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391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docx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学年高一期中化学试题doc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三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史.

【分析】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A、图中标志是爆炸品标志;

B、图中标志是氧化剂标志;

C、图中标志是剧毒品标志;

D、图中标志是腐蚀品标志;

【解答】解: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应贴腐蚀品标志.

A、图中标志是爆炸品标志,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图中标志是氧化剂标志,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C、图中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

D、图中标志是腐蚀品标志,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标志的含义,然后结合需要张贴的药品的具体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如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  )

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

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

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结合仪器的用途来解答.

【解答】解:

由图可知,图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则四个装置对应的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的仪器及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混合物分离装置的考查,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3.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排除SO42﹣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

C.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

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的干扰

【考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分析】在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时,如果对溶液成分没有限制,则需要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粒如碳酸根离子、银离子等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

【解答】解:

A、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多少没关系,故A错误;

B、加盐酸时,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可以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阴离子的干扰,故B正确;

C、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纯度没关系,故C错误;

D、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银离子,所以不需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知识,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难度不大.

 

4.某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⑤④D.③⑤②①④

【考点】粗盐提纯.

【专题】综合实验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粗盐中的杂质可知:

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为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

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⑤④或②③①⑤④;

故选AC.

【点评】除杂问题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类重要问题,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把握好此原则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5.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C.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析】A、标况下,水为液态;

B、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C、溶液体积不明确;

D、求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碳酸钠中含2mol钠离子来分析.

【解答】解:

A、标况下,水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A错误;

B、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大于22.4L,故B错误;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C错误;

D、1.06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而1mol碳酸钠中含2mol钠离子,故0.01mol碳酸钠中含0.02mol钠离子即0.02NA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6.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食盐B.硝酸、烧碱、硫酸铜

C.碳酸、酒精、醋酸钠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

A、硫酸、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盐、盐,故A错误;

B、硝酸、烧碱、硫酸铜分别属于酸、碱、盐,故B正确;

C、碳酸、酒精、醋酸钠分别属于酸、有机物、盐,故C错误;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分别属于酸、碱、碱,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酸碱盐的概念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7.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下列气体,其质量最大的是(  )

A.N2B.SO2C.CO2D.CH4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解答】解: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气体中,其质量最大的就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四者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是:

28、64、44、16,二氧化硫的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8.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一种液体,先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加入则沉淀消失,这种溶液是(  )

A.蒸馏水B.0.5mol•L﹣1H2SO4

C.蔗糖溶液D.0.5mol•L﹣1MgSO4溶液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胶体具有均一稳定性,加入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氢氧化铁胶体逐滴加入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说明先胶体聚沉,后能溶解沉淀.

【解答】解:

A.蒸馏水不能使胶体聚沉,故A错误;

B.加入H2SO4是电解质溶液,会引起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继续加入H2SO4,氢氧化铁沉淀会溶解,故B正确;

C.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引起胶体聚沉,故C错误;

D.硫酸镁是电解质,能引起胶体聚沉,但不能溶解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应用,难度不大,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熟悉胶体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OH﹣、SO

、H+、Ba2+B.Cl﹣、NO

、Ba2+、Ag+

C.H+、Na+、Cl﹣、CO

D.Na+、SO

、K+、Cl﹣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钡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B.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C.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

【解答】解:

A.OH﹣与H+、SO42﹣与Ba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l﹣、Ag+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a+、SO42﹣、K+、Cl﹣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NaH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H2O是(  )

A.是氧化剂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水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分析水的作用,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水的氧化性.

【解答】解:

在NaH+H2O=NaOH+H2↑中,

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

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

则NaH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

 

11.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理解物质分类标准,依据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

B、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类,吸热放热反应依据反应能量变化分类,分类方法不同;

C、钾盐钠盐是根据盐中所含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依据盐中所含阴离子进行分类,二者交叉;

D、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四个不同概念;

【解答】解:

A、气溶胶包含在胶体中,故A错误;

B、吸热放热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钾盐和钠盐可以是碳酸盐,碳酸盐也可以是钠盐钾盐,故C错误;

D、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四个不同概念,图中关系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胶体和分散系,反应类型、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1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治疗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A、血液是胶体,可用渗析提纯胶体;

B、河水是胶体,能发生聚沉;

C、豆浆是胶体,盐卤是电解质溶液;

D、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解答】解:

A、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血液是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故可用渗析提纯胶体,是胶体的性质,故A错误;

B、河水是胶体,而海水中含氯化钠,故河水在入海口处遇到海水后能发生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是胶体的性质,故B错误;

C、豆浆是胶体,盐卤是电解质溶液,故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后能使豆浆发生聚沉,是胶体的性质,故C错误;

D、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和胶体的性质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胶体的性质及利用胶体性质对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解释,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3.已知14.2gX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71gB.71C.71g/molD.142g/mol

【考点】摩尔质量.

【分析】根据n=

=

计算.

【解答】解:

根据n=

=

,可知M=

=

=71g/mol.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注意摩尔质量是由单位的,单位为g/mol.

 

14.下列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500mL1mol/L的KNO3溶液

B.500mL1mol/L的Ba(NO3)2溶液

C.1000mL0.5mol/L的Mg(NO3)2溶液

D.1L0.5mol/L的Fe(NO3)3溶液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电解质产生的离子浓度等于电解质的浓度与化学式中该离子个数的乘积,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

A.1mol/L的K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1mol/L;

B.1mol/L的Ba(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1mol/L×2=2mol/L;

C.0.5mol/L的Mg(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0.5mol/L×2=1mol/L;

D.0.5mol/L的Fe(NO3)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0.5mol/L×3=1.5mol/L,

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浓度与电解质产生离子浓度关系,注意理解电解质产生的离子浓度等于电解质的浓度与化学式中该离子个数的乘积,与溶液的体积无关,难度不大.

 

15.同种物质中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3Br2+6KOH=5KBr+KBrO3+3H2O

B.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C.2KNO3

2KNO2+O2↑

D.NH4NO3

N2O↑+2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同一价态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则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歧化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只有B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A选;

B.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B不选;

C.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C不选;

D.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但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1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1价,不符合题意,为归中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歧化反应、归中反应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铝加到硝酸汞溶液中:

2Al+3Hg2+═2Al3++3Hg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Ba2++OH﹣+H++SO

═BaSO4↓+H2O

C.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3+2H+═Ca2++H2O+CO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铝与硝酸汞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汞单质;

B.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系数与硫酸、氢氧化钡的化学式组成不相符;

C.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应该拆开;

D.醋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醋酸不能拆开.

【解答】解:

A.金属铝加到硝酸汞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Hg2+═2Al3++3Hg,故A正确;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错误;

C.饱和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中,氢氧化钙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故C错误;

D.醋酸与碳酸钙都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

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17.密度为dg•cm﹣3的溶液VmL含有摩尔质量为Mg•mol﹣1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

A.c=

B.m=

C.d=

D.w%=

%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守恒思想.

【分析】A.根据n═

计算出mg该溶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

计算出该溶液的浓度;

B.根据m=ρVω=计算出溶质质量;

C.该溶液的密度ρ=

计算出该溶液的密度;

D.根据c=

推导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A.mg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n=

=

mol,该溶液的浓度为:

c=

=

=

mol/L,故A正确;

B.该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

m=ρVω=dg•cm﹣3×VmL×w%=dVw%g,故B正确;

C.该溶液的密度ρ=

=

=

g/mL,故C正确;

D.根据c=

可知,w%=

,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

+2H+═CO2↑+H2O   

②Fe+Cu2+═Fe2++Cu

③Ba2++2OH﹣+2H++SO

═BaSO4↓+2H2O 

④Ag++Cl﹣═AgCl↓

A.①③B.②④C.②③D.没有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①CO32﹣+2H+=H2O+CO2↑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

②Fe+Cu2+═Fe2++Cu表示Fe与可溶性铜盐的离子反应;

③可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或硫酸氢盐与氢氧化钡的离子反应;

④可表示硝酸银与盐酸或氯化钠等物质的离子反应.

【解答】解:

①CO32﹣+2H+=H2O+CO2↑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如盐酸与碳酸钠、硝酸与碳酸钾等;

②Fe+Cu2+═Fe2++Cu表示Fe与可溶性铜盐的离子反应,如Fe与硫酸铜、Fe与氯化铜等;

③可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或硫酸氢盐与氢氧化钡的离子反应,如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硫酸氢钾与氢氧化钡等;

④可表示硝酸银与盐酸或氯化钠等物质的离子反应,如硝酸银与NaCl、与KCl等,

则上述离子反应均不能表示一个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题目难度不大.

 

19.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①Ge4++Fe2+═Fe3++Ge3+   

②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G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Ge3+B.Sn2+、Ge3+、Fe2+

C.Ge3+、Fe2+、Sn2+D.Fe2+、Sn2+、Ge3+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来判断.

【解答】解:

根据反应:

Ce4++Fe2+=Fe3++Ce3+,还原性是Fe2+>Ce3+,根据反应:

Sn2++2Fe3+=2Fe2++Sn4+,还原性是Sn2+>Fe2+,所以还原性顺序是:

Sn2+>Fe2+>Ce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还原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0.下列各组反应,前后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HCl+Na2CO3,HCl+NaHCO3B.HCl+Na2CO3,HNO3+K2CO3

C.H2SO4+Ba(OH)2,H2SO4+KOHD.BaCl2+Na2SO4,BaCO3+HCl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碳酸氢根离子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

B.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硝酸与碳酸钾反应实质都是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

C.前者出来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外,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D.前者反应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后者反应实质是碳酸钡与氢离子反应.

【解答】解:

A.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阴离子不同,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

B.二者反应实质相同,都是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

CO32﹣+2H+=H2O+CO2↑,故B正确;

C.前者出来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外,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错误;

D.碳酸钡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且产物中水、气体应保留化学式,BaCl2+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而BaCO3+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水、二氧化碳,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定律,注意化学式的拆分,题目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40分)

21.①下列二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

A.MgO、Na2O、CO2、CuOB.HCl、H2O、H2SO4、HNO3

二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CO2、H2O .

②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32g/mol 

③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1L水配成溶液,得到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mol/L(填>、<或=)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

【分析】①A中CO2为酸性氧化物,其它为碱性氧化物;B中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