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183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docx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

Revisedasof23November2020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案

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上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了解电脑老朋友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信息技术学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单元的学习及提升信息素养奠定基础。

本单元共6课时,每课1课时,其中“综合实践”一课为综合课,设计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及各部分功能;了解本单元相关概念(如硬件、软件、压缩、复制、粘贴、删除、剪贴板等);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了解Windows桌面、窗口的组成;了解文件夹的树状结构及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界面及作用。

2、技能目标:

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文件夹的选定、建立、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掌握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

能理解任务的要求,根据既定任务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能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如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区分、文件资料的分类整理);能比较、鉴别、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复制、移动等);能阐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概念的理解);能熟练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完成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

知道并遵守机房的操作规则,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感受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和道德规范;逐步增强自律意识,能进行自我保护。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

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

2、难点:

对本单元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四、教学方法

理论部分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如先欣赏相关内容的学习课件与学生阅读课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学,后采取练习题的方式检测所学知识,可将课本练习、练习与评价手册中的内容制作成电子版的,这样理论知识仍然可以在机房完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

实践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课件创设情境(如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可以利用文件内字符的操作为切入点),以电脑为意义建构工具,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交流反馈、总结规范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

教学中,可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综合实践可采取“打擂台”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单元知识,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

?

?

?

第一课飞速发展的电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能列举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卫生、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知道计算机硬件组成;识别常见计算机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能列举计算机常用软件。

2、技能目标:

尝试在课件或课本的引导下自学知识点;熟练使用计算机(开/关机、窗口、课件操作)。

3、情感目标:

感受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作用。

(二)难点

1、计算机名词的记忆与区分。

2、计算机硬件分类。

三、知识点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主要元器件、速度和体积的变化)。

2、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工业、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应用)。

3、计算机硬件(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简称和常见型号、存储器的分类、容量单位、常见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4、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的主体是程序,是计算机的灵魂;常见软件)。

5、能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

四、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计算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可是它到底有哪些功能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认识一下计算机。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什么是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精确地进行计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目前,用得最多的计算机是个人计算机,简称PC。

2、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发展: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发展阶段。

3、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教学等。

(三)布置作业:

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

第二课使用电脑的平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Windows98桌面组成;描述窗口元素的组成;了解文件与文件夹概念;了解菜单的分类、对话框的开启和组成元素及“帮助”系统的应用;识别不同类型文件的不同图标表示;理解计算机中文件资料的树状结构。

2、技能目标:

熟练窗口的基本操作;尝试对话框、菜单、“帮助”系统的操作。

3、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体验Windows98操作系统的操作原则;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Windows98桌面组成。

2、窗口的操作。

3、区别不同类型文件的图标表示。

4、理解计算机中文件资料的树状结构。

(二)难点

1、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

2、区别不同类型文件的图标表示。

3、树状结构的理解。

三、知识点

1、Windows98的基本操作。

桌面的组成:

桌布(桌面背景)、图标(开启方式)、任务栏(“开始”按钮、快速启动工具栏、任务显示区、系统托盘区)等。

窗口的组成:

窗口名称、标题栏(功能)、窗口控制按钮、菜单栏(功能)、地址栏、垂直/水平滚动条、工具栏(调整)、工作区、状态栏(功能)等。

窗口的操作:

移动、窗口满屏、隐藏窗口、改变窗口大小、关闭窗口。

菜单的分类:

“开始”菜单、窗口菜单、快捷菜单。

对话框的打开:

菜单中带有“…”的项目表示执行后会打开一个对话框。

对话框的使用:

单选标记、复选标记、命令按钮、列表框、文本框、下拉列表框

帮助:

“帮助”的启动和功能。

2、文件和文件夹(不同类型的文件用不同的图标表示、文件夹的功能、文件夹与文件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可是计算机由什么组成它是怎么工作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什么是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

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都是计算机的硬件。

2、教师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是组成计算机的硬件。

(2)教师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件,让学生认识。

讲解其部分组件的作用:

A、中央处理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类似人的大脑,负责控制及处理数据。

B、存储器:

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内存储器能够较快地读出和写入数据。

外存储器可以长期保存数据。

C、输入设备:

是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D、输出设备:

是钭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供用户使用。

(三)练一练:

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知道各部分的作用吗

(四)布置作业:

进行市场调查,用4000元能组装一台什么档次的计算机列出你的组装方法。

第三课管理电脑的资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件夹的树状结构;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命名规则;比较“资源管理器”与“我的电脑”异同。

2、技能目标:

熟练启动资源管理器;尝试文件夹的展开、折叠操作;熟练文件与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

3、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体验Windows98的操作规则;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文件与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

2、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二)难点

1、文件与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2、对文件夹树状结构的理解。

三、知识点

1、资源管理器的启动。

2、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界面(工作区、文件夹的展开与折叠、文件文件夹的四种查看方式及四种图标的排列方式)。

3、新建文件和文件夹(窗口菜单、快捷菜单两种建立方式,强调建立前选定位置)。

4、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5、“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硬件,可是计算机软件由哪些部分组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是软件:

软件是指为解决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相关的文档资料。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2、系统软件:

是用来管理计算机硬件的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桥梁。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计算机内安装的软件资源。

Windows就是一种常见的操作系统。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类实际应用问题而开发的专用软件。

(三)练一练:

说说软件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

在你接触到的软件中,你能说出哪些是系统软件,哪些是应用软件吗

第四课文件多了要管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选定、复制、移动、删除等概念;知道回收站的功能;了解剪贴板的功能;比较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的异同。

2、技能目标:

尝试文件与文件夹的查找操作;熟练对文件与文件夹的选定、复制、移动、删除操作。

3、情感目标: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规范、严谨、有序的学习态度。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文件与文件夹的选定。

2、文件与文件夹的复制。

(二)难点

1、文件与文件夹复制、移动、删除概念及操作的异同点。

2、剪贴板的概念。

三、知识点

1、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2、选定文件和文件夹(单个选定、多个连续选定、多个不连续选定)。

3、复制文件和文件夹(单个复制、多个复制)。

4、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单个移动、多个移动)。

5、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删除、还原、清空回收站)。

6、移动与复制的区别。

7、剪贴板的功能。

四、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组成元素,那么Windows视窗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桌面的构成:

通常,Windows桌面由桌布、各种图标、任务栏、开始按钮等组成。

2、教师演示、讲解窗口:

窗口是Windows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该窗口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地址栏、窗口工作区、状态栏等几部分。

3、教师演示、讲解窗口的操作:

在Windows中,可以对窗口进行移动、满屏、隐藏、改变大小和关闭等操作。

(三)练一练:

说说Windows桌面都有哪些项目组成。

(四)布置作业:

说说对窗口能进行哪些操作,并动手试一试。

第五课我给文件减减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压缩、解压缩的概念及意义。

2、技能目标:

尝试压缩软件的安装;熟练文件压缩与解压缩操作(单个文件与多个文件);实现压缩效果的查看。

3、情感目标:

亲历软件的安装过程,提高动手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文件的压缩。

2、文件的解压缩。

(二)难点:

多个文件的压缩。

三、知识点

1、安装压缩软件。

2、压缩文件(压缩的概念、压缩的意义、单个文件的压缩、多个文件的压缩、压缩效果的查看)。

3、文件的解压缩(解压缩的含义、步骤)。

四、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桌面构成及其硬、软件组成。

可是,计算机中的文件资料是怎样管理的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文件和文件夹:

计算机中的文件很多。

为了专门别类地管理文件,把相同类型或者相同功能的文件存储在一个文件夹内,就好像我们把类型的书面文件放在一个文件袋内一样。

2、教师讲解、演示资源管理器:

在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是管理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