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8776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docx

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

2018年湖北省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四)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42年3月,美国出版了《1937年至1938年冬日军在华暴行》,以南京大屠杀为例,向美国民众宣传日军的凶狠和残暴,激励中美人民的抗战决心和斗志。

但是在冷战开始后,南京大屠杀成了美国人的“盲点”,几乎被忘记了。

这一变化表明

A.美国学术研究停滞不前B.国家利益影响舆论宣传

C.美国采取孤立中国政策D.美国企图掩盖历史真相

【答案】B

2.伯利克里强调雅典民主制度遵从法律,然而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都与之不符。

这表明

A.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司法审判的主观性

C.苏格拉底破坏了雅典民主原则D.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是控诉罪名的模棱两可,还是陈述证据的模糊不清,乃至于判决量刑的摇摆不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并未表现出民主在严格的法制框架下运行,而是在冲动易变的激情下进行,并非依赖于客观的理性审判,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雅典司法审判并非完全遵从客观理性,没有涉及雅典民主和法制均维护奴隶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

司法审判本来就具有主观性,并非直接民主造成的,B项错误。

苏格拉底维护雅典民主政治,没有破坏民主原则,C项错误。

3.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

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

这表明西周初年

A.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B.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

C.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D.实行的政治制度强调血缘关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可知,材料强调周朝自武王之后分封诸侯,以巩固西周统治,故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旧制度之间的关系,无法推断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商朝的政治制度,无法推断出西周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血缘关系,而是强调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故D项错误。

4.古罗马法不允许父辈与子辈相互提起控诉或作证;“对未事先获得许可而向法院告其父亲或保护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职权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对于某些人,比如尊亲属,未经裁判官许可不得作为证人出庭,违反这一规定的人将被判罚金。

这些规定表明罗马法

A.重视血缘亲情B.抛弃传统习俗

C.忽视公平公正D.强调等级秩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古罗马法不允许父辈与子辈相互提起控诉或作证,对未事先获得许可而向法院告其父亲或保护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职权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对于某些人,比如尊亲属,未经裁判官许可不得作为证人出庭,违反这一规定的人将被判罚金”可知,这些法律条款的颁布体现出罗马法对血缘亲情的高度重视,故A项正确;不允许“父辈与子辈相互提起控诉或作证并不等于抛弃传统习俗,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得知,如果拥有法院许可,父辈与子辈之间也是可以存在控告的,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平公正,C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不是尊卑等级,D不正确。

5.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法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B.与近现代东方国家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

C.梭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D.《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体现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主义的特点,A正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近现代西方民主与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说法不正确;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C不正确;《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适合于罗马公民,不是所有人,D不正确。

6.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国家进口关税税则》,将进口税的最高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近一倍,1933年国民政府再次提高进口税率,比1930年的最高税则提高50%以上。

这说明国民政府

A.为实现关税自主做准备B.注重保护国内民族工业

C.旨在改变政府财政困难D.积极抵制日本侵略战争

【答案】B

【解析】1930年和1933年,国民政府两次提高进口关税税率,而且提高的幅度还有所增加,这是当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正在进行,目的是发展农工商业,而不是改变财政困难,所以这一举措是可以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的,故选B而排除C;1927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关税自主,故A不符合史实;1931年日本开始侵华后,国民政府并没有积极抵抗日本侵略,故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D。

7.明代,农民越来越深的被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

材料说明

A.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B.明朝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答案】C

【解析】题干说到不同的地区在明代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种植区,这样就有助于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故选C;题干没有提到明代经济作物种类有什么变化,故A排除;题干没有提到农业的经营方式问题,故排除B;题干只提到农业领域里的经济作物种植,D属于以偏概全,故排除。

8.二十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

“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道地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

”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西方的生活方式都到普遍认同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上海女性生活很大程度受到了西洋文化的影响,故选A;上海地区的西化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西化现象并不是开始出现,排除B;“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说明仅仅是部分女性追求西方文化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排除C;上海地区的服饰变化,并不等于近代上海地区的整体性变化,且其社会生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

9.仔细研读下表,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直接造成

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印花布与棉纱的税率

类别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传统耕织结构开始解体

C.中国经济命脉为列强所控制D.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答案】B

10.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D.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答案】A

【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小,他们的反封建斗争必然要披着宗教的外衣来减少反封建的阻力,是在以宗教形式来表现他们所要表达的人文精神,故选A;人文主义者当然也与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排除B;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C;人文主义者对现世生活持乐观的态度而不是悲观的态度,排除D。

11.“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下列治国理念言论的出现与下图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致安之本,惟在得人”D.“天下为主,君为客,万民为事”

【答案】B

【解析】地图信息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故A项错误;“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西汉董仲舒的主张,故B项正确;“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是唐太宗的主张,故C项错误;“天下为主,君为客,万民为事”是清初黄宗羲的主张,故D项错误。

12.1894年孙中山指出:

“是会(兴中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20世纪初《新民丛报》认为重振会党,奠定政党之基,“实欲为复兴中国计”。

而《国学今论》则强调“古学复兴”和“民族主义”对“中国复兴”的根本性意义。

这表明

A.复兴救国成为共识B.政党建设是民族复兴的有效途径

C.通过复兴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D.民族复兴之路艰难

【答案】D

【解析】兴中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团体,主张民主革命,《新民丛报》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报刊,主张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而《国学今论》则强调“古学复兴”,这说明当时中国各个阶级派别对民族复兴的途径各有主张,而君主立宪和“古学复兴”不利于当时中华民族的复兴,体现了民族复兴之路艰难,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复兴救国成为共识,而是说明当时中国各个阶级派别对民族复兴的途径各不相同,故A错误;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是民族复兴的有效途径,政党建设并不是民族复兴的有效途径,故B错误;复兴传统文化也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有效途径,故C错误。

故选D。

13.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答案】D

14.有学者指出:

(雅典)城邦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公民出任公职并行使政治权利的同等机会:

在饥馑或城邦被困期间,更多采取紧急措施以保护那些弱势群休。

但共同体成员财富、能力及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是一种普遍的情形。

这表明雅典

A.生活贫穷者有缘参加公民大会B.满足所有人生存原则及追求经济平等

C.政治精英致力于缩小贫富差别D.追求政治权利平等并不要求财产平等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雅典保障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平等权利,并采取措施让弱势群体能参与政治,说明其对财产和贫富的要求不高,D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旨在保证贫困者的参政权利;B“所有人”“经济平等”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缩小贫富差距的信息,C不正确。

15.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

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

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

【答案】C

16.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

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员与官署逐渐分离。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城市功能趋于丰富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答案】D

17.1949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

20多年后,有访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劳资冲突对当事人伤害太深B.口述记录缺乏真正的史料价值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存在顾虑D.个体记忆与历史事实出现偏差

【答案】D

18.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

义律的决定被大鸦片贩子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

可见,义律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制造中英贸易争端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答案】B

19.明清时期各地商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商帮,主要有徽商、晋商、闽商、广商、宁波商、洞庭商等。

他们在各地建公所、会馆。

当时流传谚语“广商富甲天下,钻天洞庭遍地徽”。

这反映出商帮

A.形成地域生产的分工B.具有巨大的贸易优势

C.推动国内统一市场形成D.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答案】D

20.唐诗云:

“夜雨(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诗歌反映了当时

A.夜市中出现娱乐服务设施B.草市逐渐演进为商业中心

C.“市”已突破时空的限制D.城市中商业区的繁华景象

【答案】A

【解析】诗一开始就用“夜市”二字领起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氛围。

“千灯照碧云”五字,用灯火辉煌,照彻天空来状写扬州夜市的热闹,带给人以遥远的回想。

次句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市内繁华热闹的场面。

末两句用今昔对比,描写出扬州不夜天的情状:

虽说现在不如以往太平时日了,但仍然整宿可以听到弦歌鼓吹的声音。

“千灯照碧云”五字,用灯火辉煌,照彻天空来状写城市中夜市的热闹,故选A;诗歌地点并非农村,且材料并未提及“草市”,故B错误。

宋代的“市”突破时空的限制,排除C;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21.有学者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虽然失败了,但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也算及格了,只不过从成绩上分析不如日本这个优等生成绩好而已。

”这表明该学者认为

A.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B.洋务运动“求富”的目标基本实现

C.洋务运动因甲午战败而被迫终止D.当时中国民族自卑心理得以改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也算及格了”可知,该学者强调洋务运动虽然失败,没有能够挽救民族危机,但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A项正确。

材料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没有涉及“求富”的目标是否实现,B项错误。

材料强调洋务运动未必是一场失败的运动,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因甲午战败而被迫终止,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自卑心理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当时中国民族自卑心理得以改变,D项错误。

22.英国学者雷文斯坦提出了“推拉理论”来解释人口迁移现象,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

根据这一理论,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

B.东南沿海受“文革”影响小,政治经济稳定

C.东南沿海率先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快

D.东南沿海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吸引大量人才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结合材料中“推拉理论”的含义和所学可知,其原因是1980年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故A项正确;1980年文革早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进行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和四川进行,不是在东南沿海,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3.中国在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大跃进”运动

【答案】B

【解析】A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符合题意,故AD错误;“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材料反映的是农民缺少生产的积极性,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故B正确;C与材料的主旨不符合,故C错误。

24.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

这种“礼制”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

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

【答案】B

25.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学说还普遍被轻蔑地称为“夷学”。

冯桂芬是较早使用“西学”概念的中国人,于1861年著《采西学议》。

之后,“西学”概念逐渐走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已经是一个相当流行的褒义概念。

这反映出

A.西学引起中国社会分裂B.中西方国际地位互换

C.国人的世界观渐趋理性D.西方文化的渗透加速

【答案】C

【解析】西学引起中国社会分裂不能从材料反映出来,故A错误;B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材料反映了近代国人对西学态度的变化:

从轻蔑鄙视到认同,实际上反映了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更趋理性,C正确;中国人对西学态度变化,不能反映西方文化的渗透加速,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关于国家是否实现了统一,中国自古不仅要看国家的统治权能否达到那个地方,而且还要看那个地方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是否与全国统一。

也就是说,只有全国实现了“一制”,才算实现了国家统一。

材料二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香港顺利回归,这改变了中国人的统一观。

现在国家对实现统一的要求有降低的部分,也有提高的部分。

降低的部分就是统一的标准降低了,不再事事要求统一了;提高的部分是,既要实现统一,又要维持繁荣稳定,不仅不让任何一方受伤害,反而还要让各方从中获益。

——材料一、二均摘编编自王振民《“一国两制”下国家统一观念的新变化》

材料三再一步去看它的来源,有一个中国文化的本质在里边,它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

没有这样一个本质,那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也不会出来”一国两制”。

——摘编自费孝通《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与现代关于“国家统一”标准的不同之处,并概括“一国两制“在哪些方面对“国家统一”有所发展。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人的“统一观”。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看待”一国两制”?

(6分)

【答案】

(1)标准:

古代: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全国统一。

现代:

主权统一。

发展:

可以实行不同的制度;既要繁荣稳定。

也要各方从中获益。

(6分)

(2)“统一观”:

统一标准降低,不事事要求统一;统一内容提高,既要形式统一,也要繁荣稳定。

(4分)

(3)看待:

“一国两制”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国两制”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的理论产物;“一国两制”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又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22分)

材料一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l0月14日)

材料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找工作……部分地可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初)

材料三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原本计划以怎样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

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6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我国经济“濒于崩溃”及新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8分)

【答案】

(1)方式:

用国家命令的办法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方式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变化:

放弃直接过渡的设想和实践,采取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

(6分)

(2)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影响:

直接影响:

使美国从危机的阴影下走出来,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间接影响: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

深远影响:

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8分)

(3)“濒于崩溃”的主要原因: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文革”动乱的破坏;左倾错误的影响。

(任两点)

“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开放。

(其它符

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 清政府的上谕如下:

一张印有慈禧上谕的“湖北政法学堂文凭”,最近在湖北省档案馆亮相。

它成为清末洋务派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办学的见证。

该文凭长97厘米,宽59厘米,堪称“巨型”。

其上方印有慈禧太后的上谕,内容主要是勉励读新式学堂的学生,学习知识、报效国家,四周配有二龙戏珠及祥云图案。

1898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

“主事康有为首倡邪说,惑世诬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变法之际,隐行其乱法之谋……又闻该乱党私立保国会,言保中国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实堪发指。

1901年1月,慈禧、光绪避难西安发布《变法上谕》: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1906年9月,清廷发布《宣示预备立宪谕》:

“各国之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

——选自《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解读清政府对待政治体制变革所持态度的变化。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清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

(6分)

【解析】第

(1)问,“变化”可从材料中的“洋务派张之洞”“1898年”“乘变法之际”“1901年”“《变法上谕》”“1906年”“《宣示预备立宪谕》”等信息得出,即从洋务派学西方“器物”和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体现了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解读”主要从变化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考虑。

(2)问,“实质”可从清政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上去概括;“分析”可结合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结果等方面归纳。

【答案】

(1)变化:

清政府由反对政治体制变革逐步转变为主动推行政治变革,程度逐步加深。

解读:

从背景上看,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略程度加剧以及国内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推动清政府对政治改革态度的转变;从过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