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教学.docx
《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教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教学
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教学
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教学
运用趣味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我们必须设法去缓解数学带给他们的学习压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给学生多一点空间,放开他们的手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数学一旦与生活联系,将会变得生动活泼,魅力无穷。
例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同去逛文具店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超市里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让学生用图画记载下来或将超市里的商品摆放情况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明悟:
同一种商品摆在一起。
这样使学生不仅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培养了喜欢数学的情感,调动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在情境中创设悬念,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而我们乡下的孩子见识的较少,知识的铺垫较少。
如果干巴巴的讲解孩子没有兴趣听,所以我便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进行情境创设。
这不仅增加了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探索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跃
所以,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提高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亲切感,要有一颗童心和学生相处。
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并且要多给他们鼓励和夸奖的语言。
比如,“你很了不起啊!
”“你想得太好了!
”“你将来一定会当一个数学家!
”“你一定会考上最好的大学的!
”……这样学生才会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学习。
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习,服务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这就需要教师在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学会了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学以致用,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1、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
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六单元和第九单元之后安排的实践活动:
“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就是很好的形式。
图片生动,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效率高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巧使教学策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020疫情平息复课后,关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具体计划
2020疫情平息复课后,关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具体计划
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毫无预兆的线上学习,史无前例的居家陪伴……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注定会久驻每个人的心里。
随着近期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科学评估本地疫情防控形势,预计开学复课的日子不远了。
就要回到久违的学校了,老师的忧虑逐渐堆积起来:
如何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来学习呢?
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如何呢?
下一步该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呢?
一.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课,平复学生跌宕之心
经历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相信每个重新走进课堂的学生,面对依旧美好的春光,心情却不轻松、难淡定。
让学生尽快平复心情,是我们复课后的首要任务。
充分挖掘出这场疫情的课程资源,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课,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疫情信息量与信息渠道的不同,学生对疫情的感受认知也不一样。
我们可收集相关疫情资料,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
从看到那一组组起伏的数据开始,重点关注可敬的白衣天使和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分析疫情对我们带来的不便,了解系列防控隔离措施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理性面对、科学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伤害,更要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生命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看到一个人的生死,更多的是知道善待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要意义。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被病魔吞噬的生命,也看到了生命脆弱的一面,要学会呵护生命,尊重生命。
同时,我们更要引导学生看到生命顽强的一面。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由于隔离防护到位,所幸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受到伤害,还能够回到教室上课;也有许多与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后,由于自身健康免疫力强而也没有感染的人;还有许多感染者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治疗后,康复出院。
有了科学的认知,才能平复心情,安下心来学习。
引导学生升华一个认识:
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取得的胜利,是国家重视全民发动,科学防控救治措施到位,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
让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敬意。
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健康生活的习惯。
二.重建班级团队文化,帮助学生革除陋习恢复学习状态
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值得老师进一步引导、发扬。
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少了师生互动、学生交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表情显得木讷,反应迟钝;过度依赖荧屏,学习没了老师的激励与监管,又没了同学之间的比较与督促,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参与性;有的学生还趁机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
我们必须看到,学生长时间的居家线上学习,在学习方式、行为习惯上发生了一些改变。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长时间呆在家里没出门,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时望着窗外发呆,懒得说话。
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为开展线下教学的障碍。
重建班级文化、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尽快恢复学习状态,建构日常学习行为规则,是开课初的当务之急。
在班上,通过开展团队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讲疫情故事,谈居家感受,展望今后学习生活打算……增强学习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所以,复课后老师切不可因学习周期短、学习任务重就急于新课教学,而疏于行为习惯的纠正,这样会导致事倍功半。
我们要先让学生改变居家线上学习的一些陋习,重建班级团队文化,明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一个最佳的状态,进入线下学习。
三.摸清底细找出问题,做好学科知识内容衔接
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经过长时间的线上学习,本学期课程内容已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
要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
摸清底细。
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
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
再者,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
理科类课程可以组织一次综合性摸底检测,文科类课程可以通过现场抽查,通过听、说、读、写等分组互动办法,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第二步:
找出问题。
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
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步:
查缺补漏。
我们不主张复课后,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内容从头重讲。
一来本学期课时不允许,二来炒现饭式的重复,也没有必要,势必事倍功半。
安排查缺补漏有两个途径:
一是集中突破。
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进行逐步解决。
二是平时课前补充。
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
总之,这场疫情灾难给了我们弥补生命教育一课的机会,线上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把握疫情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把坏事变好事,疫情不但不延学,还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一、激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我们可以回忆:
从儿童伊呀学语开始扳着手指数1、2、3、4……;身边一共有几个亲人?
桌上一共有几碗菜?
告诉阿姨你今年几岁?
你算一算今天一共用了多少钱,一共吃了几个冰激糕。
就连买一瓶酱油3元钱,买一包盐巴2元钱,用10元钱,还应该找回几元钱,这样至少要在一年级才学到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可能有不少儿童在上幼儿园以前就会接触并且就会正确地计算了。
教师从幼儿园或至少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教材所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客观事实。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获取数学信息
庭居住位置。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就必须从生活中寻找并且获取数学信息,会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应用无处不在。
以后一看到某种生活现象,学生就会很自然的想到是否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答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就可以思考能否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著名数学教授严士健先生指出:
“数学界要大力宣传数学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同样要主要对学生宣传这一思想:
学数学不是为了升学,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本身是有用的,让他们碰到问题能想一想,能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即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
1.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例如:
在教“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从学生生活中熟悉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等引出三角形,再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如修补摇晃的椅子,学生会马上想到应用刚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给椅子加上木档子形成三角形,从而使椅子稳当起来。
这样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例如:
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
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
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启发学生善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而是要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那么,教师怎样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1、教师有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和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创设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比如在六年级学习了“利率”这部分知识后,有一次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回家向家长了解一下,家里有没有存款和贷款,如果有,帮助家长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下一年或者三年到期后的利息是多少?
税后利息是多少?
贷款利息是多少?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数学应用意识,体验应用的`价值
课堂不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唯一途径。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去实践,去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作用,才能算真正地使用到数学,其数学应用能力才能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在提倡“数学生活化”,由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数学课堂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