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550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反思 评课记录.docx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反思评课记录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坚定执著的科学精神,为人类作出伟大的贡献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人品。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还不丰厚,因而不容易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的】

根据本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为: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一、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居里夫人及镭的资料。

2、辅助本课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巧读课题,初识“美丽”

1、师:

请看老师书写一个词(板书:

美丽),生活中,美丽的人和事有许多,请你用上“美丽”说一说。

生回答。

师:

就像哲人说得对那样,“美丽是这世间最大的遗憾。

”的确,美丽太短暂了,不过,老师要在“美丽”前添加一些内容,弥补这一缺憾。

(板书:

跨越百年,读课题)

师:

一份美丽可以跨越百年,必定能够跨越千年、万年,最终达到永恒。

(板书:

永恒)这是为什么呢?

这篇课文所说的这份永恒之美是关于谁的呢?

请完整地说出她的名字。

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3、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1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

二、细读课文,寻找美丽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出示文字课件:

认真默读课文,划出体现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仔细品味后写上必要的旁注。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教师巡回指导)

三、品词析句,感悟美丽

(一)感悟外表美

1、谁来说说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2、指名回答,相机出示文字课件: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引导理解:

1你的眼睛很亮,这句话哪几个词写出了她的美?

2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端庄、自信从容、充满睿智的居里夫人。

3、指导学法:

这种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

4、谁能用你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大家展示居里夫人美丽的外表?

5、点拨写法:

作者抓住了居里夫人最具特色的脸庞、神情、眼睛来写,聊聊几笔,就把居里夫人美丽、端庄的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板书:

外表美)

6、以悟促读:

让我们再把居里夫人的美丽、自信定格在脑海中。

(二)感悟精神美

1、过渡:

与外表美比起来,居里夫人有着更为可贵的什么美?

文中哪一处概括写了这种美?

2、找出概括写居里夫人的美丽的句子。

相机出示文字课件:

玛丽〃居里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的句子画下来,也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4、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

预设一:

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1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的“贝壳”指的是什么?

是谁先发现的?

他们是怎样对待这个发现的?

是的,当别人认为天然放射性元素只是偶然发现的时候,居里夫人却在思考什么?

从字里行间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居里夫人?

(板书:

坚定、执著)

②你有一双慧眼,不但发现了美,还品味了美,不错,看看还有那些语句触动了你的心扉?

预设二: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1出示句子,读句子(抓重点词句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

2激情引读,指导说话:

当晨曦微露时,玛丽·居里在烟薰火燎中搅拌锅里的矿渣;当————时,玛丽·居里还在烟薰火燎中搅拌锅里的矿渣;当————时,玛丽·居里在烟薰火燎中搅拌锅里的矿渣;当————时,玛丽·居里还在烟薰火燎中搅拌锅里的矿渣。

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亲眼看看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艰辛吧!

(播放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视频)

4从画面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居里夫妇?

又是一位怎样的居里夫人?

5指导品读:

是的,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当时的环境非常恶劣,实验又那样的复杂,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被烧伤的危险,还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如果你是他们的亲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他们的朋友,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可是居里夫妇没有放弃,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吧,读出这种坚定与执著!

预设三: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①来读读这个句子?

你会怎样读?

为什么这样读?

②从“终于”“成吨”“0.1克”体会到提炼镭过程艰辛。

③读出这份艰辛。

预设四: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2“侵蚀”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在侵蚀她的身体?

是什么使她原本美丽的容颜在悄悄的隐退?

是什么使她原本健康的身体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镭射线)

师:

做为一个镭的研究者,居里夫人知道她研究的镭具有危害性吗?

她深深的知道,镭射线会伤害她的身体,损坏她的美丽,甚至会夺去她的生命,事实就是这样,居里夫人在长期提炼镭的过程中,慢性中毒患上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告别了人世,经医生证明,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罪魁祸首就是镭。

③但她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不管什么?

还不管什么?

她顾的是什么?

还顾的是什么?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勇于献身的精神,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板书:

献身科学)

(三)感悟成就美

1、镭射线的照射让居里夫人的容貌不再美丽,你还觉得她美吗?

找出相关句子。

2、指名回答,相机导出文字课件: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3、老师想请你们班最会朗读的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这是个什么句?

(排比句)从这些排比句中你发现了什么?

(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

4、想读?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里程碑”,它本意指什么?

(路边标志里数的碑)在这里指什么?

5、合作读:

那么居里夫人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了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因为她开创了放射学这门新的学科,所以人们说她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因为她提炼镭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后来以她的名字做为放射性强度的单位,所以她变成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因为她不断地在科学道路上探索,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律;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人们说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四)感悟人品美

1、居里夫人身上最令人震撼的美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默读5、6自然段)

①请同学们把句子中的数字圈好,读一读,你从这些数字中体会的什么?

②如果是你,会怎样对待这些荣誉?

③我们看看居里夫人是怎样对待这些荣誉?

④透过“视名利为粪土”这句话,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居里夫人?

(板书:

淡泊名利)

2、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

即便是青春和容颜不在,即便金钱和权利不在,居里夫人认为这一切都不重要,她认为最美丽的人生就是在不懈地追寻当中,寻找到的那份幸福,以及为人类作出贡献。

所以,爱因斯坦会说:

出示文字课件: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3、启发想象:

玛丽·居里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不在于—————————————,而在于————————————,在于————————————————————。

四、升华主题,颂扬“美丽”

1、师:

同学们,课文中用了三个词语来向我们介绍居里夫人这份永恒的美丽,你能回到文中去找到吗?

(美丽、极美丽、美名)

师:

谁能用这三个词语串联成一句话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呢?

美丽的居里夫人发现了极美丽的镭,留下了千古不变的美名。

师:

我们都知道,居里夫人视“美名”为粪土,不值一提(擦去“美名”)

镭已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所熟悉,它所发出的淡蓝色荧光已经不再那么诱人(擦去“极美丽”),青春易老,容颜易逝,居里夫人已离开我们百余年(擦去“美丽”),现在我们来读一读剩下的板书。

同学们,外在的美丽是短暂的,居里夫人的内在美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这又何止百年呢?

(擦去“跨越百年的”)。

爱写作的你们,提起手中的笔,为居里夫人写一份热情洋溢的颁奖辞吧!

2、出示范文,指导写作。

 

教学反思

这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体现的科学精神。

如何让学生深入领会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呢?

一、由课题入手,设置疑问

据课题质疑,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

是容貌美吗?

是衣着美吗?

今天让我们走近居里夫人,找出能够说明她”美丽”的句子。

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读完后,都能说出描写居里夫人容貌美的句子,都找到了“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两句最重要的句子。

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用笔画出有关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老师趁热打铁,追问学生:

“大家说,居里夫人这种为了科学不顾一切的精神是什么?

”学生立刻响应:

“这就是美!

”课文的重点得以突破。

“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

二、渗透学法,深度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我觉得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但是,它是有道理的。

这节课在学法上,着力点在于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另外也是继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结合课文,我总结了抓住关键词语、结合背景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这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从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另外,在课题中质疑、对词语质疑、对难理解的句子质疑,这样,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巩固了质疑的能力。

三、删繁就简,开放课堂

对于这样一篇长课文,要像以前一样按部就班的检查预习,显示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

于是,就得舍弃。

这一课的字词没有难读的,就把检查生字词这一环节去掉。

检查朗读全文也不现实,所以,我让学生读那些自己认为难理解的句子。

如果这些难理解的都通了,那其他的肯定也不成问题了。

节省下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充分地深入去阅读,去感悟,去体会。

所以,课堂上有许多生成的东西,很打动人心。

当然,课堂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一、点拨提升不到位。

因为准备时间仓促,所以有些地方方向是对的,但是,缺少画龙点睛之笔。

正如俗语所说,那层窗户纸没有捅透。

捅透了,就会豁然开朗。

还有最后对主题的提升,应引导到对课题更深入地理解,“这美丽不止是跨越百年,它是永恒的。

”由于最后时间有限,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用剩下的时间来解决完学生刚上课时质疑的问题。

这样,就使课堂显得不够深入。

二、朗读少了。

虽然有重点句子的指导朗读。

但总体上朗读少了。

这是我的“老毛病”了。

好像,我一直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师生、生生的对话。

其实,朗读也是在表达情感,也是思维发展的延伸,也是在和文本对话。

今后一定经常提醒自己!

 

语文组评课记录

优点:

1、质疑分为有效性质疑和无效性质疑,读题后的思考,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效。

2、 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体验,对学生的评价很及时,鼓励性语言很到位。

3、善于抓关键词、重点词句引导学文,朗读感悟法很到位。

4、指导学习方法有效。

5、 学生爱听最重要,洪老师的课堂充分达到这一点。

6、 反馈到位,补充板书,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对主题更深刻。

7、抓住身边事物,用比较的方法感受“镭”的大小。

8、 学生关注文本多过关注课件,是本课的亮点,希望传承。

9、语言的积累和指向运用尤为突出。

10、教者引导学生有条不紊的发言。

11、教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写批注和感受。

12、用“美丽”来引领开放式课堂。

不足:

1、如能感受“吨”和“克”的大小,读文时将会更有感情。

2、语文课学生的开口很重要,开口读、开口答、开口问。

可让孩子小组交流,再集体汇集。

这样会提高效率,同时让更多的孩子有了开口的机会。

3、排比句4个“变成”,是一种递进关系,此处虽有朗读指导,但效果没达到最佳。

可适当配点背景音乐,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感悟。

4、学生的朗读速度过慢。

5、居里夫人的图像过于灰暗。

6、教者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