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社团教学计划全面完整版.docx
《小学合唱社团教学计划全面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合唱社团教学计划全面完整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合唱社团教学计划全面完整版
小学合唱社团教学计划(全面完整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
2021-2021学年××小学合唱社团活动计划
辅导老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合唱团的严格训练能激发学生对歌唱艺术的热爱,做到自信、自然、独立有感情的演唱并建立起与别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在点和面两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练唱少儿合唱歌曲,主要以二声部为主,使学生初步建立合唱概念,从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2、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对学生的气息把握进行训练,规范发声方法。
3、组织观摩、欣赏其他高水平的合唱队的演唱,培养舞台表演感觉和状态,有效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训练方法
训练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表现;训练遵照循序渐进、由简而难的手段,提高学生对声音和发音的感觉,努力做到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
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逐步加大难度,特别对音准,节奏,演唱音域等方面加以训练。
1、科学的气息训练唱歌最基本的就是气息,平时的练习方法:
常做深呼吸练习,把气吸入丹田,会发觉肚脐附近会涨涨的,然后又腹部“慢慢”挤压放气(记住:
一定要匀速,气息“不要忽大忽小”,尽量保持较长时间。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慢跑的时候唱歌,练肺活量。
唱歌气息运用得好的话,听起来就会很有感情,千万不要光凭嗓子喊。
唱歌时出气点靠前,也就是在牙齿附近发音,听起来舒服。
唱歌时气切勿吸得太满,气满八成就行。
教师要多要求学生进行多方练习,并体会胸腹式呼吸法:
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训练等来提高气息。
2、重视发声训练根据学生的气息声音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如:
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连绵不断的唱法(合唱队同学必须掌握),爆发式和跳跃式唱法的训练等。
3、努力做到字正腔圆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
每首歌词都要用普通话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4、音准练习唱歌的音准在合唱中是很关键的,对合唱未来发展起决定性基础作用,特别随着更多声部的加入,旋律越来越复杂,所以让学生有良好的音准感觉很重要。
合唱队训练主流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唱熟最不熟悉的低音声部,之后分声部后高音声部才唱回高音。
5、完美统一的合唱训练。
合唱艺术特征就是要围绕一个主题,创造完美统一的艺术形象,来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在合唱训练中统一的音色、力度、速度和表情,是完美达成音乐主题和歌曲艺术形象的重要保证。
在训练时要充分调动“耳朵”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内部听觉能力,还要能理解和看懂指挥的手势意图,相互配合,唱好表现好作品。
四、具体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时间。
2、听赏一定的童声合唱曲,感受合唱艺术的美妙。
3、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合唱技巧,使学生的呼吸方法保持统一,达到口型的统一,进而达到声音的统一。
4、采取走出动请进来的方法,虚心向别人请教,不断提高。
5、掌握不同风格的合唱曲目若干首,增强学生对不同风格、国籍合唱曲的音乐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眼界,从而更好的演唱好不同风格的合唱曲。
五、演唱歌曲
上学期《七色光之歌》
下学期《妈妈格桑拉》
六:
训练地点
1号录播教室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划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计划对象:
二(3)、二(4);计划有效副本:
■拟订者□教研室□年级部
第一部分:
学情判断(个体分析、整体判断、家庭背景、可用资源等)
本学期二年级三班、四班、国际班三个班共有学生79人,三个班从整体上上看,数学的平均成绩相当。
新生当中,从入学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成绩尚可,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从家庭背景和可用资源看,学生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较好,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白领阶层居多,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
这些学生的家长,有85%的文化层次比较高,他们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有的能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辅导,有的则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辅导,所以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利用整体教育优势实施完整性教育。
第二部分:
工作要点(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相关措施等)
工作目标具体措施
总体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
让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并使之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
1.采取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2.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多方面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鼓励个性发挥、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
阶段目标1、《认识除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认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获得平均分的直接经验和认识。
2、《口诀求商》是使学生运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认图形》是通过看、数等活动来认识四边形,类推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4、《加和减》是让学生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帮助学生经历算法发展过程,理解笔算方法。
5、《位置和方向》使学生能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认识东南西北。
6、《量长度》让学生认识线段、认识厘米、米,并能以厘米、米为单位量长度。
7、《乘和除》
(一)
(二)两个单元是让学生能熟记7、8、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相应的口诀求商,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8、《时、分、秒》是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能认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并认识时间单位“秒”。
9、《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能观察出物体某一面的形状。
10、《统计和可能性》是通过收集数据,让学生能用方块统计图表达数据,并认识时间发生的可能性。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认识平均分,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了解“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具体过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
2、让学生在联系具体情境、运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
3、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5、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平均分”的实际生活问题。
6、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7、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8、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9、使学生能用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10、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11、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13、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1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15、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呢感有序思维、敢于创新与合作交往的能力。
16、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部分:
工作进度(教学进度、班级工作进度或部门工作进度等)
周次起至日期工作要点责任人实际执行情况
8/29—9/4《分一分》
29/5—9/10《认识除法》、练习一、单元复习
39/13/—9/17《口诀求商》、《练习二》
49/20—9/24《认图形》、《有趣的七巧板》
59/27—9/30《加和减》(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
610/1—10/7国庆放假
710/8—10/15《加和减》(包括进位和不进位加,退位和不退位减)
810/18—10/22《单元复习》、《位置和方向》
910/25—10/29《量长度》、《量一量》
011/1—11/5《乘和除》
(一)、《练习七》、
11/8—11/12《乘和除》
(一)、《练习八》、
211/15—11/19《单元复习》、《时、分、秒》
311/22—11/26《乘和除》
(二)、《练习九》
411/29—12/3《算“24点”》、《观察物体》
512/6—12/10《统计与可能性》、《田园风光》
612/13—12/17《期末复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小学烹饪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方针,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合作,尊重他人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
2.活动地点:
食堂大厅(视具体活动项目灵活安排)
3.活动形式:
课堂授课式、竞赛式、视频观摩等
三、活动措施
活动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创设有趣的情境。
四、活动目标
1、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把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13月9日预备周制作蔬菜沙拉
2 3月16日 制作小西红柿
33月23日煮鸡蛋
4 3月30日 煎鸡蛋
54月6日水煮混沌
6 4月13日 制作寿司
7 4月20日 包饺子
8 4月27日 水果拼盘
9 5月4日 三明治
105月11日酸辣土豆丝
11 5月18日 扁肉
12 5月25日 甜品
13 6月1日 凉拌菜
146月8日西红柿土豆汤
156月15日炸鸡翅
166月22日鸡蛋炒饭
176月29日拌面或炒面
小学奥数AB版四年级举一反三教学计划
一.学科:
小学奥数AB版四年级举一反三
二.学制:
10个月
三.培养目标: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在讲述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思维占有相当重要地位。
为了使学生获取数学思维能力,以学生已有的数学概念为基础,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处理新的问题,学生通过数学判断和推理等形式认识数学对象,掌握新知识。
四:
AB版四年级举一反三1、所需知识背景
教学计划2、所学知识
3、教学时间安排
4、教学过程
所需知识背景
四年级举一反三从思维方法方面学起,如果初学者已熟悉一至三年级教材的基础内容,将更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所学知识
1.找规律
2.推理
3.解决问题
4.巧算问题
5.算式之谜
6.变化规律
7.最优问题
8.和差倍问题
9.周期问题
10.图形问题
11.植树问题
12.平均问题
13.假设解题
14.行程问题
15.容斥问题
16.盈亏问题
17.二进制问题
18.开放数学
教学过程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A版》定位奥数教材的学习,以方法讲解为主。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B版》定位配套的练习册,以巩固练习为主。
教学时间安排
本册书共40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安排2个课时,每个课时90分钟。
周
课程内容
课时
1
第1周寻找规律
(一)
相邻及相隔数字间的规律
2
2
第2周寻找规律
(二)
数列及分布图中的数字规律
2
3
第3周简单推理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2
4
第4周解决问题
(一)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深入细致地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
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
5
第5周算式之谜
(一)
解决含有未知数字或缺少运算符号的算式,运用正确的分析推理方法,确定算式中的未知数字和运用符号。
2
6
第6周算式之谜
(二)
分析算式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找出隐蔽条件,选择有
特征的部分作出局部判断,利用列举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排除不合理的数字,借助估值的方法以缩小所求数字的取值范围,达到快速而准确的目的。
2
7
第7周最优问题
完成一件事情,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做到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
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统筹问题。
我们还会遇到“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
(小)值。
2
8
第8周巧妙求和
通项公式:
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2
9
第9周变化规律
(一)
和差的变化规律
2
10
第10周变化规律
(二)
积、商的变化规律
2
11
第11周错中求解
利用错误的答案求出正确的结论。
2
12
第12周简单列举
通过一一列举各种情况最终达到解答整个问题的方法
2
13
第13周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2
14
第14周植树问题
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在封闭的路线上植数问题。
2
15
第15周图形问题
“图形面积”问题
2
16
第16周巧妙求和
(二)
将题中的数适当分组,并将每组中的数合理配对,使问
题得以顺利解决。
2
17
第17周数数图形
(一)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
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
2
18
第18周数数图形
(二)
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先对每部分按照各自构成的规
律数出图形的个数,再把他们的个数合起来。
2
19
第19周解决问题
(二)
解答复合应用题
2
20
复习
21
测试
22
第20周速算巧算
(一)
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
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2
23
第21周速算巧算
(二)
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
易于口算
2
24
第22周平均解题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
25
第23周定义运算
运算方式不同,对应法则不同的新方式运算。
2
26
第24周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2
27
第25周和差问题
(和-差)÷2=小数
小数+差=大数(和-小数=大数)
或:
(和+差)÷2=大数
大数-差=小数(和-大数=小数)
2
28
第26周巧算年龄
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
2
29
第27周和差倍题
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将题目进行合理的转化,从而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般和倍、差倍、和差应用
题来解决。
2
30
第28周周期问题
找规律,找出周期。
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有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里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个,那么为下个周期里的第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特球
的个数后,再继续算。
2
31
第29周行程问题
(一)
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2
32
第30周假设解题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
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2
33
第31周还原问题
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
求原数。
2
34
第32周逻辑推理
排除法、假设法、反证法。
2
35
第33周巧算速算(三)
凑整法和分解法等方法进行的乘除的巧算。
2
37
第35周容斥问题
容斥原理:
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b。
2
38
第36周二进制题
二进制数的计算法则:
(1)加法法则:
0+0=0 0+1=1 1+0=1 1+1=10
(2)乘法法则:
0×0=0 0×1=0 1×0=0 1×1=1
2
39
第37周解决问题(三)
较复杂的典型问题,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
题等。
2
40
第38周解决问题(四)
需要较高解题技巧的应用题
2
41
第39周盈亏问题
弄清盈、亏与两次分得差的关系
2
42
第40周开放数学
解答数学开放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
题,紧密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43
复习
2
44
测试
2
总课时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