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561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 12页.docx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范文模板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

篇一:

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201X-05-1518:

19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0条浏览次数294

摘要本文拟通过分析问候语的社会功

能和使用,探讨汉英两种语言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价值观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必要对语言交往进行跨文化研究,这类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

汉语英语问候语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0-06文献标识码:

A

作为交际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候语普遍存在。

它们也是常规用语,构成了礼貌用语的一部分。

通过问候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确定。

国外学者关于礼貌的研究,已经有了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论以及作为这些理论基础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等影响较大的理论,国内学者顾曰国(1990)也提出了中国社会的礼貌准则。

布朗与莱文森(1978)指出,问候语存在于各语

言中。

高夫曼(1971)认为问候语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比如说汉语常用的问候语有:

“吃了吗?

”“去哪儿?

”“忙什么哪?

”“上班去?

”、“下班了?

”“上街去?

”“回来了?

”等等,问话具体,种类繁多,形式灵活,不拘一格,主要是根据见面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与汉语相比,英语的问候语则简单得多,也抽象得多,而且往往是模式化的套语,如“Hello”、“Hi”、“Howareyou?

”、“Goodmorning”等。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文后语,大都脱离了他们产生初期那种对人表示关心、讲究具体实用的特点。

人们见面时说出这些应景式的问候语,其实并不要求对方明确回答,即使对方答非所问也不会计较,只要发出的信息被对方知道了,就算实现了打招呼问候表示友好和礼貌的目的。

但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常常会产生误会。

比如把“吃了吗”误解为对方要请他吃饭,把“到哪儿去”误解为对方在打听、干涉他的行动自由等等。

还有的外国朋友认为,既然你已经看到人家“回来了”、“上班去”、“正忙着”,却还要问,这不是多余的吗?

很显然,他们是把虚化的问候语跟字面完全一样、实义的询问语等同起来了。

其实汉语中的“吃了吗”、“到哪儿去”这类招呼语,和英语中的招呼语“Howareyou?

”其语用功能并没什么两样。

这说明汉英问候语在其功能及使用方面是相同的,但其文化内涵及其所可能涵盖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一种语言中认为有礼貌的说法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不认为有礼貌,不同的问候语方式,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规范。

就内容而言,汉语问候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常常以对方的切身生活作为话题,如多大年龄,干什么工作,收入多少,是否结婚,有几个孩子,身体如何等等。

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决口不谈这些话题,这与人们不愿涉及对方隐私的文化

心理有关。

汉文化中用表达关切之情的许多礼貌说法在西方人看来会感到“爱干涉他人的私事”或“爱给人下命令”,因此听话人会因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胁而极为反感。

这类询问他人行动去向及个人情况的问候语在西方人看来都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行动自由,听话人会感到极为反感,一点儿也感觉不出是礼貌行为。

这种差异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就是典型的实用哲学。

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也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色彩。

这种重经验、讲实用的思维定式,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的特色,也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着眼目前、注重实际的生活习惯。

汉语中的各种问候浯,就深深地打上了这种烙印:

从字面上看,汉语的问候语,几乎是着眼于眼前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同时又和对方直接有关的具体话题,很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语。

英语的问候语则明显带有简单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同样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

西方人长于抽象,把具体的问候语简化成了几条固定的“公式”;他们又“精于分类”,所以往往把事物条分缕析,论述得相当完备。

这种“或繁于此而简于彼,或精于甲而疏于乙”的现象,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使然。

汉英问候语的内容差异如此之大,在实际交际中产生的文化冲撞也就更多,假如一个中国人对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初次见面就无所顾忌地谈起上述那些话题,会被认为非常失礼。

而中国人不仅不会反感,反而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有其历史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耕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安居。

由于久居一地,世代繁衍,人际感情自然会特别深厚,这就是中国社会重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中庸”原则也把人的个性心理规范于一个

统一“和谐”的秩序之中,更使人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于就生活问题问长问短,不仅不觉得涉及个人的隐私,还成了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的有效手段。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以私人生活作为寒暄问候的话题了。

西方盛行的则是个体本位的文化。

这种文化形态,同样有其历史缘由。

西方社会的经济很早就不是以农耕为主,而是以手工业和商业立国。

当时的人民不是长期安居,而是经常流动,社会充满竞争。

这正体现了工商经济的特点,也造成了人们血缘观念的淡薄。

不仅个体对群体的依附程度比中国人小得多,而且群体对个体的约束也远比中国松驰。

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体观念十分流行。

早在古希腊时期,个体性就已经成为世界观的核心,当时一批哲人无一不强调“个体”、“自己”的重要价值。

当代西方社会,尤其是英语国家,人们讲究自强自立,即便是亲属之间也是界限分明。

如老少聚餐,每个人要自掏腰包;儿子帮父母干活,父母要支付酬金。

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而在英语国家却习以为常。

人们追求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自由,“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试想在这种把个人天地视为禁区的社会氛围里,人们又怎么可能会把私人生活作为寒喧的话题呢?

归根结底,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

首先,中华民族重视“伦理”道德,本质上就是对“礼”的重视。

“伦”就是等级、类别之间的次序。

“礼”就是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律。

本质上,“伦理”就是“礼”之根本。

中国社会的礼貌原则如同“礼“的基本精神一样,强调“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等级差别的标志。

尽管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礼”,与其历史上所涵盖的内容已有很大变化,但不能不承认,它在很大程

度上仍保留其初始的印记,区别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的。

具体讲,在交际行为的节制方面,“上尊下卑”或“卑己尊人”是“礼”的具体体现。

明白了名分,就明白了社会身份,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怎样说,不该怎样说,人际间就没有隔膜、误会。

这种等级关系,在现代社会,也是用其体现并维系社会等级差别。

而在西方来讲,由于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与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与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

前者代表了个人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后者则代表了以个人为为中心的价值观。

正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人们说话方式的差异,以及对问候语使用的不同。

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问候语这类礼貌常规用语使用问题进行英汉对比研究,这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Brown,P.andLevinson,S.C.Politeness:

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

[2]Goffman,E.InteractionRitual:

EssaysonFacetoFaceBehavior[M].GardenCity,NewYork:

Doubledayandcol,Inc.,1967.

[3]Gu,Yueguo.PolitenessphenomenoninmodernChinese[J].JournalofPragmatics,1990,

(2):

237-257.

[4]Leech,Geoffrey.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andNewYork:

Longman,1983.

[5]毕继万:

《‘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赵永新:

《etal.汉外语言文

篇二:

浅析中英问候语的差异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中英问候语的差异

Title:

BriefAnalysisofDifferences

onChinese(来自:

在点网)Greetingsand

EnglishGreetings

201X年5月20月

Acknowledgements

Firstandforemost,Ihavetothanksmyparents,withouttheirloveandencouragementmygraduatepapershouldn’thavebeenfinished.

Iwouldalsoliketoextendmysincerethankstoallotherteacherswhogavemelecturesduringthepastthreeacademicyears.Ihavebenefitedintellectualgrowththroughtheirlectures.

Then,IwouldalsothankstomysupervisorLuYimiao.Itisforhercarefulreading,hercriticalinstructions,herscrupulousteaching,hervigorousthinkingandherprecioussuggestionsthatthispaperappearsinthepresentform.

Finally,Iwouldalsothankstomanywriters,QianHoushu,Leech,Geoftrey,HuMingyang,andBiJiwan,whosemanuscriptsgavememuchinformationaboutmygraduatepapersothatmygraduateismoreconsummate.

Abstract

Greetingsareaseriesofactions,whichkeepandstrengthenrelationshipofbetweenthetwospeakers,Greetingshascertainfunctions,referringtosetuprelationshipanddelaytherelationship.Thepaperhopestoadvancepeople’scommunicationindifferentculturesandlanguage—backgroundsandtoget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Thepaperwillreviewdifferentversionsofthedefinitionofgreetings,whicharedefinedbyseverallinguists.Greetingsareeffect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