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621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docx

辣椒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

辣椒2013年温室育苗及移栽技术探讨

(第二师二十四团刘建良)

温室大棚育苗移栽可减轻和避开不良环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焉耆垦区无霜期短,只有采用育苗移栽技术延长辣椒的生育期、促进辣椒色素积累,提高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培育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无毒壮苗,是育苗工作的基本目标,促苗早发、科学投入、适时病虫害防治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现将我团辣椒育苗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1育苗

1.1壮苗标准

壮苗的特征:

一是茎粗短、节紧密;二是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三是根须白色、多而粗壮;四是无病虫害、无损伤,五是植株较均匀,一穴中的两株大小一致。

这五个标准中最容易忽略的是第五个标准,在大田调查田间产量时经常发现一穴辣椒中一株坐果非常好,二另一株坐果差,就是育苗时的大小苗造成的,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壮苗一般抗逆性强,移栽后发根快,缓苗快,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

徒长苗的特征:

一是茎细长,节稀疏;二是叶薄色淡,叶柄较长,子叶脱落,下部叶片枯黄;三是根须少而细弱。

徒长苗往往抗逆性和抗病性较差,移栽后缓苗慢,生长慢,容易落花落果,比壮苗开花结果晚7-10天,不易获得早熟高产。

老化苗茎细弱发硬,叶小带黄,根少色暗,定植后生长缓慢,开花结果迟,结果期短,容易衰老。

病苗则可在茎叶上见到病斑,有些根已变锈腐朽,移栽后若不采取一定措施,一般较难成活。

1.2育苗棚及育苗材料的选择

育苗棚座北朝南,东西走向,有水源,棚内实用面积在1.2亩左右,棚膜应选择聚乙烯无滴膜,保温材料选择棉被,大棚中间建一标有刻度的水池,起蓄水、补肥、增加水温的作用。

在选择育苗棚时,绝对不能选择温室蔬菜大棚,因为此类棚长年种植茄科类蔬菜,土壤带菌,易形成病苗,准备来年育辣椒苗的大棚,在当年应彻底晒棚,或种植一些芹菜或萝卜等作物。

1.2.1育苗穴盘

穴盘选用长53cm、宽28cm、高5cm的128穴黑色盘。

穴盘深度保证在4-5cm,因引力的作用,穴孔越深,其进入的氧气量就越大,越有利于种苗的生长。

黑色秧盘吸光性好,光能转化为热能对种苗根部的发育更有利。

1.2.2基质和蛭石

基质要求从正规的厂家购买,这是育苗成败的关键性措施,现在基质供应商比较多,鱼龙混杂,对基质的选择难度较大,要求养分全面、丰富、肥效期较长,蛭石要求颗粒均匀、中等大小(直径在3-5mm),太小易板结,根系易缺氧、生长不良,太大则不利于根系与营养土的结合,营养土持水能力差,也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基质和蛭石的比例为3:

1,在实际育苗过程中每方营养土加3公斤三料和1公斤二铵,以免后期秧苗脱肥。

配制的营养土达到以下标准:

一是疏松通透性好;二是肥沃,营养齐全;三是酸碱度合适,一般要求中性至微酸性,不含对秧苗有害物质和盐量(EC值要小于1);四是不含可能危及秧苗的病原菌和害虫,包括虫卵;五是营养土中要重磷、适氮、适钾,不能过多含有钾,以防影响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

1.2.3种子、播量及种子处理

种子以农户需要为原则,一个棚应做到只育一个品种,最多两个品种,以便管理。

种子要求有种子生产许可证、纯度大于90%、净度大于98%、发芽率大于90%,播量每穴2-3粒,每盘的播量为2.5-3克。

种子处理有以下措施:

一是晒种促进种子后熟,提高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原菌。

二是温汤浸种,漂去秕廋种子,杀死种子表面病原菌。

三是激素处理,可用3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预浸种子4小时,可促进发芽和提高芽率。

1.3扣棚及棚室消毒

育苗棚应在11月中旬及时扣棚,以提高棚温、防止棚内土壤上冻。

棚膜要封严,上下留通分口,便于苗期放风,在播种前三天进行棚室消毒,方法有两个:

一是每个标准棚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200-300克或用30%的速克灵300-500克,均匀放置,分别点燃,密闭烟熏2-3小时;二是硫磺烟熏法,选晴天进行,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4克,锯末8克,于晚上7时每2米一个点堆放锯末,摊平后上层撒一层硫磺粉,倒入少量酒精,逐个点燃,24小时后放风排烟,第二个方法效益好、成本低、取材方便,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由于我团育苗时间较长,有些老棚土壤带菌严重,棚室消毒如采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建议在高温季节用500倍的二氯异氰脲酸钠喷淋土壤,再密闭棚室提高棚温,可有效杀灭土壤病菌。

1.4苗床的准备

苗床的设计有三个原则,一是面积利用率要高;二是要便于管理、便于操作;三是苗床要尽量平整,或后墙高、下风处低的斜面,以防止棚中局部积水造成病苗。

因为往年育苗的时候,一个棚的苗移栽到大田后有的发病、有的没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局部积水后造成幼苗的根系变褐,抗病性下降或直接导致幼苗发病。

1.5装盘、点种、浸盘

元月底或2月初将按比例混合好的营养土装入盘中,用平板刮平后,每20个一垛摆好,由于重力的作用,每穴均有等深的孔,每穴点种2-3粒,可用我团大棚户自制的半自动点种机效果较好,一个点种机400元左右,种量基本上在3粒,今年我团大部分棚采用的是27团生产的气吸式点种机,一台点种机配4个人,再加上5个人覆土合计9人,一天可点种3000盘,可极大的节约点种的人工,缺点是有一定的空穴,要适当的增加匀苗的工作量。

点好种的苗盘根据加温方式的不同浸盘的方法也不同,集中加温的是把其放到水池中浸盘,依据水池中的水量加入多菌灵进行消毒,浸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盘浸透,严禁表湿里干,不利种子吸水,二是浸盘时不能让种子随水漂出。

浸好的盘每两盘并排为一垛,垛高为20-30个盘,摞盘时要注意穴盘的孔要错开,以免影响出芽,盘的下面要用砖块和木板腾空20cm左右,以免下层秧盘由于温度低、空气不流通而出芽不整齐,摞好后用薄膜整体覆盖,增温、保湿,覆盖时,最上层用苇杆把膜与营养土隔开,以免出芽时顶到膜而烧芽;整棚加温的是把点好种的苗盘整体摆开,用配好消毒的水均匀喷洒,喷透后不能立即覆膜,应适当控干,因为整棚加温时苗盘中湿度过大也影响出苗。

2苗期管理

2.1催芽期温、湿度的管理

2.1.1温度

辣椒种子适合变温发芽,变温一是有利于种皮开裂,二是低温阶段能溶解更多的氧气,在恒温下发芽需10-15天,而变温下只需5-7天,变温范围是25-30℃温度条件下经16小时和15-20℃条件下经8小时交替变温催芽,在棚中营养土的温度比棚内气温要低3-5度,我们一般观察的是棚内的气温,早春气温低,达不到种子发芽的温度,应用炉子生火加温,不同的催芽方式温度管理也不相同。

集中加温的温度管理如下:

夜间生火要及时观察温度,第一天温度低一点,白天22-23℃,24小时后白天增温到30-35℃,晚上温度不低于18℃,高于35℃应压火降温,加温三天后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当种子露白后适当降温到15-20℃,进行“蹲芽”,这一阶段的温度管理很关键,关系到出芽的整齐,往往大棚户做不到这一点,不是不“蹲芽”就是“蹲芽”过狠,降温太快,以致出苗不整齐,当一盘出芽达到30%时应及时摆盘,以免在催芽室时间太长,形成高脚芽。

整棚加温的温度管理如下:

整棚加温要使温度高比较难,所以开始加温时应尽量升高棚温(此时由于棚内、营养土湿度大,棚温很难达到30-35℃),三天后棚温能达到30℃,一直到检查有种子露白后适当降温到20-25℃,进行“蹲芽”,促使出苗整齐,这两种加温方式“蹲芽”温度稍有区别,集中加温的要求“蹲芽”温度比整棚加温的适当可以低一些。

2.1.2湿度

一般浸盘浸透了,湿度足够种子发芽,而由于炉子边的秧盘温度高,水份散失快,应及时补水,保证墒度。

2.2促壮苗

2.2.1温度

出芽摆盘后这个时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时期,应增光、适温。

有很多大棚户在这个时期没有把握好,不是形成弱苗就是形成高脚苗,摆盘后由于盘内有一部分正在出芽,而又由于整棚的温度低,延长了出芽的时间,易形成弱苗,不利于以后的管理,所以应适当提温,夜温保证在12-15℃,白天20-25℃,如遇寒潮,则应整棚加温,如此期温度过高,易造成幼芽下胚轴过度伸长,不利根茎粗壮。

待芽整齐后,应把握“低温育苗”的原则进行调控,如温度过高,则应打开风口,根据棚温,确定风口的大小,一般在晴天上午早上9-10点拉开棉被后,棚温有一个短暂下降的过程,然后急剧升温,一小时能升高6-7℃,13时达到最高,下午随着太阳西下温度降低,到16-17时温度下降最快,则要放棉被保温,此时棚温有一个暂时的回升,然后一直处于缓慢的下降状态,黎明下降到最低温。

2.2.2湿度

棚内湿度包括营养土湿度和空气湿度,摆盘后要及时喷水,保持营养土70%的水份,喷水要注意喷透,切戒表湿里干,从而导致根系得不到水分,根系死亡或根系生长发育不良。

喷水前应把水抽到蓄水池中在棚内升温,以免井水温度太低,喷水后造成营养土温度急速下降,影响根系的生长。

棚内空气湿度大是温室大棚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在夜间,经常在90%以上或饱和状态,并且在打水后棚内空气湿度达到最大,常引起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而在空气中水汽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低,所以打水后就放风降湿的方法是错误的,应密闭大棚提高棚温从而降低棚内相对湿度,待棚温升高后再放风。

2.2.3及时定苗

一般在2片真叶时开始定苗,现由于劳力的关系,有的大棚定苗时间偏晚,定苗后发现幼苗生长缓慢,甚至形成僵苗,再想办法提苗,从而造成大棚中幼苗生长不整齐,并且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幼苗生长旺盛,进入花芽分化的前期,如不及时定苗极易造成徒长,延迟花芽分化,定苗后保持温度和湿度,能加快根系伤口愈合。

2.2.4光照

光照是大棚热量来源,也是幼苗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而棚内光照只有自然光照的70%,在棚膜遭污染和老化的情况下则只有外界的50%,早春日照时间短,为使秧苗叶片发挥最大的光合效能,在温度容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延长大棚见光时间,特别是上午的见光时间,因为幼苗主要是在上午进行光合作用,以利同化产物的积累,培育壮苗。

2.2.4肥料

培育壮苗要抓住两个营养临界期,一是硼肥的临界期,辣椒在3-4片真叶时就开始花芽分化,此时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大棚幼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田的产量,硼肥可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辣椒的产量,可适当叶面喷施硼肥。

二是磷肥临界期,由于辣椒种子胚中的磷素养分在种子发芽后基本消耗殆尽,而幼根尚不能从营养土中吸收,所以磷肥的叶面喷施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补肥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次补肥量不能太大,应勤补轻补,具体的补肥量应根据不同水质的EC值进行,井水的EC值较低,则可适当多补,一般育苗时所用的肥水EC值不能超过2,否则补肥就有危险。

2.2.5促、控结合

辣椒壮苗的标准是株高17cm、主茎叶片数8-9片。

为了培育适龄壮苗,必须做到促、控结合,对弱黄苗2-3叶期可用磷酸二氢钾1:

300倍液、农博叶绿康1:

400液进行叶面喷施,3-4叶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再加一些微肥进行喷施,对老化苗、弱苗,可用0.2%尿素+0.1%硫酸锌+30ppm的天然芸苔素进行促苗,对长势旺的秧苗可用矮壮素进行调控,切忌使用多效唑,(因为矮壮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的伸长,而不影响细胞的分裂,不影响秧苗的生长和发育,多效唑则既影响细胞的伸长也影响细胞的分裂,对秧苗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并且容易造成僵苗,移栽到大田后缓苗慢,缓苗后节间不伸长,顶端优势弱,分枝过多,)结合叶面喷肥用病毒灵、宁南霉素和84增抗剂预防病毒,培育出适龄、无毒壮苗。

2.2.6炼苗

在定植前10天,白天14-20℃、夜间5-10℃,在小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夜间温度,低温炼苗要逐步的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在移栽前三天,一定要大敞大晾,使幼苗充分适应外界环境,以利栽后保证成活率,并尽快缓苗,同时在炼苗时一定要保证水份的供应。

3定植

3.1定植前的准备

合理密植、匀植是获得高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移栽前或在铺膜的同时在覆土滚筒上确定好株距的定桩,提前把洞打好,确保株距的一致性,并且洞深保证在8cm左右,可以保证移栽时的质量,防止后期植株的倒伏,一般铁皮椒的株距为25cm,亩保苗株数为7000-8000株,板椒的株距为18-20cm,亩保苗株数为8000-9000株。

为搞好栽苗前的消毒工作和保证移栽成活率,在卸苗的地方修建一个简易的水池,用来浸泡秧盘,在浸盘的同时依据水量加入多菌灵和生根等药剂进行移栽前的最后一次消毒。

3.2定植管理

定植前关注天气预报,在温度稳定在20度时尽早移栽,一般在10/4-25/4之间完成,最好20/4前结束,最迟不能超过1/5,栽苗时按株距均匀定植,移栽深度5-8cm,每穴双株,总的原则是:

小苗宜栽浅、大苗宜栽深,以子叶节与地面平行为宜,确保栽苗质量。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一般情况下移栽后及时进第一个水,以利营养土与土壤接合,以供给幼苗水份,保证成活率,底墒较好的条田可于移栽后5-7天进一水,此时可发现幼苗根系已扎入土壤,有利于增加植株根系,防止后期倒伏、提高产量,7天之后及时进二水,促缓苗,有的带点盐碱、保苗有困难的条田可在移栽前进行滴水,待地温上升后再进行移栽,既保证了墒度,又保证了地温。

灌水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植株的长势、长相确定间隔时期,二水过后能进机车及时进行中耕,2-3次,破除土壤板结、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根系发育,全期灌水6-7次,因地制宜,以轻灌、勤灌为原则,但是在前期,在墒情一般的情况下,以保证地温为主,能不灌则不灌,因为幼苗移栽后,地温低于16℃生根缓慢,反而不利缓苗,长期低于13℃则要停止生长,甚至死苗。

辣椒根系不发达,比西红柿易缺水、缺肥,特别是移栽的大果型辣椒,如铁皮椒,由于主根被切断,根系入土更浅,在水肥上反映比较明显,在大田中当大量座果后,在10/7左右有一个明显的水、肥临界期,此时植株叶片发黄、生长势停止,更为严重是有的植株大量的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在这一现象的早期,及时进水、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4.2病虫害防治

温室辣椒育苗移栽,由于苗棚每年都是育的茄果类作物,病菌基数大,并且辣椒幼苗在温室中受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幼苗带菌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做好温室大棚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是育苗移栽取得高产的又一关键性环节。

4.2.1苗期生理性病害

4.2.1.1沤根

症状:

根系腐烂,地上部分萎焉,植株倾斜,站立不稳。

发生原因:

晚上或盖被子前打水造成棚内湿度大,温度低,诱发该病害的发生。

防治:

注意棚室内温湿度的管理。

4.2.1.2根系老化

症状:

根系变褐,不发须根,移栽到大田后缓苗时间长或直接死亡。

发生原因:

一是基质过度干旱造成根系过早衰死,二是幼苗前期长势太旺,后期控的太狠造成僵苗。

防治方法:

一是后期炼苗时也要注意水分的供应,二是育苗过程中要防止一些比较极端的做法,在促幼苗生长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蹲苗。

4.2.1.3肥害

症状:

幼苗叶尖或叶缘焦枯,叶面上呈现紫青色不规则斑块,严重的造成根系变成褐色。

发生原因:

育苗期间适量补充叶面肥是大棚育苗主要管理措施之一。

但使用浓度过大,造成叶片灼伤,影响生长,并且肥料浓度过大时,会造成基质中离子浓度过高(基质EC值太高),直接影响根系生长,甚至造成烧根。

防治方法:

合理补肥,一次补肥量不能太大,应勤补轻补,具体的补肥量应根据不同水质的EC值进行,井水的EC值较低,则可适当多补,一般育苗时所用的肥水EC值不能超过2,否则补肥就有危险。

4.2.1.4黄化

症状:

心叶黄化,在棚内呈现点片或整棚发黄,有的大棚的黄化呈现的是金黄的颜色。

发生原因:

一是缺素黄化,二是病毒性黄化。

2-3叶期黄化主要是缺素造成的,缺素的原因又有许多,一是有的根系发育不好甚至根系坏死造成植株缺肥黄化;二是有的大棚前期生长太旺,为控制株高,把棚温放的太低,造成基质温度更低,从而根系活力差,不能很好吸收养分,造成幼苗缺肥黄化;三是补肥时偏施磷、钾肥,直接造成了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铁元素的利用,造成幼苗缺素黄化;四是大棚户选用基质时只看价钱不看品质,一些基质品质太差,幼苗表现脱肥时间早,一旦没有及时补肥,造成黄化,再补肥时幼苗转绿难度较大;五是一些大棚户补肥量太大,基质富营养化,在基质表面形成一层青苔,直接影响了基质的透气性,从而造成根系活力不够,幼苗黄化;六是大棚户浇水频繁,造成基质过湿,幼苗黄化。

防治方法:

缺素黄化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解决,而病毒性黄化则要使用病毒钝化剂钝化幼苗体内病毒,如病毒A1000倍液,同时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0.04%芸苔素内酯4000倍液。

4.2.2侵染性病害

4.2.2.1猝倒病

幼苗刚出土时遭受低温所致,常见的症状是烂种、死苗和猝倒,出苗后真叶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使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浸状病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子叶来不及凋萎幼苗即倒伏地面,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防治上可选用72.2%的普力克800-1000液喷施,64%的杀毒矾500-800倍液,同时喷施500-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和1000-2000倍的果蔬钙肥,提高抗病力。

4.2.2.2立枯病

刚出土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部变褐,后病部缢缩,稍大苗则白天萎焉,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后幼苗多站立凋枯死亡,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防治上可用72.2%的普力克800-1000液或50%的福美双800-1000倍液、2%宁南霉素300倍液喷施,同时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提高幼苗抗病能力。

4.2.2.3疫病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主要危害在成株期,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茎和枝染病多从分枝杈处开始,病部以上的枝叶迅速凋萎,病部明显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

防治上一是选用早熟避病或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二是培育壮苗,合理稀植;三是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四是药剂防治,可选用25%甲霜灵500-800倍液,72%的杜邦克露600-800倍液。

4.2.2.4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是严重影响辣椒丰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传播速度快,能同时为害叶、果实,甚至造成绝产,危害程度较为严重。

主要症状有花叶、黄化、皱缩、条斑等,防治上一是选育抗病品种;二是做好种子处理,播种前可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然后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3—4小时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干净种子上的药液;三是防病先治虫,搞好蚜虫和白粉虱的防治;四是用药预防,大棚育苗时、定植后,及时进行辣椒病毒病的预防工作,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下列药剂:

0.1%-0.2%的硫酸锌,宁南霉素300倍液,病毒K(抗病威、消毒立逃)1000倍液,或选用83增抗剂10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连续3-4次,

4.2.3虫害

4.2.3.1棉铃虫

棉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三代,常有世代重叠现象;在我区第一代幼虫危害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第一代棉铃虫危害较小,第二代幼虫危害期在7月下旬和8月初,第三代危害期在8月中下旬,防治上根据病虫情报,适时选择高效氯氰菊酯或敌杀死等药剂。

4.2.3.2蚜虫

孤雌生殖,一年多代,以成虫或幼虫栖息在叶背面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辣椒幼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危害严重时整张叶片卷成一团,生长停滞、整株萎焉死亡,蚜虫还会传播病毒,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叶片上,引起霉污病的发生,或在叶片上形成一层霉污斑,使叶片的生理机能受到阻碍,不但影响产量,还影响品质。

防治上一是发现中心株及时点片挑治;二是适当提高田间湿度,创造不适合蚜虫生长的环境;三是选用药剂时选择保护天敌的药剂,如蚍虫啉类、啶虫咪类等针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药剂,可用20%的康福多可溶性液剂进行滴灌,每亩20-70ml,或进行叶面喷施,每亩10-15ml,或用70%的艾美乐水分散粒剂进行喷雾,每亩用量为1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