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9824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卖油翁教学教材.docx

卖油翁教学教材

 

卖油翁

《卖油翁》导学案

——欧阳修

【学习任务】

1、掌握文中“自矜、释、睨、颔”等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用虚词“之”的用法。

2、通过反复诵读,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弄清楚陈康肃公对卖油翁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2、作者档案: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丰乐亭记》等。

作品集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

3、相关资料:

⑴“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柳宗元

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⑵陈尧咨(约970—约1034),字嘉谟,谥号康肃,宋真宗咸平三年庚子科状元。

他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叛济州。

后因破格提拨寒门素士,得真宗嘉奖,升任右谏议大夫,直至尚书工部郎中。

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

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dì箭靶的中心),一箭穿孔而过。

其兄陈尧叟,为太宗端拱二年状元。

两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兄弟状元,备受世人称颂。

【独学】

1、本文节选自《》,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字,号,晚年又号,吉州永丰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陈康肃公尧咨()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

睨之()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

徐以勺()酌油沥()之忿然()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善射:

()自矜:

()释担:

()睨之:

()

发矢:

()微颔:

()忿然:

()酌油: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徐以勺酌油沥之:

()()

因曰:

()吾射不亦精乎:

()()

【对学】

一、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提出你在翻译中遇到的字词句的疑问,重点落实下列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2)尝射于家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尔安敢轻吾射?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二、向你的同桌复述课文内容。

【群学】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文中陈康肃公、卖油翁各有什么特殊本领?

是怎样的人?

2、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原因是什么?

3、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哪些道理?

4、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长处?

5、探究“之”的用法。

(课后练习第三题)

【巩固强化】

【一】基础积累

1、《卖油翁》作者    ,   时期文学家、,       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公亦以此自矜:

             汝亦知射乎: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无他,惟手熟尔:

        

3、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

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射: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去:

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自: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拓展延伸】

一、(上海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卖油翁(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自夸)B、但微颔之(点头)

C、释担而立(放下)D、笑而遣之(送)

2、下列句中证据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尔安/敢轻吾射

C、公亦以/此自矜D、康肃笑而/遣之

3、从全文看,写了两个人物,其实写完全是为了衬托。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5、文中哪三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吾射不亦精乎?

③康肃笑而遣之。

7、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的启示?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浙江台州)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琢冰(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人无应者。

乃问之曰:

“子之技诚巧矣。

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

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

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1、给文中画波浪红的部分断句,停顿外用“/”划开。

(限断两处)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被以衣裳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4、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文言知识卡片】

1、下列加点词语在课文中都是活用词,请解释其含义,能说出它们活用情况的同学,请尽力指出来。

①但微颔之:

②吾射不亦精乎:

③尔安敢轻吾射: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无他,但手熟尔: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代词,请指出它们指代的具体内容。

【之】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②但微颔之:

③以我酌油知之:

④徐以杓酌油沥之:

⑤康肃笑而遣之:

4、下面加点的词,都是文言虚词,请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以】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以我酌油知之:

③徐以杓酌油沥之:

【于】

①尝射于家圃:

②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而】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②久而不去:

③康肃笑而遣之:

④而钱不湿:

【乃】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去后乃至:

附:

答案:

一、自主学习部分

1、字音:

Yáozījīnpǔnìhànzhuósháolì

2、朗读指导(明确:

古文朗读,可按意义或音节停顿)

3、

(一)重点词语解释

第一组词类活用:

名次用作动词,点头。

动词用作名词,射技,射箭的技术。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第二组通假字:

“尔”同“耳”,罢了。

“杓”通“勺”,勺子。

第三组古今异义词:

尝,曾经。

安,怎么,哪里。

但,只,不过。

释,放下。

去,离开。

因,接着;他,别的,其他的。

第四组代词:

之:

他,指陈尧之(有资料解释为“陈尧咨射箭”)。

此,这,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这,指“但手熟尔”的道理。

它,指葫芦。

他,指卖油翁。

动词,去,往,到。

第五组,虚词:

以:

介词,因为(有资料解释为“凭”)。

介词,凭,靠。

介词,用,拿。

于:

介词,在。

介词,到,在。

而:

表顺承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修饰关系。

表转折关系,可是,却,然而。

代词,你,你的。

乃:

于是,就。

才。

(二)句子翻译:

(1)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

(2)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3)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4)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

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二、合作学习部分

1、陈尧咨:

“善射”、“当世无双”“自矜”。

(射技高超,自傲不凡)

卖油翁:

“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

(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

不屑一顾)

2、点拨: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弄清楚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的变化原因。

答案:

态度改变的原因就是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卖油翁话的正确性,明白了自己箭术高超确实是孰能生巧的原因。

3、作者通过陈尧咨态度的变化,从一个角度来表现了“孰能生巧”的主题。

4、鼓励学生认识到有特长没有错,有长处是好事,可以让我们更自信,但是,不能因为有长处就傲慢待人,就炫耀自夸而不再谦虚待人。

对待别人的长处要持赞赏的态度,并择善而从。

5、课后作业第三题,“之”字的用法:

代书写工具;代仲永的诗;指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的情况;代卖油翁。

三、巩固延伸部分

1)基础积累:

1、欧阳修;北宋;唐宋八大家 2、自夸;放下担子;懂得;只不过 3、B4、C

2)阅读理解:

1.北宋,醉翁亭记2.(我)凭借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

3.C(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