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25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doc

第周第课时互动调控

执笔人:

备课组长:

课题: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会描述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

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过程与方法: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学情分析:

描述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

件,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体验与人

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察实物:

木耳、蘑菇、发霉的桔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变质的食物等。

讨论:

它们都是哪些生物?

展示:

变质的米饭、牛奶、长“毛”的馒头,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66,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菌落?

2、比较细菌菌落特点真菌菌落特点?

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有哪几个步骤,怎样配制培养基?

什么是接种?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借助挂图、实物,师生之间共同分析、总结:

①要对所用材料高温灭菌。

②培养皿要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

③接种时要用无菌棉棒,避免污染。

④要进行恒温培养。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认真阅读课本p68页中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并分组讨论p69页的“讨论1、2、3、4。

【复习】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引导各小组得出结论:

(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广泛的生物。

(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三、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对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3、.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  A.配置培养基;B.高温灭菌;C.接种;D.在恒温箱中培养。

  

4、下列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请你按正确顺序排列一下()  

①在温暖处培养②制培养基③接种④高温灭菌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5、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抑制细菌的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6、在农村,许多家庭将肉用盐腌起来,腌肉能够存放长久,其原因是()  

A腌肉内水分较少B腌肉内的盐分对细菌有杀毒作用  

C腌肉上无细菌D腌肉上的细菌繁殖很慢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将本节知识进行梳理。

五、作业设计:

一、必做题:

p70面第1、2题二、选做题:

p70面第3、4题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观察菌落:

1.细菌菌落(形态、大小、颜色)2.真菌菌落

二.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分布广泛2、生存条件:

七、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节细菌2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2、通过与植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2、通过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后,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教学难点

巴斯德实验的理解;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学情分析:

首先讲述了细菌的发现过程,然后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证实了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接着学习细菌的三种形态:

杆状、螺旋状和球状;本主要课通过“观察与思考”认识细菌的结构,并通过回忆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菌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为什么会肚子痛?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生答后,师再次设问:

丢丢为什么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去?

细菌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特点呢?

从而引入课题。

二、讲述新课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过渡: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细菌的分布是很广泛的,我们的手上、书上、衣服上、甚至是空气中都有细菌的存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

那细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生阅读课本P71-72页内容,讨论归纳细菌发现的过程,完成五个问题:

(1)最先发现细菌的人是谁?

(2)谁推翻了细菌是自然发生一说?

(3)普通烧瓶中的肉汤为什么会变质,而鹅颈瓶中的肉汤却没有变质?

(4)巴斯德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5)巴斯德还有那些主要贡献?

2、生讨论归纳回答:

(师提醒:

注意在重点部分做上记号)

3、师总结,课件显示:

第一阶段:

17世纪后叶——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发现细菌。

第二阶段:

19世纪中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1)设问:

了解了细菌的发现过程后,老师有个疑问:

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菌是什么样的?

《杆菌、球菌、螺旋菌。

2)读列文虎克的信,学生判断一下它们各呈什么形态?

A图呈杆状、B图呈螺旋状、C图呈球状

3)假如你现在是一名科学家,这些细菌的形态都是你发现的,你会给它们取个什么名字?

4)师出示钉子后提问:

老师这儿有个钉子,不知道它上面有没有细菌?

师总: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小到10亿粒细菌才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同时,这些细菌虽然很小,但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每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细胞构成的,所以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

形态呈杆状、螺旋状、球状

细菌的特征个体十分微小

是单细胞生物

2、细菌的结构

(1)细菌有哪些结构组成?

(2)试回忆植物细胞的结构,比一比细菌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

(3)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1:

细菌内只有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2:

不是所有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荚膜是细胞壁外增厚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而鞭毛能摆动,是菌体上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4)比较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生填表后师归纳:

相同点: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植物有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而细菌却没有

(3)细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

3、细菌的生殖

1)、细菌的繁殖速度太快了,每不到半小时就能繁一代。

2)、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就是一个分裂成两个。

2、师总:

细菌是靠分裂繁殖产生后代的,所以繁殖速度很快。

当然了,这些情况必须是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给他们提供生存的条件。

但是不是只要遇到不适合的生存环境细菌就会死呢?

当细菌面临不利于它生长的环境时,它们又会怎么样呢?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能形成知识网络吗?

学生小结,师生共同完善,课件展示本课主要内容的板书。

四、作业设计:

一、必做题:

p74面第1、2题二、选做题:

p74面第3、4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3、细菌的生殖4、小结及作业

六、教学反思:

课外探究:

1、消毒工作要以能够有效地杀死()作为标准。

A、细菌B、芽孢C、荚膜D、细胞壁

2、“微生物学之父”是:

()

A、罗伯特·虎克B、列文·虎克C、巴斯德D、沃森

3、(2009,荆门)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

(1)细菌的个体___________。

(2)细菌是进行_____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3)细菌的休眠体_____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课题:

第三节真菌3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

2.通过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认识真菌的主要特征。

3、.描述真菌的生殖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青霉、曲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模拟实验,提高探究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青岛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怎样识别青霉和曲霉、2.真菌的繁殖方式3、如何制作孢子印

教学方法:

观察法、模拟实验法、实验法、合作交流、资源共享法

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青霉、曲霉及新鲜蘑菇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制作孢子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真菌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现“和谐的自然”图片

教师: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幅图片。

在和谐、优美的自然中,有各种类型的生物分别做着自己的贡献,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大自然的平衡。

它们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有一类是什么呢?

学生:

还有一类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教师: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细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真菌。

展示课题:

第三节真菌

教师:

对于真菌,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

简单总结:

问题分为几大类型。

我班有部分同学亲手培养了一些真菌,还收集了一些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资源共享!

二、创设情境,展开新课

(学生活动)展示自己培养的蘑菇和霉菌。

教师:

蘑菇用我们的肉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属于一类大型真菌;桌面上的霉菌就不同了,它们比较微小,属于一类较小的真菌。

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还有很多,你认识它们吗?

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