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974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docx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八一中心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学校德育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全校各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内容

所谓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一般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说,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点: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目标细化要求

A、学会倾听的习惯

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B、善于思考的习惯

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4.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5.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6.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C、敢于提问题的习惯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7.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8.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D、与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9.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10.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E、自主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1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1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F、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

15.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即:

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16.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G、自评互评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17.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H、搜集资料的习惯

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18.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19.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I、动手操作的习惯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20.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G、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

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2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目标细化要求

A、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

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

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23.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4.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25.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26.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27.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28.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2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鼓掌。

B、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30.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31.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2.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C、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33.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34.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5.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36.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37.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38.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E、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39.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40.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41.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2.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

F、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

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43.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44.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45.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6.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47.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G、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48.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49.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50.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51.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2.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H、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53.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54.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55.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6.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I、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58.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G、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

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59.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三操”。

60.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61.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K、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

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62.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63.饭前便后洗手。

64.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6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66.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7.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4周)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张自泰副组长:

李天龙张芝莲

组员:

全体教师

2.召开全体教师会。

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

3.召开学生动员会。

学生能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

 

4.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习惯养成标准,对照学习。

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在课前、阅读课上背诵。

从第五周开始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检查背诵情况。

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

第二阶段:

实施操作阶段(5-15周)

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

1.各班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

5-7周:

礼仪好习惯;8-10周:

学习好习惯;11-13卫生、纪律好习惯;14-15周:

综合养成教育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训练。

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各班平日:

坚持诵读诗文训练、硬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

每周:

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

每日:

唱一首歌,背一首诗,每天进行一次队列训练。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

各班对照《细化要求》,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

坚持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班级之星的评选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

5.大队部组建红领巾监督岗,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等方面巡查督促,让学生尽快克服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

各班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

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

学校将结合班级之星评选,卫生纪律、三操路队检查,红领巾监督岗的督查情况,每月组织一次评比。

学期结束,学校将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

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其主要材料有:

(1)班级好习惯集锦,本班要达到的养成教育目标。

(2)每周活动记录。

(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

(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

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学生准备作文本以周记形式,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5)每周班级内评选出2—3名“养成教育先进个人”,记录名单及班主任的简单评价,周五报大队部。

(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注:

材料中的

(1)、

(2)、(3)、(5)项可收集在一起,若周活动与班队会活动有重复,可不再记录,但要注明:

记录见班队会活动记录)

(三)巩固养成阶段(长期)  

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

四、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方法

L.讲道理:

学校讲,班主任讲,每位老师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

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

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

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

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

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

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周记形式),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

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

5.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坚持检查督促,“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各任科教师)有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五、良好习惯养成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

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因此各班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在红领巾广播站通报表扬先进个人,并通过各种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

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

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

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

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

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

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班级争星”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家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班级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