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2594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docx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

动脑的结果阅读答案

【篇一:

第十单元《动脑筋》】

备:

林惠玲

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10个。

会写本课生字7个。

2、通过朗读感受曹冲的聪明。

过程与方法

1、在拼读中学生字。

2、朗读和课件演示中体会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10个。

会写本课生字7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大象的知识。

注意大象的身高、宽度以及它们每天所吃食物的重量。

让学生讨论并猜测一下大象的重量。

2、称象(板书课题)。

“象”就是我们在动物园里或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大象。

大象又高又大,我们要知道它的重量,有什么办法呢?

3、(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简单谈谈称象的方法)今天学习的课文也提到了一种称象的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自读生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点评生字音。

三、生字教学。

1、出示认读生字,学生自由拼读。

2、引导学生上讲台“带读”生字。

3、生字分类认读。

(鼓励学生用“再?

?

然后?

?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利用教具把课文表演出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谈谈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或家人听。

板书设计:

称象

官员曹冲(聪明)

摇头点头

曹操

造秤宰象一块块称赶象上下船画线装石称石

一个字

主备:

刘华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2、想象人物对话式的心理活动。

3、认字10个,写字6个。

4、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

过程与方法

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1)出示谜语:

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

抬头吼一声,百兽躲进洞。

(狮子)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兔子)

2、板贴图片,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课件2)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标出自然段号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并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

查一查)(课件3)

2、检查字词识记情况

(1)、出示词语:

脾气、一群、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笑嘻嘻、提醒、纵身(课件4)

(2)、当小老师读,小组比赛读。

(复习“又()又()、和abb形式的词语。

(3)观察痒、疲、怒、嘻、醒,提示学生形声字的识记方法。

(4)出示生字卡片:

区分决、觉、块

(5)游戏:

找朋友(课件5)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要求:

不添字、不掉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狮子被一群()咬的(),却(),后来,经过(的提醒,它()赶走了红蚂蚁。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每个字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强调:

“醒”强调左边是“酉”而不是“西”。

“厌”和“决”的捺要舒展开。

“咬”左边的“口”字旁写的时候上大下小,位置在应稍高一些。

3、学生自己练写。

五、听写

六、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现在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字

【篇二:

2015长沙初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class=txt>语文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然功利化。

c.五一广场站是长沙地铁2号线的“心脏”,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铁车站之一。

d.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左右,香气和外形千姿百

态,各具特色,滋味风格迥异。

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君子不仅要有根据良心和正义作是非判断的能力和愿望,。

,,,但绝不会自己去或为人胁迫去杀害无辜。

这样的刀,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不仅仅是器。

①有了这个是非判断和勇气②还要有不为外力所胁迫而坚持正义的勇气

③他就可能帮人砍柴、切菜④假如他是一把刀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d.②④①③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

“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

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d.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文章书画稿

费。

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探究材料所揭示的道理。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

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米加高到二十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

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

“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

子?

”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你的探究结果是:

7.综合运用(共6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如:

陈涉、诸葛亮、李白?

?

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颂。

某班拟举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用一副对联。

下面是某同学草拟的初稿,请你帮其补

充完整。

要求切合活动主题、合乎对联基本要求。

(2分)

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诵读嬉笑怒骂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你向大家推荐一位我国当代的风流人物,并说说

你推荐的理由。

(4分)

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颂滕子京政绩的两句话是“,”。

9.名著阅读(共5分)

(1)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我们的人文

素养。

请你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为对象,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2分)

读《西游记》,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我们领略了孙悟空爱憎分明、

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读《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遇险后,计算时间、记日记、阅读《圣经》成为他

生活的重要部分。

请选择其中一种行为,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这种行为对

鲁滨逊在荒岛生存有何意义。

(3分)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诗中通过对归期的询问,把________之情融入_____________的景色之中。

(4分)

11.诗的后两句写诗人想象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

山的绵绵夜雨的情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4分)

孙期传

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

少为诸生,勤习典籍。

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②泽中,以奉养焉。

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里落化其仁让。

黄巾贼起,过

③④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

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

司徒黄

⑤琬特辟,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皆执经垄畔以追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b.期驱豕入草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c.郡举方正/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d.事母至孝/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13.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

以奉养焉。

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b.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3分)

(1)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2)郡举方正,遣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

15.文中孙期“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他身上哪些品德值得我们

学习?

(6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荔枝

①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这样描述荔枝,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色香味尽去矣”。

这样看来,“红颜易逝”似乎是荔枝的宿命了。

②为何荔枝的色香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化呢?

这还要从荔枝果实的结构说起。

别看荔枝壳就像一身铠甲,其实那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

这身“铠甲”不仅不能保护

荔枝,还会带来不少麻烦。

荔枝外果皮上那些“护心镜”模样的裂片突起,不仅很薄,内部组织之间还有很多空隙,很多宝贵的水分会从这些空隙跑出去,留下干巴巴的荔枝果实。

③不过,与干旱孤军奋战,还不是荔枝所要面对最糟糕的问题。

荔枝壳还含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这些酶会把很多无色的多酚类物质都加工成为黑色素,这就是会使荔枝颜色变深的褐变作用。

这些酶的加工速度很快,“一日而色变”足以说明它们的工作效率。

④虽然荔枝在采摘一日之后,果肉还会保持相对良好的状态,但是用不了多久,它也会步果壳的后尘,而衰老的原因出在它自己身上。

植物的果实(比如苹果、梨等)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喘气呼吸,在这个过程中,果实内的糖类物质会被逐渐消耗。

只不过,这个过程进行得很缓慢,我们听不见它们的喘气声罢了。

⑤不过,荔枝的呼吸强度可以达到苹果或梨的4倍,不仅如此,从树上摘下来的那一刻起,荔枝的呼吸作用还会不断加强。

其结果是果肉中的糖类物质被迅速消耗,维生素c也会迅速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气味不佳的醇醛类物质。

荔枝在采摘二三日之后香味尽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大喘气”的结果。

⑥除了本身“体质”的大缺陷,荔枝还有个不利于“美容养颜”的坏毛病,那就是释放乙烯。

乙烯和我们常吃的香蕉有着不解之缘。

为了便于运输,蕉农一般会在成熟前把青色的香蕉采收下来,等送到目的地之后,只要用乙烯一喷,在很短时间内青色的果实就会变成看起来黄澄澄的大香蕉了,这可能是北方吃到的香蕉总是淡而无味的一个原因。

⑦但乙烯不仅可以把青果催熟,而且可以把熟果催败。

荔枝的危险之处正在于此,它们不但会释放乙烯,而且会越放越多。

直到把自己催得“人老珠黄”,流水变味,释放量才会下降,可一切为时已晚。

⑧总之,种种自身缺陷注定荔枝在脱离大树之后,不用多久就会“香消玉殒”。

(有删改)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荔枝壳是不折不扣的“样子货”。

(4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说材料中的方法可以使荔枝保鲜的原

因。

(4分)【材料】唐朝的杨贵妃爱吃荔枝,皇帝曾派人从四川骑马疾驰到长安,只为把荔枝送给她吃。

为了博得贵妃那难得的一笑,众多能工巧匠都得开动脑筋来使荔枝保鲜。

据蔡襄的《荔枝谱》记载,在竹林里砍下一棵大竹子,凿开一个洞做成竹筒,把鲜红色的荔枝放在水分充足的竹筒里头,然后用泥或蜡密封。

这样一来,荔枝能保藏到次年的冬天,依然保持着新鲜和美味。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包容

①我们常听到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应有包容之心。

②包容是一种修养。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

得知家里为建房地基与邻居发生争吵,想借他的权望来解决此事。

他便修书一封:

“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觉得董笃行的话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

而邻居见董

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

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其实这就是一种修养。

它是一种精神的凝聚,是一种善良的结晶,也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淀!

③。

项羽不懂得包容,轻视贫寒,滥杀无辜,致使他失掉民心,兵败之后自刎于乌江。

韩信未发迹时有过“胯下之辱”,在统一之后,再见到当初侮辱自己的无赖儿郎,却能不计前嫌地任命他为巡城校尉,这种让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做法使他赢得了千古美名。

由此看来,韩信要比项羽更有智慧。

这种包容是能够让人钦佩的气概,是对他人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是使自己走向成功的坚实的基石。

④包容是一种境界。

英谚有云:

“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

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对士子学人的包容,则迎来了继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高潮。

可见,这些人对他人的包容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是拥有了博大的胸襟,拥有了高贵的品质。

⑤包容是【甲】,包容是【乙】,包容是【丙】。

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选文有改动)

18.请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19.请根据文意,在第③段的横线上填一句合适的话语。

并说说本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

论证方法。

(3分)

2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分)

a.大智若愚b.厚德载物c.淡泊名利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

?

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

【篇三:

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txt>姓名:

分数:

一、看拼音,写词语

()()()(

()()()

()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聊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

?

也?

?

不管?

?

也?

?

是?

?

还是?

?

宁可?

?

也不?

?

如果?

?

就?

?

1.()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a.假设b.排放c.假使

2.乃呼儿出()a.你,你的b.竟c.就,于是

3.若无其事()a.若是,如果b.如同,好像c.你

六、判断题

1.剧本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或者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七、仿写句子,把句子写生动。

1.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

2.太阳落山了。

(改为拟人句)

八、选词填空。

(一)满腔热枕冷嘲热讽理屈词穷语重心长据理力争

1、面对卖假货的店主,我们(),他(),把这些劣

质产品收起来了。

2、老师()地对我们说:

“同学们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不

能(),而应该()地帮助他。

(二)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

今天早上,气温()降

了下来。

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道红光从我眼前闪过,

哇,一位中年人()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跑步,一股敬佩之情()

而生。

我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三)星期天,爸爸带我去郊外钓鱼,结果一条也没钓着,这真是

()

呀!

(填上歇后语)

九、照样子,写词语。

(9分)

1、描写人物外貌的:

眉清目秀、()、()、

()

2、描写人物心理的:

愁眉苦脸、()、()、

()

3、反映历史故事的:

三顾茅庐、()、()、

()

十、阅读积累与

(一)《晏子使楚》片段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地时候,有两个武

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

“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

他是哪里人?

”武士回答说:

“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

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自高自

大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

色,站起来,说: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

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

“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

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

查部。

2.在文中()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笑眯眯—()嘲笑—()神情自

若—()

3、文中第一个“水土”是指(),第二个“水土”是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5.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6.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7.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二)()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

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

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

水,对徐文长说:

“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

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得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

“既然你过了桥,礼物

我当然要给你,但是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

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

“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处去

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是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办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

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

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

“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短文加上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难题考徐文长的?

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的呢?

请用“”在文中画下来。

5.你觉得徐文长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呢?

6.我会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三)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

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

深绿色已经褪尽了。

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

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

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

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

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

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

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

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

外公看了看信封,说:

“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

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