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037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docx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九月初的某天上午,老师把传播学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大概的布置了,其中一项就是读一本她推荐的一系列传播学著作之一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恰巧当天中午我去了图书馆,便顺带找了找推荐书目,记得当时一共找到了五本,在思量了一番老师介绍书目时所说到一些作者生平、研究方向、学术圈声誉以及她个人的看法后,我挑出了这本《理解媒介》。

所谓不自知无畏,正是如此,我选了一本老师称之最难的,想看看有多难。

也就这样,我进入到了麦氏天马行空的思绪天地,开启了此次盲人摸象之旅。

翻开封页,我没有先看目录,直接跳到几位中译者的版序,有何道宽的,有特伦斯-戈登的,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提到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媒介理论如何如何超前,如何如何对传播学、对社会有深远影响,而是何道宽说的这么一句话:

“奇人怪杰,为人憎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

”我当时不禁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奇才,究竟捣鼓出了什么样的想法让世人显示如此姿态。

于是,我就深吸一口气,仔细的从序目开始研读起来。

何为仔细研读,即为一字一词一句的搞清楚。

但事实哪里搞清楚了,单看一字一次一句,就这本而言,感觉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个道理直到传播学课上老师讲到麦克卢汉是提及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我才顿悟。

难怪,难怪一直有一种读天书的感觉。

在顿悟之前读这本书就是煎熬,讲真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读它,但结果却是昨天看的今天忘,今天看的明天忘,现在看来,当时是完全没有找到麦氏的行文思路以及他的逻辑路线,他不像一般的作者,一部著作提出一个观点,就这一个观点进行前后的推理论证。

麦不是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多个观点,麦克卢汉还不能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这是可气的,但是最可气的是,他的观点来源完全是由他个人作为一名文学家写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多层面跳跃式的思维推理出并用高度抽象的哲学式语言阐述,所以,坦白说,虽然前期读这本书每天都有不少问题,但是现在返回去看就觉得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价值,问得非常无厘头,比如对某个词的理解,比如,莎士比亚的某句话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

当时的自己看这本书的境界如同雾里看花。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就前期笔记做手写笔记的原因之一。

在慢慢看,加上老师课上的一些指导后,现在我觉得,对于《理解媒介》这本书,九牛,我也应该是拔下了一毛的。

以上是就本人读此书的经历做的一个总结,顺带提及读这本书的正确方法,接下来,我谈谈这本书以及对其一些观点的理解。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描述的是媒介自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的变化引起的媒介环境的更迭从而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的影响。

我想,就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不仅仅是新闻传播意义上的,更是包含了一切能够和人发生关系的元素。

所以就此可以得知:

1、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诉观点,称之为理论篇,第二部分联系真实世界阐释其观点的应用,称之为实践篇。

2、《理解媒介》为何要加上一个“人的延伸”。

上面提到,理解媒介这本书不止一个观点,现在就来具体的看看麦氏的四大重要观点。

“媒介是人的延伸。

”这是麦氏开篇提出的我认为是全书立足根本的一个观点。

这个观点包含两个名词:

“媒介”和“人”。

“人”我们清楚,那么什么是“媒介”呢?

一开始,我以为就是大众传媒的传播平台,其实不然,麦克卢汉是这么陈诉的:

媒介于人如影随形,似乎无所不在,凡是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东西,都可称作媒介。

看了这个解释,我想,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从宏观上看也就是这个世界——人类的世界,那么人类世界任何技术的进步、任何工具的发展自然也就可以看做是媒介的发展,看作人类器官的延伸。

按照他的观点,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电话是声音和耳朵的则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总之,人要同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就得通过媒介。

麦克卢汉的泛媒介和传统也就我个人理解的媒介概念的差异就在于此。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所延伸出来的特殊的媒介之一“游戏”。

麦克卢汉认为,与技术一样,游戏是社会中人类器官的延伸,正如技术是动物有机体的延伸一样。

游戏和技术都是抗刺激的媒介,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适应压力采取的专门化的行为;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适应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的方式。

游戏正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

在社会中,游戏是人为设计和控制的情景,是群体感知的延伸,它们容许人从惯常的模式中得到休整。

因为游戏是人的延伸,但不是我们个体的延伸,而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

所以游戏是传播媒介。

在这里,麦克卢汉把游戏也看作一种媒介,是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它是‚社会中人类器官的延伸,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并认为‚游戏是一种传播媒介。

所以在他看来,人类器官的延伸都是传播媒介。

虽然把游戏作为传播媒介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不容易接受的,但正是把人的延伸作为一个新的标准,许多工具和活动方式称为了传播媒介,因此产生了新的观念,这也正是麦克卢汉思想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看麦克卢汉的第二个观点:

媒介即讯息。

“媒介”刚刚上面讲到了,看看何为“讯息”。

讯息的基本词意是权威信息、信息、最新消息、消息。

中国古典中没有出现“讯息”一词,但也不是舶来品。

对应英语是"message"。

"message"在1300年前后进入英语,直接源自古法语的"message";最初源自古典拉丁语的"mittere",意为传递。

这是XX的解释。

当时我看到这个就纳闷了,不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吗,而人类器官延伸出的是一切工具和技术,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工具。

这么说工具等于讯息?

显然不是,事实上应该这样理解。

麦克卢汉是这么说的:

“媒介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

”“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该媒介的内容。

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无论它传递什么样的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在麦氏看来,媒介带给人类社会的信息,在一个方面表现为媒介“在人类事务中引入的规模或速率或形式(pattern)的变化。

”这里提一下,麦克卢汉是一个泛媒介论者,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媒介理解方式提出者,所以他论著中的“媒介”一词,概念比其他传播学者使用的媒介概念宽泛得多。

在他的笔下,各种技术性的工具、发明,如电灯、车轮、铁路、飞机等都是媒介。

就这个观点,在第二部分,他为数不多的以铁路、飞机为例论证道:

“铁路并未给人类社会引入流动或交通运输或公路,但却是人类先前的功能加速,并扩大了其规模,开创了全新类型的城市和新型的工作与休闲。

这一切的发生,不管铁路是在热带环境中还是在北部环境中运转都一般无异,且与铁路媒介所运货物或所含之物无关。

而飞机通过加快交通运输的速率,倾向于使铁路形式基础上的城市、政治和交往解体,这也与飞机被用于干什么无关。

” 铁路、飞机都是交通工具,按理说和讯息的关系八竿子打不到一处,但是世人又何尝想过它们虽然不是讯息,但是讯息的搬运工呢?

仔细想一想,其实任何一种媒介的内容必然包含着文字,符号或者是其他一些可以传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一种媒介。

比如:

文字的内容是语言,印刷的内容是文字等等。

正如麦克卢汉在该书中写到:

“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因为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而讯息也是一种媒介,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讯息也是一种媒介呢?

我的答案是:

当然可以。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即是讯息是显然成立的,另外,因为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那么讯息也是一种媒介,反之自然也成立。

在这里又有个问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起作用的究竟是媒介本身还是媒介的内容呢?

我个人觉得是媒介本身。

人类是因为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相关的传播和其他社会的活动,因此,再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所以我认为根本的作用来源于媒介本身。

我们一直说到的一个词——地球村,出处便是此书。

地球村,就是麦克卢汉提出的提出的第三个观点。

麦克卢汉看来,“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交通工具的发达曾经使地球上的原有“村落”都市化,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

而电子媒介又实施着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化”,消解城市的集权,使人的交往方式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

“城市不复存在,惟有作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幽灵。

任何公路边的小饭店加上它的电视、报纸和杂志,都可以和纽约巴黎一样,具有天下在此的国际性。

”这句是麦克卢汉于1964年说的一句原话,在现在看来是多么正常,但是在当时,才刚出来电视,网络还未发展的时代,想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看到这部分我心中曾揣测过他是不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不然这比星爷电影的搞笑片段还无厘头的推断从何而来?

言归正传,当今时代,我们已经离不开媒介,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原始社会开始,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在原始社会,口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限制,人们必需生活在小空间的部落群体之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这时期为部落化。

而当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以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转向了“眼睛的社会”,线性的视觉价值和分割意识取代了整体、深刻、公关、的互动,人们的交往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接近性为前提,人类可以分散到广阔的地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这时期称之为非部落化。

现当代时期,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情况,随着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和外化,使得人们的社会和心理生存的一切侧面都发生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也不复存在,它们以接近实事的传播速度将遥远的世界拉的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一个新的“地球村”。

麦克卢汉觉得将来的这个时候时间和空间会变得多余。

这种新兴的感知模式将人类带入了一种极其融洽的环境之中,消除了人类地域的界限和文化的差异,把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开创一种新的和谐与和平。

现如今,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溃,新的体系已经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环球村已经产生。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也正是全球化理论的萌芽。

地球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使人们与外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联系更为轻松紧密,人类相互间变得更加了解了。

地球村现象的产生改变人们的新闻观念和宣传观念,迫使新闻传播媒介更多地关注受传者的兴趣和需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内容上的客观性、真实性。

地球村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更直观的表现人民需要和平世界的愿望,无论肤色、无论种族,人人平等都是这个村落中的一份子。

“地球村”这个观念可以称之为打开和平之门的金钥匙。

麦克卢汉有一个至今任然备受争议的观点,那就是“冷媒介和热媒介”。

麦克卢汉在书中并没有对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定义进行具体的阐述,但是从他的表述可以推断,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受传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它本身就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时不必进行“加工”。

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都是“热媒介”,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

“冷媒介”是相对于“热媒介”而言的,学界目前存在两种争议:

一种解释是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受众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的这类媒介,比如手稿、漫画、电影、电话、电视、口语等属于冷媒介,模糊的信息提供了受传者参与的机会,调动了受传者再创造的可能性。

另一种解释则是提供相对较少信息,需要信息受传者耗费较多热情才能理解的媒介。

比如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就是“冷媒介”,因为读者在面对冷冰冰的文字,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构成新的意义,“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其实对于这些不同的观点以及相关学者们无休止的争论,我个人反倒觉得这种争论并没有必要。

冷热媒介只是麦克卢汉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更深层次理解媒介的思考方式,至于具体某不能定义的媒介,只能说明媒介本身就有多面性,或者说是我们有多个理解它们的角度。

想想看,麦克卢汉自己都没有给明确的定义,并且在争论不休时也没有出来一锤定音,我想,其实这时他在心里偷偷的笑,“一群愚蠢之人,其实你们想的都没问题,哈哈哈”。

麦氏四个被公认经典的四个理论讲完了,另外还有很多小的观点也让我影响深刻。

“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单看这句话,我是非常蒙圈的,看了后面的内容,我才部分理解。

书上说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是保持平衡的努力,有些医学专家将人的任何延伸都看成是“自我截除”,人体无法探查或避免刺激的根源时,就诉诸自我截除的力量或策略。

身体感到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适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

发明创造的刺激,构成了加快速度和增加负担的压力。

想想看,确实,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而延伸出来的是技术,正是人类需要的,比如轮子,是脚的延伸,但这同时也可以说是在人身上“截除”了脚的功能。

这让我想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用进废退”,所以还是好理解的。

但是接下来这一段话:

电力技术到来以后,人延伸出一个活生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模式。

这一发展意味着以一种自杀性的自我接触。

中枢神经系统延伸和暴露之后,我们必须使其麻木,否则我们必死无疑。

因此电力媒介时代又是无意识和冷漠的时代。

挑选一种感官去对付强烈的刺激,或者挑选一种延伸的、分离的“截除的”感觉用于技术,是技术使使用者麻木的原因,中枢神经系统要调动全身的麻木反映,去对付专门化的刺激。

看完我还是感觉不懂,所以我就带着自己个人的情感色彩理解这段话。

电力技术是个广泛的名称,和电力有关的技术,那么就从很早以前就进入到了这个技术时期,而在这个时期里,媒介的发展相对与原始时期、封建社会是何其的迅速,而在这种迅速发展中,人们在新技术中迷失逐渐麻木,已经开始感受不到那些是今天的新技术,那些是昨日的旧技术,正如书中说到的“后视镜的观点看世界”,永远慢那么一步。

就是这样,人们开始沉浸于追求速度的单向个人旅途,这些人是察觉不到自己的迷失的,他们都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理智的,人逐渐沦为了媒介也就是技术的奴隶。

这让我想到的一点,就是当今人们常提到的:

社会的冷漠,是不是正是因为在技术中麻木导致自我的迷失最终导致社会的冷漠?

以上就是对“麻木性自恋”的个人理解。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我们的世界里,因为能更好地觉察技术对心理形成和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对正确判定愧疚的信心正在丧失殆尽。

古代的史前社会把暴力犯罪看作是可怜。

杀人者在古人的心目中就像今天的癌症患者一样可怜。

‘他那样做内心一定感到很痛苦吧。

’这段话我感受不只媒介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共鸣。

想想,在当今社会当你看到杀人犯还会去想“他那样做内心一定感到很痛苦吧。

”吗?

肯定的回答是不会。

我们心里只有天性使然的恐惧以及不加思索的深恶。

想到了马加爵,想到了“少年拭目事件”,在国内的反应明显看出国内媒体的偏向。

对他的报道均以社会安定为目的,反面典型,大家对他们的形象也就是个满面凶光的杀人狂魔,是一个心理及度不正常的变态。

就马家爵事件,对于他在念书时候的优异成绩,在家对父母的孝顺这类的平衡报道,似乎只能在凤凰卫视隐约看到些许。

对于大众,在看了大量关于他杀人的报道和媒体铺天盖对他的病态行为的各种推测后,谁会去想“他那样做内心一定感到很痛苦吧”?

难道是国内记者后知后觉,能力不够吗?

当然不是,这也行又回到上面的那个问题,对于媒介技术的麻木导致了人性甚至是社会的冷漠。

媒介这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到现在还有多少人有能力独立出媒介的“场”,从人性的角度去体察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群?

媒介的发展和历史的车轮一样不能停止,这样的发展让我产生了一种担忧,会不会终有一天,媒介让人类彻底迷失自我,使得人性的光辉彻底泯灭?

书中还有一个非常大胆的推想,麦克卢汉认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货币将会被数字取代。

我想这在当时肯定是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处在当下的我认为这个观点真的很正确。

网络时代的到来伴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以后社会的金融系统会变得更加强大,在合理的利用全球的资金,而且在消费者不知情和消费者的利益得到足够的保障的前提下,纸币等流通手段都会被电子账号所代替。

比如我们常用的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平台上支持多种付费方式,还有专门送货上门的物流公司,以往的繁琐购物现在动动手指就可以解决。

在这种趋势下,相信现在的市场超市将来会门可罗雀,真正的超市都将寄宿在互联网,通过网购我们可以解决一切,全社会都会进入服务性行业和管理型行业。

人类一切物质上需求的感官都已被互联网媒介“截除”,自然,作为与该媒介有密切联系的货币也随着其改变而改变,成为了屏幕上的一串数字。

鉴于时间关系,看《理解媒介》的所感所想就写到这里。

最后,想再感慨两点。

一是这本书真的非常挺有意思,内容非常多,可以开阔思维,学到良多,二是这本书真的好难啊,生涩的言语,天马行空的思绪以及看似无厘头的观点让人头晕目眩。

但是我想,我没有后悔读这本书,这是肯定的,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