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318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0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含义

《考试说明》要求:

区域的含义。

一、区域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1)区域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但有的界线明确(如国界),有的界线模糊(如气候区、植被等);

②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矿区的矿产优势、旅游区的景观优势等)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互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②人文因素:

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等。

(3)区域划分

区域类型

乡村区域

城镇区域

范围

生产活动

农业为主

非农业为主

相互关系

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对乡村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4)区域空间分布形式

①单一形式:

农业(面状)、交通运输线路(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

②复合形式: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区域空间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直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二、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区域产业结构差异

①指标差异:

包括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②空间差异:

传统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区域)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①总体趋势:

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②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依次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产业比重

第一阶段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即“1、3、2”结构)

第二阶段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即“1、2、3”结构)

第三阶段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即“2、1、3”结构)

第四阶段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即“2、3、1”结构)

第五阶段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即“3、2、1”结构)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考试说明》要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常用指标:

区域

划分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三次产业产值比重高等、中等、低等收入地区

2.综合指标:

(如HDI指数)

①预期寿命

②教育程度反映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③国内生产总值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区域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征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较低,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

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主要有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等条件,当时人类主要的活动区域包括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如古代的黄河流域,是我国富饶的地域。

经济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具有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发展指标

指标表现

区域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相当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很少

传统农业占的比重

占有较大的比重

工业化程度

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

比较小,缺乏中心城市

交通线路

数量少,分布稀疏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产业构成

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发展状态

低水平均衡状态

 

(二)工业化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上许多区域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城市化推进速度也明显加快。

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项目

特点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区域核心

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交通网络系统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外围空间

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

发展状态

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世界上许多传统工业区在发展初期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区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极易发生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产生环境问题。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如下表所示

项目

特点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内部经济差异

逐渐缩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三次产业状况

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对外开放程度

大幅度增强

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考试说明》要求: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发展的差异

(一)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上述三大经济地带。

(2)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①东部:

包括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共12个省级单位;

②中部:

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共9个省级单位;

③西部:

包括陕、宁、甘、新、青、藏、川、云、贵、渝等共10省级单位。

(二)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如1999年东部的GDP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人均GDP约为中部的1.9倍,西部的2.4倍。

(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大于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所扩大。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西部最差。

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如下表所示

三大经济地带

产业结构特点工业结构

工业结构

东部地带

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二者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我国大致上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

中、西部地带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中部地带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西部地带以重型产业为主

(4)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东部地带城市密集,工业化水平高,工业产值大,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也高,而中西部地带相对滞后。

东部地带工业产值比重为66%,主要的工业带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组成沿海工业地带,城市群主要

有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城市群。

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的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25%和9%,主要的工业区地带仅有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和陇海——兰新工业地带的部分工业中心,缺少成规模的城市群,大城市也较少。

(5)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早西晚,东部开放程度高,西部开放程度低。

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再则,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对外开放程度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二、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一)南北方的分界线: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二)南北方的差异

(1)自然条件的差异

北方地区: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平原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

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南方地区:

跨越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

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

丘陵区地形破碎等。

(2)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北方地区:

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面临的任务是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南方地区:

南方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第四节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考试说明》要求: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产业转移

(一)产业转移的意义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

(二)主要方式

纵观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原因:

相对而言,内地在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都较沿海地区便宜,沿海地区的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于是便向内地迁移。

此外,对内开拓市场也是产业迁移的重要原因。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原因:

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得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如服装、机电、IT、化工等行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作为发达地区的珠三角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在广东省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也很丰富。

近些

年来,广东省边远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了显著改善,许多地方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

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效应。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对产业迁出区域而言,此举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能使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拓;对产业迁入地区来说,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减轻当地的就业压力有重要意义。

2.不利影响

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往往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资源调配原因

我国能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工程

1.南水北调

 

(1)原因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南方多、 北方少(北京、天津、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东部多、西部少。

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跨流域调水 

 

(2)线路及其利弊(见图37-1)

 

东线

线路:

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 京杭运河 作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再采用隧道虹吸方式穿过黄河,自流引水到天津;主要解决黄淮地区、山东、河北和天津的缺水问题。

  利:

东线利用现有京杭运河,资金投入少;黄河以北可以自流;从长江下游调水只占流量的3%,对入海口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

弊:

黄河以南要逐级提水;引水位置在长江下游,水质较差。

中线

线路:

从长江支流汉江 丹江口 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经河南郑州、河北石家庄引水到北京;主要解决北京、天津、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利:

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水质较好。

西线

弊:

要重新开挖引水渠道;迁移人口和占用耕地较多;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线路:

设想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到黄河上游;主要解决宁夏、内蒙古甘肃缺水问题。

  利:

线路短,水质好。

   弊:

穿过高山峡谷多,施工不便,工程量大。

(3)原则: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4)意义:

南水北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一次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在北方增加一条黄河;可以有效缓解 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有利于恢复和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

2.西气东输(见图37-2)

 

(1)原因

①世界发展清洁能源是一种必然趋势:

天然气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大量使用煤、石油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 大气污染 ,如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

 煤炭 比重过高,天然气所占比重太少。

 

③我国天然气的分布很不平衡: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但天然气分布很少,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供大于求。

(2)线路

西气东输工程是将新疆 塔里木 盆地的天然气输往常规能源短缺的 长江三角洲    地区,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出发,经甘肃武威、宁夏干塘、陕西靖边、山西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到上海。

为提高供气的可靠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特将管线把新疆气区与陕甘宁气区相连接。

此外,还有从四川、重庆通往湖北、湖南的输气管道。

(3)意义

●对长江三角洲的意义

①使资源等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缓解东部地区 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②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③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④优化 能源消费 结构;

⑤减轻 大气 污染,改善大气质量,降低 酸雨 危害。

●对西部的意义

①将西部的资源丰富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加快新疆以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应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③带动西部地区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西电东送

(1)原因

①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西南(60%多)、中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西南地区的河流;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但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 山西 、 内蒙古 、陕西等西部。

 

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 大 ,但缺乏常规能源 。

(2)线路(见图37-3)

 

北线:

 山西 、陕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站和 黄河上游的水电   华北的京津唐  工业基地

中线:

 长江三峡、葛洲坝 电站的水电为核心,以及四川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   华中地区和华东的 沪宁杭 工业基地

南线:

西南地区红水河的水电和云南、贵州的坑口火电    珠江 三角洲

(3)中、南线的电力比北线优越的原因:

北部是煤转化成的火电,中、南部是水电。

水电发电成本 低,不污染环境  ,是一种 理想能源。

(4)意义

“西电东送”将会是东、西双赢的结果。

它对于东部和西部的意义与上述西气东输的意义相同。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考试说明》要求: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情况千差万别,存在的环境问题也各不相同,我们应当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分别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和保护举措。

一、东北地区

(一)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1.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2.沼泽的过度开垦引起生态破坏;

3.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

(二)形成原因

1.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严重;

2.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原因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三)整治措施

1.重点对坡面,沟壑治理,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2.实行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

3.保护湿地,杜绝对沼泽地的开垦,协调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4.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注重木材的综合利用;

5.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和维护生态平衡。

二、黄淮海平原

(一)主要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1.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

2.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二)产生原因

自然因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气候

地形

春季气温升高很快,蒸发旺盛,降水不足

不合理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降水集中(7、8月)且变率大,夏季多暴雨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干旱易起沙;春季多大风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地势起伏和缓,缺乏风力屏障

不合理开垦使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人类不合理开垦,出现沙荒地,使风沙肆掠

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中盐分向地表聚积

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

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三)中、低产田的整治措施

1.对低湿地治理:

采用鱼塘——台田的开发模式(见图38-1)

 

2.对盐碱地治理:

完善排灌系统,建立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三、南方丘陵山区

(一)主要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

导致石质裸露,难以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1.气候——南方春夏季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强;

2.地形——丘陵山区,坡度较陡,土壤更易侵蚀;

3.植被破坏严重——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导致乱砍滥伐严重,加剧水土流失程度。

(三)整治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与治理结合,发展立体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见图38-2)

 

2.妥善解决山区能源利用问题

①开源——改变能源结构,推广生活用煤;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努力营造薪炭林;大力开发农村沼气等。

②节流——推广省柴灶

四、黄土高原

(一)主要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1.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恢复相当困难;2.自然灾害频发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

处于山地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坡度较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降低;

④土壤:

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侵蚀力低。

2.人为因素(主要因素)

①植被破坏严重——历史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对植被破坏都十分严重;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难以恢复;

③开矿及露天煤矿的开采——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④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水平低,环境意识差。

(三)治理措施

1.“工程、生物、农技”三项措施并举,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做到“保塬、护坡、固沟”,减少水土流失。

2.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3.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4.改善天然草场,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五、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一)主要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部地区则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广的地区。

荒漠化范围涉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三江源、甘肃中部等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

(二)荒漠化原因

1.干旱的大陆性气候长期作用

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加上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等。

(三)荒漠化的治理

1.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2.建立早期预警系统,这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3.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

如飞机播种造林种草、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等。

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考试说明要求: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

1、概念: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3、湿地的分类:

①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②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

4、三江平原湿地的成因①气候方面:

冷湿特点突出。

②地形地势方面:

地势低洼且平坦。

③土质土层方面:

有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排水不良,形成草甸或沼泽。

(纬度高,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有永久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二、湿地的价值——"地球之肾"

1、湿地的重要价值:

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①维持生物多样性②调蓄洪水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航运⑤旅游观光

三、湿地资源问题

1、存在的问题:

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2、洞庭湖萎缩

原因

治理对策

自然原因

泥沙淤积

禁止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

围湖造田

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加工工业。

危  害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3)破坏生物多样性

四、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原因: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2、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

①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②防止水污染;③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④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⑤搞好流域内的植被恢复;⑥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

3、长江流域实行的具体措施: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第三节流域综合开发及治理——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考试说明》要求: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一)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