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772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docx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从中央银行的起源和大多数国家设立中央银行的情况看,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处于这样四个方面的需要:

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直到1897年才独占发行权,开始履行中央银行职责,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虽然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是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是经由这样三个途径:

  

(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法国的法兰西银行、德国的普鲁士银行;  

(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二次大战前后发展中国家和独立国家的中央银行;  (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

前苏联、东欧各国及中国的中央银行。

  目前,全球各国中央银行主要有单一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和准中央银行制等四种类型。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第二,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第三,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目前国际上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模式主要有:

  第一,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美国和德国都属于这一模式。

  第二,独立性稍次的模式。

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属于这一模式。

  第三,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其代表国家是意大利。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

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中央银行的业务目标不是为实现盈利,而是为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管理金融的银行等四个方面。

  1.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是一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职能:

  

(1)中央银行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2)中央银行应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应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正确处理好货币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中央银行应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具有以下基本职责:

  

(1)代理国库。

  

(2)对政府融通资金。

中央银行对政府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有:

政府财政收支出现暂时失衡或财政长期赤字时,中央银行向财政直接提供贷款以平衡财政收支;中央银行进入一级市场直接购买政府债券,由此形成直接流入国库的财政收入。

  (3)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4)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进行金融事务的协调、磋商等。

  (5)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为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各种资料、数据和方案。

  3.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通过办理存、放、汇等项业务,作商业银行与其他进入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履行以下几项职责: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2)充当最后贷款人。

通常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票据再贴现;二是票据再抵押。

  (3)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4)主持外汇头寸抛补业务。

  4.管理金融的银行  【例题·多选题】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中枢,它的职能包括( )  A.发行的银行  B.政府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企业的银行  E.管理金融的银行

 

『正确答案』ABCE

    三、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所记载的资产、负债的任何变动,均能放映国民经济的变动情况。

  表9—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 产

负 债

国外资产外汇黄金贴现及放款政府债券政府借款其他资产(固定资产等)

通货发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其他负债资本项目    

资产项目合计

负债及资本项目合计

  

(二)中央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的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基础。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1)货币发行。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即通常所说的钞票或现金,是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的最大负债项目之一。

  

(2)代理国库。

  (3)集中存款准本金。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3.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资产清算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这类业务可以划分为:

  

(1)集中办理票据交换。

  

(2)结清交换差额。

  (3)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第二节 货币政策体系

    一、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  

(一)金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经济的短期运行,解决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主要是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汇率政策,有时还使用收入政策。

  其二,宏观调控和政府管制都是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和操作的,但两者的具体目的和手段并不一样。

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手段,间接影响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以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而政府管制主要是运用行政权力,直接限制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

  其三,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宏观调控和政府管制,是因为市场会失灵和失败,宏观调控只是为了校正市场失败,使之更有效地运行,而不是为了抑制和取代市场。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

一是战略引导,包括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二是财税调控,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三是金融宏观调控。

  具体讲,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

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实行二级银行体制。

  【例题1·单选题】金融调控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调控的主要类型是( )。

  A.计划调控与行政调控  B.计划调控与政策调控  C.行政调控与法律调控  D.政策调控与法律调控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政策和法律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

  【例题2·单选题】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指( )的运用。

  A.利率政策  B.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  D.贴现政策

 

『正确答案』B

  【例题3·多选题】以下关于金融宏观调控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是二级银行体制  B.金融宏观调控主体是商业银行  C.金融宏观调控包括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  D.政策和法律调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  E.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ACDE

  

(二)货币政策及其特征  1.货币政策的涵义  货币政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狭义的货币政策主要是研究货币的发行与调控,货币量与产出、收入、价格、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并围绕这些经济联系与影响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3)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

  (4)货币政策是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

  【例题·多选题】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  A.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B.调节社会总供给的政策  C.短期间断的经济政策  D.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  E.宏观间接调控政策

 

『正确答案』ADE

  3.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扩张型货币政策  

(2)紧缩型货币政策  (3)非调节型货币政策  (4)调节型货币政策  (三)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1.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市场机制过程可以理解为同一事物的两层涵义,即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和调控机制。

  

(1)调控主体:

中央银行  

(2)调控工具: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3)操作目标:

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基础货币  (4)变换中介: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的是基础货币,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一级主控变量,从基础货币转为社会货币供应量必须通过具有存款货币创造能力的商业银行这个金融中介的转换传导,因此,商业银行称为金融宏观调控的变换中介。

  (5)中介指标:

货币供应量  (6)调控受体:

企业与居民户  (7)最终目标:

总供求对比及相关四大政策目标  (8)反馈信息:

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  2.金融宏观调控的两个领域和三个阶段  两个领域:

金融领域和实物领域。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央银行操作货币资产工具对一阶变量基础货币的直接控制;第二阶段,基础货币的变化通过使用银行信贷行为对二阶变量货币供应量产生间接控制作用;第三阶段,再由二阶变量货币供应量变化间接影响实现货币资产最终目标。

  (四)一种新的货币资产框架: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针对该项目的目标的货币资产制度。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的条件主要有: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货币政策的高度透明度;  (3)利率的市场化;  (4)浮动汇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资产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长期价格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政策目标。

  第二,在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的约束下,为达到产出稳定等其他目标,中央银行短期内拥有采取灵活政策的权力——这就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

  第三,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货币政策决策者保持实质性的开放和透明。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最终目标体系  

(1)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4%以下就是比较合理的。

  【例题·单选题】一般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国际收支平衡  D.经济增长

 

『正确答案』B

  

(2)充分就业  在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的100%就业,通常是将两种失业排除在外:

一是摩擦性失业,即由短期内劳动力供求失调或季节性原因而造成的失业;二是自愿性失业,即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西方国家的多数学者认为5%以下的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

  【例题·单选题】在经济学中,关于充分就业的含义是指( )。

  A.社会劳动力100%就业  B.所有有能力的劳动力都能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C.并非劳动力100%就业,至少要排除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D.西方国家一般认为10%以下的失业率为充分就业

 

『正确答案』C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以一个年度周期内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只要年末的国际收支数额基本持平,就称之为平衡。

动态平衡是指以一定时期(3年、5年)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

  【例题·单选题】一般来说,一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  A.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B.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  C.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产业结构升级  D.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促进金融改革

 

『正确答案』A

  2.货币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  一般都只能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间寻求可以接受的组合点。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例题1·单选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基本统一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A

  【例题2·单选题】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矛盾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  C.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C

  【例题3·多选题】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C.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E.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正确答案』BCDE

  

(二)货币政策工具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应当是属于中央银行自身的信用管理业务,另一方面必须是针对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变量发生作用。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本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1)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即需要提交准备金的存款的种类和数额;

(2)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即中央银行依据法律规定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提取准备金的比例;(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只能是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资产不能充作存款准备金;(4)规定存款准备金提取的时间。

  存款准备金率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

其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2)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3)宣示效果。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是:

(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易实施;

(2)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必须立即执行;(3)对松紧信用较公平,一旦变动,能同时影响所有的金融机构。

  其缺点是:

(1)作用猛烈,缺乏弹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因此其有固定化的倾向;

(2)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如果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金,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将部分超额准备金冲抵法定准备金,而不必收缩信贷。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也是现在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贷中央银行资金的成本;

(2)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即对再贴现的票据种类和申请机构区别对待,或抑制或扶持,以影响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流向。

  再贴现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借款成本效果;

(2)宣示效果;(3)结构调节效果。

中央银行不仅可用再贴现影响货币总量,还可用区别对待的再贴现政策影响信贷结构,贯彻产业政策。

  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前提条件是:

(1)要求在金融领域以票据业务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样才能形成一定数量的再贴现票据。

(2)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3)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

  再贴现的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

(2)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机动、灵活,可调节总量还可以调节结构;(3)以票据融资,风险较小。

  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

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或中央银行票据等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

它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得最多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

(2)通过影响银行存款准备金来影响经济。

  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条件是:

(1)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须持有相当数量的有价证券;

(2)要具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3)信用制度健全。

  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对买卖证券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及对象可以自主、灵活地选择,故具有以下优点:

(1)主动权在中央银行,不像再贴现那样被动;

(2)富有弹性,可对货币进行微调,也可大调,但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作用猛烈;(3)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可同时交叉进行,故很容易逆向修正货币政策,可以连续进行,能补充存款准备金、再贴现这两个非连续性政策工具实施前后的效果不足;(4)根据证券市场供求波动,主动买卖证券,可以起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

  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缺点是:

(1)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2)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比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多,往往带来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例题1·多选题】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主要是( )  A.借款成本效果  B.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C.结构调节效果  D.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E.宣示效果

 

『正确答案』BDE

  【例题2·多选题】再贴现最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前提条件是( )  A.票据融资业务发展水平高  B.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  C.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  D.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  E.利率市场化

 

『正确答案』ABD

  【例题3·单选题】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市场购入国库券时,相应会( )基础货币。

  A.回笼   B.购入   C.买断   D.投放

 

『正确答案』D

  【例题4·多选题】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缺点是( )  A.作用猛烈  B.影响证券市场稳定  C.时滞较长  D.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E.干扰其实施效果的因素多

 

『正确答案』CE

  【例题5·单选题】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缺点是( )。

  A.作用猛烈,缺乏弹性  B.政策效果很大程度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  C.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  D.从政策实施到影响最终目标,时滞较长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再贴现的主要缺点是:

再贴现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

  【例题6·单选题】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

  A.主动权在政府  B.主动权在企业  C.主动权在商业银行  D.主动权在中央银行

 

『正确答案』D

  【例题7·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公开市场业务优点的是( )。

  A.能够稳定证券市场  B.易于逆向修正货币政策  C.政策时滞较短  D.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富有弹性

 

『正确答案』C

  4.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这类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第二,消费者信用控制。

  第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第四,优惠利率。

  

(2)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贷款限额  第二,利率限制  第三,流动性比率  第四,直接干预  (3)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道义劝告。

  第二,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指导”执行。

  【例题·单选题】窗口指导属于( )货币政策工具。

  A.一般性  B.选择性  C.直接信用控制的  D.间接信用控制的

 

『正确答案』D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利率。

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凯恩斯学派又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即一般均衡分析。

其主要内容:

(共四点)以下重点强调第二点:

  第二,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必将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这时如果没有新增加的货币供给,则货币供求中需要相对上升将导致下降的利率回升。

这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

  凯恩斯学派在货币传导机制的问题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利率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在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上,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则增加货币供给所能导致的收入增长就会比较大。

  【例题·单选题】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变量是( )。

  A.利率  B.汇率  C.货币供应量  D.基础货币

 

『正确答案』A

  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则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用符号表示就是:

M→E→I→y  M→E表示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

  E→I表示的是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货币注意者认为这是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但就长期来说,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即货币是中性的。

  该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来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人们的意愿持有量,从而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支出和货币收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重新注重金融结构的作用。

  【例题·单选题】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分歧在于( )  A.前者强调利率指标而后者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B.前者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而后者强调利率指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C.前者强调基础货币而后者强调短期利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D.前者强调短期利率而后者强调基础货币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A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指标  

(1)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涵义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设置的必要性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以下三种功能:

  第一,测度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间必须设置短期的、数量化的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预计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二,传导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间,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第三,缓冲功能。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必须具有内生性,必须具有传递的直接性,必须具有可控性,必须具有可测性。

除内生性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内涵要求外,一般将其概括为: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第一,可测性。

  第二,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作为中间目标的金融变量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

  第三,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中间目标的变动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

  2.货币政策可供选择的中介目标  

(1)利率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主要是指中长期利率。

  利率兼具经济变量、政策变量特性。

  

(2)货币供应量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最大的问题是指标口径的选择。

  货币学派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将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主张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

  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货币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并有超出中央银行控制的趋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稳定关系也在逐渐破裂。

  3.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