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教案.docx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区域地理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篇一:
区域地理教案】
第14讲欧洲东部和北亚
[教学目标]
1、知道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范围和位于这个地区的国家。
2、知道原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
[教学重点]
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新课】在欧亚大陆上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地区?
请你把还未学过的地区和国家找出来,并用彩笔在世界政区图上将其范围画出来,画的时候请同学注意界线内有哪些国家?
界线穿越了哪些重要的地区?
(画完后)请同学注意观察你所画出的便是欧亚大陆上我们要学的最后一个地区。
【板书】第十五章欧洲东部和北亚
第一节范围和国家
从我们所画出的区域可见欧洲东部和北亚是世界地理分区中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是除南极洲以外跨经度最大的地区。
它是由欧洲的最东部和亚洲最北部组成,我们将分别介绍它们的范围和包括的国家。
【板书】一、欧洲东部的范围和国家
教师首先讲清欧洲东部与政治地理中所说“东欧”范围不同,政治地理中的“东欧”指的是前民主德国、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国家。
而今天所讲的欧洲东部是指原苏联所占欧洲部分(请同学看自己画的界线图说出欧洲东部的范围和国家。
教师总结板书)。
【板书】1.范围:
西起波罗的海,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
2.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东欧平原三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转折】北亚因为是俄罗斯领土,因此与欧洲东部合为一个区,了解欧洲东部再来看看北亚的情况。
【板书】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学生读图,教师总结板书)
1.范围:
西起乌拉尔山东麓,东到太平洋岸,北起北冰洋,南到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
2.国家:
全部为俄罗斯所属。
【转折】我们所讲的这个区域本世纪政治地图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了解自1917~1940年苏联统一的过程和1990年~1991年苏联解体,以及1991年12月21日独联体成立,总部设在明斯克,并非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组织的情况。
在此教师要讲清前苏联与独联体,和欧洲东部与北亚的范围不同之处,最后落实板书)。
【板书】三、前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
1.苏联于1991年解体2.独联体于1991年底成立
最后可让学生在图上进一步区分“前苏联”、“独联体”和“欧洲东部和北亚”在范围和国家上的不同,作为本课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范围和国家
一、欧洲东部的范围和国家
1.范围2.国家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1.范围2.国家
三、前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
1.苏联于1991年解体2.“独联体”于1991年底成立
第二节俄罗斯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
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2、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及分布特征。
3、了解俄罗斯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4、了解俄罗斯在自然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教学重点]
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学难点]
1、俄罗斯气候成因。
2、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讲叙了欧洲东部和北亚的范围和国家,今天我们介绍这个地区最主要的国家俄罗斯。
请同学看附表“欧洲东部和北亚国家概况”,从面积和人口上可见俄罗斯是该区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是该区最大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板书】一、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找14位同学让每人代表俄罗斯的一个邻国,然后按方位顺序向其他学生报告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得出结论:
俄罗斯是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
③教师最后总结概括。
【板书】1.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
2.人口居世界第六位,l.5亿人。
3.由1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人占总人口81%。
【板书】二、俄罗斯自然及经济特征
该部分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书上给予的文字和图自己进行概括总结。
在总结中要注意进行欧洲东部和北亚的对比。
教师也可列下表带领同学边总结边填表。
对自然及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中国东西差异及经济发展的战略有关
知识,让学生根据俄罗斯东西差异的国情为其设计发展规划,最后教师再介绍东部开发的状况及开发的条件和前景。
最后可设置以下反馈题:
1.经过欧洲东部和北亚各方面的对比,你说说为什么俄罗斯是欧洲国家?
2.对俄罗斯四大工业区的特点、发展条件及主要工业部门进行列表分析。
3.俄罗斯各地气候有什么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板书设计
第二节俄罗斯
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1700平方千米--世界第一2.1.5亿人--世界第六
3.多民族的国家(100多个民族)二、俄罗斯自然、经济特征及东西差异(教师提供对比以下方面)
【篇二: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区域地理全程教案】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Ⅰ、地球
复习总要求:
1.了解地球的一般情况,如形状、大小、质量等。
2.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掌握地球的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4.熟练运用地球运动知识分析常见地理现象和事实。
5.熟练掌握,并会正确推断时区、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1)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
二、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是地球的模型。
构成地球仪的要素有:
1、地轴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所围绕的一根假想的轴。
2、南、北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3、赤道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观察经纬网,分析比较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区别:
画辅助图:
(1)经度(两面角)、纬度(线面角);
(2)经线、纬线在侧视图、俯视图中的形状;
(3)从经度、纬度数值变化规律判断东经、西经、北纬、南纬。
4、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5、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
8、经线的特点⑴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⑵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⑶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且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9、纬线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长度不等。
所有的纬线?
自成一个圆圈,叫縬线圈。
赤道是周长最大的纬线圈,长度约4万公里。
南、北极点是最短的纬线圈长度獉于0。
11、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就构成经纬网。
事实上,以上这些规定,大多是人为的制定,地球表面上根本就没有这些线和网。
例题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b、23.50s,1600ec、23.50n,200wd、23.50s,200w
例题2、某人从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该人回到哪里?
(考查了学生的方向和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情况)
提示:
a地的位置有五种可能,
(1)赤道
(2)北半球(3)南半球(4)北极点(5)南极点
各种位置情况下,经纬线的特点都不同,通过画图很容易能得出结论。
三、地球上的时区和日界线地方时:
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
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
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图略)
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0e、算时区:
经度数/15(四舍五入)
区时:
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
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但边远地区需调整作息时间)乌鲁木齐时间:
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
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
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东十二时区比西十二时区早24小时,即早一天。
但钟点相同。
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但实际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中国跨五个时区:
(东五-----东九)(73e------135e)
例1、2000年文科综合测试第1—第7题。
(图略)
例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
例3、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b、8时c、12时d、20时
例4、某地北为中纬度,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026′n,1200eb、300n,1150ec、23026′s,1160ed、300n,1400e
例5、从甲地(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注: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是:
以球心为球心,以大圆半径为半径,经过两点的一段劣弧。
)
四、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
三种方向
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
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
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
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扩展思维: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
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分8秒)000000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
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
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结论:
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恒星日永远是23小时56分4秒)。
(3)速度: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结论:
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
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
判断晨线和昏线。
(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
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
(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a.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
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b.影响大洋环流(举例:
太平洋)
c.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
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2)公转轨道与速度
开普勒定律:
等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特点:
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
每年7月初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慢,太阳照射北半球。
速度:
平均角速度,约每日东进1
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秒
影响:
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长于冬半年的时间。
北极点的极昼天数(186天)比南极点的极昼天数(179天)长7天。
0000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启发思考:
地球直立公转、倾斜公转、横卧公转时黄道平面、赤道平面的关系,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
(1)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倾斜角度为66034′。
(2)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以一年为周期)
在各种图上会画出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路线。
(图略)*训练1、快速、正确地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2、极圈纬度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900—黄赤交角=极圈纬度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4、想象思考:
黄赤交角增大或减小时,太阳直射范围、极圈范围、五带范围等。
5、在各种变式图中,判读二分二至日。
3、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
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
随纬度变化规律:
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
随季节变化规律:
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
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
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
例题1、计算南通310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10月1日时,澳大利亚悉尼32s的正午太阳高度。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夏至日时,同时达最小值)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时段分析:
0
【篇三:
2015世界地理教案】
第一课时
从历年高考来看,区域地理知识约占试卷分数的30%~40%,平时常说“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地理知识。
因此,从命题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命题的基础和背景,如果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扎实,答题也是南辕北辙,得到“一棋走错,满盘皆输”的结果。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基本的命题趋势是:
根据各区域经纬网及典型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准确定位;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
第一章世界陆地和海洋★学习目标
1.认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天然分界线。
2.了解世界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基本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界线,和世界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2.能够识别大洲和大洋,学海导航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海陆相间,海洋包围陆地,陆地分割海洋,全球海洋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全球还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二.陆地:
1.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天然分界线。
2.了解世界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基本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界线,和世界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大洲和大洋。
大洲:
(1)七大洲的轮廓图:
2
(2)七大洲的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是:
亚洲(4400万)、非洲(3000万)、北美洲(2400万)、南美洲(1800万)、南极洲(1400万)、欧洲(1000万)、大洋洲(900万)。
可简化为:
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洋。
(3)七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排序(单位:
m)由高到低依次是:
南极洲(2350)、亚洲(720)、非洲(650)、南美洲(590)、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350)、欧洲(340)
(4)七大洲的半球位置:
①完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
无。
3
②完全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
南美洲。
③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
亚洲(西伯利亚西端)、欧洲(冰岛)、非洲(佛得角群岛)、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北美洲(格陵兰岛)。
④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北美洲。
⑤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⑥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
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5)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三带的大洲:
亚洲、北美洲。
(6)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①亚、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③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④亚、北美洲――白令海峡
⑤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⑥欧、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7)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
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俄罗斯(欧洲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亚洲国家)。
②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埃及(非洲国家)。
③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
巴拿马(南美洲)。
④地跨亚洲、大洋洲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亚洲国家)。
⑤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国家:
美国(北美洲国家)。
【例1】地表是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你能否说清它们的分布情况呢?
请根据下图回答
(1)~(3)题。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
像“水球”。
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a.1:
1b.7:
3c.3:
1d.3:
2
(2)关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b.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c.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d.最大的大洲和北美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
(3)下列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⑦。
【解析】
(1)地球表面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
(2)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它位于最大的大洲——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3)读图可知,亚洲濒临三大洋,北美洲、南极洲也濒临三大洋。
【答案】
(1)b
(2)d(3)c教学反思
4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天然分界线。
2.了解世界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基本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界线,和世界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大洲和大洋,陆地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