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211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4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最新修订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历史启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

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正所谓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是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教师讲述:

隋朝建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

(1)措施:

①经济: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

大运河的开通

1.教师讲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基本概况。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图片展示。

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4.史料解读。

材料一: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5.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答案提示:

(1)积极影响:

①经济上:

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

②政治上:

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

(2)消极影响:

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目标导学三:

科举制的创立

1.结合课本知识:

概括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

(1)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史料解读。

材料一: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材料二:

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选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

(1)基本情况:

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

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影响:

通过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大都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4.根据材料二,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5.总结历史认识: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目标导学四:

隋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

材料:

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

(1)根本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直接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教师讲述:

隋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三、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

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是隋朝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

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内容,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约1300年的历史。

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

今天的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的教训;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创立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等,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

(学生回答:

唐朝)

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

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繁荣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教师讲述:

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教师讲述:

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答案提示:

(1)主观原因: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史料解读。

材料一: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

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

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

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

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

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

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

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5.根据材料讨论唐太宗采取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目标导学二:

女皇帝武则天

1.图片展示。

武则天像

2.教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情况即可。

教师概要:

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

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目标导学三:

“开元盛世”的开创

1.史料解读。

材料一: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阳),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

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

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

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

史载:

“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

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2.根据材料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

答案提示:

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3.学生分组讨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及带来的结果。

  答案提示:

(1)主要措施:

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具体措施:

①任用贤能。

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结果:

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