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6866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docx

整理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412改

阜淮线电气化改造工程

软横跨施工技术交底

一、编制说明

1、本交底为阜淮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专业专用;

2、务必严格按照本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确保安全、质量。

3、编制依据:

①《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

②《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2003

③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工艺手册》

④《客货共线铁路铁路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⑤三线电化施(网)-1600

⑥《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

二、准备工作

1、人员:

预配安装每组4~12人,调整每组12~15人。

2、预配安装工具:

接触网作业车(轨道车、平板车、梯车)、手锤、紧线器、钢丝绳套子、U型挂环、断线钳、手扳葫芦、单滑轮、钢卷尺、安全带、梯子、安全防护工具等。

调整工具:

接触网作业车(轨道车、平板车、梯车)、测杆(测距仪)、线坠、吊绳、紧线器、钢丝绳套子、大活动扳手、U型挂环、断线钳、手扳葫芦、滑轮组、钢卷尺、安全带、梯子、油漆、安全防护工具等。

3、预配安装材料:

红塞油漆、毛笔、棕绳、钢丝绳、LXGJ-80镀铝锌钢绞线等。

调整材料:

φ1.6软钛不锈钢丝、φ3.5软钛不锈钢吊线、横向承力索线夹,钢线卡子、黄油、U型线夹、杵座鞍子、悬吊滑轮等。

4、图纸: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软横跨预配图、软横跨安装图等。

三、技术标准

1、绝缘子采用瓷绝缘子,泄露距离≥1200mm,节点8a、8b、9a、9b、13a、13b采用合成绝缘子,泄露距离≥1600mm;

2、正线定位器采用具有限位功能的长度L=1200mm的组合定位器(钢线卡2套),侧线采用长度L=1200mm的非限位定位器,组合定位器安装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调整限位间隙值,以满足定位器的接触线一端限位抬高的要求;

3、承力索在悬挂点处需用预绞式护条保护后放入悬吊滑轮内,悬吊滑轮本体及框架应满足承力索外包预绞式(外径2.18mm)护条保护后的截面要求,预绞式钢绞线护线长度2000mm;

4、横向承力索采用LXGJ-80镀铝锌钢绞线,预紧张力3KN,跨度大于20m时(3股道以上)采用双横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索也采用TGJ-80铝锌合金镀层钢绞线。

跨度大于30m时预紧张力增加为6KN;

5、当限界超过6m时,节点2横承力索绝缘子下移,且与上下部定位索绝缘子串同一垂面,并将悬吊上部定位索的吊线外移至双点划线处,增加定位环线夹、φ3.5软钛不锈钢吊线、横承力索线夹及双横承力索线夹各一套;股道间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两股道中间。

6、下部固定绳角钢安装高度距正线轨面6350mm(即导线高度6000mm+定位器开口350mm),上部固定绳角钢安装安度距正线轨面7560mm(即导线高度6000mm+结构高度1400mm+悬吊滑轮160mm),施工偏差±20mm,如遇桥净空高度不够,将现场进行调整高度。

20米钢柱上下部固定角钢采用1010型,15米钢柱上下部固定角钢采用730型固定角钢;13米钢柱上下部固定角钢采用610型固定角钢。

7、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宜在同一垂直面内;位于站台上方的上、下部固定绳绝缘子带电裙边宜与站台边缘平齐,施工偏差为±100mm;股道间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两股道中间;

8、横向承力索最低点距上部定位索的最短距离为500mm;

9、双横承力索的两根钢绞线应平行、张力相等,联板不应偏斜;上、下部固定绳在承载后允许有轻微的负弛度;

10、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不得有接头;钢绞线在楔形线夹内的回头长度为500mm,端部用φ1.6软钛不锈钢丝密扎3圈,回头与本线用φ1.6软钛不锈钢丝密扎100mm,露头50mm,施工偏差±10mm;

11、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在施工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50mm,其外露部分涂黄油防腐;

12、软横跨各吊线用φ3.5软钛不锈钢吊线(双股扭成)制成,上端作永久性固定,下端作临时性固定,回头为300mm,回头端部做成1.5英寸的圆环;

13、在悬吊点处承力索为避免偏磨现象,要求其安装在线路或受电弓中心的正上方;在悬吊点处承力索需加装铜合金预绞丝护线条裹覆防护,裹覆长度不小于2.0m,气温为25度时悬吊滑轮处于裹覆区域的中心位置;

14、节点11、12表示两种形式的非工作支定位,接触线与下部定位索之间距离分别为h=H′-(H+300)(正线),h=H′-(H+200)(站线),h1=(H+500)-H′,H′为软横跨节点下部固定索距该股道轨面连线中心线的高度,H为导线高度;接触线11、12距下部定位索的距离为50mm(正线)、150mm(站线);

15、节点6X、7X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5~35mm,节点10a非支比工支高200mm,节点10ax非支比工支抬高250mm;节点10b、10bx非支比工支抬高500mm;

16、定位环线夹螺栓穿向全部向阜阳方向;

17、定位管伸出支持器的长度不大于100mm,超长部分应截掉,安装时应使定位器处于受拉状态;

18、节点14中的接触线中心锚结绳的承力索侧应进行可靠绑扎,绑扎长度不小于40mm;

19、接触线非支下锚支必须采用12节点,接触线在下部固定绳子上面;

20、软横跨的直吊弦在直线区段设在线路中心,曲线区段与接触线拉出值在同一平面内。

软横跨安装受力后,需要经过调整才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状态;

2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调整螺栓螺杆外露长度为20mm至螺纹全长的1/2;13m钢柱采用130型钩螺栓,15m钢柱、窄型钢柱采用165型钩螺栓。

22、杵头杆:

上下部固定绳,13m、15m钢柱1600型,窄型钢柱均是1300型,20m钢柱1800型。

横承采用600型杵头杆。

23、双横承时,与V型联板相连的双耳楔形线夹斜边朝外,8a、9a、13a节点楔形线夹斜边统一朝下。

24、球形垫块凸面朝角钢,角钢安装不能磨杵头杆。

25、软横跨预配、节点情况见软横跨预配图。

四、施工工艺

1、流程

施工准备—现场测量—计算(人工/软件)—预配—安装—调整—结束

2、测量

测量部分略

3、计算

将测量整理好的数据准确输入软件,运行,整理计算预配图。

4、预配

A、软横跨具体预配、各节点组合零件见预配图。

B、预配前应认真核查所计算的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预制,以免材料浪费,各长度依次测量用红色油漆作出标记,应注意各分段两侧要加回头长度。

C、预配是注意材料型号规格,镀锌钢绞线、镀锌铝绞线不得有断股、交叉、折叠、硬弯、松散等缺陷,若有缺陷应及时处理;

D、镀锌钢绞线应镀层良好,不得锈蚀;

E、预配时应严格按照计算数据就行预制,施工误差在规定范围内;预制完成后应进行复检,作标记,写明车站、支柱号,按标记安装;

F、为保证各段尺寸准确,应带张力预配;预配应采用力矩扳手,各连接螺栓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5、安装

A、将预配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

按标记分散至各支柱。

B、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

根据软横跨预配图直吊线长度,将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C、将绝缘子和其他联结零件按图装配好,上部固定绳的丝扣放到最长的位置。

D、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

扎好安全带后用手扳葫芦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连接好,然后将大绳吊上,穿入滑轮。

E、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

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串,此时上面的人作好准备。

经与防护员联络并确认无列车通过后,让后迅速将软横跨拉上去。

F、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端,缓缓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柱顶人员用一手抓住杵头杆,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G、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带。

抓住上部固定绳端部。

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与固定角钢孔相连结,带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个螺母。

软横跨的一边即安装完成。

H、在软横跨另一边支柱顶端按前述方法安装钢丝套、大滑轮、大绳。

在上部固定绳处安装钢丝套、滑轮。

I、用大绳将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扎牢,然后拉大绳另一端,把软横跨吊起来。

J、横向承力索吊到支柱顶端时,上面的人员将杵头(或杵环杆)抓住,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把杵环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安装好。

解开绑扎横向承力索的大绳,卸下滑轮、钢丝套。

K、支柱上面的人员,开始逐渐用手板葫芦紧上部固定绳。

带上球形垫块、垫片、螺母,拧紧螺母,并带上防松螺母。

L、松开接触线,然后卸下滑轮钢丝套。

M、填写工程记录。

附:

螺栓紧固力矩一览表

零件名称

螺栓型号

通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作为项目前期报批或备案的文件之一,在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的同时,也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作为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

力矩值N.m

定位线夹

M10

25-32

定位环线夹

2.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44-56

定位支座

44-56

(3)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防风拉线定位环

1.依法评价原则;44-56

(1)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

2.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内容M10

(3)公众对规划实施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意见;44-56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

(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M10

44-56

电连接线夹

M12

(1)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44-56

整体吊弦

M12

25-32

承力索座

M12

44-56

1)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线岔

25-32

套管双耳

M10

25-32

定位环

44

U型螺栓

M12

44

软横跨固定底座

70

五、软横跨调整

1、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绳及各受力件状态是否良好;检测上、下部定位绳的张力,弛度以及横向承力索与上、下部固定绳在最短吊线处的距离;检查各零部件是否涂油防腐;检查各吊线截面、斜吊线松弛度等。

2、调整直吊线的布置位置,长度,钢筋混凝土支柱调整开式螺旋扣,钢柱调整杵头杆螺栓,保证上部固定绳成水平状态。

3、上、下部固定绳松弛

(1)、钢筋混凝土支柱调整开式螺旋扣,钢柱调整杵头杆螺栓,保证上、下部固定绳成水平状态。

(2)、只调整钢筋混凝土支柱调整开式螺旋扣或钢柱调整杵头杆螺栓仍不能达要求,则说明定位绳太长,需要重新做回头。

4、调整后质量标准:

软横跨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在同一铅垂面内,驰度符合要求,吊弦成铅垂状态,截面和长度符合要求,最短吊弦长度误差不超过50mm。

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均不得有接头、断股、补强,安全系数不小于4;上、下部固定绳负驰度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不超过200mm。

六、安全质量注意事项

1、安全注意事项

(1)、测量时应防止钢卷尺短接轨道电路;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应妥善保管,校验等;

(2)、计算前应根据设计采用的材料、支柱、节点等对软横跨计算常用数据进行维护,以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3)、初次使用应用其它计算方法进行校核,确定无误后运用。

(4)、测量时要加强防护,注意来往车辆。

(5)、软横跨安装施工前一天向监理单位提报施工内容及地点;

(6)、按照点外的施工作业程序,驻站联络员在车站登记、防护;现场施工负责人根据驻站联络员的施工通知,按规定设置好防护;

(7)、防护设置好后,施工负责人根据施工程序下达开工命令;

(8)、安装软横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9)、杆上两人应分两侧作业,应使用专门的用具传递工具、零件和其它材料,严禁上、下抛掷;同一组软横跨安装施工中,两端的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10)、遇有雷雨、大雾、浓雾或风力在六级及以上等恶劣气候时,严禁施工作业;

(11)、在铁路附近行走时,遇到来车时,应及时躲避到安全地点,并面向来车方向,谨防绳索和散落货物伤人;安装软横跨时严禁软横跨和两侧钢柱下站人,以防工具掉落伤人;

(12)、严禁钻车、扒车、跳车,严禁从车底下传递工具、材料;严禁在车辆底下和车辆两侧、钢轨上和轨枕上、有塌方落石危险的地方休息、开会等;

(13)、注意大、下滑轮应用小绳吊下来,放下时注意呼唤。

(14)、施工结束后,及时回收废旧的材料,以免影响既有线行车,做好文明施工。

2、质量注意事项

(1)、安装软横跨连接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2)、预制时线盘应支放平稳,不得倾斜。

(3)、直吊弦应按长度预先加工好,在软横跨预制时,直接装入横承力索线夹。

(4)、安装横承力索线夹、固定绳线夹时,安装方向应一致,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环线时,安装方向上下应对直。

(5)、钢柱软横跨,则将随身带上来的角形垫块预置在安装位置。

(6)、搬运过程中,每串绝缘子均应有专人负责,特别注意防止悬式绝缘子的损坏,同时各个节点的杵座鞍子不要卡在轨道上。

(7)、调整好后的软横跨各节点的导线高度、拉出值应满足设计要求,误差在规定范围内,特别注意6X、7X节点的调整。

(8)、到施工现场,拉出预制好的双横承力索和上部固定绳,穿好直吊弦,制作好八字,呈U字型放于股道中间,不得侵限。

(9)、上、下部固定绳不应紧的太紧,以防止支柱向内侧倾斜,上、下部水平或平缓负驰度用直掉线或斜吊线来调整。

附1:

软横跨预配图

附2:

节点材料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