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2569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docx

关于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情况的汇报

关于我市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奶业条例》情况的汇报

大庆市人民政府

2008年6月27日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市贯彻实施《黑龙江省奶业条例》(以下简称奶业条例)情况分两部分汇报如下:

一、我市贯彻实施《奶业条例》推进奶业发展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黑龙江省奶业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我市把实施以奶牛为重点的“农转牧”战略作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强力推进。

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和效益驱动下,我市奶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奶牛存栏由2004年的万头增长到2007年的万头,增长%,一跃成为全国奶牛优势发展区域;今年上半年预计可达到万头,同比增长%。

鲜奶产量由2004年的68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万吨,增长%,被授予全国牛奶生产十强市;今年上半年鲜奶产量预计可达到50万吨,同比增长%。

奶牛群体单产由2004年的吨提高到2007年的吨,高出全省500公斤,全国1000公斤;2007年畜牧业产值达到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已连续5年实现“半壁江山”的目标。

其中全市奶牛业产值2007年达到23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7%。

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达1560元,占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9%。

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庆市的奶业已实现了从副业到富业、从配角到主角的跃升。

在贯彻《奶业条例》推进奶业发展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贯彻学习,为奶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黑龙江省奶业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我们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了广泛宣传,采取以会代训、专题电视讲座、集中培训、印发宣传手册、张贴标语、悬挂过街横幅以及“科普之冬”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奶业条例。

我们共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21次;举办专题电视讲座26次,集中培训110期,受教育人数达8万人次;出动宣传车辆120台次,宣传人员达800多人次,印发各种宣传材料20万份。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奶业条例已深入人心,在促进我市奶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抓繁育改良,提升良种覆盖率。

一是实施良种奶牛建档工程。

自2002年以来,市财政投资1500万元,组建了大庆市家畜良种繁育中心,在全国地市一级率先开展了良种奶牛建档工作,2003年以来累计完成良种奶牛建档万头。

依托建档成果,全面开展了选种选配,结束了我市奶牛近亲繁殖和杂交乱配的历史。

二是加大了良种补贴冻精发放力度。

2004年以来,已累计发放优质冻精100多万剂,其中国家良种补贴冻精80万剂,为广大养殖户直接减轻经济负担1200多万元。

2008年上半年共发放良补冻精20万剂。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随着谗神等一批肉食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提高奶业经济效益的实际需要,今年我们又引进经济适用乳肉兼用型品种德国弗莱维赫冻精3万剂,每剂市财政补贴25元,不但丰富了我市奶牛品种,而且创造了高效产乳、乳肉兼用新的生产模式。

三是引进优质高产奶牛。

为了加速构建我市良种奶牛核心群,2003年以来,市政府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为每头牛每年贴息400元,连续贴息3年,先后三批从澳大利亚为广大养殖户引进优质良种奶牛7272头,平均单产都在六吨以上。

(三)抓政策扶持,全力规避养殖风险。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自2004年以来,仅市级财政投入牧业发展资金就达6000万元,平均每年投入1500多万元,其中70%用于奶业。

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了防疫费统筹、草原改良投入、青贮饲料补贴、青贮机械补贴、奶牛保险、畜牧兽医人员培训、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等。

强有力的财政投入,保障了奶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免费提供疫苗。

由市、县两级财政统筹疫苗款,免费提供各类畜禽疫苗,200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购买注射8大类37种畜禽疫苗亿头(只)份,其中今年上半年注射4900万头(只)份。

奶牛全部采用进口佐剂油苗注射,不但保证了防疫密度,而且提高了疫病防治的质量。

三是开展奶牛保险。

我市从2004年开始,采取省、市、县财政补贴、农户自筹的办法,开展奶牛保险工作。

几年来,省、市、县(区)三级财政共投入扶持资金1100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323万元,县区财政投入297万元,已累计完成奶牛保险80673万头。

四是对优质后备母牛实施补贴。

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我市项目区内共有78294头优质后备母牛受到补贴,补贴资金总额达到万元,其中地方匹配万元。

(四)抓标准化生产,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一是普及应用养殖新技术。

综合组装标准化生产技术,采取专家讲座、现场指导等办法,推广应用一批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优质牧草生产技术、青贮、黄贮、微贮利用技术等。

2007年,全市共举办各种养殖技术培训班156期,培训人数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册,发放光盘4500张。

目前,我市每户奶牛养殖户家中至少有1个养殖技术明白人。

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

我们把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养殖作为有效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来抓。

通过招商引资建、扶持养殖大户建、民间集资建等方式,不断提高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

目前全市5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大户已达到1202户,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已达到53个,千头奶牛专业村达到15个,万头奶牛专业乡达到7个。

三是扩大DHI测试技术推广面。

2005年市政府扶持200万元,建立了大庆市奶牛生产性能DHI测试中心。

几年来,中心已在庆新牧场、泰康奶牛广场、红岗区杏树岗镇奶牛广场等8处,设立了DHI测试点,累计测试奶牛5万头次,利用DHI测试报告指导牛场,使被测奶牛的营养水平、生产性能、牛群健康和牛场管理等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平均单产水平提高300公斤以上。

(五)抓舍饲精养,转变传统粗放养殖方式。

一是全面推行草原禁牧、奶牛舍饲。

我们把推行草原禁牧做为转变传统靠天半舍饲粗放养殖方式的关键环节来抓,大力推行“标准舍、冻精配、青贮料、全价喂、科学管、创高产”的科学精养模式。

从2005年开始,我市1034万亩草原全部实施禁牧,草原生产力得到了明显恢复,亩产干草从禁牧前的不足40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80公斤,促进牧民直接增收亿元。

二是大力推广青贮饲料种植。

2003年以来,市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1482万元,采取青贮窖、青贮种子和青贮机械财政补贴等方式,共为广大养殖户发放补贴的青贮、苜蓿等饲料种子180万公斤;无偿为广大养殖户和青贮公司提供大中小青贮机械1215台套。

2007年,全市青黄贮面积达到120万亩,青黄贮总量达到300多万吨。

同时,今年为了落实省里对奶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全市购买TMR全混日粮搅拌机28台,总投资780万元。

其中,省财政补贴307万元,市财政补贴78万元,县区财政补贴60万元,群众自筹325万元。

TMR的应用,使奶牛采食饲料营养均衡,既减少了饲草浪费,增加了采食量,又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和产奶量,同时奶牛的营养代谢疾病又得到了控制,深受广大养牛户的欢迎,建议省里进一步加大推广和扶持力度。

三是实施青贮窖补贴。

2007年全市有108个奶牛户(公司)拿到该项目的资金补贴,共新建青贮窖8.5万立方米,总投资765万元,其中省财政投资万元,县区财政补贴万元,群众自筹612万元。

(六)抓产业化经营,增强龙头拉动基地的能力。

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

近几年,全市上下通过内引外联,先后吸引了伊利、蒙牛、妙士等一批国内知名乳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大庆。

目前,全市乳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1家,形成了以伊利为龙头,年加工鲜奶150万吨的能力,2007年实际加工鲜奶8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2亿元,适度超前的乳品加工业,有效地牵动了基地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了奶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围绕促进龙头与基地之间的协调发展,我们大力发展各类奶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通过合作组织的调节作用,使乳品加工企业、奶站和奶农之间关系进一步理顺。

目前全市各类奶业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55个。

(七)抓行业执法,规范整顿奶源市场秩序。

一方面,加大了执法打击力度。

我们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奶业条例》规定,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奶站的经营行为,对全市的流动收奶户进行了清理,坚决取缔了无证经营的业户和非法收奶户,确保养牛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共处理涉奶案件301起,取缔非法收奶户236家(户),为奶农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另一方面,加强奶站的自身建设。

为了保证生牛奶在销售、收购等环节的质量安全,我们积极鼓励广大养殖户个人建站、联合办站或以合作社形式建设机械化奶站。

自2004年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共新建机械化榨奶站231家,占现有固定奶站的%。

奶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而且前景广阔。

但在前进中,在转型期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突出表现是:

一是龙头牵动力不强。

一方面有的县区没有乳品加工企业,导致奶业发展受限;另一方面已有的龙头企业有的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开发市场能力弱。

当市场形势不好时部分企业通过下调奶价以降低成本,变相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奶农。

二是奶源质量不高。

由于农户分散饲养,导致分散挤奶,并且相当一部分是手工挤奶,牛奶卫生难以保障。

三是草畜矛盾突出。

2007年大庆市草食畜存栏已发展到80万个牛单位,再加出栏数折合牛单位可达到100万个。

我市从2005年已实施全禁牧,按照1个牛单位1年舍饲需吨饲草计算,需350万吨饲草,而现有草原只能提供80万吨饲草,可见草畜矛盾十分突出。

四是良种覆盖率还不高。

突出表现是:

一方面高产奶牛比例低,基数少,增长慢;另一方面,优质饲料不足,尽管近几年我们加大了苜蓿、青贮的补贴推广力度,但由于一些群众不认识,普及面还不够大,速度还不快,使用率还不高,直接影响了奶牛单产水平。

五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主要是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连接还处在松散型阶段,由于原料奶收购、加工、运销的地区垄断性,加工者实际上掌握着原料奶的定价权,奶农的利益往往得不到维护和保证。

另外,随着饲草饲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养牛效益开始下降。

二、下步落实好《奶业条例》的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

在继续实施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青贮和苜蓿种子补贴、良种冻精补贴、奶牛保险补贴和疫苗免费供应等政策的基础上,要把国家和省最近相继出台的对奶牛扶持政策落实好,需要地方配套的我们要做到足额及时到位。

同时,进一步加大草原禁牧和草原改良建设力度,大力推广青贮饲料和优质豆科牧草,搞好秸秆“三化”(氨化、盐化、碱化)、“三贮”(微贮、黄贮、青贮),为奶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进一步加大六吨奶工程的推进力度。

一要加快规模化小区建设。

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小区用地,大力建设奶牛养殖小区,提高奶牛养殖的集约化水平。

二要积极推进奶牛良种化。

充分依托我市奶牛建档成果,全面开展选种选配,不断扩大国家奶牛良种补贴冻精的使用面和乳肉兼用弗莱维赫品种的推广面,提高我市奶牛良种覆盖率。

三要大力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做到良料良法相配套。

特别是要大力应用DHI奶牛生产性能测试技术和扶持推广奶牛全混日粮饲喂技术(TMR),尽快解决粗放饲养导致的低产低效及健康水平下降问题。

四要认真抓好重大疫病防治。

全面采用标准化免疫程序,推行健康合格证制度,做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常态化,确保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保持100%。

3、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

一是引导乳品加工企业把奶源基地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列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加大返哺力度,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引导企业与奶农建立公平、公正的鲜奶收购合同关系。

全面落实省里“最低保护价下的市场调节价格”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广大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三是引导企业按照全市奶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合理开拓奶源加工基地,并扶持和鼓励企业把新产品研发和抢占市场做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强企业管理,创建优势品牌,提升拉动能力。

4、进一步加快奶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

强化市、县两级奶业协会建设,引导其按照“协调、服务、维权、自律”四大职能来开展工作,把不便于政府和企业做的事做好。

同时,扩大服务范围,真正承担起提高企业和奶农组织化程度的任务,把各自为战的企业团结起来,把分散、落后、封闭、守旧的小农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一条反映灵活、关系密切、多方盈利的产业链。

5、进一步规范整顿奶源市场。

按照《奶业条例》要求,禁止原料奶收购企业通过非正常手段垄断、操纵原料奶收购价格,或者采取压低等级等手段侵害奶农的合法利益。

要依法对收奶站点进行清理整顿,坚决打击无照经营、坑害奶户、压等压价压量等不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奶源市场秩序。

市政府已经决定成立大庆市生鲜牛乳检验仲裁所,以加强我市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监管,当企业、奶站和奶户在收购生鲜牛奶行为中,发生产品质量争议时,可由检验所进行检验和仲裁,切实维护好企业、奶站及奶农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