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3239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8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位置、1-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

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安排                    2015.9

月份

周次

单元

教学内容

页码

课时数

9

2

准备课

2-8

 

2

2

位置

9-13

 

3

3-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4-33

 

10

1、1-5的认识

3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

4-6

认识物体和图形

34-38

3

3

10-11

7-1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39-72

 

20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

整理和复习

2

11-12

14-15

11-20各数的认识

73-83

 

5

1、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

实践活动:

我们的校园

1

16

认识钟表

84-87

2

2

17-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8-103

 

12

1、9加几

 

2

2、8、7、6加几

 

4

3、5、4、3、2加几

 

4

整理和复习

 

2

20

总复习

104-110

4

4

 

第一单元:

准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8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

约2课时

                 第一课时                第1节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

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赵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

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

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出示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

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1面国旗

2              2副单杠

3              3个凳子

4              4个垃圾桶

5              5朵花

6              6盆花

7              7只鸽子

8              8棵树

9              9个男孩子

10         10个女孩子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2、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

掌握比的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学生观看,用所看到的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2、谈话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还是一样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

比多少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组内交流。

说一说故事都讲了什么?

小组交流:

有4个萝卜、3个苹果、4只小兔、3只小猪、4根木头、4只小凳……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⑴、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⑵、问:

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⑶、问:

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

(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⑷、学生动脑筋:

看看,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⑸、动手操作:

学生摆“同样多”的物品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操作:

用圆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小兔:

 小猪: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小兔比小猪多。

也就是几比几多?

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3   大于号

3<4      小于号

小组读写大于号与小于号

⑵、同桌相互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或什么比什么少?

小结

三、巩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样多的连起来。

2、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⑴、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⑵、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思考:

想一想,怎样摆,我们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呢?

⑶、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谁多谁少。

谁最多,谁最少呢?

3、动脑筋:

谁能用最少的时间分清图片里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

7○3  4○9   3○3  5○8   10○1

B:

2>□  6>□   6=□  □=8  □<9

5、试一试(四杯水的深浅不一样)

模拟活动:

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

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

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

约2课时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2、培养学生上下、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对上下、前后的位置加以准确的判断。

4、让学生了解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

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

教学难点:

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游戏。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练习纸、各类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谈话:

小朋友喜欢游戏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比一比,谁最机灵,做的动作最准确,我们就评他“小机灵奖”。

2、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向前走一步,小脚向后退一步。

3、评出“小机灵奖”。

提问:

我们口令中的上下、前后表示什么?

(以学生喜欢的“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

1.上、下、前、后。

出示主题图

师:

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

(2)质疑:

为什么说火车一会在下面,一会在上面?

卡车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

小组讨论,汇报。

小结:

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前面、后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三、实践运用

1、说一说:

课桌的上面有什么?

课桌的下面有什么?

指名说、同桌互说。

2、摆一摆:

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3、找“前后”的活动。

(1)老师请3位小朋友上台(面朝北)。

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中间那位同学和谁比在前,和谁比在后.

(2)谁排在最前面?

谁排在最后面?

(向后转)

(3)4名学生排成队,按要求变化方向。

你发现了什么?

和原来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面朝北时,1号在最前面,3号在最后面;面朝南时,1号在最后面,3号在最前面。

(4)质疑:

为什么1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后面?

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结:

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前面还是后面也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体比,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

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5、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

6、找几位同学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再找几位同学让他们举几个例子,什么比什么的在上面,又和什么比在下面。

四、联系实际

回家后,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把你卧室内物体的位置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天回到学校,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己的卧室。

第二课时左右

教学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方法:

游戏、实践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

喜欢玩吗?

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

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

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师: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

师:

谁来告诉大家:

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

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

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揭示课题。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4、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

最右边的又是谁?

(2)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

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3)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4)全班交流。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

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

请你判断:

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

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

(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

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自己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第3课时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二1、2题、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能用自己的语言试表述。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或投影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谈话:

小朋友喜欢游戏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_____在____前面?

_______后面是_____

2、口答(课件)出示例图:

1题看图说一说。

小东的前面是_______,小云在小华的_______面。

思考:

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位置?

思考:

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位置?

3、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

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

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

(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

(前面)换位置后再问:

现在呢?

(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

师:

对,请同学们记住:

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

师:

背对的方向则是————生:

师:

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想像:

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

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小结:

同一个物体和不同的物体比,就有不同的位置,体会参照物不同,物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就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二、第2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

从前往后第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

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三、第4题。

(1)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

请帮小明布置房间。

说一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

(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4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9课时)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

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

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

1、2、3、4、5

四、数的顺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