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
《招教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教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教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
“教育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二教育之,三乐也”。
概念:
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一、教育学
(一)教育学绪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P9
(二)教育的本质、起源和发展
1、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宗教朱熹
生物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否认了社会性
✧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米丁”是个“司机”,载着“凯洛夫”去“劳动”)
2、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
3、教育的发展:
原始形态教育特点:
“两生”: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生产和生活;“四没”:
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内容和场所、没有教育制度、没有阶级性。
古代教育特点:
(夏—出现正式学校)街道专刻像:
街(阶级性)道(道通性)专(专制性)刻(刻板性)像(象征性)。
近代教育:
德国是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现代教育: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全民多现身)
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
(三)教育基本规律(两大规律,与社会、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
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制约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规模、速度、内容、手段、组织形式的改革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劳动力再生产、科学技术再生产
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贝克尔说明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教育性质。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培养政治人才,形成舆论、思潮。
3)教育与社会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传承,选择,融合,创新
●学校文化:
概念: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组成:
学校物质文化,制度和组织文化,精神文化(核心),三者统称校风。
●学生文化
成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
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影响:
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次:
普及初等教育
第二次:
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第三次:
普及高级中等教育
信息革命:
高等教育大众化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含义: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一方面,教育要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身心发展又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教育又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
表现:
1.教育与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滞后超前)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上。
具体表现在:
①教育内容的继承;②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③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内涵: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包括:
1.生理发展:
机体的正常发展、体质的增强
2.心理发展:
认知的发展、意向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P23
(一)内发论:
强调认得身心发展规律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成熟机制
(二)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
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代表人物:
荀子——性恶论
洛克——“白板说”
华生
(三)实践主体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如社会发展水平)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
(“三有”,“专门教师”,“控制影响”)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学校人的身心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社会性规范”“加速”“才能和个性”发挥“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层次——生理活动,第二层次——心理活动(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社会实践活动。
作用:
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潜力;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规律与教育措施(理解——选择题)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
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特质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特质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抓关键期
——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
互补性——长善救失;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从群体角度来看,男女存在性别差异
※教育的功能
概念:
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分类:
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社会功能包括: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人口功能。
个体功能包括:
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个性化功能,个体享用功能。
(四)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概述
概念: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目标——学科)→教学目标——课堂
制定依据:
宏观:
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L(卢梭)ook(洛克)s(夸美纽斯)福尔(福禄贝尔)泰(裴斯泰洛奇),不要忘了(孟子)
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饼(斯宾塞)干(涂尔干)上有两个孔(孔子、孔德)
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
杜威
4.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腰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微观(制定基本依据—简答题):
1.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3.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2、我国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基本点: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建设者接班人要全面发展才有个性)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包括:
德育(思想基础,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观点,劳动习惯)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2)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3)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五)教师与学生
1、教师※
●教师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角色:
1.常规角色: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速记】传道授业解惑者+研(研究者)友(朋友)管(管理者)饭(示范者)
2.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更换【多选+简答】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
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教师人格特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
(2)牢固掌握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基础性要求(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包括加工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韧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三爱两人一终身】
●教师劳动的特点【选择题P51】:
示范性、独特的创造性、劳动的复杂性(劳动对象复杂,劳动过程复杂,劳动能力需要复杂,职责是多方面的)、劳动的长期性。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师范教育,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自我教育,终身学习
2、学生
●本质属性: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地位:
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是出于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的维护。
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1)无歧视原则;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身份定位:
国家公民;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权利:
人身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1.人身权: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搜查,逮捕,非法拘禁)、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受教育的权利:
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3、师生关系
●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
第二阶段:
杜威——学生中心说
第三阶段:
苏联和我国教育学家——主导主体说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关系的构成: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师生关系的类型:
1.教育关系(即工作关系);
2.心理关系;
3.伦理关系(社会关系)。
处于最高层次
●师生关系的功能:
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社会功能。
●师生关系的模式:
1.放任型;教师在与不在一样差
2.专制型;教师在很好,不在很差,学习成绩最好
3.民主型。
教师在与不在一样好,学习成绩最稳定
●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观: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教学相长包括:
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
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
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从心理相容角度提高教学效果要求教师:
第一,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第二,遵循教学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
第三,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2)树立教师威信;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3.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3)善于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六)班主任工作
1、班级管理
●对象:
各种管理资源,主要对象是学生。
●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班级管理(or班主任工作)内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中心环节、主要目的、主要任务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
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个别教育
后进生教育(论述题):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根据德育的长善救失原则,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
4.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5.根据德育过程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对待后进生要坚持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
(五)档案管理
(六)班级评价管理(操行评定):
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七)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班级管理模式:
(选择)
1.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马卡连柯
3.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德鲁克
●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2、班主任工作
●概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领导影响力:
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
领导方式: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工作任务:
首要任务——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中心任务——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七)课程
1、课程的概念:
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二会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类型:
分类标准
类型
备注
1
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如小学科学
2
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
间接经验
活动课程
直接经验
3
表现形式
显性课程
隐形课程
如物质情境,人际情境,文化情境
4
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国家课程
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
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
三级课程
5
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
培养“三基”(读写算)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拓展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科学)和儿童(学生)
2、课程理论流派:
(1)学生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3)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
3、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与融合;
(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教材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3)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4、我国课程编定的原则:
(1)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2)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3)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
(4)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5、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课程结构: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综合课程;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
2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6、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
●理论基础(填空):
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趋势:
(三个学生多基综)①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②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③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④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⑤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课程目标改革:
总体目标(低频简答):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5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6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课程内容改革: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观点:
学科中心论——夸美纽斯、儿童中心论——杜威、学习经验论——泰勒、
2.新课程内容特点:
素质教育理念、突破学科中心、改变学习方式。
●课程结构改革: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课程实施改革:
(超级重点)
现代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现代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其它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现代创新观:
①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②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③培养问题意识。
现代教学观:
①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科学。
现代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主要特征:
主动性、合作与独立、问题与探究性。
●课程评价改革:
特点: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趋势:
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②评价内容综合化。
全面素质评价。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④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⑤更注重评价过程。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校本课程主体为学校教师。
7.课程资源
●概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分类:
按空间分布区分:
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
按存在方式区分:
显性课程资源、隐形课程资源。
按存在形态区分:
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简答】教师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1.教师要将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成果吸收进课堂;
2.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融入课堂。
●新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
性质:
综合性、实践性。
内容:
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劳动技术课、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
8.课程目标
制定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课程设计
基本要求:
合乎目的性,合乎科学性,合乎发展性。
基本程序:
[泰勒原理]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包括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3.教材(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