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材分析.docx
《八年级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教材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教材分析
初二上学期语文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
(一)
初二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
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也加强了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一、教材内容安排
1、共五个单元(30篇课文,其中现代文21篇,古诗文9篇)。
其中一二三单元是课文加文言文,第四单元全部为现代文(说明文),第五单元全部为古诗文。
2、共五个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五个综合性学习分别为:
戏曲大舞台、我也追“星”、感受体育、科海泛舟、莲文化的魅力。
3、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为8篇。
4、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5、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汉语词类表(虚词)。
特别说明:
初一下学期已经学习了本册教材的一二单元及第三单元中的文言文《纪昌学射》,又由于本学期时间较长,所以,会进行初二下册教材至少两个单元的内容。
二、教材重点分析
1、字词。
每篇课文后面出现的字词必须掌握读音、字形和词语的意思(尤其是四字词语)。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4分)
2、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古诗文应该背诵过,古诗词不但要背诵,还要一字不错地默写出来。
同时,还有注意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8分)
3、文言文中的重点词句翻译、文章阐明的道理、所应用的修辞及重点的实词虚词等。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7分,加上课外文言文约15分)
4、文学常识,即作者、代表作等。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2分)
5、现代文阅读,结合课文重点进行如下训练:
总结文章主要内容,赏析词句(如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词句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等),描写方法,结合文章提出的问题,等等。
(试卷中应有2篇,所占分值约28分)
本册教材中出现了一单元(第四单元)的说明文,结合课文重点进行说明方法、重点词句的赏析(说明作用)的突破。
(本学期期末考试应有一篇说明文,估计分值约14分)
6、综合性学习,这5个内容都比较重要,如戏曲部分:
中国的国粹、淄博的地方戏等都应当掌握。
其它如体育明星,尤其今年刚召开完伦敦奥运会,对于一些取得突破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应该掌握。
当然,莲文化也非常重要。
上学期曾经组织过了解中国的花文化,这学期可以再深入地了解。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3分)
7、名著导读,这两本书必须全文阅读,现在阅读都是为了将来的中考。
因为有些书不读,不了解内容,在回答题目的时候就无从下手。
这部分内容在期末测试中必然涉及,在中考中也必然涉及,所以,必须重视。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4分)
8、附录,对于王羲之要做到了解,保证他的名字不会写错,记住他的主要作品,欣赏内容;对于汉语词类表(虚词)要熟悉掌握,会分析。
(试卷中所占分值约2分)
特别说明:
本学期考察内容将会更加全面,难度也会有一定的增加,所以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大家要特别重视,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除以上内容外,像病句、标点、成语也是必考内容,所占分值为6分。
这些内容上两个学期老师所讲的已比较全面,这学期重点消化和吸收,注重练习(以中考题为主)。
三、本册教材突破点
1、现代文阅读:
(1)重点词句的赏析(如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词句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等),描写方法,等。
(2)说明方法,重点词句的赏析。
所需素材:
首先是课本,然后充分利用去年和今年的中考试题(运用中考试题的确有一定程度的拔高,但是学生经过训练是可以掌握的。
在初一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后的阅读题就是2011年重庆的中考题,面对此种行为,老师和学生在无奈的同时,要学会积极的应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2、文言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要扎扎实实地背和学。
重点词句、虚词等都是比掌握内容。
课内学好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外拓展。
(2)课外文言文要有一定的拓展。
这一内容学生特易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理解有障碍。
这跟学生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随着学生学习文言文数量的增加,这一情况会有所改观。
但是必要的练习仍旧是提高得分的重要手段。
所需素材:
首先是课本,然后是学生手中的练习材料,最后还要运用去年或今年的中考题。
四、本册教材重点突破方法
1、利用好课堂,抓好课前预习,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发挥小组长的优势,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3、教师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设计,拉动学生的思维,指导点和讲解点要透彻。
4、充分注重练习,把学生手中的材料利用好。
5、重视大型测试,把它当成训练场,分析学生的得分及失分点,再有重点的突破。
一、教材基本结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共有六个单元,其中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对普通人的爱、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
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
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
记叙与说明。
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二、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一)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
五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
何时铸剑为犁”。
(二)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
第一单元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
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
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三)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
《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本册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四)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
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五)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
这个变化表明:
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六)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
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
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一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一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
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
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
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
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
如:
《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
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习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
如:
《世界:
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七)课外古诗词背诵要求积累古典文化知识,初步学会怎样鉴赏一首诗词,给学生文化和审美方面的感受。
(八)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
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
《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
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九)名著导读中《朝花夕拾》和《骆驼祥子》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选读科目。
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散文集》和《文化苦旅》。
三、教材与学生认识的结合
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到了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七年级相比有了一个飞跃。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材与学生认识特点的结合。
四、本教材教学重难点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掌握记叙、说明、描写以及夹叙夹议等表达方式,并能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中得到感情的陶冶,有一个积极健康的身心。
初二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
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也加强了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第一单元正确认识人类产生后战争的历史、实质,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战争,谴责非正义战争,支持反侵略深入学习虚实好叙事性作品,掌握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文体和表达方法的构思原则,认识叙事类中新闻、小说的文体。
1《新闻二则》(新闻)了解回顾历史。
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语言要求。
学习概括叙述、背景叙述、细节(典型)叙述等不同叙述。
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分析报刊新闻。
2《芦花荡》(小说)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课外阅读孙犁的其他小说。
3《蜡烛》(小说)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
继续掌握小说的特点。
分析本文中两个人物(陪衬与重点关系)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书信)了解、谴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
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懂文中含义(特别是讽刺句子)。
复习正确的书信知识。
写一封信(内容、格式上要求)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叙性散文)正确对待历史(联系对日),学习本文历史、现实交叉互现的叙述方法,通过想象展现历史,启示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综合性练习收集交流古今中外关于战争的史料、诗文。
第二单元本文是培养爱心的单元,培养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体谅人、同情人、关爱人的感情,特别是关注关爱普通人、弱势群体。
学习观察生活、挖掘普通人身上的写作材料。
进一步学习记叙文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记叙文向艺术性发展。
6《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性散文)观察、体味普通人身上的人情,重视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人。
学习本文从平凡小事中挖掘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7《背影》(记叙性散文)体会感受父母亲之爱。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物逐层深入、叙述白描中饱含感情的手法。
作文:
写一个人,要求从事件中突出个性,多种构思和表达手法。
8《台阶》(小说)体会、理解父母亲养家的艰辛及对子女的爱心。
学习从平凡普通生活中寻找题材、围绕中心事件、通过“我”的眼光塑造中心人物的手法。
与《背影》比较不同。
9《老王》(记叙性散文)观察、感受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和善良,学习本文从常见小事中观察、提炼题材及白描叙述中含情的手法。
10《信客》(记叙性散文)观察、学习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培养诚信为中心的个人品质。
掌握本文词语。
分析本文两个人物及作者的构思与表达。
综合性练习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普通人,观察、调查他们生活,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并写好观察笔记,作为写作素材。
第三单元说明文单元(建筑、园林),从美学的观点出发,在学习课文同时了解我国的建筑、工艺文化,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习建筑、园林、工艺等可感事物的说明方法(构思、层次、手法、语言等)
11《中国石拱桥》了解中国造桥历史和技术,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按照一定次序说明的顺序和由总到分到总的结构特点。
12《桥之美》理解和学会从“美”的角度去观赏事物。
学习本文紧扣桥“绘画形式美”特点、举例说明的手法(与前文介绍事物本身不同,本文着重从艺术美角度谈。
13《苏州园林》了解苏州园林幽深小巧的南方园林美学特色。
学习本文抓住“一幅完美的图画”逐层说明的次序、由总到分的结构和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14《故宫博物院》了解故宫园林宏大壮丽的北方园林美学特色。
学习本文按照建筑物本身结构次序、突出重点说明的手法。
15《说“屏”》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从各个不同角度介绍、穿插趣味性的诗文知识的手法。
综合性练习调查、收集有关当地桥的各种资料,写一篇调查报告或散文。
第四单元通过科学事理说明文学习,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方法,求真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思想方法。
学习抽象事理的说明方法。
16《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学,观察关注大自然的现象,学习本文按照说明对象一定逻辑逐层说明的结构和运用丰富语言和多种说明的方法。
17《奇妙的克隆》了解克隆技术,正确对待克隆技术,培养科学兴趣。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多种举例、下定义等),使深奥的科技知识变得生动浅显的方法。
写一篇关于抽象事理的说明文(介绍学习方法、一种新的技术等)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培养大胆设想与严密考证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探索科学奥秘。
学习本文运用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解释科学现象的方法和写作手法。
19《生物入侵者》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关注最新的科技成果。
学习本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的说明构思和多种说明方法。
20《你一定会听见》学习本文运用大量具体例子说明抽象事物的方法,学习本文第二人称及形象生动的说明语言。
综合性练习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克窿”、“上网”等当前热点问题。
第五单元学习、了解、关注、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熟悉古代名篇佳文,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
掌握常用的文言虚、实词和句式(作些归纳,并经常复习),学习和掌握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言文的能力。
21《桃花源记》(记叙文)了解作者和本文的有关背景及意义。
掌握本文按顺序记述的构思和古今词义相异的词语,了解句子成分在文中的省略。
22《短文两篇》学习古人淡泊名利、保持高洁品格的高雅志趣。
了解“铭”、“说”两种文体。
理解文章的含义,掌握文中字词。
背诵。
23《核舟记》(说明文)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了解作者身世。
学习本文仔细观察、选择好事物角度和说明次序的饿方法。
24《大道之行也》(议论文)了解《礼记》一书,评析“大同”理想(与“桃花源”比较)。
掌握本文字词。
25《杜甫诗三首》了解、学习杜甫的忧国忧民精神和“诗史”的含义。
背诵、理解三诗的内容和表现艺术。
联系第一单元分析杜甫的战争观。
综合性练习“莲”文化的研讨。
第六单元体会古人从大自然中领略和感受到的人文熏陶和审美观感。
引导培养学生的饿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问哈积累。
通过教学,从审美和认知两个角度提高学生对古代美文佳篇的阅读、感知、赏析、体味、领悟能力。
掌握重点字词和基本句式,背诵美篇佳句。
26《三峡》(写景散文)了解和体会三峡山水自然之美。
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抓住四季特点刻画景物的手法。
背诵默写其中佳句。
27《短文两篇》(笔记体小品)领略文中的美妙境界,体会作者的志趣。
背诵默写,学习对偶佳句。
28《观潮》(笔记体记叙文)学习本文的场景描写手法,掌握文中的文言时间词及其他字词。
29《湖心亭看雪》(笔记体小品)体会其中文人的雅趣(明亡特定环境下的回忆),学习本文抓住特点、简练成趣,叙事、绘景、写情结合的手法。
30《诗四首》体会诗中的情趣美色,领略不同的表现手法,背诵默写。
本册选入古诗词25首(含课文练习中),涉及到汉至宋代的15位诗人,另有毛泽东《长征》诗。
从诗歌体裁上讲,有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归园田居》、《望岳》等)、乐府诗(《长歌行》、《西洲曲》、《石壕吏》等)、有词(《破阵子》、《浣溪沙》等),其余均为格律诗(七绝、五律、七律)。
从内容、风格、手法上看,也十分丰富、广泛。
.知识内在联系:
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
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所有的新教材,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唯一涉及说明文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它对说明文的要求更为简洁、准确,使得说明文教学理所应当成为本册教材的重点。
其次,它体现了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的阅读目标: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这表明对说明文的阅读也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
二、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而且新教材所有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
1.阅读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30篇课文,共有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由于说明文的阅读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以三、四单元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大自然的语言》一直都是以前教材的重点篇目,在教学时应加以注意。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说明文已经从第四册提前到了新教材的第三册,并在单元设置上,把说明文单元安置在两个记叙文单元和两个文言文单元中间,与以前教材第四册前三个单元都是说明文相比,更为合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另一点变化是,本册教材是新教材中第一次将文言文收编在两个单元中,后面的教材也相应地都有了两个单独的文言文单元。
根据以往经验,最好是将两个文言文单元提前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充足的识记的时间。
2.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在每个单元的后面,安排与单元相适应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种模式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
但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册教材中一、三、五单元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以写作、口语交际为辅,通过活动来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思考调查桥的历史,领略莲的文化魅力;而二、四、六单元以写作为主,以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为辅,通过练笔来感悟“爱”的世界,走上辩论台,收集资料来撰写小论文。
3.课外古诗词背诵
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4.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我所能知道的是,每册教材推荐三部名著,本册教材推荐的三部名著分别是《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要求:
“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
三、对六个单元的处理与把握
第一单元 :
以战争为主题。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具体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1、《新闻二则》(新闻)了解回顾历史。
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语言要求。
学习概括叙述、背景叙述、细节(典型)叙述等不同叙述。
根据新闻的写作要求,分析报刊新闻。
2、《芦花荡》(小说)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课外阅读孙犁的其他小说。
3、《蜡烛》(小说)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
继续掌握小说的特点。
分析本文中两个人物(陪衬与重点关系)。
综合性学习
内容:
正确对待战争,和平才是人类发展的共识。
形式:
查阅历史资料,弄清人物事件,交流心得体会。
目标:
深入阅读理解,激活思考,提高表达力。
以“战争”为话题设计四项活动,任选其一:
“古今战争知多少”,“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文艺作品与战争”,“铸剑为犁应有日”。
第二单元:
以“爱”为主题。
熟读《背影》、《台阶》这些课文,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通过怀念自己的保姆,表现阿长难能可贵的纯朴及阿长对自己今后成长的影响。
《背影》表达了作者至情至真的父子之爱。
《台阶》小说塑造了一个充满爱心的农民父亲形象,引出造屋“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的思考。
综合性学习
内容:
感受和体会形形色色的爱。
形式:
回忆交流,寻访长辈,分享爱情。
目标:
通过活动,学会表达“博大的爱”,陶冶美的情操。
第三单元 :
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
本单元为说明文单元,所选课文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时,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等中国石拱桥,“不仅形式美,而且结构牢固”的特点,突出人民的聪明才智。
《苏州园林》全文抓住苏州园林“多”、“精”、“美”的特色介绍,重点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按空间顺序、有主次地介绍故宫建筑物和建筑布局,突出我国古代建筑璀璨的文化。
综合性学习
内容:
“说不尽的桥”(桥:
有形(客观)的桥与无形(主观)的桥)
形式:
分四项活动:
从科学角度了解桥;从文化角度了解桥;从日常生活角度了解桥;也可从想象角度切入。
搜集<筛选和整合材料。
目标:
掌握说明文知识,体会语言特点,提高说明事物的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 :
以“科学”为主题。
本单元也是说明文单元,在第三单元掌握说明事物的特征、顺序、方法的基础上,内容上有了一定深度,以崇尚科学为主题,体现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深入浅出介绍物候学。
(结构为:
描述物候现象→解释物候学→探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
)
《奇妙的克隆》本文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展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引领我们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综合性学
内容:
探究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的关系,“走上辩论台”
形式:
学习课文和搜集相关资料,充分研讨,提高科学知识水平。
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思辩能力。
第五单元 :
以托物言志为主题。
所选课文为文言文,体裁不同,有叙事的、夹叙夹议的、说明事物特征的,又有杜甫诗三首,每篇文章寄托了作者的情怀。
学习时,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一个理想的世界,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超脱现实社会的思想。
《短文两篇》作者托物言志,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和高洁的情操。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