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997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docx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单调反复地学习。

2、每个班总有那么一两个表情呆板的学生,既不看也不动,属于专等下课的那类学生,但同时也有许多对美术科十分爱好,并且乐于创作的学生。

3、总的感觉是学生对知识缺少积累,自信心不足。

二、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造型、表现:

认识与理解线条、开关、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设计、应用: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创意,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3、欣赏、评述:

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现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4、综合、探索:

认识生活与美术的密切关系,开阔视野,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1、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产生对美术学科的持久兴趣。

2、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上着重提出了新的要求。

3、能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5、让学生认识生活与美术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在教学中应淡化学科倾向,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水平。

2、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3、克服教师讲述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

4、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

5、上课前学具要备完整。

6、定期进行优秀作品展览。

7、尽量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所需课时

1

《五角星》

1、使用拓印或压印获得质感

2、使用画笔表现材质的股理效果

2

《黑白世界》

1、临摹黑白木刻小品

2、黑白关系的转化

3

《方寸之间》

1、临刻篆刻作品

2、自己设计创作

4

《清晨》

1、模拟表演

2、尝试做一件泥塑作品

5

《大提琴》

1、分割、组合

2、感受表现

6

《驶向未来》

谈设想、动手设计

7

《心灵的关爱》

设计、制作

8

《红屋顶》

谈观后感、临摹、观察

六、总结与反思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一定要在平时教学中重视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一、五角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认识艺术反映生活的功能作用,掌握分析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

2、能力:

尝试运用色彩,明暗、笔触等手段描绘物体的质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笔的表现形式记录和表现并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描绘物体的质感,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

教材书、挂图等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材彩图,学生欣赏评析《五角星》

1、图中运用了什么色彩?

什么样的笔触,运用了哪些对比手法?

2、给了你什么样的艺术感受,从图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

3、五角星,在铁与火中铸就,火渍斑斑、弹痕累累。

4、欣赏《钢水·汗水》

借助色彩的冷暖变化,表现了哨子在钢水映照下的金属质感。

汗水的细腻表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二、出示教材图片

钢质水笼头、粗糙的石块、牛仔裤、毛线衣、雀毛……

1、提问:

A、不同的材质在轻重、刚柔、光涩、明暗等方面有何差异?

B、不同材质适合用什么样的线条来描绘?

2、展示肌理拼贴画,学生讨论:

A、你知道这都是些什么材质呢?

B、你准备如何表现这些材质?

谈谈你的想法。

3、出示基本肌理制作方法:

A拓印

方法演示

把白纸蒙在物体上,再用铅笔直接在纸上依次而下,或自左向右涂画,形成肌理。

B涂墨压印

在物体上涂上墨,然后用白怅然若失盖在上面轻轻地压一下就形成了肌理

尝试:

学生进行作画,并分小组将各自的材质效果进行剪贴拼组。

三、课堂总结

不同的肌理会升华作品的主题,较粗糙厚重的物体可以用斜线或直线来表现质感,细致薄软的物体可以用笔较细、轻和曲折。

四、板书、反思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学生感受向理效果

1、同一物体,不同肌理的材质给人感受不同。

例如:

《五角星》

铁片五角星:

让人感到革命军人的血与火的拼搏精神,钢铁般的意志。

红布五角星:

让人想到革命烈士及广大劳动人民对抗战士的支持……

棉花五角星:

类似儿童画

2、不同物体、相同肌理给人的感受。

例如:

竹制品、竹筐、竹筷、竹篮……

不锈钢制品:

钢杯、钢碗、铜瓶……

二、了解肌理的概念

上节课作了一些简单的拓印练习,什么是肌理呢?

肌理是指材料表现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和视觉触感。

视觉肌理一般被人称为质感。

三、呈现不同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图片

1、喷洒

将颜料调制成适当的稀度,进行喷洒,或倾倒在平面上所获得的肌理。

2、擦刮:

在着色的平面上,用利器摩擦或刮刻表面也可获得肌理。

3、熏炙:

通过火焰的熏炙,能在平面上做成肌理

4、渍染

在具有吸水性的表面上或渍或染,获得肌理效果

四、学生制作练习

五、展示并分析高光、反光与质感的关系

分别展示不锈钢或玻璃器物等的反光得出:

1、质地光洁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高光可以留出轮廓清晰的白纸底色。

2、质地柔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其高光边缘与反光模糊。

六、小结、板书

肌理表现

学生开始有兴趣,但后来都有点麻木,能找到的拓印的东西太少了。

黑白世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欣赏木刻画,使学生感受木刻黑白画的构成美。

2、能力:

学习并简单掌握木刻黑白画的表现手段,艺术地再现客观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创造美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黑白关系表达个人感受。

三、教(学)具:

刻刀、铅笔、毛笔、墨、素描纸、宣纸等。

1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出示黑白作品一幅《高原》

这一片宁静而起伏多姿的高原景色,是艺术家用刻刀在木板上创造出来的。

木刻是在木板上采用不同刻刀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

二、介绍木刻画历史

1、(甲骨)竹简、木板上刻字

2、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唐威九年刻印的《般若菠罗多经》的扉页《释迦牟尼说法图》最早。

三、介绍刀法

1、三角刀——

刀口呈“V”形,为常用刀具之一,表现特点是线条线腻,流利,行刀不易变形滑刀,能表现丰富的层次,一般手法用凿、铲等,如《高尔基像》

2、圆口刀

刀口呈“U”形,刀痕浑厚、饱满,流畅之感,如《自刻像》柯勒惠支。

3、平口刀

刀口平直,“一”状。

刀刃锋利,刀痕锋利,刀痕粗犷,刚劲有力,有内在的力量感,如《鲁迅先生》赵延年。

4、斜口刀——

三角刀和斜口刀的结合,可产生跳跃的刀味。

四、学生练习刀法,师生评价

五、临摹

1、构图起稿

①注意整体

②注意横、竖、高、矮搭配

③突出主题,附衬景物要适当

④要大胆取舍调整。

2、画稿处理

①根据物体结构,用线组合并加上相适应的色圬人,突出明暗及结构转折的关系,使我结构清晰、准确、线的组织丰富。

②根据物体的受光情况所体现的自然明暗来处理黑、白。

③依据物体本身固有色的深浅,色彩深的处理成黑色,色彩浅的处理成灰色或白色。

3、拓印

①别乱移动纸张

②墨不能涂得太厚

六、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七、板书、反思

刀法

步骤

 

2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出示黑白作品若干幅,学生欣赏

1、深暗的背景与黑罐与白菊花、水果,形成错落有致的黑、白、灰层次

2、以黑白两色概括物体,使画面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

3、大块黑色衬托白色,加上济的曲线,优美的造型及黑、白、灰的巧妙处理。

二、黑、白、灰的明暗关系

1、欣赏教材作品

A以白衬黑

B以黑衬白

C黑白互衬

三、活动、先学后练

1、黑白木刻制作程序

A简单的木刻《鱼》

①用黑色勾画出画稿

②用角刀刻出主体的外形

③刻出主要色块

④处理细节要谨慎而肯定

2、对学生的提醒

①纸张薄,吸水性好,稍粗糙

②上墨均匀、适量

③拓印纸大于刻板

④在拓印纸上盖上一张硬纸后再压迫硬纸,拓印时用力宜均匀。

⑤小心揭起拓印纸晾干

四、学生运用基本刀法尝试进行黑白木刻画的创作练习

五、评价、总结

黑白木刻画对比强烈,主题鲜明,有一种使客观物体具有艺术美的特殊表现方法,表现了作者构思的目的。

六、作品展示

 

七、反思

 

3

方寸之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能够在尝试治印的活动中掌握篆刻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2、能力:

能够初步理解和运用篆刻章法的变化原则修改或者设计印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尝试体会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共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丰富视觉美观,掌握印章的制作技巧

三、教(学)具:

宜于雕刻的材料(橡皮泥等)

1课时

欣赏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中国画两幅及《三坟记碑》教材作品,请学生谈谈印间在画面上的作用。

二、变变碑文上的印章

1、早期的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其功能与器物的制作及铭记有关。

2、所用材料

古时至今有金、银、铜、铁、玉、石、象牙、兽骨,常见的有青田石、寿山石……

三、种灰

1、名章、刻姓名

例白石(齐白石)

2、闲章:

岁以诗词格言、成语警句等为内容,钤于书画作品之上,既起到延展主题,又能补充构图的需要

例:

闲云野鹤

3、肖形印:

以图形入印

例:

鸟形印、虎印(汉代居多)

四、学习活动

1、怎样写印稿和上石

2、学生讨论后小结

①书法功底厚实,可直接反写

②写正字看反而的字上稿

五、介绍基本刀法

1、切刀法

顺着运刀方向一起一伏地切法,这样运刀十分稳健准确,不易造成石材大面积破裂。

2、冲刀法

顺势将刀推进,指腕齐力,注重气势,心放自如

六、欣赏教材作品谈观后感

1、出山小草

线条工整细致,给人宛转流畅的感觉

2、兰生而芳

刀法挺进,势如破竹。

有意无意地破边使印而产生古朴苍劲的效果。

七、学生练习字体

板书

 

2课时

一、尝试设计一枚印章

易犯的错误

1、刻反了字

2、印面太空与太挤

3、字体不美,过刚或落于媚、俗等

21

34

321

1

2

21

二、出示印章字序

 

这种布置方式叫分朱布白,是指印面的布局和经营位置。

章法贵在气、势、情韵皆备,讲究虚密各得其宜,统一中有变化,追求和谐。

有四种章法:

1、平正端倪

文字结构繁简适度,粗细合宜,排列有序,间隙停匀,端正大方。

2、虚实相间

把握好线条实体和空白间隙两者的疏密关系。

3、刚柔巧拙

刚过头则狂、躁、乱。

软过头则媚、俗、薄。

4、穿插离合

文字交错延伸,或拆字与临近字粘合,有意制朱白疏密的不同效果。

三、演示治印步骤:

1、写印稿

2、上石

3、镌刻

4、修改

四、学生上黑板进行设计

1、字体粗细不匀,歪歪扭扭

2、疏密关系安排不当

3、布局不均衡,视觉感不美观,大气。

五、学生自己练习

以格言、警句、姓名等治一枚印章

六、板书、反思

字序:

 

4

清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运用已学过的泥塑知识,学习简单的泥塑制作方法;

2、能力:

亲手制作,训练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较概括地塑造形象

三、教(学)具:

陶泥(橡皮泥),刀、铁丝等

教学程序: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具

二、欣赏教材中的雕塑图片,学生议一议

1、图片中的雕塑有什么特点?

铜铸的,人物生动,富有激情,富有内在活动。

2、欣赏P15图中的泥塑

①塑造了哪些形象?

②造型风格都运用了哪些手法?

③为什么人物都没有表情?

小结:

泥塑中有儿童,青年人和老年人,各种动态在手法的运用上分别采用了夸张、概括、变形的方法,主要是捏出人物动态,对面部、衣着等细节省略,不一定刻画出来。

四、学生讨论泥塑创作的技能(示范)

贴、搓、捏、接等

摸拟人物动作表演,塑造动态。

1、学生回忆平日里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的人物动作。

2、允许并鼓励学生上台表演人物动作。

3、台下学生评价人物动作

五、老师示范创作小型泥塑

请一个同学摆一个简单的动作

1、用铁丝做一个支撑架

2、分别用橡皮泥捏出头部、躯干、四肢,再接起来。

六、大胆想像一下教材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作一番描述。

七、小结、作业:

自由捏一尊人物像。

5

大提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

2、能力:

亲手制作,训练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和审美情趣

1、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形态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利用所割形式重新组构画面。

三、教(学)具:

色纸,剪刀,胶水等

1课时

导入:

一、布置本节所学内容:

面的要素——分解构成

1、欣赏《吉他》拼贴画,毕加索(西班牙)

思考:

此图是怎样制作的?

表达了什么?

2、演示最基本的“分解”与“构成”的方法

A出示基本形

B分解

C重组、产生新的视觉形象。

小结:

任何一个图形,我们都可以作为母体,进行分解,组合,创造新的形态。

二、通过分割,重组来产生不一般的画面。

出示大提琴图片,进行分割重组的示范。

A在色纸上画出大提琴外形

B用线分割所画形状

C剪下重新组构画面

注意:

构图平衡,疏密有致,可以用几张不同色纸套餐

小结:

打破物体视觉的完整性,能创造不一般的画面,仔细分析那些似乎不合常规的作品原来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三、学生练习

1、对一幅图作有规律剪法及有规律排列,会出现类似百叶窗的效果

2、粘贴时不宜重叠或舍弃

3、学生试分割、重组。

四、作品展示、评价

2课时

一、欣赏P19的范图

 

把物体的基本特征作为美术创作的元素,按照一定形式组织画面,平凡的形体变得不再平凡。

二、出示乐器图片,想一想,议一议,这种乐器有什么特点,比如造型上,能用线画出来吗?

 

学生试画,注重个性创作

三、欣赏“伴奏的中心”给它配一段音乐

1、学生讨论

丰富的思想与洗练的描写能力。

作品色调明朗、华美。

画面主体图形与周围的小图形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的富有节奏感,宛如一首乐曲。

2、看一看,想一想。

 

你能感觉到点、线、面传达给你的音乐信息吗?

 

四、听一段音乐,谈谈给你什么感受:

例如《春天里的故事》

舒缓、柔美……

1、用什么方法把你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出来?

2、老师示范绘制。

 

五、学生练习

以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为母体,对它进行分割重组,表达你对某种音乐或现象的感触。

注意:

分割后先尝试摆放,力求最好的视觉感受。

六、评介、板书

范图学生作品

 

反思:

 

6

诗情画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能够为一个特定环境设计一座具有结构变化特点的亭子,并绘制出设计效果图

2、能力:

能够参照园林小景图片绘制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引导学生感悟其特点与作用。

三、教具:

图片、多媒体教室

1课时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园林交通的图片,初步感受可居、可游、可赏的审美意境

二、对比展示与分析P22-P23中三座亭子的造型

1、苏州拙政园

亭子四面设计都有洞门,人在亭中放眼周边,可见皆成自然的风景图画。

是框景的妙笔。

P23苏州拙政园的亭子背面设计有一面墙壁,在其中央漏出一处窗户洞,透出亭子后面的翠竹,并借此“画面”为中心挂有对联与匾额。

P23苏州留园的亭子四面皆空,没有丝毫阴挡视线的其他设计,可以居高四处眺望周围园林中的景致。

二、尝试比较传统目标建筑中的共性与个性特别,重点厂家园林建筑高低、大小、错落、曲直等方面对比统一的形式美感。

2、出示一幅室外园林小景环境图片

问:

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设计一处亭子,你认为其中的哪种样式的设计相对更为适合些?

说出你的理由?

3、看教材P23中的“户外漏窗”与“室内风窗”

问:

你觉得此类窗户造型设计与空间安排在园林中具有什么特殊意义?

借景成画

三、引导比较教材上P23漏窗造型设计的共同特点

1、纹样主要源于自然界的花卉图开变化而来

2、纹样单元分布采用重复变化的形式,具有对称颁布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比较P23室内风窗样式的不同变化,以冰裂式风窗为例子,比较一下同种图案设计的变化特点

1、窗户中央留有与整个窗户比例一致的方洞

2、窗户从中央出发,向窗框垂直或者水平延伸内部框架结构。

3、冰裂纹样的大小、形状相对自由,相邻的纹样线条一般少有平行,多为不规则三角形、梯形构成。

五、作业要求

建议学生独立动手设计与绘制亭子

六、板书、反思

图片展示

 

2课时

一、分析扬州瘦西湖的图片

1、你觉得画面中园林墙壁有什么巧妙设计?

2、苏州狮子村与苏州留园,苏州网师园的布景有何特点?

A水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借水中倒影映出周边景物就是古人众多“借景”手法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

园中建筑多傍水依山而建,流露出“师法自然”的基本审美取向,传达了古人渴望最大限度拥抱自然的企盼。

B连接贯通园林空间是廊、桥、径的共同功用。

长廊与假山修竹相伴,门洞穿插组合变化,把园中若干散点颁布的建筑与景观有机结合。

这样既实现了建筑同周围自然景观紧密相连,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观者时空的感受与想像,使人如同游历在真实自然的山水间。

C苏州网师园

其假山位于五峰书屋东侧山墙边,内有曲折山洞,可拾阶盘旋而上,通至楼上书房的腰门,让人出门就有融入自然的感觉。

二、呈现一张园林小景照片,对应出示一组古诗词句

学生对应选择其中最能体现图片意境的词句。

三、展示其他班级同学制作的优秀作品并简要评价

四、活动

尝试进行园林平面图的绘制,并进行布置。

 

7

心灵的关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能够掌握卡片系列化设计的基本知识与设计技巧。

2、能力:

能够设计制作出一组具有一定创意,并体现学生关爱他人的系列化卡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参与体现人文关怀的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设计技巧设计卡片

1课时

一、出示几张家庭方面的照片、图片

1、从幸福的家庭照片导入,让学生谈谈幸福的感觉,然后展示身处逆境的同龄孩子的照片、图片。

2、曾经为他们做过什么吗?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表达我们对同龄人的关爱呢?

前往探望、电话问候、赠送卡片、水果、鲜花等

3、展示部分学生收到或收集的卡片,并由学生自己介绍喜爱的原因

情感的珍贵

卡片的材质、色彩、肌理的运用带来的视觉美感等,回顾卡片制作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制作要点。

二、课堂小结:

一张精美的、倾注关爱的真情卡片,让人感动,而持之以恒的关爱,系列化的真情往往能勾起朋友长久的回忆和最真诚的情感。

三、制作卡片

1、不同角度的构思设计

①欣赏一组系列友情片,引导学生分析和寻找构思的源泉,作品从雨天、阳光、阴天、露水等角度进行设计,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②设问:

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呢?

学生讨论,并进行交流。

时间和日子,一年的四季,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等,都可以构成一个系列

2、不同版式的卡片设计

相同的图形,相同的文字,通过不同的画面构图,表现了不同的美感。

引导学生从版式的形式、美感进行欣赏。

3、想一想

除了从构思上,版式上构成系列化以外,还可以从哪些元素进行组织呢?

形式、文字、色彩、材质等等

三、活动

1、设计和制作系列化的卡片,给予处于逆境中的同龄人一份成长的鼓励

2、学生作品展示并评价,鼓励学生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主张学生对构思、造型、版式等做大胆的处理。

四、学生作品评价

 

2课时

一、欣赏材材上的折纸花作品《蒲公英》,并谈一谈这幅作品的创作意图

造型:

蒲公英的茎叶挺拔,随风摇曳,花儿绽放,充满春天的生机。

色彩:

明亮的黄色与草绿,清新、有朝气。

让老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二、学生上台展示自己会折的纸花,并且讲解折花的技巧,其他同学跟着做。

思考:

还有哪些花具有相似的特征,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呢?

让学生大胆创新,从造型、色彩、材质方面着手。

三、你还想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表达你对身边的人的关爱呢?

1、除折纸花外,还可以折不同的动物、静物、人物等,可以折成半立体的形式,也可以折成全立体的形式,如折成风铃,折成星星,折成鹤等。

2、鲜花,除了买的鲜花外,还可自己尝试插花艺术,不同的造型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

可以送朋友和病人,也可布置好放在家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给家人意外的惊喜。

四、布置美术活动

1、充分利用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尝试恰当的方式,给心灵需要抚慰的人们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

 

8

红屋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能够对比传统西方绘画,把握一些现代派绘画形式变化的基本特征。

2、能力:

能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表现对物象的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艺术的感受拓宽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一)在多媒体教室欣赏教材作品图片,可以放一些西欧风情的音乐。

(二)对比欣赏,展开讨论

这些作品都是以红屋顶为主,但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简约。

为什么同一个表现题材却能让欣赏者有如此丰富的审美感受呢?

西方现代派出现以前,绘画多以描绘客观对象为主,是以照相式的方式去表现客观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