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1031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docx

课堂艺术人生于永正

教学艺术来自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这是肯定的。

但是,课堂上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往往不能顺利地实施,要么被淘气的学生搅乱——既搅乱了你的方案,又搅乱了你的心情;要么学生死不“配合”,使自鸣得意的设计“搁浅”。

  不断的实践和思索使我渐渐明白,要使教学真正成为艺术,还得研究学生。

戏曲艺术是自我表现的艺术,而教学艺术则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而且,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或者说基本上不是)因为老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

好多情况下,掌声不是送给老师的,而是送给学生的。

  我们面对的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口袋,不是机器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学生是活的。

他们不但需要知识,而且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肯定和激励。

具体到每个人又最需要什么,这就需要老师的观察和了解,需要和学生进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

共性的东西是一致的,即人人需要理解和尊重。

只笼统地说“爱学生”是不够的,因为“爱”比较抽象。

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需要理解,没有理解,便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语)。

  一次,德高望重的斯霞老师执教《乌鸦喝水》。

课堂上,她请一位男生读课文,但没读好。

斯老师一边把他歪到脖子一边的红领巾戴正,一边说:

“读错了没关系,再试试。

”那位小朋友不再紧张,而且有了自信,第二遍就读得正确、流利了。

这里的关爱就是来自于理解——面对着全班同学和那么多听课的老师,孩子紧张是正常的,红领巾歪到脖子后边也是正常的,因为他是才上一年级的孩子。

没有这样的理解,当然也就不会有斯老师那充满爱意的宽慰、鼓励和“戴正红领巾”的动作。

  我教过一位叫张斌的学生,语文成绩不好。

一次默字,他居然全对!

对他而言,简直是破天荒!

于是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一番,从此他很注意写字。

他的作文水平更是一般。

读三年级时,有一次,他的作文不但没错一个字,而且没让老师动一个字,很通顺(虽然只写了三四行),于是我全篇画上了红色波浪线,并当众读了他的作文。

我说:

“下次作文,张斌再不错一个字,而且写得通顺,全班同学为他唱一首歌。

”张斌激动了,听讲认真,作文专心,课间也不休息了。

“这一次作文果然又没错一个字,而且写得通顺,篇幅也增加了许多!

”第二次评讲时,我向同学们宣布。

同学们为他鼓掌。

然后我们为他唱了一首由张斌点的歌儿。

张斌激动不已,学生们也为他高兴。

从此以后,张斌每次写作文都很努力,尽管进步很缓慢。

作文只写三四行,仅仅因为没有错别字,写得通顺就值得表扬吗?

值得。

因为对张斌来说,就是了不起的进步。

理解,就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理解,就是要发现平时只能举起50公斤杠铃,而今天他却举起了50.01公斤重量的微小进步,并予以肯定与鼓励。

因为这个进步对他来讲实属不易。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是激励、唤醒与鼓舞。

  张维维是个数学成绩较差的女孩。

一次小测验,她又没考及格,但我仍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因为他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10分,进步不小!

而且我说了一句:

“我读小学时,数学也常常考不及格。

”有一次写作文时,同桌的橡皮掉到地上了,她发现了,不声不响地拾起来,放到了桌子上,而她的同桌丁翎竟全然不知。

我走到张维维跟前悄声说:

“我替丁翎谢谢你。

”快下课了,我将此事“放大”——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讲了这件事。

我动情地说:

“多么好的同学啊!

”人的大脑需要情感来滋润,学生的大脑更需要老师良好的情感来滋润。

  有一次我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一位同学问我“饱经风霜”什么意思。

话音一落,个别学生笑起来。

这笑显然带有冷嘲的性质。

我灵机一动,说:

“这个问题提得好。

这位同学是想考考我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请大家想象一下:

这位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然后写下来。

”于是,抽象的词语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活的画面,然后又形成了一段生动的文字。

学生们对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的刻画生动而深刻。

一段段文字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饱经风霜”的意思。

从此,我每教这一课,都保留了这个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环节,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

  如果我不能体察提问题同学的内心,不能站在他的立场上讲话,他会怎样?

即使我解释了,使他的问题有了一个概念化答案,但是,个别学生的嘲笑会不会在他心灵上蒙上一层久久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次上阅读课,朱涛向我暗示:

他的同桌孙建军睡着了。

我立即示意别惊醒他,让他睡。

与其让他混混沌沌地听,不如让他睡足觉,养足精神,把下面的课上好。

同时,我压低了讲课的声音。

此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孙建军每次见到我便笑。

这笑的意思大概只有我能读懂。

  我从来不批评上课迟到的学生。

因为我小时候一旦迟到,便不敢走进校门,更不要说进教室了。

我宁肯旷课。

怕什么?

怕老师批评,怕面子上不好瞧。

我对学生说:

“迟到了,敢在教室门外喊一声‘报告’,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不但如此说,还送给迟到的同学一个理解的笑。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爱才会具体而丰富,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课堂上才会有民主,才会充满情趣,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

我在我的刚刚出版的《语文教学实录荟萃》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

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上课伊始,于老师便放了一段伴有鸟叫声、水流声的优美乐曲,要求学生根据听觉感受进行想象,并将想象的内容写成片段。

  片段1:

晨光中的太阳张开了笑脸,栖息在树上的小鸟尽情地一展美丽的歌喉,旁边的小溪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藤本植物也不甘示弱一丛丛爬上树梢,好一个迷人的早晨!

  片段2: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来到葱绿的树林里,小鸟在欢快地唱歌,小河奏着动听的乐曲,小花在微风中舞蹈,我仿佛走进了美丽无比的画卷。

  片段3:

在一个夏天的早上,我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草丛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阳光,耳畔响起鸟儿悦耳的歌声,还有哗哗的流水声,真是美妙极了!

  于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听后想象,再现生活。

每个学生都调用自己记忆仓库中的相关素材,用心灵去构筑多姿多彩的画卷,从而燃起写作欲火,写出了富有真情实感的片段来。

  二、以读促写,认识生活

  在学生渐入写作佳境时,一位头戴毡帽,身背猎枪,留着八字须的“猎人”(于永正老师扮)出现了。

“我看你往哪儿飞!

”“猎人”的枪正瞄准小鸟,学生纷纷上前阻止。

“猎人”说大家制止他打鸟的理由不充分,继续捕鸟,学生急得直跺脚。

在这样的情况下,于老师给学生每人提供一张《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读书卡,学生们认真阅读,热烈讨论,从多方面认识到大自然中的鸟对人类的帮助大,人人应该自觉行动起来,保护鸟类。

  这时阅读成了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写作对象,认识生活,为后面的说写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双向互动,表述生活

  在学生充分阅读《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一文的基础上,“猎人”又出现了,学生争先恐后上前阻止他打鸟,这次劝说变得有理有据。

“猎人”的态度也由满不在乎到理屈词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师:

(以”猎人”的口气)啊,树林里的鸟真多啊!

昨天我吃的斑鸠肉真香啊!

今天又可以美餐一顿了。

  生:

(大吼)嘿,不许捕鸟!

  师:

这样劝不礼貌。

  生:

伯伯,您到过无声世界吗那里太死寂了。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它们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

  生:

如果地球上的鸟类灭绝了,大自然便没有了音乐,失去了的生机。

  生:

鸟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一只杜鹃一年能吃掉毛虫5万多条。

  师:

(以“猎人”的口气)幸亏我还没把打下来。

  生:

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从鼠口中夺回一吨粮食。

  生:

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500亩树林不受虫害。

  师:

(以“猎人”的口气)我才打死一只啄木鸟,早知道我就不会打了。

  生:

鸟类还是环境保护的监测员。

许多鸟类对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当这些气体超过正常浓度时,它们便会出现不适的症状,离开这里。

  师:

(以“猎人”的口气)这些知识我都不知道。

唉!

(猎人”把枪砸了)以后我再也不打鸟了。

(生鼓掌)

  师:

现在社会上打鸟现象较普遍,我们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阻止那些人捕鸟呢

  生:

建立鸟类保护区。

  生:

制定相应的法律。

  生:

写个禁止捕鸟的牌子。

  师:

咱们把刚才的事写下来,教育他人。

写成一封公开信也行。

上课一开始写的那些话就是开头,请接着往下写,爱怎样写就怎样写。

只要别人读了不再打鸟就达到目的了。

  陶行知先生说:

“于教万教,教做真人。

”求真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真实的情感。

于老师也正是根据这点,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生活,认识生活,表述生活,而这一过程又使学生不知不沉地融入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畅所欲言,以至达到从内心呼唤“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在盼母归”的境界。

八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想到了山东龙口市实验小学。

我想以龙口实小的宝贵经验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或者说作为本文的归纳吧。

龙口实小的孙宝书校长搞了一个“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他的办法比我简单得多,却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我们去考察了,也听了课。

老师们的课上得并不比我们好多少,教学方法也不复杂,就是“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朱作仁教授考察过龙口实验小学后说:

“别小看了‘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这是教语文、也是学语文的规律啊!

 真的,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标语),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

(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

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

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

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

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

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

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板书:

话别人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

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什么呢?

现在我想把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

其次是学习课文,明确方法。

在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于老师及时以“与大娘分别”为例,引导理清说话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方法,自我叙述,进行细心指导。

再则是及时评析,强化效果。

在学生写作后,于老师及时引导评讲,引导朗读,抒发感情。

一学生以“小金花”的身份是这样叙述的:

(读)“志愿军叔叔,我不是不刚强,我是舍不得让你们走啊!

我妈妈牺牲以后,是你们为我报了仇。

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

我更忘不了罗盛教叔叔,他为了救我们的小伙伴崔莹,献出年轻的生命。

叔叔,我长大了一定到中国去看望你们,一定为你们唱《捣米谣》。

叔叔们,再见!

”这样通过课文对应画面的想像描述,学生不仅把握了“告别话语”的写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

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

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例经常可见,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

如:

《新型玻璃》教学中,于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

“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

我是‘吸热玻璃’。

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

”(师插话:

“‘大大地希望’改成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

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像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教学中,于老师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

请看《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陈赓打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

还会做什么?

请你们展开想像,写下来好吗?

能写多少写多少。

(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落在了上面,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今天晚上,读了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的前几篇,很受鼓舞。

  读书过程中,我发现于老师在教学初期遇到的困惑和我们是一样的,不过于老师采取的措施却略高一筹。

下面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

  第一:

教育篇

  01、露一手。

有人说,没有崇拜就没有教育。

对的。

于老师教书30多年了,从不忘“露一手”,决不放过在学生面前“露一手”的机会,尤其是刚接一个新班的时候。

你的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

  02、忍耐.宽容。

暗自庆幸,今天我忍住了,没有恶意中伤一个学生,而是给予了他们宽容的微笑。

不时送给学生一个笑,很坦然,很真诚。

笑,使学生、也使自己轻松了。

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

虽然,只需要几秒钟。

  03、他山石。

自己的脑筋不够用还有别人的。

古人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4、堵截与疏导。

水总是要流的。

堵,只能让它不再流向我们所不愿意的方向。

要使它流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最重要的是疏导。

当有学生不听讲时,立刻表扬认真听讲的同学;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感化影响学生;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表扬、教育;相信书的力量,引导学生读书,是另一种意义的疏导。

  05、翘起大拇指。

可别小觑这么小小翘起的大拇指。

向学生伸伸大拇指,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可不要低估了它。

有的老师问于永正老师:

“于老师,您一上课怎么后进生都聪明起来了,都活跃起来了呢?

”于老师笑笑说:

“你们注意我的手了吗?

那是竖起的大拇指起的作用。

”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

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

  06、纸条的魔力。

“明天早上到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事找你。

”“我真为你的进步而高兴!

”这些在于老师的纸条中经常见到。

一张小小的纸条,魔力还不小呢!

不信你也试一试!

  07、批评的艺术。

有时你无意的一句话,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

坚持“我”的说法更适用与批评学生。

“老师十分生气!

你爸爸妈妈知道了,不更气?

”“我十分痛心。

”另外,无声的批评,也是一种艺术的批评。

学生书写不认真,让他看一些字迹工整、字体娟秀的作业。

老师什么也不用说,学生也不用评论和表态,看完就离开。

批评,有时需要电闪雷鸣,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凝重委婉,有时也需要默默无声。

  08、“教不严,师之惰。

”“学立正、齐步走,就是学做人。

”书写不认真,让他“描红、仿影、临帖”;不会分段,让他抄写一些短小精悍的小短文;课文背不过,留下他单独背。

于老师说:

“要严而有方。

  09、童年,应当是一首诗。

领学生到田野去拔草、捉大青虫;带学生去郊游;举行“军营一日”活动;在赠给学生的书上题词;让学生和自己的同桌合影留念。

童年,应该是一首诗,这首诗是隽永的、多彩的,让人难忘的。

  10、尽在不言中。

体态也是一种语言,我们就要在教学中运用它。

要善于用眼睛说话,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名师,关键看你是否用心。

  11、交往。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也和其他学校的平行班结成“友谊班”,让孩子们在交往中去直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爱,去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与人交往。

  12、绰号的故事。

“小粘鱼”是于永正老师学生时代的外号。

细细想来,起外号,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外号(不包括侮辱人的外号)是不是也是人生中的一种甜味剂?

 ?

3、经常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兴奋剂”。

带领学生去爬山,“军营一日”活动,各种作文比赛,“找漏洞比赛”,“大搜捕行动”,赛后给学生相应的奖励。

  14、目中有人。

我的目光会在瞬间将学生回视一遍,我会让在座的左右两侧的学生都感受到我眼里有他们。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记住这样一句话:

老师讲课时,你的眼睛如果不看老师,我将认为你是个不专心的人,没有礼貌的人。

  课堂上,有同学打哈欠,我会发出口令“全体起立!

”请学生伸个懒腰,双手搓搓脸,学生精神为之一震。

  用你的动作表示对学生的关注,如摸摸他的后脑勺。

  对于懒惰的人,有句谚语“站一站,二里半”,是说几人同行,如果谁嫌累,哪怕只是在路边站一站,停一停,就会发现,前边的人已经把他落下了一大截。

  对于那些遇到困难的,则要指点,而不是指责。

第二:

教学篇

  18、幽默。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

“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

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长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

幽默最重要的是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

幽默与冷漠无缘。

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情。

  19、教学机智。

面对意外情况,“灵机一动”,“灵机”不是别的,说到底,就是“有心”。

当然,教育机智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综合素养。

  20、教学相长。

教学中难免出现“不如弟子”的情况。

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好现象。

应当具有孔子在《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和谦虚。

不懂不要紧,学!

  22、微笑教学。

  诗人说:

微笑是阳光。

  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作支柱。

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

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

  23、“一鸟入林,百鸟压声”

  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先让“佼佼者”回答,会出现“一人说后,再无人举手”的“万马齐喑”的局面。

  有人担心不让好学生发言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不会的。

当别人回答不出来,再请他说,会使他更感自豪。

  24、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一位美国学者说:

“教1遍不会,教10遍;教10遍不会,教100遍;教100遍不会,别忘了,还有101遍。

”这句话的核心讲的是两个字:

耐心。

  有人说:

“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

”这句话如果成立,那么,笨也包括缺少耐心与和气。

  在教学中,老师的“配合”,还体现在发自内心的动情的鼓励上。

适时的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

  25、“再想想”

  管子曰:

“思之思之,又重思之。

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功也,精诚之极也。

”遇事多想想,真能“鬼神通之”也!

  “思而不学则殆”。

看看书,翻翻杂志,阅览阅览报纸,也是“再想想”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再想想”的延伸。

最感困难的时候,往往正是接近成功的时候,就看能不能坚持“再想想”。

  孔圣人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老百姓说:

“众人是圣人。

  “再想想”,也包括和别人一起想,一起讨论。

“善假于物”,自然也包括人。

  26、“第八次”

  一个学生读课文中的一句话,读了七遍都没有读好,你是否会说:

“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

  张田若先生为什么说: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我想道理就在这里。

  把时间花在指导学生读书上,值得。

哪怕是读“八次”。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7、一扇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窗口

  翻开学生的作文薄,就是和学生交谈。

每次改作文,都是和学生交谈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28、“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

  于老师说:

“在园丁眼里,这花是他们的骄子;在诗人眼里,这花是春的使者;在我的眼里,这花是美的文章。

  在于老师眼里,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

妻子买来的电动玩具狗、垃圾箱里的剩面包、介绍信、欢迎词、欢送词……

  处处留心皆学问。

处处留心也皆“文章”。

  29、我教一年级

  教一年级不易。

当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更不易。

  有人说,教一年级难就难在“大人要说小孩话”。

  所谓“大人要说小孩话”,就是要说浅显的话,形象的话。

开口“关于这个问题”,闭口“如此而已”,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儿童就会感到茫然——听不懂。

  童心未泯才能教好一年级。

面部能够表达出孩子们的天真、稚气、活泼、顽皮,是教好一年级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要揣摩儿童心理。

  每次备课时都想一想:

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30、“熏锅屋”

  徐州有句老话,“没有熏不黑的锅屋”。

——徐州人管厨房叫“锅屋”。

  意为新盖的锅屋的墙壁再洁白,日子久了,也会被油烟熏黑。

就是说,只要长时间地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其有某种改变的。

  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

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

  学习语文,仅靠课本那点“烟火”熏,远远不够;要靠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

(真高兴,在这一点上,我与于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熏锅屋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第二大脑储存库。

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1、“攒钱”与“花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

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语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

人12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候应该让他们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

  应该在班里掀起买书热、读书热、背书热。

这“三热”,热得教人舒服。

  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如“囊中取物”一般拿出来“花”呢!

  于老师教了几十年的语文,悟出了一个道理:

教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

  32、让学生有点“艺术细胞”

  有灵气的人,大都懂点艺术。

  一般地说,懂艺术的人气质高雅,这更是无疑的。

  于永正老师把“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信条,很值得我们借鉴。

(如果自身素质允许的话)

  33、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

  可以说,于老师的课之所以上得精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京剧艺术素养。

  如果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懂点艺术(不一定是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