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9291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支坪中学等九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北京人小毛一天生活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早上,小毛独自一人在原始森林中射死了一头野兽

B.中午回家后,小毛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下午,小毛用陶罐蒸出香喷喷的小米饭

D.晚上,小毛与大家共同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2.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娶妻有日,过门不私。

九土既理,玄圭锡兹。

”他歌颂的是

A.尧

B.舜

C.禹

D.黄帝

3.促使原始人类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

4.学完《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

“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

”同学们畅所欲言。

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哪一位的最科学(  )

A.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平等,因此它是一个理想社会

B.并不是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虽然不存在剥削压迫,但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C.不是理想社会。

因为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

D.是理想社会。

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因为有尧、舜、禹这些杰出的首领,那时的社会风气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谐

5.《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度量衡的标准规范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6.(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7.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说明当时出现什么现象(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8.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B.家畜饲养的出现

C.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D.打制石器的出现

9.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铁型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春秋争霸:

加强了周天子的王权》

D.《诸子百家:

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10.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最主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是

A.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

B.为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C.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交融

D.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1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给来种种灾难

②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中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

④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战役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阪泉之战

③涿鹿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D.①③④②

13.“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14.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发展经济

C.勤政爱民D.增强军事力量

15.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二、判断题

16.

名称

时间

内容

春秋争霸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

战国争雄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

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

以下表述是从表中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表中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是表中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请把做好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

(1)春秋战国实际上是东周的两个时期。

()

(2)出现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均与西周王权衰落有关。

()

(3)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时期”,与孔子修订鲁国史书《春秋》有关。

()

(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

(5)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分裂持续了五个多世纪。

()

三、识图题

17.在图中方框内填入以下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居住的遗址

B.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的遗址

C.反映夏朝文明进程的遗址

18.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以下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公元前3世纪末一统天下的诸侯国

B.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

四、综合题

19.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舜受,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摘编自《礼记·礼运》

材料三: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周。

——摘编自《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编自《史记》

(1)材料一、二、三所述的分别是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三,说说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分析,该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什么影响?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你能列举出会“农作”的远古居民吗?

他们在“农作”的基础上,还掌握了哪些技能?

(2)材料二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做出了什么贡献?

(3)教民耕种的神农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材料中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为什么?

(4)对材料中所反映的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情况,你产生了怎样的看法或得到了什么启发?

五、简答题

21.多渠道学习历史,回顾中华文明。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遗址留存历史)请写出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一例。

(2)(文物印证历史)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

它铸造于哪个朝代?

(3)(文字传承历史)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是谁?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22.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之一,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1)商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

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

(3)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4)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北京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住在洞穴中,会使用天然火,所以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A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B不符合题意。

北京人不会制造陶罐,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C

【详解】

依据材料“娶妻有日,过门不私。

九土既理,玄圭锡兹。

”大致意思是已经娶妻很长时间了,(三)过家门而不入。

结合课本所学,尧舜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

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

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

禹因为治水有功,得到了民众的爱戴,禹建立夏朝。

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3.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发展。

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与发展,人类可以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在一个地区长期生活成为可能,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是原始人类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排除,故选C。

4.B

【解析】

本题考查原始的相关史实。

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原始社会原始原始居民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共同分配食物,过着群居的生活。

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没有压迫。

但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条件险恶,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个人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脱离了氏族,面对只有死亡。

因此原始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社会。

选择答案B。

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金”可泛指所有金属,这段话中特指铜锡合金,即青铜。

“六齐”指根据锡、铜的六种不同的合金比例而做出不同的器具的方法。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故D符合题意;度量衡是测量物品长度、容积、重量的器具,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未体现铁农具,故B不符合题意;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上的文字,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都和春秋争霸有关,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都和战国的兼并战争有关,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争霸,故选D。

7.A

【解析】题干材料“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中的“公作”指贵族役使劳动者在封地田亩中集体耕作;“分地”指地主把土地分给个体农民耕种,收取地租。

A项题干材料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故A选项正确;B项奴隶消极殆工,是奴隶社会的现象,而“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在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故B选项错误;C项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是土地所有制形式,与题文中“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不符合,故C选项错误;D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出现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因此ABC选项表述正确,排除;打制石器的出现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择D。

9.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进一步削弱了周天子的王权,故《春秋争霸:

加强了周天子的王权》不符合史实,C符合题意;A项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故《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符合史实;B项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符合史实;D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故《诸子百家:

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合史实;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诸侯争霸战争频发。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为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是大国靠武力威胁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故孟子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故B符合题意;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属于战争的影响,故A不合题意;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交融、封建地主阶级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表述错误,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战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11.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给社会给来种种灾难;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争霸中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仔细审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春秋战国的争霸和兼并战争,正确评价其影响。

1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牧野之战发生于商朝末年,②相传黄帝时期,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个部落联盟在阪泉交战,炎帝战败,从此炎黄两部落结成部落联盟,③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④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所以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符合题意;故选:

A。

13.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说时代,神农氏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可知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农耕文明。

选项A符合题意;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与题干内容不符,B排除;神话传说,是民间传说中不可思议或超自然故事的统称,C排除;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

故选A。

14.C

【详解】

根据教材内容可知:

大禹治水,赢得民心,因此建立夏朝。

桀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大失民心,汤趁机攻夏,夏朝灭亡;汤关心百姓,重视人才,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丧失民心,最后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周文王“修德行善”、重视农业生产、任用姜尚,国力增强。

周厉王暴虐无道,发生“国人暴动”,被赶下台。

周幽王昏庸无道,“烽火戏诸侯”,被戎族杀死,西周灭亡。

三代的兴亡我们可知:

“得民心者得天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1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居民使用骨耜;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春秋后期出现铁制农具。

由此可见,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①②,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1)正确

(2)正确(3)未涉及(4)未涉及(5)正确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材料“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

”可以得出“春秋战国实际上是东周的两个时期”的结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材料“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

”可以得出“出现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均与西周王权衰落有关。

”的结论。

(3)本题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和学生的分析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时期”,与孔子修订鲁国史书《春秋》有关,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材料“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

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

”,不能得出“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的结论。

题干材料未涉及。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材料“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约有50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分裂持续了五个多世纪。

”的结论。

17.从左到右:

AC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居住的遗址在云南元谋县;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局面,其遗址在长江流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发掘于洛阳的二里头遗址,不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群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夏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故从左到右是A、C、B。

18.上A下B

【详解】

A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四川岷江流域修筑了都江堰,故上A下B。

19.

(1)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2)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周王地位下降,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周王的命令;诸侯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导致周王朝分崩离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舜受,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尧传位于舜的禅让制;依据材料信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世袭制;依据材料信息“以藩(即诸侯国)屏周”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2)依据材料信息“以藩(即诸侯国)屏周”可知,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4)依据材料信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周王地位下降,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周王的命令;诸侯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导致周王朝分崩离析。

20.

(1)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

他们还会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建造房屋、烧制陶器、饲养家畜等。

(2)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等。

(3)贡献: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们通商交换等。

“人文初祖”。

原因: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远古居民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值得钦佩和尊敬;远古居民的生产活动,对中国远古时代的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详解】

(1)依据课本所学,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

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的房屋,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生活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除此之外,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还会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烧制陶器,饲养家畜等。

(2)依据材料二“(轩辕)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可知“轩辕”指的是黄帝;结合课本所学,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等。

(3)依据课本所学,传说中的炎帝又称神农氏,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教人们通商交换等;由第二问可知人物指的是“黄帝”和“炎帝”,炎帝和黄帝对于我们民族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他们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据所学,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依据题干的材料,半坡原始局面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了最早的农耕种植,打制时期等,得出:

我国远古居民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值得钦佩和尊敬;由黄帝和炎帝的贡献。

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远古居民的生产活动,对中国远古时代的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21.

(1)北京人遗址或山顶洞人遗址。

(2)司母戊鼎。

商朝。

(3)仓颉。

商朝。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是山顶洞穴里。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铸造于商朝。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是仓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

甲骨文是一战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2.

(1)法家。

地主阶级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服兵役,多立军功

(4)达到了。

新法在秦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和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主张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他的观点属于法家学派的主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2)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促进了农业生产。

(3)依据所学可知,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他最合法的途径是服兵役,多立军功。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达到了;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法在秦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和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