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859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鉴赏炼字.docx

古诗词鉴赏炼字

古诗词鉴赏炼字

一、炼字类

(一)关注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1、一般动词

【例1】陶潜:

悠然“见”南山(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例2】张先〈天仙子〉:

云破月来花“弄”影(体会意境)

【例3】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感受情趣)

【例4】王昌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物及人思考)

【例5】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

【参考答案】

①“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②“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③“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④“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⑤“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活用动词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来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最典型的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形象。

【例1】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

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三)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一个空字,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例3】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二)关注修饰词

1、形容词

诗歌中的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二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参考答案: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

一个“忽”字,

1

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例5】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晴景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把原诗中的“飞来”改为“纷纷”,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更符合原诗内容?

请谈谈原因。

答案: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2、数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

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a.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表颜色的词:

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

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

在一些边塞、征戍诗中,多以黄白两色相对使用,表现出一种悲怆、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意境。

这样的诗句有: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

在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见青色与白色相对,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意境。

在这些诗句中常常以亘古不易的事物,如青山、青松等来反衬年华易逝的蹉跎人生。

这样的诗句有: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岑参)

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

王维的《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

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

练习:

1、杜甫诗句: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5、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6.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

请简述理由。

(3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①诗中的“春”字有什么作用?

“又”有什么含意?

②“吹”和“逐”妙在何处?

③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问:

“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9.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天仙子?

送春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

满径。

问:

王国维称“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弄”字究竟好在何处?

10、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

1.“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

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4.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5.“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6.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答题指津】

①理解词语在诗中的含义;②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传达的感情;

④在表述时,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妙处,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等。

7.答案:

①在整首诗中,“春”字贯串始终。

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

“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②一“吹”一“逐”,都很富表现力。

既表现了春的温馨多情,也表现了梦的缠绵怅惘。

形的乡梦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形象化了。

③清新自然。

8.答案:

这个“暗”字既透露了朦胧的夜色,又渲染出一片黑乎乎的森林;“惊”字不只是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寻”字说明昨晚夜射是误会;“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

9.

答案:

①“弄”以及“破”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花人格化,使景物由静而动,富有了生命感,生动形象地写出天上云在流,地下花移影动的意境。

②这一句生动细致地描写出云散月开,花的丰姿神采此时在月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摇曳生姿的景致,表现出作者淡淡哀愁中隐约有一些超脱和喜悦。

③这个字又暗示出有风,为下文的“遮灯”“满径”埋下伏笔。

10.答:

“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11.答: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