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9247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docx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卷同步测试题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一个地域的环境容纳量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长时期的稳定平衡密度

B.在该地域中,每部分的环境容纳量都是一样的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会呈现周期波动

D.种间关系不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2.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可能导致种群中个体数量发生改变,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曲线用于指导防治害虫,在A点开始防治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B.若图2表示某湖泊的草鱼数量,则B点后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草鱼繁殖能力太强

C.图3中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D.若图4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的数量,则D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过度放牧所致

3.一种群居的狐猴,只有少数个体可以繁殖,不能繁殖的个体当年可以帮助照顾新生的幼仔,将不能繁殖的个体分成幼年、少年、青年和成年4个年龄组,记录它们在种群内帮助照顾幼崽的时间比例。

据图分析,对帮助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雄性比雌性花费更多的时间

B.整体趋势上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花费更多的时间

C.成年组提供照顾的时长显著高于青年组

D.4个年龄组中幼年组提供更多帮助

4.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黄鼬是其天敌。

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田鼠的种群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制约逐渐减弱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黄鼬种群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5.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6.图1、图2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为图1中的曲线Ⅰ

B.若图1中的曲线Ⅱ变为曲线Ⅲ,说明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C.图2中A、B、C、D四点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只有A、B点

D.图2中D点后,种群数量不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如图表示同一群落中的甲乙两个种群的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的种群密度在t4时刻比t3时刻小

B.t2到t3时间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升后降

C.乙的种群密度在t1时刻比t4时刻小

D.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相同

8.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

D.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

9.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

自然种群增长呈“S”形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N

(K-N)/K

S1

20

0.90

S2

50

0.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9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10.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20个大肠杆菌,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

C.种群的“J”形增长既无环境阻力也无K值

D.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结果偏低

11.如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准确计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

B.该种鼠在第9年达到此环境的环境容纳量

C.调查期内该种鼠在新环境中呈“S”形增长

D.第5年后该种鼠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呈负增长

12.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λ=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t1~t2段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B.乙种群在t1~t2段的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C.乙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13.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

一段时间后在相同地点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带有标记的鼠有12只。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06只

B.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应在样方内计数

C.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时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14.科研人员对某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社鼠种群在冬季时,因为天冷,繁殖能力减弱,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社鼠种群在夏季时,因为气候适宜,繁殖能力增强,种群数量增加

C.社鼠种群数量增加过程中,种群的雌雄性别比例下降

D.性别比例维持较高水平时不利于社鼠种群数量的增加

15.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等

B.O~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

C.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

16.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

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记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被标记的个体放回后,易被天敌捕食,则测得数据比理论值大

B.标记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总个体数

C.若不同雄鼠很少在相同鼠笼布放点上被重捕,说明雄鼠具有领域

D.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

17.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依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种群变化有规则性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

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

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

18.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乙变为曲线丙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B.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草履虫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C.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形增长

D.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19.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按照“S”形曲线模型增长,下列关于“S”形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刚迁入时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

B.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D.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形增长

20.为了研究大气污染对葫芦藓的影响,从某化工厂到居民区每隔80米距离依次设置4个监测点,另在空气清洁的采集地设置了第5号监测点。

实验共统计五次,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结果通过标记重捕法获得

B.除5号外,其他各监测点的葫芦藓均呈“J”形增长

C.该实验设置的自变量是污染物作用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

D.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数量的增加,各监测点的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三、非选择题(55分)

21.(11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

(2)按照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

(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_______。

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下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

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型。

22.(10分)“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特征。

(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

初始种群规模/只

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10

0.412

20

0.132

25

0.076

28

0.065

30

0.041

40

0.010

50

0.002

70

0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是________只。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如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

请据图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_______,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初始规模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_只。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两个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如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的

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

(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________点进行捕捞。

(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10mL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

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________________。

培养足够长的时间后酵母菌会呈现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

24.(12分)如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对该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在一定范围内,t1时进行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在t2时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记的30只,标记的10只,该鼠的种群数量应(  )

A.大于100只B.等于100只

C.小于75只D.约为75只

(3)该鼠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酵母菌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业。

请回答下列利用酵母菌开展实验的相关问题。

(1)某同学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检测发酵液是否含有酒精,取样后滴加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酵液中含有酒精。

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位于________(填细胞结构)。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需要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其进行计数分析。

上图甲是某次样液稀释100倍后观察到的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则发酵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密度是________个/mL。

若实验者未对取样顺序做好标记,可依据测定发酵液中________来确定取样的先后顺序。

(3)随着发酵的进行,高浓度酒精会抑制酵母菌活性,因而要筛选酒精耐受力高的酵母菌菌种。

某小组将三种酵母菌分别接种在相同浓度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密闭发酵。

每隔一段时间,轻轻摇晃瓶子并________,然后称重发酵瓶。

用测定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据图分析________菌种酒精耐受力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长时期的稳定平衡密度,A正确;在该地域中,每部分的环境容纳量未必都是一样的,B错误;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会呈现周期波动,C错误;种间关系会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错误。

答案A

2.解析防治害虫应在害虫数量达到K/2之前效果最好,A正确;若图2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以后种群数量剧增可能是环境条件改善造成的,因为据图可以看出K1已经是开始时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了,后来的数量剧增且在更高的水平上波动只能是环境条件改善造成的,B错误;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后,其数量可能会急剧减少,C正确;过度放牧可以使羊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然后时间一长会因草场生态被破坏而减少,D正确。

答案B

3.解析由图可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照顾幼崽的时间比例增大,可见雌性比雄性花费更多的时间,A错误;由图可知:

整体趋势上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花费更多的时间,B正确;就雌性而言,成年组提供照顾的时长显著高于青年组,对于雄性而言,成年组提供照顾的时长低于青年组,C错误;4个年龄组中幼年组提供的帮助最少,D错误。

答案B

4.解析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但不为0,A错误;田鼠的种群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制约逐渐增强,B错误;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若环境不被破坏其环境容纳量不变,C错误;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因为黄鼬的种群数量还受其天敌影响,D正确。

答案D

5.解析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A正确;环境容纳量(K)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的K值一般不同,B错误;K值的大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种群数量高于K值时便下降,低于K值时便上升,K值(环境容纳量)就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正确。

答案B

6.解析图1中曲线Ⅰ为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J”形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A错误;分析图1,曲线Ⅱ的K值较曲线Ⅲ大,若曲线Ⅱ变为曲线Ⅲ,K值变小,说明种群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如天敌侵害或环境恶化等,B正确;图2中A、B、C三点的种群增长速率均大于0,该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长(D点后趋于稳定),故A、B、C三点的种群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C错误;图2中D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该条件下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若改变环境条件,种群数量会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B

7.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甲种群的数量在t3~t4阶段一直减少,因此甲的种群密度在t4时刻比t3时刻小,A正确;t2到t3时刻,甲种群的δ先大于1,后小于1,即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B正确;乙种群的种群密度在t1到t4时刻δ一直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乙的种群密度在t1时刻比t4时刻小,C正确;t2时刻甲、乙种群的δ(δ=出生率/死亡率)相同,而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它们的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D错误。

答案D

8.解析图1、2、3都是“S”形增长,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A正确;图1、2、3中的B、D、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时为K/2,B错误;图1中A点、图2中的C点和图3中E点对应种群数量为K/2,增长速率最快,C正确;图1、2、3中的B、D、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速率为0,D正确。

答案B

9.解析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早在S4点之前就已经出现,A错误;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B错误;S3点增长速度较快,既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C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S3,即(K-N)/K值为0.5时,D错误。

答案C

10.解析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20个大肠杆菌,是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的影响,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如果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加,B错误;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个体中带标记数。

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部分脱落,标记后重新捕获数减少,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

答案C

11.解析用标记重捕法只能估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A错误;第9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大于0,说明此时还没有到达K值,B错误;第5年到第9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但仍然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D错误。

答案C

12.解析甲种群在t1~t2段,λ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乙种群在t1~t2段,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λ小于1时,种群数量下降,B错误;甲种群在t3后,λ大于1,且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增加,D错误。

答案C

13.解析该调查方法为标记重捕法,应在整个种群区域,随机放笼捕捉,B错误。

答案B

14.解析该社鼠种群数量在春季大于冬季,可见社鼠种群在冬季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据曲线可知,从夏季到秋季社鼠数量总体趋势是减少,B错误;秋冬季社鼠种群中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该季节社鼠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冬季性别比例仍维持较高水平,但是种群数量却逐渐增加,D错误。

答案C

15.解析据图可知,a、b两点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相等,但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a~b时间段内,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大于1,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鲤鱼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错误;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错误。

答案B

16.解析依据关系式: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量=第二次捕获总数/二次捕获被标记量可知,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会使种群数量计算值偏大,A正确;标记重捕法可以估算总个体数,B错误;若不同雄鼠很少在相同鼠笼布放点上被重捕,说明其活动具有区域性,C正确;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会趋向于均匀分布,D错误。

答案AC

17.解析捕食关系是生物界最常见的种间关系之一,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影响,当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食物增加而增加,当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时,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又使捕食者种群数量因食物缺乏而减少。

答案AB

18.解析曲线乙变为曲线丙所示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外界条件得到改善,环境容纳量增大,如有了充足的食物和空间,A错误;封闭环境中草履虫种群数量先增加,后由于食物减少、氧气不足,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乙、丙所示种群的数量都先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稳定,符合“S”形增长,C错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达到K值,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如图中的ab段,D正确。

答案D

19.解析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受环境阻力影响,因此不是“J”形增长,D错误。

答案ABC

20.解析葫芦藓属于植物,不能活动,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A错误;“J”形增长曲线是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数量变化规律,而监测点的环境显然不属于理想条件,B错误;从坐标系中横坐标的含义和5条曲线代表的不同监测点离工厂的距离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

污染物作用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C正确;图中仅能体现死亡数量,无法体现自然增长率,D错误。

答案C

21.解析

(1)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威胁,说明是“J”形增长,图中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形增长,图中曲线Ⅱ符合,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K/2,为55亿。

(3)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

(4)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图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5)由题图可知,当λ>1时,种群数量增长,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保持稳定,当λ<1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20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

答案

(1)Ⅰ

(2)Ⅱ55亿(3)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4)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