複合材料、粉體工程

教授

許聯崇

美國阿克隆大學博士

高分子合成、光電用高分子材料、耐高溫高分子材料、奈米複合材料

教授

方冠榮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博士

離子導體材料、固態離子元件、微電化學元件

教授

劉全璞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

電子顯微鏡、半導體量子點、奈米材料、積體電路製程

副教授

齊孝定

英國史崔克萊大學博士

鐵電及鐵磁材料(包括鐵電鐵磁共存體、高溫超導材料、雷射光譜及非線性光學材料)

副教授

郭昌恕

美國麻州大學博士

導電高分子、有機太陽能元件、有機/無機材料混體、一維奈米材料、微熱分析

副教授

郭瑞昭

德國阿亨工業大學博士

微組織力學、織構與殘留應力、晶體塑性模擬

助理教授

阮至正

美國阿克隆大學博士

疊晶成長技術研究、有機分子薄膜、複合材料、液晶分子有序排列與聚集

助理教授

劉浩志

美國史丹福大學

結構陶瓷高複雜度元件,快速成型製程,高複雜度模具,機械設計製造,微機電製程,原子力顯微鏡,奈米級形貌量測

助理教授

許文東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計算材料,分子動力學模擬,蒙地卡羅模擬,第一原理計算,較粗尺度分子動力學模擬,平行運算,奈米科技,碳相關材料,過度金屬團簇

助理教授

呂國彰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

奈米材料,半導體材料,微電子材料與製程,材料分析,奈米矽

化物之深層

助理教授

張高碩

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

高效能材料分析法、電子金屬、陶瓷薄膜材料、電子元件

助理教授

林士剛

國立清華大學博士

無機材料相平衡、相變化與界面反應、計算材料熱力學

兼任教授

程一麟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

工業冶金

兼任教授

洪銘盤

成功大學電化系畢業

非晶質合金、磁性材料、質能均衡

兼任教授

李汝桐

成功大學礦冶系畢業

防蝕工程、表面科學、動力學

兼任教授

周釋善

美國普渡大學碩士

鋼鐵冶金及材料、金屬加工、金屬表面處理

兼任教授

李世欽

國立成功大學博士

熱處理、粉末冶金、表面披覆技術、雷射表面改質、陶瓷薄膜(被動元件)

(一)教學實驗室

本系擁有許多精密的現代化材料研發的儀器設備,分別置在以下的實驗室:

(1)電子顯微鏡

(2)X光繞射實驗室

(3)儀器分析實驗室

(4)陶瓷材料實驗室

(5)磁性材料實驗室

(6)電子材料實驗室

(7)高溫超導實驗室

(8)防蝕實驗室

(9)金相實驗室

(10)電子構裝實驗室

(11)機械性質實驗室

(12)電腦室

(13)金屬變形破壞實驗室

(14)熱處理實驗室

(15)材料製程分析實驗室

(16)高分子實驗室

(17)鋼鐵實驗室

(18)成大貴重儀器使用中心

(如電子微探分析儀,歐傑能譜儀,低掠角X光繞射儀等。

(19)噴覆成型實驗工廠

(20)金屬基複合材料實驗室

(21)半固態成型實驗室

五、研究與發展

成功大學材料系的學術研究風氣鼎盛,成果卓著。

台大圖書資訊學系黃慕萱教授針對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資料庫統計結果,成功大學在材料科學論文數(1996~2006)為國內第一,世界排名為第26名(《評鑑》雙月刊第五期第18頁(96年1月))。

根據WOS(WebofScience)資料庫統計結果,成功大學在材料科學學門,近五年內(2002~2006)的論文發表篇數及被引用次數,均為國內第一(《評鑑》雙月刊第七期第17頁(96年5月))。

另外,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公佈之「近五年臺灣WOS期刊論文「期刊影響係數」權重積分統計結果」,成功大學亦在材料科學學門奪冠(中國時報96.9.4載;《評鑑》雙月刊第九期第31頁(96年9月))。

各項數據均顯示本系研究成果不僅為全國第一,在國際上更佔有重要份量。

材料科技包含之層面相當廣,舉凡金屬、陶瓷、高分子、半導體材料、電子材料、光電材料、複合材料、生醫材料、表面科技,甚而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奈米材料、低維度材料、高溫超導體等,各種材料之物性與化性及其組織結構分析等,均屬於材料研究之範圍。

本系之研究發展方向,主要係配合國家科技發展之需要,並參酌本系的特色,重點介紹如下:

1.金屬材料:

本系在這方面研究歷史悠久,所獲致之成果,頗獲各界好評。

較具特色的應用包含金屬材料應用於生物科技、航太領域及電子構裝方面。

此外材料腐蝕及表面處理亦是另一特色,包含金屬及合金之應力腐蝕、腐蝕疲勞、高溫腐蝕,以及金屬表面處理技術等。

本系也進行金屬及陶瓷為主之複合材料研究及應用,其領域包含航太、汽車、磨耗材料及電子構裝等,並將電腦模擬應用於金屬材料製程上。

2.陶瓷材料:

本系在陶瓷材料方面的研究極為興盛,除了在粉體製造、粉體燒結、電子陶瓷、機械陶瓷及生醫陶瓷方面成果卓越外,也包含了微波通訊元件,永久磁鐵、磁性記憶材料及磁光材料。

另外本系在高溫超導材料及燃料電池材料的研究亦是特色之一。

3.電子及光電材料:

電子及光電為我國最重要的高科技產業,目前研究成果除在矽基積體電路中的薄膜材料,及電子構裝材料的研製外,目前也因應光電產業而研究發光及平面顯示器相關材料,並配合奈米材料之急速發展,將電子及光電材料應用至奈米元件。

4.高分子材料:

本系在高分子材料目前研究重點在光電高分子材料,微電子用水性顯影耐熱性感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質研究,未來可進行低介電常數有機/無機混成奈米複合材料、導電性高分子材料等之研究。

5.生醫材料:

本系教授參與生醫材料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歷史,目前研究方向包括硬組織材料(如骨科及牙科之骨骼取代與修復的發展等)、組織工程及軟組織材料方面的研究。

6.奈米材料:

因應未來材料元件奈米化與國家研究重點導向,本系於四年前開始積極規劃奈米材料及元件相關課程及研究。

本系在奈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在製作方面採用solution、CVD、PVD方法製作金屬、陶瓷、半導體奈米顆粒,奈米線及多孔洞材料;在應用方面,包含發光元件,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及奈米壓印等。

此外,對於奈米材料的生長動力學,基本物性及結構分析的瞭解,將可讓這些具新穎量子光電效應的材料,早日應用於各種光電磁之械件。

六、畢業學分及課程

(一)大學部

 畢業學分規定134 學分,包括:

  

(1)共同必修科目 32 學分

  

(2)專業必修科目 69 學分

  (3)專業選修科目至少 33學分  

   (自97學年度入學新生適用)

1.共同必修科目(32學分)

通識課程32學分、體育

(一)

(二)(三)(四)各0學分、服務學習

(一)

(二)(三)各0學分。

2.專業必修科目(69學分)

學年

科目代號

科目名稱

學分

上學期

下學期

E51120

材料科學導論

3

-

E51561-2

微積分

(一)

(二)

3

3

E51571-2

普通物理

(一)

(二)

3

3

E51581-2

普通物理實驗

(一)

(二)

1

1

E51591-2

普通化學

(一)

(二)

3

3

E51601

普通化學實驗

(一)

(二)

1

1

E52060

材料工程力學

-

3

E520110

材料實驗

(一)

(二)

2

2

E521110

材料熱力學

(一)

(二)

3

3

E52061-2

工程數學

(一)

(二)

3

3

E521900

結晶學與繞射概論

3

E521800

量子物理導論

3

E522000

晶體結構與缺陷

3

E522200

有機化學導論

3

E537801

相變態導論

3

E520101

材料分析

3

E520130

材料實驗(三)

2

E522000

材料機械性質

3

N54209

材料專題

2

3.專業選修科目(33學分)

學年

科目代號

科目名稱

學分

上學期

下學期

E52080

提煉冶金概論

3

E52160

電工學

3

E52210

機械工作學

3

E53111-2

鋼鐵冶金

(一)

(二)

3

3

E52630

應用電子學

3

E52620

非鐵材料

3

E52640

結晶學

3

E52660

經濟學

3

E52130

工業儀器學

3

E55000

電磁學

3

E52010

材料分析

3

E53070

金屬加工概論

3

E53590

電工材料

3

E53570

冶金質能均衡

3

E53690

材料機械性質

3

E53160

粉末冶金

3

E54141

鋼鐵材料

(一)

3

E54142

鋼鐵材料

(二)

3

E54151

工業冶金

(一)

3

E54152

工業冶金

(二)

3

E53010

高分子科學概論

3

E54250

陶瓷學

3

E55010

近代物理

3

E54230

複合材料

3

E54200

電化學

3

E53020

鋼鐵物理冶金

3

E53060

融溶加工學

3

E53140

固態物理

3

E54710

陶瓷製程

3

E53670

金相學

3

E53660

鑄造工程

3

E53780

相變態導論

3

E54260

濕法冶金

3

E54670

焊接工程

3

E53090

輸送現象

3

E54020

磁性材料

3

E54720

材料破損分析

3

E54700

防蝕工程

3

E54130

半導體材料

3

E521701

計算材料科學

3

E54990

材料表面工程

3

E54070

非鐵金屬材料

3

E54180

金屬熱處理

3

E55020

材料選擇

3

E54760

航空材料

3

E53030

結構陶瓷

3

E54110

帶精鍊學

3

E53050

生醫材料概論

3

E55030

陶瓷特性

3

E54141

鋼鐵材料實驗

(一)

3

E54142

鋼鐵材料實驗

(二)

3

E54040

材料破裂性質

3

E54220

非破壞性檢驗

3

E54540

光電材料

3

E54680

耐火材料

3

E56450

電子構裝材料

3

E540900

能源材料

3

E53011

論文

1

E53012

論文

1

(二)碩士班

   畢業學分規定 37 學分,包括:

1.專業必修科目 

16學分

2.專業選修科目至少 

15學分

3.論文

6學分

1.碩士班專業選修科目(至少27學分) 

學年

科目代號

科目名稱

學分

上學期

下學期

N55001-2

專題討論

(一)

(二)

1

1

N55511

碩士論文

(一)

2

N55231-2

高等固態物理

(一)

(二)

3

3

N55241-2

鋼鐵冶金物理

(一)

(二)

3

3

N56871

科學日文

(一)

(二)

3

3

N55110

材料加工現象解析

3

N55270

冶金動力學

3

N55260

擴散理論

3

N55320

電子微探分析

3

N55280

凝固理論

3

N55360

磁性材料

3

N55380

金屬磨耗學

3

N55390

相變態

3

N55400

金屬強化論

3

N55410

高等腐蝕學

3

N55420

固態熱力學

3

N55430

鑄造特論

3

N55440

材料分析

3

E56450

電子構裝材料

3

E55470

材料表面工程

3

N55650

生醫材料

3

N56880

電子陶瓷

3

N55220

陶瓷缺陷化學

3

N55300

X光繞射

3

N55460

高等X光學

3

N55470

高等表面處理

3

N55480

高等燒結理論

3

N55490

凝固製程解析

3

N55540

材料製程之流體流動現象

3

N55520

半導體工程原理

3

N55560

高等陶瓷學

3

N55550

光學材料

3

N55600

精密機械材料

3

N55590

高等磁性材料

3

N55790

材料機械性質學

3

N55780

高溫材料

3

N55810

材料破裂疲勞

3

N55800

高純度材料

3

N55940

材料顯微結構穩定性

3

N55820

複合材料

3

N55950

高等表面熱處理

3

N56800

鋼鐵材料選擇

3

N56860

金屬基複合材料

3

N550003-4

專題討論(三)(四)

1

1

N55040

鋼鐵材料特性

3

N56260

半導體材料

3

N55512-3

碩士論文

(一)

(二)

2

2

N56280

非晶質材料

N55641-2

材料科學特論

(一)

(二)

2

2

N56310

固態化學

3

N56250

鋼鐵合金設計

3

N56330

鋼鐵物理冶金

3

N56270

薄膜工程

3

N56350

陶瓷物性

3

N56290

冶金輸送現象

3

N56900

材料製程上之專家系統

3

N56320

半導體理論

3

N56180

現代結構鋼鐵材料

3

N56340

金屬製程分析

3

N56740

電子陶瓷

3

N56360

結構材料特論

3

N56760

電子材料

3

N56890

高等固態反應

3

N56820

高溫腐蝕

3

N58040

製程模式分析

3

N55250

材料強度特論

3

N56170

非晶質金屬

3

N55340

結構陶瓷特論

3

N56190

半導體工程

3

N55130

電子顯微鏡特論

3

N56750

金屬表面

3

N56790

陶瓷材料特論

3

N56830

氧化物半導體

3

N55290

差排理論

3

N56760

電子顯微鏡學

3

N56480

固態離子元件

3

2.論文發表及著作:

碩士班研究生之畢業應以工整論文手稿及論文提要向本所申請論文口試。

由所將論文與提要、考試方式、時間、地點及擬聘校內外考試委員名單,送請教務處複核無誤後,簽請校長發聘,原則上在一個月內舉行口試,並至遲於一週前通知應考人。

手稿經口試委員審核修正後再印刷成冊。

上述規定之論文,均須以中文繕寫,前經取得他種學位之論文,不得再度提出。

(三)博士班

 畢業學分規定37學分,包括:

1.專業必修科目

4學分

2.專業選修科目至少

21學分以上

3.論文12學分另計

1.博士班專業選修科目(21學分)

學年

科目代號

科目名稱

學分

上學期

下學期

N57001-2

專題討論

(一)

(二)

1

1

N57011-2

博士論文

(一)

(二)

3

3

N55760

電子顯微鏡學

3

N55810

材料破壞與疲勞

3

N56170

非晶質金屬

3

N56820

高等腐蝕學

3

N55630

高等差排理論

3

N55480

高等燒結理論

3

N55590

高等磁性材料

3

N55220

陶瓷缺陷化學

3

N55090

電子顯微分析法

2

N56540

結晶物理

3

N55231-2

高等固態物理

(一)

(二)

3

3

N57013-4

博士論文(三)(四)

3

3

N55590

精密機械材料

3

N56350

陶瓷物性

3

N57003-4

專題討論(三)(四)

1

1

N56280

非晶質材料

3

N56290

冶金輸送現象

3

N567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