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4277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docx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1教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

(1)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中体验角的形成,初步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定义。

2.掌握角的表示方法及角的换算,会用量角器来度量一个角,能估测一个角的大小,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重、难点

角的表示方法及角的换算

教学模式

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情景设计:

1.角的概念形成

教师向学生出示所带圆规和时钟,并且不断改变教具“张角”大小,让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

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在草稿本上或黑板上吗?

教师提问:

从黑板上这些不同性质的角中,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吗?

 

教师绘图,要求学生回答:

该图形是否为角?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其中,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边。

教师出示录象,演示探照灯的旋转,逐步抽象出一条射线绕O点旋转

师生共同归纳出角的第二种定义:

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OA由原来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到另一个位置OB所成的图形。

(二)角的度量的必要性

用幻灯片打出书第P204页第一部分,图中A、B、C分别表示足球比赛中3个不同的射门位置。

介绍角的度数测量方法:

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0°线重合,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圆心角重合,再看量角器的另一边指向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我们可以量得这三点的角分别约为30°、87°、46°。

在足球比赛中,如果射门角度越大,则进球机会越大,要求学生能说出图中哪一点射门最好。

二、知识新授

(一)、角的表示

0

 

A

B

1.角通常用3个字母来表示。

(1)可记为∠AOB,这三个字母都是大写字母,点O是这个角的顶点,它一定要写在中间。

问:

(2)有几个角?

分别如何表示?

2、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图

(1)中的角也可记作

,在图中靠角的顶点附近标上一弧线,写上希腊字母。

3、角还可以用数字表示。

如图

(2)中∠AOB,可记作∠1,∠BOC可记作∠2,∠COD可记作∠3。

4、特殊情况下,也就是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可以用它的顶点这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1)可记作∠O,(图

(2)中的角能记作为∠O吗?

(二)角的和差

要求学生看书P205 试一试2

(1)介绍角的大小比较,即角的度数大小比较。

(2)类比于线段的和差,教师可示范地写出相应的角的和差。

如∠AOC=∠AOB+∠BOC,∠AOC=∠AOD-∠COD,后让学生对照图自由讨论回答。

角的换算

    

四、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内容

1.角的概念,角的定义方法,角的表示法,度、分、秒的换算,用量角器量角。

会比较估计角的大小,能根据图形写出图中有关角的和与差的关系式

五、作业布置

见补充习题册

 

板书设计:

 

教后感:

 

课题

(2)

课时

课时2-2

主备

钱丽萍

审稿

初一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在用量角器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础上,能够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了解角平分线,并能够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3、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知识,求简单的角的度数;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

重、难点

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平分线

教学模式

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

根据“章头活动”中的城市地图,用量角器度量青年路与劳动路间、滨湖北路与滨湖南路间所成角的大小。

你能画出这两个角吗?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运用量角器、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活动二:

一些特殊的角还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

你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哪些特殊的角?

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归纳:

运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0º到180º之间的所有15º的整数倍的角。

活动三:

课本中的“做一做”

1、1、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用量角器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关键是要在量角器的边缘上确定一个点。

2、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归纳出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操作步骤。

3、3、如果有困难,让学生看书。

4、活动四:

5、1、师出示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让生将其中的一个角分成相等两部分。

6、2、让生将折痕画出,指出这条折痕将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

7、3、提出角平分线的概念(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8、4、图中,∠AOC,∠BOC,∠AOB这间有什么关系?

9、板书:

如果OC是∠AOB的平分线,那么∠AOC=∠BOC=1/2∠AOB;反过来,如果∠AOC=∠BOC,那么OC是∠AOB的平分线。

练习:

P1936

三、例题教学

例:

课本P191

练习:

课本p191练习

2、读题,画图并填空:

已知AOB=60

(1)作∠AOB的平分线OC,则∠BOC=∠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º

(2)作边OB的反向延长线OD,则∠AOD=∠______-∠AOB

=______º

(3)作∠AOD的平分线OE,则∠AOE=∠_____=______º,

∠COE=_____º

A

OB

四、小结

1、如何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如何画角平分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3、如何求简单的角的度数。

五、作业

习题6.24、5、7、8

 

板书设计:

 

教后感:

 

课题

余角、补角、对顶角

(1)

课时

课时2-1

主备

钱丽萍

审稿

初一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了解互余、互补、的概念,熟练掌握余角、补角的性质。

2、能准确地画出图形,掌握角的关系的应用。

3、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说理论证能力,会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

1、互余、互补、的概念,余角、补角的性质。

2、概念及性质的运用

教学模式

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情境引入

α

β

β

α

三角板演示:

观察图形,找出α,β之间的关系。

 

二、新授

如果2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2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complementaryangle),[kCmpl[55ment[rI]简称互余,其中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2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2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supplementaryangle),[sQplI5ment[rI]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练一练课本P158页做一做。

例1、如果∠α=200,那么∠α的补角等于()

A、200B、700C、1100D、1600

例2、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大____________

例3、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还小200,求这个角。

想一想:

如果∠1与∠2互余,∠1与∠3互余,那么∠2与∠3相等吗?

为什么?

如果将上述题中的互余换成互补,如何?

总结: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补充练习

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

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

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

D、两个互余的角都是锐角()

E、钝角的平分线把钝角分成两个锐角()

F、两个锐角的和必定是直角或钝角。

()

G、如果∠A=400,∠B=500,那么∠A与∠B互为余角()

H、如果∠A=400,∠B=500,∠C=900,那么∠A,∠B,∠C互为补角()

2、如图所示,在直线AB上取一点O,过点O画一条射线OC,再分别画∠BOC、∠AOC的平分线OE和OD,则∠DOE等于多少度?

图中有哪些角互余?

哪些角互补?

3、已知∠α是∠β的2倍,∠α的余角的3倍与∠β的补角相等,求∠α、∠β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P159页1、2、3

 

板书设计:

 

教后感:

 

课题

6.3余角、补角、对顶角

(2)

课时

课时2-2

主备

钱丽萍

审稿

初一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了解对顶角的概念,熟练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准确地画出图形,掌握角的关系的应用。

3、树立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培养说理论证能力,会进行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

1、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2、概念及性质的运用

教学模式

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情境引入

1、如何,测量古塔的底座的角度。

2、小孔成像:

我国古代的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它发现光是直线传播的。

利用这个原理,他让一个人站在屋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它在窗户上钻一个小孔,这时,在屋内的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像。

这就是后来的摄影技术的先声。

二、新授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对角,它们的顶点重合,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我们把这样的2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

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对顶角。

如图,有几对对顶角。

A

O

D

C

B

A

E

F

C

O

D

B

探索: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则∠AOC与∠BOD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C,∠AOE=250。

你能说出图中哪些角的度数?

请与同学交流。

E

A

O

C

D

B

E

C

O

A

B

D

例题:

如图,AB、CD相交于点O,∠DOE=900,∠AOC=720。

求∠BOE的度数。

A

C

G

F

D

E

B

O

例、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OG是∠AOF的平分线,∠BOD=320,∠COE=240,求∠AOG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P161页1、2、3

七、课堂作业

  练习纸

 

板书设计:

 

教后感:

 

课题

平行

课时

课时1-1

主备

蒋丽霞

审稿

初一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和画法,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提高解题和说理论证能力。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的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重、难点

1、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2、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

教学模式

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情境引入

上面的图片中哪些线互相平行?

你能找出教室中,哪些面互相平行吗?

二、新授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2条直线叫做平行线(parallellines)[5pAr[lel]

A

B

C

D

A'

B'

C'

D'

直线a平行于直线b,可表示为a∥b,

如图,已知正方体中,指出三组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平行与相交。

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一靠、二移、三画线。

  指出武坚镇地图中,平行的街道。

做一做:

点A、B是直线l外的两点,

(1)经过点A画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

这样的直线能画几条?

(2)经过点B画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

它与

(1)中所画的直线平行吗?

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1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如果2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2条直线互相平行。

练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如图,D是△ABC的BC边的中点

(1)过点D分别画AB、AC的平行线,交AC、AB于点F,E,度量并比较AE与BE,AF与FC的大小。

C

B

A

(2)连结EF,运用直尺和三角板检验EF和BC的位置关系;度量并比较下列三组线段的大小:

EF和BC、DE和AC、DF和AB。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P164页1、2、

七、课堂作业

  练习纸

 

板书设计:

 

教后感:

 

课题

垂直

课时

课时1-1

主备

蒋丽霞

审稿

初一数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会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掌握垂线的性质。

3、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的性质。

教学难点:

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

教学模式

活动-参与

教学过程

个人修改

一、说一说,做一做(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垂直)

1、观察润扬大桥图片,说说哪些是互相垂直?

2、说说扬州市区的哪些道路是互相垂直的?

3、在看看周围(教室、书本等)哪些线是互相垂直的?

4、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块折叠长方形的纸(横竖各叠一次)同学们量一量折痕与折痕、折痕与边所成的角的度数。

你是怎样理解垂直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图形,并规定表示方法。

另外,强调直线与线段(射线)垂直就是与线段(射线)所在直线垂直,并画图说明。

二、画一画,议一议(使学生再操作活动中探索、体验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画一画

1、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过直线上一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议一议

1、你是用何工具如何画垂线的?

2、你画出的垂线有何特点?

3、经过石塔寺且与淮海路垂直的是哪条路?

你还能再设计一条吗?

经过四望亭且与汶河路垂直的路是?

三、想一想、议一议(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1、如何测量跳远成绩?

2、过马路怎样走最短?

3、测量图形中PA、PB、PC、PD的长,比较哪条线段最短?

(其中PA是垂线段)

4、你得到什么启发?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你觉得如何规定点到直线的距离比较合理?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点拔,并且让学生比较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试一试

1、如上图,已知直线AB、CD和AB上一点M,过点M分别画直线AB、CD的垂线。

2、如图,污水处理厂A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用料最短,试画出铺设管道路线,并说明理由。

3、如图,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比较PH与PC、PC与CO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五、回顾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请同学们稍做回顾与思考后回答(也可与同学讨论。

另外要求同学们课后讨论利用方格纸如何画垂直)

六、请你献一计

1、如图学校要测出一块空地三角形ABC的面积,以便计算绿化成本,现已测出BC的长为5米,还要测出哪些量才能算出空地的面积?

怎样测量?

请在图中表示出来

2、如图,某长方形木板在运输过程中不慎折断,请在剩余的板材上画一直线,以便截出一块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木板。

七、作业布置

见学案

 

板书设计:

 

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