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705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docx

首都医科大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练习一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及其规律

一、思考题

1.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2.名观察对象,通过皮下注射某种菌苗进行免疫,2天后观察结果分别采用3种原始记录形式,见表1。

表1用某菌苗对20名观察对象作皮下注射的免疫结果

观察

对象

抗体

滴度

目测判断水平

免疫效果分类

观察

对象

抗体

滴度

目测判断水平

免疫效果分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

40

1:

20

1:

160

1:

40

1:

320

1:

80

<1:

20

<1:

20

1:

40

1:

40

++

++++

++

++++

+++

++

++

有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无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80

1:

160

1:

160

1:

80

1:

40

1:

40

1:

20

1:

80

1:

80

1:

160

+++

++++

++++

+++

++

++

+++

++

++++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无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1)以上3种记录各属于何种类型的资料?

(2)怎样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哪几种?

它们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4.表示计量资料的变异程度的指标有几种?

5.什么是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二、最佳选择题

1利用频数分布表及公式

计算中位数时,要求:

A.数据分布对称B.数据成正态分布

C.i是中位数所在组段的组距D.分布末端有确定数据

2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

3欲比较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这两组数据的变异程度,宜采用:

A.方差(S2)B.极差(R)

C.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

4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较好的指标是:

A.极差(R)B.标准差(S)

C.变异系数(CV)D.四分未间距(Qu-QL)

5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u到u+1.96S之间的面积是:

A.95%B.45%C.47.5%D.97.5%

6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曲线形状越扁平,意味着:

A.μ越大B.σ越大C.μ与σ越接近D.σ越小

7一些以儿童为主的传染病,患者年龄分布的集中位置偏向年龄小的一侧,称为: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以上均不是

8用百分位数确定医学正常值范围,适用于如下分布:

A.任何分布型B.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以上均不是

9调查测定某地49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见表2.2。

表2.49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

尿铅含量:

0~4~8~12~16~20~24~合计

例数:

41219841149

若描述其集中趋势,应采用:

A.均数B.四分位间距C.几何均数D.中位数

10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行员的红细胞数(1012/L),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4.141,标准差为0.428,求得的区间(4.141-2.58×0.428,4.141+2.58×0.428),称为红细胞的:

A.99%正常值范围B.95%正常值范围

C.99%可信区间D.95%可信区间

三、必做题

1《护理杂志》1998年登载“会阴侧切术针刺麻醉”一文,对10名产妇在针麻前测痛阈,针麻诱导20分钟后再测痛阈,测得值见表2.6。

表310名产妇在针麻前后测得的痛阈值

针麻前痛阈:

2.52.22.93.52.52.23.01.91.93.5

针麻后痛阈:

3.52.74.23.73.62.63.43.03.53.5

试分别求出针麻前后痛阈的均数、标准差与标准误。

2调查测定某地107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见表2.15。

表4某地107名正常人尿铅含量(mg/L)

尿铅含量:

0~4~8~12~16~20~24~28~合计

例数:

1422291815612107

(1)简述其分布特征;

(2)描述其集中趋势;

(3)选用何种指标描述其离散趋势好?

(4)求正常人尿铅含量的95%正常值范围。

 

3某地101例30~49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mmol/L)测定结果见表2.4。

表5某地101例30~49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值(mmol/L)

4.77

4.56

5.18

4.38

4.03

5.16

4.88

4.52

4.47

5.38

3.05

3.37

4.37

5.77

4.89

5.85

5.10

5.55

4.38

3.40

3.89

6.14

5.39

4.79

6.25

4.09

5.86

3.04

4.31

3.91

4.60

3.95

6.30

5.12

5.32

3.35

4.79

4.55

4.58

2.70

4.47

3.56

5.21

5.20

4.50

4.08

5.34

3.35

5.72

4.60

3.64

4.23

7.22

5.10

4.63

4.79

4.24

4.87

6.55

4.09

4.34

4.31

5.54

4.70

3.61

5.30

4.32

4.17

4.76

5.96

5.18

4.71

3.93

4.74

4.44

4.97

4.77

5.85

4.61

5.48

6.14

5.69

5.21

3.50

4.43

3.18

6.36

5.16

4.17

4.40

3.24

4.12

6.51

4.69

4.25

3.97

6.38

5.09

4.03

4.55

4.90

(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简述其分布特征;

(2)计算均数

、标准差(S)、变异系数(CV);

(3)计算中位数M,并与均数

比较;

(4)分别计算P2.5及P97.5,并与

1.96S的范围比较;

(5)分别考察

1S,

1.96S及

2.58S范围内的实际频率与理论分布是否基

本一致?

(6)现测得一名40岁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为6.993mmol/L,若按95%正常值范围估计,其血清总胆固醇值是否正常?

估计该地30~49岁健康男子中,还有百分之几的人血清总胆固醇比他高?

4美国公共卫生总署所做HANES研究(1976~1980期间国人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中,年龄为8岁的男孩平均身高为146cm,标准差约为6cm。

试估计在该研究中有多少百分数的8岁男孩的身高在138cm与154cm之间?

又有多少在130cm与162cm之间?

5某医院心电图室对141例病人描绘心电图的时间进行了统计,数据见表2.17。

表6141例病人心电图时间和频数

─────────────────────────────────────

时间6789101112131415

频数5810182428201594

─────────────────────────────────────

试求出平均描绘时间、标准差与标准误。

 

6从某地20岁男青年中随机抽查120名,根据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计算均数和标准差,算得身高X(cm)为166.06±4.95,体重Y(Kg)为53.72±4.4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适当统计指标直观判断两者离散程度的大小;

(2)该地区全部20岁男青年的平均身高是多少(P=0.95)?

(3)从该地区任意抽取一名20岁男青年,测得他的体重为70Kg,问能否怀疑他的体重异常(P=0.99)?

四、选做题

1.在一个N=50000的人群内,从正常人中随机抽查了n=500的样本。

假定某项生理指标数值X服从正态分布,且其他因素的影响均可忽略,并假定X超过双侧95%正常值范围时怀疑有某病。

已知

=143.10,S=5.67。

若在该总体中抽查一人,其x=127,问他(她)是否为怀疑对象?

表7某市大其中SO2的日平均浓度的频数分布

浓度(ug/m3)

天数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9

67

64

63

45

30

17

9

7

6

5

3

6

合计

361

2.假定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1012/L)近似服从均值为4.18,标准差为0.29的正态分布。

令X代表任何一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求:

(1)变量X落在区间(4.00,4.50)内的概率;

(2)95%的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数所在的范围。

 

练习二 计量资料的区间估计与t检验

一、思考题

1以t检验为例,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2配对资料有哪几种情形?

请举例说明。

3标准差与标准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可信区间与正常值范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5试述统计推断包括的主要内容。

6如果配对设计的资料用成组设计的方法处理假设检验,结果如何?

二、最佳选择题

1减少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可行方法之一是:

A.严格执行随机抽样B.增大样本含量

C.设立对照D.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个体

2增大样本含量,理论上可使其变小的是:

A.样本的变异系数B.样本的标准差C.均数的抽样误差D.样本均数

3两小样本均数比较,当方差不齐时,可选择:

A.t’检验B.t检验C.F检验D.2检验

4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按α=0.05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此时若推断有错,则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P:

A.P>0.05B.P<0.05C.P=0.05D.P=β,而β未知

5由t分布可知,自由度υ越小,t分布的峰越矮,尾部翘得越高,故正确的是:

A.t0.05,5>t0.05,1B.t0.05,5=t0.05,1C.t0.05,1>t0.01,1D.t0.05,1>t0.05,5

6多个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时,若采用t检验的方法,则会出现的情况是:

A.结果与q检验相同B.结果比q检验更合理

C.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D.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7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

A.t值变小B.t值变大C.t值不变D.t值变小或变大

8对于配对(或成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对于配对设计的资料应作配对t检验,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

B.成组设计的资料用配对t检验,不但合理,而且平均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C.成组设计的资料,无法用配对t检验

D.作配对或成组t检验,应根据原始资料的统计设计类型而定

 

9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t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A.控制Ⅰ型错误概率的大小B.可以消除Ⅰ型错误

C.控制Ⅱ型错误概率的大小D.可以消除Ⅱ型错误

三、必选题

1测得贫血儿童治疗一个疗程前后血色素(g/L)含量,资料见表1,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色素含量有无差别?

表1贫血儿童治疗一定时期前后血色素(g/L)含量

组别患者号:

12345678910

治疗前9.810.28.310.19.69.411.38.17.48.3

一个疗程后12.813.611.412.913.113.413.011.912.111.8

2某职防所测定了某工厂不同工种的两个车间的氟作业工人的尿氟含量(μmol/L),资料如下,问两车间的氟作业工人的尿氟含量有无差别?

甲车间:

126.12143.20139.41161.11123.21110.3398.06151.4486.76

131.56

乙车间:

86.7193.14106.5190.11121.32116.1456.9278.7861.14100.30

3随机将20只雌体中年大鼠均分为甲、乙两组,乙组中的每只大鼠接受3mg/kg的内毒素,分别测得两组大鼠的肌酐(mg/L)如下:

  甲(对照)组:

 6.23.75.82.73.96.16.77.83.86.9

  乙(处理)组:

8.56.811.39.49.37.35.67.97.28.2

试检验两总体均值之间有无差别?

4某市测定健康成年男女各20人尿中δ-ALA含量(mg/L)结果如下:

试问,两组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即δ-ALA)含量的是否有差异?

男性:

 0.210.421.151.301.561.751.771.96

2.362.392.442.652.762.823.283.44

3.463.895.005.08

女性:

0.540.680.771.211.231.241.271.53

1.661.782.202.242.262.382.392.44

2.572.572.655.16

5今测得成年男性浸润型肺结核病人30名的平均脉率为84次/min,标准差为6次/min,试比较病人的平均脉率与健康成年男子的平均脉率(72次/min)有无差别。

  

 

6在一个实验中,10名失眠病人第一晚被随机分配药物或安慰剂,一个星期后每人给予另一种药片,用服药后的睡眠时间减去服安慰剂的睡眠时间,即为病人睡眠时间的增加值,结果见表

表210名病人睡眠时间的增加值

病人12345678910

增加值0.7–1.1–0.2–1.2–0.13.43.70.81.82.0

试在5%的水平检验零假设。

四、选做题

1用甲、乙两种药物治疗高血脂胆固醇病人,治疗前、后变化见表3.19。

试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异?

表3两种药物治疗血脂病前后血清胆固醇变化(mmol/l)

────────────────────────────────────

              甲  药  物       乙  药  物

  编 号      ─────────────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

  1        6.786.276.805.44

27.386.486.505.40

36.625.777.345.03

46.155.557.155.04

56.005.306.105.97

67.107.106.354.68

76.455.807.506.08

80.146.276.155.71

96.006.95

106.455.01

116.706.10

126.176.45

───────────────────────────────────

2测定100例青年和100例老年健康人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u/gHb)见表4,问青年与老年人的红细胞内SOD水平有无差异?

表4两组人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组别例数平均年龄均数标准差

青年组10025.51562226

老年组10065.81376270

练习三相对数

一、思考题

1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

在意义和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

2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 如何计算多个率的平均率?

4 “某医师收治了4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秘方治疗一年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则该医师用祖传秘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为100%。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5在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中,调查了药物的皮肤过敏反应,结果见表1

表1药物的皮肤过敏反应监测结果

药物用药病人数过敏反应人数构成比(%)过敏反应率(%)

半合成青霉素7602731.035.5

人全血9083236.835.2

硫酸庆大霉素6071011.516.5

奎尼丁65289.212.3

安乃近8761011.511.4

合计380387100.022.9

可否认为人全血的皮肤过敏反应最多,奎尼丁反应最少?

二、最佳选择

1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麻疹易感患儿B.麻疹患儿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D.麻疹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

2在新药试验中,要计算服药后某项指标转正常率,其分母应为:

A.所有服药对象B.服药前该指标为正常者

C.服药前该指标为异常者D.服药后某项指标正常者

3在某药试验中欲计算试验病人理化指标的异常发生率时,其分母应为:

A.所有试验病人B.服药前该指标为正常者

C.服药前该指标为异常者D.服药后该项指标异常者

4在计算某新药的疗效时,其分母应为:

A.参加试验的所有受试对象B.去除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后的受试对象

C.服药前为正常人D.以上都不对

5在计算某新药的不良反应率时,其分母应:

A.不包括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B.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试验者

C.参加试验的所有受试对象D.A,B,C都对。

6当各组例数不等,要计算几个率的平均率时,可以用:

A.求几个率的平均率B.用各个率的分子之和除各个率的分母之和

C.取各个率的中位数D.用各个率的分子之和除以各个率的分母之和

7在新药临床试验中,欲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时,可以用相对数指标中的: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定基比

8在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中,为说明事物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时,宜采用动态相对数指标中的: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定基比

9某人为了研究某药物的疗效,用该药治疗了5例病人,其中4例治愈,其疗效最好表示为:

A.4/5B.80%C.4D.0.8

三、必做题

1某地区某医院对其所属的社区家庭护理新生儿患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某医院对其所属社区家庭护理新生儿患病情况统计结果

疾病种类黄疸窒息肺炎发热腹泄ABO溶血合计

患病例数6536231288152

试求该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新生儿所患各种疾病的构成比。

21970~1976年世界人口数(不包括中国)资料见表3

表31970~1976年世界人口数(不包括中国)资料

年份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

人口数(万人)285,397289,421295,004300,664306,504312,920319,287

试作历年人口数的动态分析。

(提示:

包括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增减速度、环比增减速度)

3某人为了解某厂在新、旧车间工作的工人慢性气管炎患病率情况,对两个车间工作的工人进行检查,记录慢性气管炎患病资料如表5.9。

其根据表中资料得出结论:

新车间工人的慢性气管炎患病率(7%)比旧车间工人慢性气管炎患病率(5%)高。

你认为如何?

用何种方法分析这份资料更为合理?

表4新旧车间工人慢性气管炎患病情况

工龄新车间旧车间

(年)检查人数患者数患病率(%)检查人数患者数患病率(%)

两年以上10022.00400102.50

三年以上400338.251001515.0

合计500357.00500255.0

4某人调查某企业不同年龄心脏病情况见表5

表5某企业不同年龄心脏病调查情况

年龄男女

(岁)检查人数病例数检查人数病例数

20~42196115

30~305522112

40~5176418527

50~5861037811

≥601210

合计1841191109555

(1)该资料可计算什么相对数指标?

(2)该企业总的心脏病患病率为多少?

心脏病与年龄、性别有无相关?

该企业心脏病患者主要分布在那些年龄?

(3)本例结论是否要作假设检验?

为什么?

 

四、选做题

1某医院对62例可疑肝癌患者作超声波检查,并将结果与病理切片诊断对比,见表6。

如果以病理切片诊断为准,超声波检查有检出、误诊和漏诊三种可能,求超声波检查的检出率、误诊率和漏诊率。

表6可疑疑肝癌患者作超声波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切片超声波诊断合计

+-

+55459

-303

合计58462

2某人为了解某厂在新、旧车间工作的工人慢性气管炎患病率情况,对两个车间工作的工人进行检查,记录慢性气管炎患病资料如表5.9。

其根据表中资料得出结论:

新车间工人的慢性气管炎患病率(7%)比旧车间工人慢性气管炎患病率(5%)高。

你认为如何?

用何种方法分析这份资料更为合理?

表7新旧车间工人慢性气管炎患病情况

工龄新车间旧车间

(年)检查人数患者数患病率(%)检查人数患者数患病率(%)

两年以上10022.00400102.50

三年以上400338.251001515.0

合计500357.00500255.0

 

练习四总体率的估计和

检验

一、思考题

1. 描述率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什么?

其意义是什么?

如何计算?

2. 总体率的可信区间含义是什么?

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方法有几种?

如何计算?

3.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方法有几种?

这些假设检验可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其适宜处理的资料有什么特点?

这些假设检验的步骤是什么?

其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4. 多组率比较的χ2检验方法有几种?

这些假设检验可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其适宜处理的资料有什么特点?

这些假设检验步骤是什么?

其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5. 某人为了观察治疗某病的两种疗法的疗效,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病人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并将疗效进行分组统计,数据整理如表.1所示。

现欲对甲、乙两组疗效的优劣进行比较,适宜用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