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444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表格式教案.doc

.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科书P94——P103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难点:

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四、单元教学安排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图………………………1课时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2课时

课题: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例1以及相关练习

备课时间

2018年11月21日

授课时间

2018年月日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教师

审稿人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教法、学法

课件讲演,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改进建议

3分钟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文明素养,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培养成节俭的美德,杜绝上网,玩游戏。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

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激发学习的兴趣。

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师: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北京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先看看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

(课件出示:

教材第94页例1)

生1:

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

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

师:

是啊。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试一试。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

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了: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9 6 9 5 2

生2:

我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就是这样的:

 生3:

写“正”字的方法。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与画图表示的方法很类似,就是不再画○,而是用一个一个的小格表示出来。

教师边演示制作条形统计图,边讲解:

条形统计图的制作,首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天气,在横轴上间隔同样的距离,分出宽度相同的5份表示这5种天气情况;然后在左侧画一条纵轴,表示天数,在纵轴上我们要等分好小格,每1个小格我们说是1个单元格,表示一天;最后把这些横竖线画成小格。

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画条形统计图的直条了,哪种天气增加一天就在相应的直条那涂色1格,这样哪个直条比较长就说明那种天气比较多。

师:

你觉得画图表示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方法更清楚?

为什么?

生:

条形统计图表示得更清楚。

因为条形统计图上的单元格大小一致,又标着数据,这样就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了。

师:

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

统计表中显示的是数据,我们需要比较数据的大小才能知道谁多谁少。

生2:

条形图更直观,一看直条的长短就知道谁多谁少了。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

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师: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你们认为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调查整理,自己制作统计表、统计图,看看从中可以发现些什么?

【设计意图:

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让学生参加实践,发挥主动兴趣调查收集数据,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

将课内外联系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综合能力】

 

三、巩固练习

1.用统计表记录你班里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里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考查知识点:

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育红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音乐小组:

15人。

数学小组:

12人。

美术小组:

10人。

航模小组:

7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活动小组 数学小组 美术小组 航模小组 音乐小组

人数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考查知识点:

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

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一)

统计表:

显示数据

条形图:

直观形象用条形的长短莱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课题: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页例2例3以及相关练习

备课时间

2018年11月21日

授课时间

2018年月日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教师

审稿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教法、学法

课件讲演,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改进建议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

学生回答。

师:

大家喜欢的早餐还真是不一样,喜欢什么早餐的人多呢?

来看看P96例2中四

(1)班同学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

我们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师: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96页例2,下面是四

(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请你选一个条形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在书上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

生:

第一幅图的每格代表1人,第二幅图的每格代表2人。

 

师:

不管你选用的是哪幅图,告诉老师最喜欢什么早餐的人数最多?

生:

喜欢粥的人数最多。

师:

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图表示数据,而结果却是一致的呢?

生:

虽然每格表示的人数不同,但是表示的结果都是喜欢粥的人数是24人,所以结果是一致的。

师:

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人,那怎么在右图中表示出来呢?

生:

右图中每格表示2人,2格表示4人,剩下的1人就是1格的一半,也就是说1格表示2人,半格就表示1人,5人就是2个整格和1个半格。

师:

你认为用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

为什么?

生1:

应该用右图表示比较合适,因为数据比较多、比较大,我们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话,那样直条就要画很长,比较麻烦。

生2:

我觉得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就应该选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因为这样不用占很大的地方就能把图画出来。

……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2.教学例3

师:

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

想一想该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

教材第98页例3统计表)

生1:

如果还用“以1代表2”的条形图表示似乎不合适,数据太大了。

生2:

是啊,如果用每个格表示2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太麻烦了。

怎么办呢?

生3:

既然每个格可以代表1,每个格也可以代表2,现在数据这么大,我们可以让每个格代表5。

……

师:

看!

每格代表几辆车?

生:

每格就是代表5辆车,可以哦!

师:

打开教材第98页,在书上画图吧,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画图结果,回答问题,明确在数据比较的时候,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地增大,如第(3)题可以用每格代表10辆车。

【设计意图:

注重体现学生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体验“1个格代表5个单位”的必要性,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发展】

 

师: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小结:

1小格可以表示1个或2个单位,如果要表示的数量比较多时,还可以用1小格表示5个单位,这样既快捷又方便;如果要表示的数量更多时,甚至可以用1格表示10个单位、100个单位、1000个单位……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1格表示多个单位,同时出示相应的统计图,由此引发学生对一格代表更大单位新知识学习的向往,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把统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加深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巩固练习

1.用条形图表示下面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四年级

(2)班的同学最喜欢的活动记录如下,请根据记录情况回答问题。

跳绳√√√√√√√√√√√√√√√

踢毽√√√√√√√√√√

踢球√√√√√

喜欢什么活动的人最多?

喜欢什么活动的人最少?

你是怎样知道的?

(考查知识点:

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调查你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课外读物,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如果你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在下一次够买图书时会有什么建议?

连环画 童话故事 科普丛书 趣味数学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二)

1个格表示2个(5个、10个)单位

课题:

练习课(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3页以及相关练习

备课时间

2018年11月23日

授课时间

2018年月日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3课时

备课教师

审稿人

教学目标

1、巩固条形图的相关知识,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并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