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050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2

二、企业基本情况.......................................3

三、产品需求分析和改造的必要性.........................7

四、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12

五、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18

六、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20

七、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

八、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1

九、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24

十、组织机构与经营治理.................................28

十一、结论与建议.......................................29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良种牛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有限公司

三、项目实施地点:

**

四、项目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

**

五、项目建设内容:

在原良种牛加工的基础上,采用本企业独特的多次排酸工艺,促进脂肪再次繁殖,使肉的口感更加鲜嫩,肉的大理石花纹全部达到S级标准。

通过多次排酸,使牛肉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含量可达到95.6%以上,而一次排酸,牛肉中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含量只有85.4%左右。

本工艺是本公司独家创新,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建设屠宰加工厂一处,年新增屠宰加工优质良种牛4万头的生产能力,面向市场供应精品牛肉5950吨。

六、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及其它投资3200万元。

主要包括良种牛屠宰加工车间及宰杀、分割、包装生产线等,流动资金1800万元。

七、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自筹25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500万元,。

八、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后,年新增销售收入50000万元,利润3000万元,税金900万元。

全部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67.20%,税后58.70%;投资回收期税前5.4年,税后6.8年。

九、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之后,直接解决就业人数873人,将间接带动**境内16000个农户,使项目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2500—2800元。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

《**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

农业部《全国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肉牛振兴规划》;

《**2010-2015年畜牧业发展规划》

国际国内肉牛生产与消费的有关信息。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企业相关资料。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基本情况:

**是一家以加工屠宰肉牛为主,兼营牛羊畜牧企业。

公司总资产355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32000万元,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2172人,其中技术人员312名。

年加工优质肉牛4万头,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生产优质高档肥牛为目的,不断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由于产品质量好,消费者满意、社会认可,产品销售量不断上升。

同时,为扩大肥牛的销路,该企业与上海、香港、台湾、等客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但使自己生产的优质高档肥牛及时销往外地,而且辐射带动了当地的肉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拥有稳定、可靠的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公司一年多来从事肉牛屠宰加工的运营,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是有大量的技术熟练的屠宰工人;而是有大量的经验丰富的收购人员;三是可以利用的销售渠道及无形资产。

二、项目区概况

1、自然条件**地处**,地理位置**。

土地总面积3998平方公里,辖1200个行政村,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农业人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23亩。

全年光照时数3729.7小时,年平均气温22.2℃,年积温(≥0℃)5722.2℃,无霜期256天,年均降水量479.7毫米,降水量集中在8—9月份。

雨热同期,适宜各种农作物和畜禽繁育生长。

2、水利及电力条件**年引水量3—4亿立方米,建有大型水库,一次性贮水量达9000万立方米。

电力资源供应良好,建有220千瓦变电站5处输电网络遍及各个角落。

通信能力迅速提高,实现了村村通电信,建成了集电话、数据、上网于一体的通讯设施,开通运行了**信息港。

3、区位优势**地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我国与世界主要畜产品进口国相毗邻,运输费用低廉,方便快捷,我市与日本、韩国邻近,若空运鲜活畜产品,早晨出发,中午就可摆上他们的餐桌。

**公路四通八达,海陆交通十分方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4、基础条件该项目建设地点的区位优势明显。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四周均为牧区,远离交通要道,通风良好,环境优雅,给排水方便,有稳定的电源,利于疫病防治和防疫隔离。

5、基础配套条件项目区供电已并入**电网。

该良种牛养殖基地内能满足自身需要。

电力部门可保证供应。

本项目所用的饮用水全部为自来水,水质良好,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供应。

项目建设地点交通方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

项目区通讯条件便利,城乡电话通讯已实现程控化,通讯条件完全可满足项目通讯要求。

三、技术力量及肉牛改良网络建设

**建立了以**畜牧局畜牧站为中心的376个肉牛改良站点,家畜人工授精网络健全。

有各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7人,中级职称145人,技术力量雄厚。

该公司现有职工365人,其中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12人,经过近一年的基地建设和操作运营,制订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制度,使肉牛养殖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组织、程序化防疫和现代化管理。

各项指标、技术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牛场管理规范,卫生消毒制度健全。

四、饲草饲料资源

**有土地面积3000万亩,其中草场面积260万亩,气候适宜,饲草饲料丰富,为良种牛的繁育、饲养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五、良种牛品种资源

**现存栏牛的总数为120万头,可繁育母牛35万头(良种牛基础母牛为12万头)。

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牛的品种改良和纯种繁育工作,从而确保了良种牛加工具有充足的的资源,确保优质高档牛肉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产品需求分析及改造的必要性

第一节产品需求分析

一、国内外市场综合分析

1、国际市场分析

近年来,国际市场牛肉及其制品一直是紧俏商品,日本每年进口量约占其国内需求量的30%左右,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为做好从中国进口肉牛的协调工作,组成了由58家商社参加的“中国肉牛输入协会”,并专程派人来我国考察。

在日本市场上一头毛重500公斤以上的肉牛价值人民币15000元以上。

目前,香港、澳门牛肉消费全部依靠进口,菲律宾、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牛肉消费量的50%依靠进口,年进口额3.1亿元。

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中国牛肉情有独钟。

据中国食品出口协会的预测分析,由于东南亚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方便牛肉食品将成为流行的休闲旅游食品,消费量大增。

而本地由于受资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生产量趋于下降。

我国的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牛羊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

随着我国牛羊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对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出口潜力巨大。

从生产成本及价格分析,我国牛羊肉的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

牛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因此,牛肉的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2、国内市场分析

  牛肉产量迅速增加,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牛的存栏量、牛肉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迅速增长。

2001年全国牛肉产量549万吨,人均占有量4.3公斤,分别比1980年增长19.4倍和18倍;羊肉产量293万吨,人均占有量2.3公斤,分别比1980年增长5.6倍和3.6倍。

与此同时,牛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牛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2.2%提高到2001年的8.7%。

目前我国牛肉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羊肉产量居首位。

牛肉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从1980年的0.5%提高到2001年的9%。

2.肉牛主要生产区域从牧区转向农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牛肉生产中心逐步由传统牧区转向广大农区。

到2001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44%下降到13%;同期河南、**、河北、安徽四省牛肉产量由占全国的9.7%上升到47.3%。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肉牛业会呈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目前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有3公斤左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今后国内牛肉市场应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2005年,全国人均牛肉消费量已超过3.5公斤,国内市场牛肉需求总量超过450万吨,在今后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牛肉主要消费群,由于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南方的牛肉品质普遍较差,当地居民对北方的牛肉及其制品普遍存在偏好。

东南沿海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内地,对牛肉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

因此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趋势看,牛肉市场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3、竞争能力分析

良种牛肉质细嫩,根据有关部门进行的育肥及屠宰测定,良种牛肉在肉块的重量、色泽、大理石纹状、嫩度、多汁性、蛋白质、熟肉率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公认的水平。

经育肥后大理石纹明显,色泽鲜红,其肉品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总量达95.11%,高于巴伐利亚红白花牛(94.5%)、秦川牛(92.27%)、南阳黄牛(88.73%)和牦牛(89.84%)等牛种。

商品肉牛在香港市场颇受欢迎,台湾和澳大利亚等商人多次来**考察良种牛,意欲合作开发该品种,只因良种牛的存栏量越来越少,而难以大批组织活牛出口。

良种牛还具有耐粗饲、易肥育、抗逆性强、性成熟早、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遗传稳定等特性,是良好的育种材料。

近年来,良种牛引起了日本关注,不仅从该市进口了商品肉牛,且技术人员来我国搜取有关良种牛的种质资料并提出高价购买种牛。

良种牛被毛、蹄、角、镜及舌面极具开发“绿色食品”、“黑色食品”的价值。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良种牛选育将由役肉兼用向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在保留其优良特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用日本和牛或安格斯牛导入杂交,实现良种牛的种质创新,培育出肉用良种牛。

良种牛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同时,当地肉牛价格低,劳动力丰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由于我国没有疯牛病等疫情,食用我国的牛肉具有安全感,良种牛即牛肉将远远不够市场的需求。

第三节项目改造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近十几年来中国国内肉畜饲养发展迅速和养牛业相关体系的形成,中国肉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985年,我国肉类生产达到1926.5万吨;1990年,肉类生产量为2850万吨;到1994年肉类生产的记录达到4499.3万吨;1997年肉类产量上升到5152.1万吨,增幅为170%,平均增长速度为7.9%,牛肉的产量则由1985年的46.7万吨增加到415万吨,增幅为790%,增长速度为18.3%。

目前,肉牛生产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模式化经营的资源利用上还存在很大潜力,值得开发。

由于以千家万户为主的小规模群体生产方式的经营,致使大规模生产化组织形式尚未形成,很难与国内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