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9947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预防医学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练习.docx

《预防医学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练习.docx

预防医学练习

1.目前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A接触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C全社会的人群

D接触职业致病因素的人群

E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2.学习预防医学应当树立的正确观点是

A预防为主,治疗为辅B治疗为主,预防为辅

C治疗为主D预防为主E治疗与预防相结合

3.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

A病因学预防B“三早”预防C潜伏期预防

D临床期预防E病残康复

4.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生物遗传B环境C经济发展状况

D医疗卫生服务E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

5.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疾病B.病人C.人群D.健康人E.亚临床型病人

6.流行病学属于什么范畴

A.预防医学B.基础医学C.临床医学

D.生物医学E.医学统计学

7.流行病学的定义可概括为

A.研究各种疾病的学科

B.研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如何防制的科学

C.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D.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科学

E.研究各类公共卫生问题的学科

8.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

B.研究诊断依据

C.研究药物治疗

D.研究疾病预后

E.研究病人康复

9.通过现场调查把疾病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分布的特征加以描述经比较后,提出致病因素的假设的过程是

A.分析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E.临床研究

10.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

A需要计算样本量B需要以盲法观察

C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

D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

E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

11.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

A.发病率增加B.患病减少C.患病率增加

D.发病率降低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

12.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B.某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百分比

13.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

B.疾病的人群、性别和职业分布

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

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

E.疾病在国际、国家和城乡的分布

14.临床试验中,某一药物的双盲试验是指

A实验组服药,对照组服安慰剂

B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如何分组

C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D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E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和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15.由于实验性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必须慎重考虑

A医德问题B调查员的培训

C研究的持续时间D开展研究的医院

E调查对象的样本量

16.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自然疫源性、自然地方性、统计地方性

17.流行过程的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病原体、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源、人体及其所处的环境

E.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外界环境

18.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最常见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潜在性感染

19.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潜在性感染

20.制定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最短潜伏期B.最长潜伏期C.传染期

D.恢复期E.临床表现轻重

21.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有助诊断B.预测疫情C.确定检疫期

D.估计病情严重程度E.推测预后

22.保护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措施是:

A.隔离B.消毒杀虫C.接种菌(疫)苗

D.服预防药E.注射免疫球蛋白

23.下列传染病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禽流感

D.霍乱E.病毒性肝炎

24.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A.蛋白质的含量B.蛋白质的消化吸收C.蛋白质的利用

D.氨基酸模式E.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及机体消化吸收利用的程度

25.目前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C.亚油酸和α亚麻酸

D.α-亚麻酸E.花生四烯酸

26.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妇女的钙摄入量为

A.800~1000mg/dB.1000~1500mg/dC.1500~2000mg/d

D.000~2500mg/dE.2500~3000mg/d

27.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

A.蛋氨酸B.亮氨酸C.缬氨酸

D.丝氨酸E.赖氨酸

28.奶类含量低的营养素是

A.钙B.铁C.蛋白质D.脂肪E.乳糖

29.下列哪个疫苗目前不属于儿童基础免疫的范畴

A.卡介苗B.乙型肝炎疫苗C.甲型肝炎疫苗

D.麻疹疫苗E.乙脑疫苗

30.下列哪些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A.肺结核B.百日咳C.狂犬病D.痢疾E.流脑

31.下列哪些疾病属于2小时内必须报告的传染病

A.非典B.疟疾C.狂犬病D.艾滋病E.伤寒

32.下列哪些疾病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A.炭疽B.水痘C.白喉D.鼠疫E.霍乱

33.下列哪个疾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范畴

A.鼠疫、霍乱、艾滋病B.哮喘、乙肝、艾滋病

C.高血压、艾滋病、肾病D.糖尿病、乙肝、肾病

E.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脑卒中

34.下列哪些是易改变的危险因素因素:

A.遗传、年龄、性别B.吸烟、静坐生活方式、年龄

C.卫生服务政策、吸烟、喝酒D.不合理膳食、高血压、肥胖

E.不合理膳食、吸烟、静坐生活方式

35.痛痛病的发病原因是

A慢性砷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铅中毒

D慢性硒中毒E以上都不是

36.作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属于哪一项预防

A初始级预防B第一级预防C第二级预防

D第三级预防E全不对

37.“非典”传播模型的建立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观察某种新药的疗效

D.将调查数据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E.基础实验室检查

38.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39.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择对照

B.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

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择对照

E.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40.对某地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而不服用者为2/10万。

据此,研究者认为:

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子宫颈癌的危险因子。

这个结论是

A.对的

B.不对,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

C.不对,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不对,因为可能存在生态学谬误

E.不对,因为可能存在偏倚和混杂的影响

41.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归因危险度为28%

42:

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A慢性砷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铅中毒

D慢性硒中毒E以上都不是

43:

生态系统中对环境物质的转移与蓄积有重要作用的是

A生态平衡B生物富集C食物链

D新陈代谢E生物放大

44:

危险度评价指

A危害鉴定B暴露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D危险度特征分析E以上都是

45: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

A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化学物质

B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

C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病理改变

D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E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

46:

当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主要特异性危害作用是

A职业病B职业多发病C职业征候

D职业性肿瘤E以上都不是

47:

职业病从广义上是指

A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B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外表改变

C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患病率增高

D有害因素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劳动者造成特定的功能性改变

E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作用持续一定时间后,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48:

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

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

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9:

作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属于哪一项预防

A初始级预防B第一级预防C第二级预防

D第三级预防E全不对

50:

职业病诊断的前提

A职业史B劳动卫生条件C临床表现

D实验室检查E症状与体征

51: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

A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化学物质

B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

C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病理改变

D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E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

52:

当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主要特异性危害作用是

A职业病B厂矿多发病C职业征候

D职业性肿瘤E以上都不是

53:

不是膳食纤维的功能的是

A防止便秘B降低胆固醇C防肠癌

D刺激消化液分泌E降低血栓形成

54:

大量摄入后会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B1B核黄素C烟酸

D维生素CE维生素K

55.位于膳食金字塔顶部的食物为()

A.粮谷类

B.油脂类

C.鱼、肉、蛋

D.豆制品

E.蔬菜和水果

56.次生环境是指

A天然形成的环境

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C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

D无生物生存的环境

E无人类活动的环境

57.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法是

A是职业病的代名词

B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C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直接因果关系

D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

E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

58.在人群中高血压防治的教育对象应该是

A.全人群

B.学龄儿童

C.老年人

D.高危人群

E.高血压病人

59.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包括那些内容()

A.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B.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C.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D.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E.加强临床医生作用

60.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6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设立对照

B.随机分组

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

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

6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样本量

B.消除抽样误差

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63.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哪项不是主要途径和来源的是

A、专门防治机构

 B、传染病报告

C、疾病报告登记

D、疾病监测

E、普查和筛查

6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场试验

C.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

65.近百年来猩红热发病率有明显下降,轻型病人增多,病死率50年代为20年代的1/30,称疾病变化为

A.长期变动B.短期波动C.季节性D.周期性E.聚集性

66.某病的患病率与该病的发病率及病程有关,当后两者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为

A.发病率÷病程

B.新发病人数×病程

C.新发病人数÷病程

D.发病率×病程

E.新老病例总人数×病程

67.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

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

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

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

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

E.以上都不是

68.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A.患病率B.罹患率C.发病率D.病死率E.家庭续发率

69.欲了解某地小学生近视眼情况,应采用

A.个例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E.回顾性调查

70.适用于抽样调查的情况是

A.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

D.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E.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71.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l/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

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

72.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这类研究是

A.流行病学实验B.队列研究C.横断面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E.以上都不是

73.在实际调查中,哪两种抽样方法最为常用

A.单纯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

B.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

C.单纯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D.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E.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

74.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B.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C.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现况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E.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75.分层抽样能减少由各层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抽样误差,为了对各层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在不同层里抽样应做到

A.比例必须相同B.比例可以不同C.人数必须相同D.年龄性别不必考虑

E.疾病严重性不必考虑

76..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语句要准确、通俗易懂

B.语句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

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后敏感

77.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前瞻性队列研究最明显的优点是

A.用于探讨疾病的发病因素

B.疾病与病因的时间顺序关系明确,利于判断因果联系

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

E.设立对照组

78.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患该病的人

B.患该病和未患该病的人

C.暴露和不暴露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79.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确的,因为当要求用率来支持这一推论时却采用了百分比

D.不正确的,因为没有识别可能的队列现象

E.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照组

80.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

A.能够明确因果联系

B.易于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总体

C.易于获得非暴露组的观察对象

D.可直接估计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

E.省钱、省时

81.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82.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对照的种类

A.内对照

B.外对照

C.总人群对照

D.多重对照

E.可疑病例对照

83.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

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回顾性研究B.前瞻性研究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E.现况调查研究

84.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探索或验证疾病的病因假设,它的研究对象为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B.试验组与非试验组

C.患病组与非患该病组

D.干预组与对照组

E.试验组与对照组

85.在一次原因不明的慢性病病因研究中,流行病学工作者从各种因素中逐一探索哪一种因素是可能的危险因素,这种研究为

A.现况调查

B.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86.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A.病例较对照难选择

B.对照较病例难选择

C.病例与对照都容易选择

D.病例与对照都不易选择

E.新病例的对照不难选择

87..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自

A.社区B.医疗机构C.学校团体D.化验确定报告E.诊断仪器的报告

88.能提供较可靠信息的病例是

A.现患病例B.已康复的病例C.新发病例D.死亡病例E.住院病例

89.病例对照资料分析中,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

A.分析暴露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

B.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C.考核两组资料之间的可比性

D.检验病例与对照组的频数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E.检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90.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1.简述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2.简述针对传染源的预防措施。

3.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4.简述职业病诊断的依据。

5.举例说明促进健康行为有哪些?

6.举例说明危害健康的行为各有哪些?

7.简述健康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8.简述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9.简述队列研究的特点。

10.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11.简述普查的优缺点。

12.简述应用普查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