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9篇.docx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9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9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9篇
第一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
(一)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在雷锋精神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雷锋同志坚定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长期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雷锋精神鲜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雷锋同志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雷锋精神产生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激励,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雷锋同志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持续丰富发展着的雷锋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道德楷模,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交相呼应的,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可以说,雷锋精神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生动、有效的载体,学雷锋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学雷锋活动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化过程。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和道德追求传递给人们、传导给社会。
同时,以弘扬雷锋精神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趋生动化、大众化,易于大众内化认同与日常践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
这表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持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雷锋精神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被持续赋予时代内涵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就为新时期学雷锋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雷锋精神光焰照人,历久弥新,有利于学雷锋活动现实化、具体化、常态化和机制化,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雷锋活动的新高潮。
二、雷锋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理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示范效应,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建立高校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
(一)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元素。
高校要持续拓展学雷锋活动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引导大学生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使大学生在思想深处认同雷锋精神倡导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二)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感染力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榜样来示范、来引领。
雷锋就是大学生学习的好榜样,雷锋精神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鼓舞和激励着当代大学生奋力前行。
用雷锋精神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主流价值取向,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鲜活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
新时期,以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性弘扬雷锋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需要人人参与并付诸行动的实践课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贵在实践、重在落实,应探索以价值体验和践行为形式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模式和路径,高校开展好学雷锋活动也就在实践层面有力地推进和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具有广泛的实践平台和社会引领效应,可以使学生立足实践,知行统一,将崇高的道德追求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性。
(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雷锋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义,高校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学雷锋活动立足常态化,保持长效性,通过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和道德追求传递给大学生并形成长效机制,使学生自觉塑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高校营造学习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长效性。
三、以雷锋精神推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宣传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首先,大力宣传雷锋精神。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报、学报、广播、板报、橱窗等载体以及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同志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继承雷锋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积极宣传先进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既是学雷锋的典范,更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可以通过举办报告会、宣讲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多形式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宣传他们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格,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引导广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主动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实践中。
(二)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高校可以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体系。
首先,将雷锋精神融入课堂教育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将雷锋精神内容融入其中,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
其次,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认真组织学校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开展学雷锋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集中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主题团日、主题党日等,引导大学生了解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
同时,坚持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鼓励辅导员、班主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健全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机制。
(三)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把学雷锋活动作为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持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与接受。
第一,开展学雷锋“四进”工程。
深入开展雷锋精神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四进”工程,让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
第二,开展学雷锋主题文化活动。
定期开展学雷锋主题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摄影大赛、DV大赛、“身边的雷锋”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时,注重运用文艺形式传扬雷锋精神,鼓励学生创作一批弘扬雷锋精神的短信、诗歌、博客、小品、话剧、微电影等,持续赋予学雷锋活动新的文化样式,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
第三,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人文景观。
通过雷锋展览室、雷锋雕塑、雷锋语录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感受和学习雷锋精神,营造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打造“雷锋”主题校园网络文化,在主流媒体、网站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微博,搭建学雷锋网上交流平台,持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力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各种实践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活动,既可以使大学生切身感悟雷锋精神的巨大魅力,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践行雷锋精神。
高校学雷锋活动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与拓展志愿服务功能相结合,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基地“四位一体”的学雷锋活动实践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建立“雷锋岗”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成为雷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要通过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的学雷锋活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构建弘扬雷锋精神的研究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高校具有理论研究优势,应全面构建机构支撑、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的雷锋精神学术研究体系。
首先,鼓励教师增强雷锋精神研究。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研究阐释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模式与方法,形成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及时将科研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解决当前在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存有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其次,带动学生参与雷锋精神研究。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雷锋精神研究,如鼓励学生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会等学生社团,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项目,支持学生申报雷锋精神研究方面的科研课题等。
要通过研究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架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推动以雷锋精神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二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
1发现学生发展需求、通过人文关怀深入理解
学生到了大学时期,个性及思想都已经成形,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人生导向需要、思想政治需要、人际关系发展需要、职业发展需要等,这些合理的需要如果能够与核心价值体系有效的结合,那么大学生就会主动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从这几个主要点看来,这些都是对于学生将来学习工作发展有良性指引的,在大学生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校方和老师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和处理,让大学生感受到厚重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先感受核心价值给自己带来的受益,也能更好的认识这一关键点,并且自我发挥核心价值作用。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开展社会实践
大学校园生活就像个实践的课堂,又像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的思想、感官意识、自我认知都开始呈现出来,学生对于事物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看法,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给出学生准确的引导和营造一个好的校园氛围,要尽量将传统的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找个契合点,融入进校园生活,当这个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时,也会给学生一个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变化,逐渐接受和认知。
大学生是即将走入社会开始工作生活的,所以也可以举办一些有意义的大学实践生活,像校区法制宣传、关爱孤寡老人、暑假下乡体验、社会积极事件分享等,从这些实践和参与中能够更好的认识总结社会核心价值的真正意义,引导学生人生路的准确展开。
3关注社会新闻、利用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社会新闻网络讨论区,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实际事例的宣传教育,有事件有结果,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善于运用好学校大环境的教育环境,很好的利用起辅导员、教导处老师、心理辅导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思想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融合,更好的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大学生长期的处在这样一种健康的氛围中,也能让学生将核心价值成为一种习惯衡量自己的处事标准。
4结束语
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应用,才能对学生的未来工作和进入社会起到一个准确的指引和促进他们事业的积极发展,应用模式是多样的,要在持续的尝试中持续总结并改进,让大学生们树立准确的价值观,利国、利民、利己,开启他们的美好人生路。
第三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一、妨碍高职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院校价值观教育理念偏差的影响当前,受到国家就业形势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和高职大学生仅仅片面看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持漠视态度。
学校和学生为了提升就业机会,单纯地迎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在价值观教育上把对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简单等同于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因此,只强调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
(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影响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校持续扩招,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缺乏重视。
很多教师对价值观教育认识片面,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是思政老师的事情。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单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
其实,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思政课堂,应当是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并将这种育人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中。
还有一些高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较差,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感染和带动学生。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诸如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悄悄进入到校园中。
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互相炫耀攀比,入党成为其捞取个人资本的途径,校内外实践活动成为走过场,搞形式。
在多元价值观影响下,一些高职大学生将评判事物价值的准则建立于是否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和是不是对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有利可图之上。
在与人交往及社会生活中,内心仅关注自己或是和自己有紧密联系的人,而对他人特别是陌生人的需要、请求、尊严、权益甚至是生命置若罔闻,导致社会中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危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
(四)对不良网络内容缺乏鉴别能力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为其就业、创业提供平台,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世界、放眼世界,提升高职大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的能力。
这在很大水准上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继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一方面,大学生多为18至22岁的青年人,甄别不良信息的能力较弱。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内容庞杂不一、良莠并存的信息,还有一些错误思潮与极端主义思想等为自己披上追求民主自由、实现民族主义的外衣,这就使部分思想不成熟、甄别能力不强的高职大学生产生困惑,在很大水准上侵蚀和消磨他们的意志,影响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使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一)切实转变价值观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示范作用高职院校应转变狭隘的价值观教育理念,改变重专业课、轻思想理论课以及把职业价值观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偏差。
要切实从根本上重视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切职业价值观的基础的准确认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有意无意地去仿效、重复和追随自己确立的榜样人物的言语、行为、价值观及态度作风的特点。
很多高职大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往往是自己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他们认为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刻的人生感悟与丰富而有效的社会经验。
为此,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认同自己欣赏的老师所具备的态度作风、言行举止或所持有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
鉴于这一事实,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只有教师自己深刻地理解、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深入理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
只有学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内化,才能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力;其次,高职院校教师还应力求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增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文明的言行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影响学生,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身具有示范效应的行为力量感染学生,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的自觉性,深化对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全员全过程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传播主导价值观的主渠道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以往“一言堂”或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其次,切实落实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的实践教学部分,采用多样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杜绝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与强制灌输。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尝试运用小组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利用思想政治课提升对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因势利导地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忽视“情感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能使教师与学生间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情景中展开价值互动,实现学生的价值内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彰显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如果脱离具体情景而去空洞地说教,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
所以,要利用或制造具体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最后,真正按照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安排,把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及在实际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三)积极创建有利于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大学生每天置身于校园中,无时无刻不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因此,必须积极创建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
首先,强调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物质文化除了美化校园外,还能够带给学生精神和心灵上的影响。
为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校园物质文化中,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次,举办各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实践活动。
具体形式可以表现为相关内容的学术研讨、知识讲座、报告会、技能竞赛、演讲征文、论坛沙龙、展览等,以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教育和感染学生;再次,利用校园广播、报纸、板报等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案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
(四)创造利于高职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环境当今社会,高职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已经同网络建立起了深深的联系。
良好网络环境的创建不容忽视,其为高职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首先,建立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专题的宣传教育网站,其中可以开设一些师生在线的互动讨论区,帮助学生及时解答价值困惑;其次,在校园网上建设“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专题讲座、视频资料、电子书籍等,使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最后,在大学生参与度较高的“网络社区”内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就一些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篇:
体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概括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其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文明友善、团结互助的体现;是社会经济繁荣、崇德尚礼的深化;是国家法制健全、教育完善的彰显。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地一份子,在传递社会文明,弘扬国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来说有着长远的意义和影响。
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不仅引领着前沿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升,更是能促进国家教育的健全和中国梦的实现。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完善大学生自我修养、促进个人发展,亦能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体育正能量对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体育在学校中的功能可归纳为:
身体教育功能、德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心理品质教育功能、智能教育功能。
体育正能量是学校体育教育在学生思想和文化修养方面的升华和融合的产物,并在高校中将体育的五大功能表现得尤为明显。
高校是培养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
在大学生中大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其概括的“三个倡导”的内容为依据,从三个方面学习和贯彻党的思想和宗旨,即:
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育正能量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思想、道德、文化财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影响长远。
2.1激发体育正能量,展现国家魅力体育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国际化的体育赛事能让人们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严谨的法规制度和拼搏竞争的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我国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让世人更充分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和热情好客的待人理念,也让国人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祖国经济的腾飞、体育的强大。
短短十几天的体育盛会,却形成了如此长远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体育正能量在无形中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当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赛落户中国,我们感受到的是祖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社会的安康;当一位位体育明星在赛场上披金戴银,我们看到的是祖国体育的强盛和运动健儿的拼搏。
每两年举办一届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专为大学生创造的展现体育魅力的舞台,也是大学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国际大赛之一。
大学生在赛场上更能激发出满满的正能量,为展现国家魅力、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因此,作为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