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9323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docx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论文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学院:

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

2013级

题目:

入世后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与对策

学生:

陈剑颖

学号:

13201124

指导教师:

吴瑕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4

一摩擦概念4

二摩擦背景4

三摩擦表现4

1.贸易失衡问题4

2.反倾销问题4

3.人民币汇率问题5

4.知识产权问题5

四摩擦原因5

(1)美国原因5

1.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5

2.美国霸权主义的维持6

3.美国对华的贸易歧视政策6

4.其他因素6

(2)中国原因6

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6

2.中国国内需求不足7

3.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7

4.中国企业的自身和政府的一些不当做法7

五摩擦对我国的影响7

(1)积极影响7

1.加速产品的结构升级7

2.有利于培养我国的竞争优势产业8

3.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8

(2)消极影响8

1.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出口有较大的限制8

2.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引发的贸易摩擦破坏了双边的正常经贸关系9

3.中美经贸关系的不对称将会长期影响双边经贸关系发展9

六我国的对策9

1.积极利用WTO多边机制解决贸易摩擦9

2.改变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9

3.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10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化战略10

七参考文献10

 

摘要:

自2001年中国入世后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后,2010年中国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贸易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两国之间涉及的贸易领域不断拓宽。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也不断上升,并且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渐扩大,美国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

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导致了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日趋尖锐。

关键词:

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影响,对策。

一摩擦概念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摩擦。

它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了另一阿产业。

二摩擦背景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

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

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

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

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

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三摩擦表现

1.贸易失衡问题

中美贸易统计也许存在一些小差异,但贸易失衡迅速扩大是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了最大的的贸易顺差国。

美国将中美之间这种贸易失衡视为“中美经贸关系中的头等问题”,甚至有人把这种问题政治化。

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之前增长了一倍多,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着增加了。

2.反倾销问题

迄今为止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一百多项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世界上对华反倾销起诉最多的国家。

美国对华的反倾销不仅次数最多,而且金额也较大。

据统明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特点非常显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中国是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比位居第2的日本多70%以上。

(2)以反倾销案件中唯一调查国家这一指标看,无论以案件总数还是所占比例衡量,中国均为首位。

(3)美国对中国征收了反倾销税,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平均反倾销税率为127%。

这些特点着实地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歧视。

3.人民币汇率问题

自2002年底以来,国际上掀起了一场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国际风波。

这场风波不仅引发了国外学界、政界的广泛讨论,而且也已演变成中国与美日等国的经济摩擦,成为了干扰正常的中美经贸关系的一大问题。

在这场风波中,中国政府受到的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而美国正是这场风波的主导者。

2006年3月,一个关于对华征收27.5%惩罚性关税的议案刚宣布推迟表决,美参议院又抛出更具操作性的新议案,要求中国采取与“国际贸易体系相符”的货币政策,并获得布什政府支持。

2006年以来,美国更是积极利用国际机构和多边场合增加对华压力,催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监督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推动七国财长会议点名要求中国增加汇率灵活性。

2006年,中国出台一系列继续改革的措施,人民币汇率对市场反应更加明显,贸易加权汇率比去年同期上升10%。

实际上,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关系不大。

据牛津经济预测机构预测,即使人民币升值25%,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总额也最多下降2%。

4.知识产权问题

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原因是美国认为其经济的发展对知识产权有着很大的依赖性。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多的专利,技术是美国许多行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知识产权保护也是美国政府和公司最关注的问题,版权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具有重要地位。

自中美正式建交以来,美国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为由,几次以贸易制裁相威胁,最终通过双方的认真谈判才使得贸易纠纷平息下来。

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发起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

此类调查一般称为337调查。

中国则是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

中国入世以后,美国对华337调查增长迅速。

2009年,美国发起该项调查33起,其中涉华15起,占比例的48.4%。

中国已成为该项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四摩擦原因

(1)美国原因

1.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贸易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

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只要美国经济衰退或者美国国内产业竞争力下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从而引发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受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经济连续下滑,失业率上升。

虽然国内经济已出现好转的迹象,但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

而中国在入世后,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贸易大国。

在这种情形下,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理所当然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就不断的砸向了中国,而中国就成为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如2002年的钢铁保障措施影响了中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2003年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或特保措施;2009年奥巴马政府对华实施的“中国轮胎特保案”等,都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典型表现。

2.美国霸权主义的维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大,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不断增强,并成为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而中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非西方文明”的特质决定在其强大后必然会与美国的全球利益发生冲突。

因此,从全球战略考虑,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出现,并且希望永远维持世界经济的单极状态。

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势必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既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同时又惧怕中国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全球利益。

因此,美国对华采取既合作又打压的政策,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领域不断给中国设置各种障碍,试图阻碍中国发展,遏制和延缓中国的崛起。

在这种政策下,中美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3.美国对华的贸易歧视政策

美国在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时往往具有歧视性,主要体现在“非市场经济国家”运用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渐趋于完善,然而仍有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根据中美协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5年内美国仍可以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对于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时,用其国内价格进行比较可能是不适当的,而用替代国类似产品国内价格来比较。

该替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与该“非市场经济国家”相当。

但在实践中,美国常选择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高出数倍的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作为替代国。

这就导致了确定我国出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行为时的价格标准过高,裁定的倾销幅度过大,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过高。

如2003年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力度,对中国的彩电、家具、纺织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或者实行配额限制,

这是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典型表现,也是引发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重要原因。

4.其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担心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会导致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因而制造所谓“中国威胁论”和“遏制中国论”;同时经常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如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横加干涉又如将贸易问题与人权问题、政治问题挂钩,力图用贸易迫使中方在政治问题和许多原则上对美国妥协。

在制定贸易政策的时候,并不是把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作为目标,而更多的是考虑政治利益等诸多因素。

中美贸易摩擦也与美国国内的政治需要及政治局势有关。

在历届总统选战中,美国政客们经常为了自身利益集团的需要,在对华的政策问题上做文章。

如为了获得产业阶层的选票,而找各种借口对中国的贸易发展制造障碍,挑起贸易争端等。

(2)中国原因

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指标,中国的外贸依度由1978年的10%提高到了1990年的30%,到了2007年已经超过了70%。

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是,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也带来了一此风险和问题。

这也深刻地体现在中美贸易上。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经济依存是严重不对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国部分产业与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如2005年,中国出口的玩具娃娃占美国该类产品进口总额的88%,鞋类占64%,软面箱包、手提包占51%。

第二,中美贸易在双边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不对称,近几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20%左右。

正是由于中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过高,所以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应对,有时甚至不得不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安排。

2.中国国内需求不足

中国国内需求不足,拖累了进口的增长,扩大了贸易顺差。

而且内需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产生了过剩生产力,增加了出口的压力。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的影响,再加上中国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大众的消费潜能力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人们在未来(尤其是年老后),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不愿也不敢增加当下的消费,更多的是选择储蓄。

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正说明了这一点,储蓄过高,消费明显的不足。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出口迅猛增大,但由于内需的不足,进口增长明显滞后,就使得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的发生高频率的贸易摩擦。

3.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两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生产某种产品具有相对优势。

我国劳动力充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优势。

这就决定了中国出口产品基本上是资源性产品、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了绝对的比重。

这些产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存在较强的替代性,供给缺乏弹性,加上美国的该类产业处于比较劣势,此类产业大量的出口给美国产生巨大冲击,在就业、产业联系效应,结构调整和退出障碍等综合压力作用下,使美国频繁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发动反倾销。

由此引发了更多的贸易摩擦。

4.中国企业的自身和政府的一些不当做法

在中国,许多企业存在着“薄利多销”的传统理念,外加我国政府长期对外贸企业进行的出口补贴,使得不少企业为了扩大国外市场,对产品定价过低。

企业习惯于利用价格战术一窝蜂地降价。

相互的竟价不但使得获利空间下降,而且还容易使得国外将其销售行为视为倾销,这便助长了国外的反倾销势头,产生更多的贸易摩擦。

而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时不够积极,缺乏应对的技巧与经验,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不愿应诉,如对国外反倾销法规不够了解,应诉所需成本过高,不能及时获得应诉信息等。

这不仅引发反倾销案的高比例裁定,还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进口国企业不断运用反倾销手段对我国施压。

另外,我国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内部协调力度又不够,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

低价出口和出口的无序增长,不仅使我国企业丧失了正常应得的利润、自我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档次,而且加大了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几率。

五摩擦对我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加速产品的结构升级

  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和在此种产品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这样贸易双方都可以从贸易中的到利益。

按照这一理论,我国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本国相对要素密集的产品,按照这一理论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力要素密集的产业。

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产品。

  普雷维什-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需求弹性较小,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弹性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初级产品的需求缩减,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较快,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不断恶化。

如果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使我国经济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最终导致“贫困恶性循环”,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这一“贫困恶性循环”的状况。

总的来看,我国受贸易摩擦影响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出口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摩擦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减少,国内相关的产业规模就会缩减,由此而退出的资源和资金就会流入更高层次的产业,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而一些特殊的贸易摩擦,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技术性措施,直接要求的就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从这里的分析可以看到,贸易摩擦对于具有特殊国情的我国来说,可以起到一种积极的指引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市场是失灵了,但贸易摩擦正好起到了纠正这一失灵的作用。

所以说,贸易摩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具有积极效应。

2.有利于培养我国的竞争优势产业

  首先,贸易摩擦有利于优胜劣汰。

淘汰一些竞争力微弱的小企业,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企业的退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其次,贸易摩擦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

小企业破产的同时也为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腾出了市场和空间。

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作用下,大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竞争力越来越强。

虽然可能导致的垄断并不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增长,但一定程度的垄断和大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却可以与国外企业相抗衡,争夺更多的国外市场,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再次,贸易摩擦会加剧国内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而竞争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阻止了企业的商品出口,企业要获得利益,就要绕过贸易摩擦,也就是要通过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利。

于是,贸易摩擦使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据商务部统计,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

其中,股本投资40.7亿美元,占58.8%,比上年同期增长53.6%;利润再投资28.5亿美元,占41.2%,与上年持平。

2005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7.3%。

(2)消极影响

1.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出口有较大的限制

  中美贸易摩擦限制了我国对美产品的输出,降低了两国的福利水平。

美国一方面通过反倾销、特殊保障等措施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减轻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又通过中美入世谈判以及中美贸易不平衡等问题迫使中国为美国开放更多的市场。

对我国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2.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引发的贸易摩擦破坏了双边的正常经贸关系

  经济制裁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制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对方不要采用或改变有损于本国利益的政策行为,起威胁和强制作用。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美国对华经济制裁的政治因素在降低,而通过贸易摩擦在对华经济制裁中的地位日渐上升。

同时,由于美国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多,美国对华实施全面经济制裁的可能性在减少,由贸易摩擦导致的美国对华经济制裁主要集中在中国公司个体的微观层面。

比如,2003年美国又决定对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等5家公司进行制裁。

美国对华的贸易制裁已经严重破坏了WTO的公平贸易规则,严重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关系。

3.中美经贸关系的不对称将会长期影响双边经贸关系发展

  中美经贸关系是严重不对称的。

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

正是这种不对称性使得美国对中国有着较大的经济约束力,而中国对美国则缺乏相应的制约能力。

  由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不对称性,形成了目前美方随意挑起贸易争端,而中国只能被动应付的局面。

从长远来看,中美经贸关系的这种不对称将会继续存在,美方仍能利用这种经济关系的不对称挑起对华贸易争端。

  

六我国的对策

1.积极利用WTO多边机制解决贸易摩擦

通过多边贸易体制中的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争端,是中国加入WTO的意义之一。

在解决中国与美国的国际贸易争端时,我们应熟悉和适应美国的贸易规则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

在实战中应积极利用世贸组织多边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指控,并在贸易摩擦中处于有利位置。

同时中国应尽快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程度,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特别是要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为抑制贸易战,打赢贸易战做好准备,并由此来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2.改变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美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极其的不对称。

因此,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我国应将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从而改善目前的这种状况。

我国拥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

在现阶段,扩大内需首先应将满足内需作为前提,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包括贫困群体的要求。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扩大社会保障的受益范围。

其中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机制,使得人们不必过于担心由于未来的某个突发事件而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减少人们的因预防而持有的货币数量,减少储蓄提高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增加其当前消费。

其次,应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范围。

最后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通畅的融资多元化渠道。

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我国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改变中美两国贸易的不对称性。

3.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中美贸易摩擦案件中所涉及的产业基本上是那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替代性非常强,其低价值决定的低价格容易被认为是倾销。

因此,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措施,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各部门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原材料消耗、以及水资源消耗。

生产一批能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中降低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的产品。

二是通过新技术运用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在国内外市场上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能够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

同时,我国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大力扶持、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于高科技产业发展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还要注重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从而使我国尽快摆脱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逐步向高层次、高技术产业不断推进和升级,降低同他国产生贸易摩擦的程度。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化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断扩大的、多元化的外贸市场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以往来看,中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这容易造成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抵制。

出口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单一的产品集中到某一个国家,即使产品没有低价倾销,也会对该国市场形成压力。

市场的过分集中也就容易引发贸易摩擦。

因此,要进一步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的地区结构,在巩固传统的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洲市场,并逐步向拉美、中东和非洲市场进军,达到分散贸易摩擦风险的目的。

近几年以来,我国广泛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与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欧洲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商谈贸易安排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开展了自由贸易的研究。

我国在保持绝对额增长的前提下,实施多元化国际贸易战略继续扩大与东盟的贸易比重,促进我国外贸市场格局的多元化与分散化。

七参考文献

[1]雷达、于春海:

世界经济前沿问题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书版社,2005.

[2]陈泰锋:

中美贸易摩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李滋植、姜文学:

国际贸易[M],东北财经出版社,2006.

[4]黄晓玲:

中国主要对外经济贸易伙伴[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陈卫东:

美国对中国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案例解析[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张恒梅: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政策分析[J],特区经济,2006

(1).

[7]杨洋.金融危机下的中美贸易新趋势及应对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1

[8]蹇彪.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趋势及原因探析[J],经济,2010.05

[9]丘杉.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考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王亚飞.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理论与实证分析[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11]王丽娜.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解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J],2008.03.

[12]康学芹,高云龙,孟萍莉.我国贸易现状及应对策略.商场现代化[J],2007.01.

[13]柳剑平,郑绪涛.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