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建构乐.docx
《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建构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建构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建构乐
幼儿园小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
建构乐
一、活动背景
建构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它是对真实事物的模拟,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如雪花片,串珠,宝石积塑、积木等,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和想象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来建构自己所喜欢的真实或想象的物体。
建构游戏为幼儿表现和创造生活提供了他们可控制的“舞台”,具有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极强的可创造性。
一、环境创设及所需玩教具
《指南》中明确提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为幼儿的活动营造更适宜的氛围,对幼儿的活动起到更充分的支持作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此,创设班级建构区时,我班老师将建构玩具的示意图贴于墙面,同时也利用雪花片制作蝴蝶,雨伞等作品置于教室前方,让幼儿有更为直观的学习材料。
进行教室环创时,特意布置了建构区的墙面,利用黑色泡沫板,画上中西方的不同建筑及重庆的著名建筑,如解放碑,大剧院等幼儿们生活中易于熟知的事物,让幼儿们感知不同建筑的结构美,体验建构的神奇。
二、儿童兴趣及前期经验
《指南》和《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建构游戏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使用材料动手构建物体,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方式。
目前,小班幼儿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所以他们的建构通常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玩具是其拓展思维的载体,他们通常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当承载其思维的载体--玩具收起来了,建构动作停止了,他们的思维便中断了。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想象力源于生活,根于生活。
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正处于萌芽阶段,但由于其前期建构经验的积累还不够充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需带领幼儿多观察、多感受、多体验,积累更多的感知经验和感性认识。
同时,从多个角度启发幼儿的想象,同物异构,引导其创造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萌发出来。
三、教师预期及幼儿发展
1.幼儿喜欢建构游戏,喜欢利用各种建构材料进行创意搭建。
2.幼儿能基于自身前期经验积累,大胆想象创造并合理运用拼接、叠高、平铺等建构技能搭建物体。
3.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运用语言对搭建物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享受建构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
4.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四、游戏玩法及游戏规则
幼儿自主选择各种建构材料,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进行自由拼搭。
在游戏过程中轻拿轻放游戏材料,不乱扔不乱放。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游戏推进一
梁梁、小跃来到建构乐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串珠玩具。
小跃拿着串珠摆弄了一会儿就开始将串珠不断叠高。
他刚开始将圆形串珠放在方形下面但是放不稳,交换位置放稳后,又在圆形下面加了几个串珠,随后高兴地告诉我:
“老师,你看,这是我搭的蓝色高楼。
”我笑着说:
“这蓝色高楼真漂亮真稳固,但你为什么要把方形的积塑放在下面呢?
”小跃说:
“因为圆形的放不稳,要跑。
”“小跃真棒,这个都知道,你还有什么想搭的吗?
”小跃高兴地说:
“我还要再去搭红色的、彩色的高楼。
”接着小跃又搭了两栋屋顶为圆形的红色高楼和彩色高楼。
梁梁拿着串珠玩具先将形状各异的串珠平铺成长条,最后放了一个三角形串珠在长条前方,然后招呼我过去:
“老师,这是我的火车。
前面的三角形是火车头,哐当哐当,我的火车就要出发啦。
”
分析:
1.幼儿对建构活动兴趣十足,建构完成后会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和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
2.幼儿会自选材料,但材料选用较为单一。
建构乐园投放了串珠、雪花片、七巧板等建构材料,但活动中两个幼儿都选择了串珠。
3.由于幼儿自身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的影响,两个幼儿进行了“同物异构”:
圆形屋顶的高楼、长长的火车。
4.幼儿会用语言大胆描述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
如:
小跃完成后高兴地告诉老师“我搭了高楼”;梁梁也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我搭了火车”。
虽然他们现在的语言表达仅限于简单地描述物体,但他们愿意主动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高兴的心情。
教师支持性策略一:
调整玩具材料,引导鼓励幼儿,激发创作兴趣。
德国学者席勒认为:
游戏更多是享受,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
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材料,建构物体来反映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所以,开展建构游戏不仅需要老师提供大量可供幼儿模仿和观察的材料,提供教师示范作品并投放在展示角让幼儿进行直观地学习探索。
还需要做好家校共育,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增加幼儿的生活体验,丰富幼儿前期建构经验的积累。
幼儿选择串珠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对于串珠较为熟悉,知道简单的建构技能;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缺少尝试,缺少探索新事物的精神,所以在今后的游戏中应多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进行搭建。
游戏推进二
康康、涵予、辰辰、俊俊来到了建构乐园。
四位小朋友选择的建构材料有所不同,康康和俊俊选择了雪花片,涵予选择了串珠,辰辰选择了七巧板。
这次的建构活动,康康对自己要建构的东西很明确,他要建构机器人。
他先拼插了六个个雪花片来当做机器人的双脚,然后在双脚和身体的衔接处分别用一个雪花片斜插着来进行连接固定。
在拼插机器人手臂的时候,他把已经拼接好的手臂拿到机器人双腿那里比了一下长度,自言自语说:
“手臂太长了。
”说完便拆掉了两个雪花片。
作品完成后,他高兴地向我介绍他的作品:
“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机器人,他现在是张开双臂的。
”“康康好棒啊,做的机器人特别逼真。
老师刚刚看到你把手臂拿到腿那里比了一下大小,为什么呢?
”“因为机器人手臂太长放下来碰到地上会弄坏的。
”说完他迫不及待地把“机器人”介绍给旁边的俊俊,并问“你搭的是什么呀?
”刚开始俊俊还没有明确的搭建目的,看到康康的“机器人”后,他停了一下说:
“我要搭一个长劲鹿。
”俊俊先运用围合技能将多个雪花片拼插成一个闭合的长方形做为长劲鹿的身子,接着拼插了几个短的雪花条在“身子”上作为长劲鹿的腿。
最后插接了一个长长的雪花条作为长劲鹿的脖子,这样长劲鹿就初具形态了。
这时俊俊并没有十分着急地跟辰辰分享。
他又拿了几个雪花片拼接在一起将它横插在长劲鹿的脖子上,原来是长劲鹿的头!
这时俊俊的长劲鹿已经栩栩如生了。
搭完以后俊俊赶紧把他的长劲鹿拿给康康看:
“我的长劲鹿比你的机器人大好多。
”康康听完马上辩解到:
“我这只是小机器人,我再去搭个大机器人超过你的长劲鹿。
”就这样,康康和俊俊开始了改变大小的创新搭建。
分析:
1.幼儿在材料选择上更具自主性,从众现象减少。
活动中四个小朋友都能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一样的建构材料,如雪花片、串珠、七巧板。
2.幼儿的建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范围更加广泛:
童话世界里的城堡、现实生活中的房子、现代高科技的机器人、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3.幼儿的建构技能有所提高,康康和俊俊知道如何更好地连接不同部位,以延伸构建机器人的手脚和长劲鹿的头,使自己的作品在外型上更加逼真。
4.幼儿的建构创造受建构作品大小的影响。
当俊俊说康康的机器人太小时,康康马上想到“我再去搭个大机器人超过你的长劲鹿。
”从而从形状大小上来进行创新搭建。
教师支持性策略二:
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启发帮助幼儿,在尝试中创作。
蒙台梭利说,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
教师可在教室设置有幼儿实物作品或照片的展示台,帮助幼儿有更直观的观察和认识。
同时,引导幼儿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对作品进行大胆创新和调整,如改变作品的大小、颜色、造型等。
教师还需在幼儿出现建构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幼儿,多采用提问、示范教学等方式激发幼儿大胆想象以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创造能力。
游戏推进三
康康和宇宇选择了雪花片,梁梁和轩铭则选择了串珠。
轩铭拿着串珠没有马上进行搭建,而是动手将串珠进行拆分,圆形串珠拆分成了两个半圆;方形串珠、五角星串珠和三角形串珠都取下了其中的一面。
然后他将取下方形串珠的单面倒放在主体上。
“轩铭,你做的是什么呀?
”“厨房。
”“那你为什么要把绿色盖子放在红色上,红色盖子放在绿色上啊?
”“红色的是火厨房,绿色的是水厨房。
”“火厨房和水厨房是做什么用的啊?
”“火厨房是喷火的,火从小孔里出来,水厨房是喷水的,水从小孔里出来。
这个是沙厨房喷沙的,沙从下面流出来。
”“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河。
”梁梁拉着我的衣服说。
“哇,好长的河啊!
可是你的河里怎么没有水啊?
”“我的水厨房可以给你水,哗啦啦。
”轩铭听到后赶紧对我和梁梁说,梁梁则高兴得直点头。
机器人小粉丝康康这次仍然在搭建机器人,只不过这次建构的机器人要比之前的结构更完善,体型更大。
宇宇在一旁先将雪花片横竖着按顺序拼接成长方形,然后又分别拼接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在上面。
“宇宇,你这个是什么呀?
”“这是坦克车。
”宇宇自豪地告诉我。
“那你能告诉老师坦克车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打炮的,它能打坏人。
我以后要当警察,因为妈妈说我以后要当一名警察,打坏人。
”“宝宝你好棒呀,那我们好好学习本领,以后打坏蛋!
”
分析:
1.随着建构游戏的深入,幼儿对建构材料的结构愈发了解,能够根据建构需要自主进行拆分再建构。
2.轩铭作为我班年龄较大的小朋友,已经具有“分享”、“帮助他人”的意识。
梁梁小朋友建构的河里没有水,他愿意将自己“水厨房”里的水分给梁梁,懂得分享。
3.根据幼儿前期经验的积累和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能初步区分好坏。
宇宇在妈妈的影响下有了当一名警察的梦想,当警察打坏人。
教师支持性策略三:
充分利用游戏资源,发挥榜样力量,发展幼儿良好人格。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现阶段幼儿对周围世界更加主动好奇,更具自信和责任感,是发展幼儿目标品质--责任感和主动感的时候。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幼儿进行自由探索,并在适时引导幼儿,帮助幼儿形成自信乐观、乐于助人、懂得分享合作的主动型人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
“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分享与合作意识。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平时乐于助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此方面稍弱的幼儿一起游戏,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后者进行学习。
教师也可给幼儿创造合作机会,设计需要幼儿合作完成的活动,如拼图、作画、玩娃娃家等。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主要介绍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适切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以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等。
)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
游戏是儿童潜在本能的表现。
他认为游戏是自发、愉快的。
通过建构游戏,可以使幼儿逐渐获得关于物体、数量、长度、高度等简单的数理知识,以及对称、色彩等简单的造型知识;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思维和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幼儿细心、耐心、友好合作等个性品质。
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进行艺术造型的能力。
然而三岁幼儿缺乏一定的建构目的,如子涵、子楠双胞胎姐妹最初只是无计划地摆弄各种建构材料,根据其表征进行直线式建构,不断地将雪花片拼插扯掉,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游戏的快感。
甚至有时在建构活动中还会出现争抢、哭闹,将材料弄得满地都是而不愿捡起的现象。
还有如延延、苒苒小朋友对建构活动缺少兴趣而很少参加建构游戏的,但大部份小朋友则是属于喜欢玩却不知如何才能搭出好看、复杂的东西。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游戏规则,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常规是基础、前提。
游戏规则的建立是保证游戏有序展开的重要途径。
我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规则意识较弱,会不自觉地把建构材料往地上扔,甚至往嘴里放;活动过程中经常会争抢材料,做不到友好搭建;建构结束后,把玩具送回家时不会拆开玩具放到盒子里,或者拖延放回时间。
这些现象都影响了游戏的顺利展开。
在今后教学中,老师可针对幼儿的行为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或以榜样影响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幼儿明白在游戏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做更合适、更棒。
二、尊重幼儿个别差异,做好游戏记录因材施教。
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需要老师对本班幼儿的建构活动进行细致分析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在建构游戏中我班幼儿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康康、轩铭、俊俊等对建构活动有极强的兴趣且能力较强,老师在教学中可重点引导他们发展更高的搭建技能,尝试对建构作品进行命名;而对子楠、子涵等能力较差的幼儿可采取个别辅导的教学策略;对延延、苒苒等对建构活动缺少兴趣的幼儿则重点在于激发其活动兴趣,培养探索欲。
其次,制订每次建构游戏的目标,并认真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做到活动前有目标,活动后有反馈,这不仅能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还能通过每次活动后的反馈,观察幼儿具体的活动情况,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三、遵循“最近发展区”规律,逐步提高幼儿建构水平。
开展建构活动,进行自由构造,主要是培养幼儿对结构的兴趣,愿意参与建构活动,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更多建构技能完善建构作品。
幼儿刚开始进行建构游戏时比较盲目,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幼儿建构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通过言语引导、启发幼儿,还要通过图纸分析、直观教具、教学示范,让幼儿在老师点一点、引一引、拨一拨的引导方法下,逐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