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离骚名篇名句赏析.docx
《诗经离骚名篇名句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离骚名篇名句赏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经离骚名篇名句赏析
诗经名篇欣赏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或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
二、名篇欣赏
1.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2)。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
雎鸠和鸣声。
雎(jū)鸠:
水鸟名,即鱼鹰。
一名王雎。
相传这种鸟雌雄有固定配偶,古人称为贞鸟。
②洲:
水中陆地。
③窈窕(yǎotiǎo):
文静美丽的样子。
淑:
品德善良。
④君子:
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好逑(qiú求):
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⑤参差(cēncī):
长短不齐。
荇(xìng杏)菜:
一种水生植物,花叶浮水丽,嫩叶可食。
⑥流:
顺着水流之势去采。
⑦寤:
醒着。
寐:
睡着。
⑧思服:
思念。
⑨悠哉:
思念又深又长的样子。
⑩辗转反侧:
即翻来覆去,卧不安席。
(11)友:
亲爱。
(12)芼(mào冒):
选择。
导读
《关雎》是《诗经》首篇,历来学者都很重视,自汉以来的多数学者认为是歌颂“后妃之德”。
但就该诗本义来说,这是一首一位青年炽热地追求一位美丽善良姑娘的恋歌。
诗一开篇,即向读者展现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雎鸠,在河中小洲上关关地鸣叫求偶,此情此景触发起诗人自己对河边采荇菜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他反复地倾诉着自己内心缠绵难解的思慕之情。
诗中“求之不得”一句,突然掀起热恋中的曲折波澜。
紧接着“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两句形象逼真的描绘,更显得爱情的真挚和可贵。
末章在诗人的热切想象中,以和美的琴瑟和欢乐的钟鼓来与姑娘亲近,使她快乐,实现了一对有情人结成伴侣的美好愿望。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首爱情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
而且这首诗比兴手法十分高妙,它将外在的自然景物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使景中涵情,情中蕴景,达到自然契合,浑然一体,意境优美而隽永。
“关雎”一词,已广为流传,成为纯洁美好的爱情象征,所以该诗是我国爱情诗之祖。
2.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
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⑤。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夭夭:
树枝柔嫩随风摇曳的样子。
一说茂盛而艳丽的样子。
②灼灼:
花朵鲜艳盛开的样子。
华:
同“花”。
③之子:
这位姑娘。
于归:
女子出嫁。
④宜:
和顺、善。
室:
谓夫妻所居。
家:
谓一门之内。
此句言善处室家和家人。
⑤有蕡(jī):
指桃实大而多。
⑥蓁蓁(zhēn真):
叶子茂密的样子。
导读
这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
全诗构思工巧,层层递进。
首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就给读者带来一片生机勃勃、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又象征正是青年男女嫁娶的大好时光,并烘托着容貌如花的美丽新娘的青春气息,预示着婚姻的美满幸福。
接着二章、三章,用桃实硕大且多,象征新娘多子多孙;用桃叶茂密葱绿象征新娘于归后,家族昌盛,使全诗洋溢着民间婚嫁热情欢快的生活气氛,真是天然妙笔!
清人姚际恒说:
“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诗经通论》)而且《桃夭》所创造的比兴,已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成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被后世奉为结婚的楹联,可见其影响深远。
3.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③,永以为好也④。
投我以木桃⑤,报之以琼瑶⑥。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⑦,报之以琼玖⑧。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投:
赠送,木瓜:
椭圆形,似小瓜,浅黄色,味芳香。
古代风俗,有以瓜果之娄作为定情信物。
②报:
回赠。
琼琚(jū):
枕美的佩玉。
③匪:
同“非”。
④好(hào):
爱。
⑤木桃:
即桃子。
⑥琼瑶:
佩玉名。
⑦木李:
即李子。
⑧琼玖:
佩玉名
导读
这是一首男女互相赠答的情诗。
从《诗经》中的有关诗《邶风·静女》、《郑风·女曰鸡鸡》、《溱洧》以及《陈风·东门之枌》和本诗来看,男女赠物以定情,以永结同心之好,已成为周代社会的一种习俗了。
本诗抓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典型细节,一连三章,以质朴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欢乐的情调,回环迭唱,热情赞美和充分反映了古代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生活以及忠贞不渝的美好愿望,从而使这首诗熠熠生辉,千古以来,流传不衰。
辛延年的《羽林郎》、繁钦的《定情诗》和秦嘉的《赠妇诗》等明显受本诗的影响。
4.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1.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2.静:
娴雅安详。
3.姝:
shū美好。
4.城隅:
城角隐蔽处。
5.爱而不见:
通“薆ài”隐藏。
见,出现。
6.踟躇:
chíchú徘徊不定。
7.娈:
(luán)年轻美丽。
8.贻:
yí赠送 9.彤管: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10.说怿:
说,通“悦”。
怿,喜爱 11.牧:
野外。
12.归:
通“馈”,赠。
13.荑:
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引申之为草木嫩芽。
象征婚媾。
14.洵:
实在,诚然。
15.邶:
bèi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东南。
16.有炜:
wěi形容红润美丽。
“有”为形容词的词头,不是“有无”的“有” 17.匪:
通“非”。
不,不是。
18.女:
通“汝”,指“荑”。
5.黍离
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②。
行迈靡靡③,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⑤,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
糜子、小米。
离离:
繁茂的样子。
②稷:
高粱。
③行迈:
行走。
步行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
即心中。
摇摇:
心神不定的样子。
⑤悠悠:
悠远的样子。
⑥噎:
食物堵住喉咙。
这里指忧深气逆,咽喉哽塞。
导读
这是悲叹周室颠覆,寄寓忧国之思的怀古诗。
《诗序》说:
“《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从诗意来看,其说是可信的。
全诗三章,每章开首两句写景起兴,景中含情;中间四句摹写诗人“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的神态,这是由于诗人目睹昔日故都的宗庙宫室的故址上已长满了黍稷,出于对故都故国的怀念之情,内心痛苦惆怅,心神不定地徘徊在镐京的废墟上;末尾两句直抒胸臆,呼问苍天,在这含蓄地责问中,流露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和怀念故国之思,感人至深。
《黍离》也因此成为亡国之思的代名词,不断为后世诗文辞赋所代用。
如曹植《情诗》:
“游子叹黍离,处者悲式微。
”向秀《思旧赋》: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等等。
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说:
“凭吊诗中绝唱也。
唐人刘沧、许浑怀古诸诗,往迹袭其调。
”所以该诗堪称怀古诗之祖。
6.无衣
岂曰无衣①?
与子同袍②。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④,与子同仇⑤!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⑥。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⑦,与子偕作⑧!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⑩,与子偕行(11)!
注释
①岂曰:
难道说。
②与子:
和你。
袍:
长袍。
犹今之披风,白天当衣,夜晚当被。
③王:
指秦君。
因秦人称其国君为王。
于:
语助词,犹“川’。
兴师:
起兵。
④修:
整治。
戈、矛:
古代的主要兵器。
⑤同仇:
共同对敌。
⑥泽:
通“祥”,贴身内衣。
⑦戟(jǐ已):
古代一种戈、矛合一的兵器。
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⑧偕作:
协同行动。
⑨裳:
战裙。
⑩甲:
铠甲,即用皮革或金属片制的护身衣。
兵:
兵器。
(11)偕行:
一起前往。
导读
这是一首秦民相约从军的军歌。
秦国地处西域,经常遭受少数民族的侵扰,因而不得不进行频繁的自卫战争。
《无衣》就是骁勇善战的秦民所唱出的一首威武雄壮的军歌。
全诗三章,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开篇,在一片“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的豪迈而坚定的回答声中,表现了士兵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
在“王于兴师”的号召下,秦民磨好戈矛,同赴战场,同声唱出“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的雄壮歌声,慷慨从军,共御外侮。
这首诗语言干脆利落,音凋高亢激越,节奏铿锵有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动性。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军歌,对后世反侵略的卫国战争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7.子衿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②。
纵我不往③,子宁不嗣音?
④
青青子佩⑤,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⑥,在城阙兮⑦。
一日不见⑧,如三月兮!
注释
①青青子衿(jīn):
青衿,指汉民族服饰。
现在则解释为恋人的衣领。
但是,实际上是指扮作春神的年轻人所着的青衿。
因此,这句是召唤春神的话。
②我心:
焦急等待着春神的少女之心。
③纵:
纵然。
不往:
不能去,指凡人成不了神仙之意。
④宁:
怎能。
嗣音:
寄个信来,指春风送信。
嗣(似sì):
《释文》引《韩诗》作"诒(贻yí)",就是寄。
音:
谓信息。
这两句是说,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
⑤佩:
指男子腰中佩玉的绶(丝)带。
⑥挑兮达兮:
来到。
“挑”谐“到”音。
“达”谐音“踏ta” 。
⑦城阙:
城门,由东门迎春神。
是男女惯常幽会的地方。
闻一多《风诗类钞》:
"城阙,是青年们常幽会的地方。
"
⑧一日不见:
表示恋慕之情的惯用语
导读
过去把这首诗解释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以后则理解为女子思念恋人的歌。
后者是现在仍存在的解释。
但实际上,这首诗应视为描写少女迎接春神时的心情。
此诗由三章构成。
第二章是第一章的重复。
也就是说,在第一章中把“青衿”作为春天颜色的象征,用呼唤的口吻表达少女盼望春神来临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全篇的主题。
第二章以重复第一章的形式写成,但期待的心情比第一章更为强烈。
第三章是个转折,表示春神终于来到城门之上。
这里综合表明了少女相思之情。
尤其前两句是少女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欢呼声。
而且起着由前半部的静态转为后半部的动态的中继作用,从而使诗歌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由此可见,这是一首对春神的恋歌,也可以说是一首迎春神歌。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
从当地人的心理出发,这个少女的心情是很有代表性的。
8.击鼓
击鼓其镗1,踊跃用兵2。
土国城漕3,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4,平陈与宋5。
不我以归6,忧心有忡7。
爰居爰处8?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9?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10,与子成说11。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12,不我活兮13。
于嗟洵兮14,不我信兮15。
【注释】
1.镗(tánɡ堂):
鼓声。
其镗,即“镗镗”。
2.踊跃:
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
武器,刀枪之类。
3.土国:
或役土功于国。
漕:
地名。
4.孙子仲:
卫国大夫。
5.平:
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
诸侯国名。
6.不我以归:
即不以我归。
7.有忡:
忡忡。
8.爰(yuán元):
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
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9.于以:
于何。
10.契阔:
聚散。
契,合;阔,离。
11.成说:
成言也,犹言誓约。
12.于嗟:
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13.活:
借为“佸”,相会。
14.洵:
远。
15.信:
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评析】
这首诗很多人可能没读过,但其中有一句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来,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人们珍惜爱情,希冀白头到老、共渡一生的美好愿望。
全诗的内容主要是写一位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回忆起新婚时与妻子的誓言而残酷的现实却使誓言落空。
诗人采用赋的手法,铺陈直叙,将士卒长期征战之悲、夫妻不能团聚之苦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
诗人以“击鼓其镗”起兴,通过震耳的鼓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了厮杀惨烈的战场上。
“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但还是在国境以内,每天都可以回家,回到自己心爱人的身边。
现在“我独南行”,一个“独”字写出了诗人的怨恨愤懑之情。
南行之后,“不我以归”,长期不许我回家,这就不得不让人更忧心忡忡。
叙事向前推进了。
作者心中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身处何方。
茫然中马儿也丢失了,它去哪里了?
也许马儿也不喜欢这战争苦役,它一定是去了树林之中。
这时诗人想起了新婚时和妻子说过的话:
“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面对生离死别,我心不变。
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紧承上面的誓言,诗人又回到了冷酷的现实中。
离别得太久了,很难与你来会面;相隔得太远了,不能实现那誓约。
字里行间流露出士兵深深的自责与遗憾。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平凡的相许,却又那样的刻骨铭心。
死亡在这样的誓言下,已经全然消散了它的惨烈与悲凉。
这个男子以他的心灵之美,对战争进行了无言的控诉,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弦。
这爱情的盟誓,已经成为了千百年来恋人们和夫妻间永久的追求与不变的情怀。
9.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薇:
野豌豆苗,可食。
作:
生,指初生。
止,语末助词。
曰:
言、说。
一说为语首助词,无实意。
莫:
即今“暮”字。
靡室靡家:
无有家室生活。
意指男旷女怨。
猃(xian,上声)狁(yun,上声):
即北狄,匈奴。
不遑:
不暇。
启:
跪、危坐。
居,安坐、安居。
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
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柔:
柔嫩。
“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
犹炽烈。
载饥载渴:
则饥则渴;即又饥又渴。
戍:
防守。
定,止。
聘:
问,谓问候。
刚:
坚硬。
阳:
十月为阳。
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gu,上声),王引之释为无止息。
启处:
犹言启居。
孔:
甚,很。
疚,病,苦痛。
常:
常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
假作“辂”,大车。
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
指将帅。
戎车:
兵车。
牡:
雄马。
业业,壮大貌。
定居:
犹言安居。
捷:
接。
谓接战、交战。
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
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騤(kui,阳平):
雄强,威武。
腓(fei,阳平):
庇,掩护。
翼翼:
安闲貌。
谓马训练有素。
弭(mi,上声):
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
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
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
日日警惕戒备。
棘:
急。
孔棘,很紧急。
昔:
指出征时。
依依:
茂盛貌。
一说,依恋貌。
思:
语末助词。
霏霏:
雪大貌。
迟迟:
迟缓。
【赏析】:
《采薇》描述久戍在外的士卒在回家的途中的情景。
诗人一开始就交待了回家的时节,正是岁暮,而从与玁狁作战的战场上归来,又是何等的有幸。
自然会在战后的归途中回忆当时戍边作战的艰苦,忍饥挨饿,不遑启处,战事频繁,形势危急。
抚今追昔,诗人借景写情,感时伤事,表现深沉的行役之思,而诗人善于以物写时令,以柳代春,以雪代冬,而且以薇菜的“作”、“柔”、“刚”交待时节的变化,叙述战时的生活,又隐寓戍边之久远。
尤其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更增强了哀乐的情感表达,增加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末尾与首间照应,使通篇结构完整,严谨统一,又见出诗人构思的精巧。
三、《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译:
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出《诗经·卫风·硕人》。
译:
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译:
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
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译: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译:
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
因此,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
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秦风蒹葭》。
译:
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
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7、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译: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
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8、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
译:
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
译:
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0、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译:
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
11、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jǐnghángxíngzhǐ)。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大致意思是赞颂孔子的品行才学象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作为为行为准则。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译:
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解释:
战战:
恐惧的样子;兢兢:
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临:
靠近;渊:
深水坑。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履:
践、踩在上面。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14、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
深谷。
迁:
迁移。
乔木:
高树。
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
比喻乔迁新居。
15、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
②[鲜(xiǎn)]少。
③[克]能。
译:
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16、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
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1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
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1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原诗描写一位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是说姑娘的心因思念情郎而悠悠然。
正因为“青青子衿”在姑娘眼前不断闪现,以致刻骨铭心,才使姑娘对情郎的思念呈现出了绵绵不已的状态。
这两句非常逼真地把热恋中的姑娘的含蓄、多情的心态刻画了出来,可谓淋漓尽致。
后来“青青子衿”又引申为高士、贤才,曹操在《短歌行》中就曾用这两句诗表达他对天下贤才的渴望。
1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译: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简单说就是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2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曾经对你说过,我愿意握着你的手,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2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魏风·硕鼠)
译:
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
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
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3、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
译:
谁说没有衣裳?
和你穿同样的战袍。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
2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诗经·小雅·天保》
译:
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
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
犹如松柏枝叶,长青不衰。
(用于祝人长寿)
离骚景点名句:
《离骚》名句汇总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