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9585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docx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

教学资源应该如何将它完全开发利用起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浅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论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载体,教材内容是可以超越、可以变更的。

教师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素材可以为我们所用。

用这样的素材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既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又能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把身边有价值的素材作为教学资源

01

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

作为教学资源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现实生活中许多事件或现象都和一定的数学知识相联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不仅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还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时,xx市xx区xx实验小学吕xx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课前,教师走进教室轻松愉快地和同学聊课余生活,聊到手机铃声响起了,届时教师聊到微信,孩子们那微微涨红的小脸兴奋到极点,教师问:

“提到微信,你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发朋友圈!

”“点赞!

”“看老师作业!

”“和同学、朋友聊天!

”“抢红包!

”……

教师得意地笑起来,说:

“我也喜欢抢红包!

”有的孩子着急地站起来说:

“过年我们全家在一起就抢红包,我抢到的最多。

”那小表情好似就他最棒。

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

教师神秘地说:

“那么你们看看我今天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个抢红包界面,接着说:

“那么我们也来抢红包吧!

”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到了极点,纷纷举起小手,有的甚至站起来举着小手。

教师让一个孩子到前面点了一下红包,屏幕显示1.20元。

其他孩子特别羡慕,嘴中急切地说着:

“老师,我!

”教师又找了3人去抢红包,分别显示:

0.10元、0.30元、0.60元。

这时教师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孩子们立刻坐好,静静地等待教师的题目。

教师说:

“你们知道他们抢了多少钱吗?

这些数怎么读呢?

”话音刚落,许多孩子就纷纷举起小手,教师就开始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

练习时,教师依然运用“抢红包”来进行练习,孩子们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了巩固练习,并且积极性一直很高,其中有的孩子抢到红包后除了能读、写出数字外,还将自己所抢红包的大小和别人进行了比较,这样就对下次课“小数的比较大小”有了一点点渗透。

“抢红包”的游戏使孩子不再感觉到学习数学的枯燥、无趣,而是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又能把掌握的小数的知识悄无声息地应用到玩数学的游戏当中去。

02

选择有意义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资源

热点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它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息息相关,对学生也至关重要,更是学生渴望了解和知道的事情。

例如,现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可以把“双十一”中淘宝、京东的销售额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看到我国人民群众购买力的增强。

也可以把一些因为浪费造成的惊人的数据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心灵受到触动。

03

选择振奋人心、激动不已的场面作为教学资源

振奋人心的场面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适当地引入往往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例如,十九大期间电视播放的百分数就是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一课的极好素材。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播放视频剪辑片段《十九大报告描绘新时代》,呈现一条重要信息:

到20XX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画外音:

到20XX年的时候我们几岁了?

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干什么?

(3)再过17年就是20XX年了,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

(4)引导学生观察20XX年、20XX年的年历,先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再算出一年有多少天。

04

选择学生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作为教学资源

少年儿童对自身的生长发育充满了好奇,从人体的奇妙变化的话题入手,极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几分之一”时,从“胎儿图”、少年图、成年图中头与身体的比例,逐步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的身体。

到了六年级,教师可以出示《快步走与长寿》阅读资料:

研究表明,行走速度越快寿命越长。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986年到20XX年间的34485名65岁或以上老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跟踪记录,数据显示,研究对象的平均寿命为73.5岁,平均步速则为0.92米/秒。

在75~84岁男性组内,那些步速超过1.4米/秒的人,能继续生活10年的概率达到了50%;而那些步速低于0.4米/秒的人,只有15%的人还能继续活10年。

引导学生思考:

他们的调查进行了多少年?

调查了多少人?

结论是什么?

你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有什么想法吗?

02

把课堂生成资源作为教学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教师是无法预料的。

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过滤、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时可以产生“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

例如,xx市xx区鹤祥实验小学王磊老师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教师出示:

学校门前有一个花坛,每排摆放19盆花,摆了这样的21排,一共有多少盆花?

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理由。

于是学生有以下算法:

(1)用竖式计算。

理由是:

这种计算方法最常用。

(2)19×21=19×20+19=399,理由是:

21个19想成20个19加1个19,可以简算。

(3)19×21=20×21-21=399,理由是:

19个21想成20个21减去1个21,可以口算。

正当教师要进行总结时,一个学生的发言打破了即将圆满结束的教学。

生:

“19×21可以想成20×20-1,理由是:

根据19×21=399的结果想到,20×20-1也是399。

”最后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补充了一句:

“瞎猜的歪理。

”(教室里一片哗然,“没有道理”“瞎猜”“凑数”“歪理”……学生的呼声引来听课教师的议论。

这种方法远远超出教师预设的范畴。

)师(十分镇定):

“真的是歪理吗?

在歪理的后面有没有真理呢?

咱们一起找一找。

于是研究课又多了一个“找”真理的环节。

过了一会儿,学生又惊呼起来:

“不是歪理,有道理!

”“这样计算是正确的。

”学生用点子图说明观点(见下图)。

微信图片_20XX0714041159.jpg

每排有19盆花,有这样的21排。

把最后一排去掉,21排变成20排,也就是拿出19个,将剩下的20排每排再补上1个,每排由19变成20,其中最后一排少1个,因此是20×20-1。

接着又一个学生举例:

“18×21=19×20-2”。

转眼之间学生举的例子布满黑板……

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见,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生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意外事件时,教师不可简单处理,而应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即“对话—分享”式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动态地推动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生成,让学生思维质量得到提升。

尽管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给出的具体反馈情形多种多样,应对的具体手段也不一而论,但始终不变的是,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给各种基于思考的观点与想法提供碰撞的机会,这样才可能有助于形成、进而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

微信图片_20XX0714041203.jpg

03

把社区、家庭资源作为教学资源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社区、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

由于新教材内容大多与生活、生产结合十分紧密,这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社区,掌握翔实的材料、确凿的数据。

例如,在教学“利息”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向家长或到附近的银行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课上进行汇报。

在上课汇报时,学生从课外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大于教材中所介绍的知识。

再比如,可以组织中年级学生开展节约调查活动,通过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社区的水(或电、粮食等资源、一次性生活用品等)的浪费情况,组织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节约方案,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意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垃圾研究,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国内外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有关内容,调查、了解身边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组织学生设计垃圾回收的方案,进而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微信图片_20XX0714041208.jpg

04

开发媒体、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刊、计算机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

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速度”一课时,教师播放从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截取的“猎豹追捕羚羊”片段,在猎豹即将追上羚羊时,画面静止。

教师提问:

你们猜,猎豹能抓住羚羊吗?

(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生1:

我认为猎豹会抓住羚羊,因为猎豹跑得快些。

生2:

我认为猎豹抓不到羚羊,因为它体力不如羚羊好。

师进一步追问:

什么情况下猎豹会抓住羚羊呢?

生:

当猎豹比羚羊跑得快的时候就能抓住羚羊,它跑得比羚羊慢的时候抓不到羚羊。

教师很自然地说明:

这里的快和慢,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速度。

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学生喜欢的《动物世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微信图片_20XX0714041212.jpg

05

整合其他学科资源作为教学资源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01

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等量代换”一课时,我就利用了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一上课,先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问:

“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是不是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曹冲称象!

”“还记得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

”结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回忆曹冲称象的过程: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说明:

“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在这里曹冲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02

从数学角度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我就利用了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数据,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03

适当整合数学绘本、读本资源

数学绘本提供了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场景,把枯燥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了生活里好玩又有趣的故事。

利用绘本作为工具可加强儿童数学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数学概念的了解,并提升解题的自信心,让儿童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有用的和有趣的数学,这样数学就会变得平易近人。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

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