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297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docx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隋唐五代)教学大纲

绪论

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貌

诗:

唐代文学的主体。

诗人众多;艺术精湛;体裁全面;影响深远。

文:

清代所编《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骈散文共二万余篇,内容博杂。

小说: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

词:

产生于唐代而影响深远的新文体

二、隋唐五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国力强大,社会繁荣,文学的外部环境

思想多元,兼容并包,文学的文化氛围

漫游出塞,贬谪隐居,文学的创作主体

南北合流,嬗变演进,文学的自身发展

三、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与分期

隋唐五代文学(581-960),凡379年,分为三段。

隋代(581-618)为序幕,唐代(618-907)为主体,五代(907-960)为尾声。

唐诗通常分四期。

初唐(618-712):

唐开国至睿宗太极,奠基期。

盛唐(713-765):

玄宗开元至代宗永泰,繁盛期。

中唐(766-826):

代宗大历至敬宗宝历,分化期。

晚唐(827-907):

文宗开成元年至唐亡,新变期。

四、研究现状及学习方法

古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总体最为成熟

相对而言,唐代研究充分,隋代及五代较弱;盛、中充分,初、晚较弱;

研究方法上偏于文献与偏于鉴赏两路

学习方法上的两个结合,一为文史哲相结合,一为文学史的贯通与文学作品的领会相结合

隋唐五代文学补充参考书

葛兆光《唐诗选注》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

李泽厚《美的历程》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1隋代文学

一、隋代文学总特点:

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

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

二、隋代文学作家群:

一部分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如薛道衡、卢思道、杨素。

另一部分是由陈入隋的文人,如虞世基(虞世南之兄)、江总、许善心(许敬宗之父)等

1.2初唐诗坛

一、王绩

二、贞观诗风

三、上官体

四、初唐四杰

五、文章四友

六、沈宋

1.2.1王绩

王绩,游离于当时诗风之外。

个性与诗风远追陶、阮,时人谓“斗酒学士”,其《野望》是比较成熟的五律,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亦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1.2.2贞观诗风

1、唐初诗坛特点:

唐初诗坛呈现为宫廷诗的时代,沿袭南朝文风。

原因有三:

一是传统积习,南朝文风一直占主导地位,二是诗人群体的构成,南朝遗老的加入,宫廷诗歌沙龙活动的开展。

三是与帝王的审美趣味有关。

2、代表作家和作品:

李世民,《全唐诗》录其诗86题,98首,其数量在当时的宫廷诗人中首屈一指。

代表作《帝京篇》。

虞世南:

一代文宗,有诗三十卷,已佚。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计32首。

代表作《蝉》李百药:

原有集三十卷,已佚。

《全唐诗》录其诗一卷,计26首并断句一联

1.2.3上官体

上官仪,名盛于贞观、龙朔间,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声辞之美。

他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

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

《旧唐书》本传称:

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1.2.4初唐四杰

一、得名与排序

四杰的得名:

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即以四人并称。

《旧唐书》卷一九〇杨炯传: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中,王勃成就最高,杨炯最弱,卢骆接近。

文集名:

《王子安集》《盈川集》《幽忧子集》《骆临海集》

二、人生际遇

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闻一多《唐诗杂论》)

相传骆宾王七岁作《咏鹅》;杨炯年十岁即应童子举;王勃十六岁时,被太常伯刘祥道称为神童而表荐于上;卢照邻二十岁即为邓王府典签。

但在仕途上,四杰皆坎坷不遇,唯杨至盈川令,其余沉沦下僚。

三、个性气质

浮躁浅露:

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

行俭曰: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

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旧唐书》卷一九〇王勃传)

唐代士风与诗风:

其人多意气飞扬,而非温文尔雅;其诗多高歌大笑,而非浅斟低唱

四、文学思想

反对绮靡文风,追求刚健气骨。

杨炯:

“龙朔初载,……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王勃集序》)

强调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

如王勃认为文章之功用在于“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国家由其轻重。

”(《上吏部裴侍郞启》)

五、诗歌题材

边塞诗。

杨炯《从军行》

景物诗。

骆宾王《在狱咏蝉》

送别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感慨诗。

卢照邻《长安古意》

六、文学史的贡献

拓宽题材,充实内容。

“正如宫体是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在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向江山与塞漠”(闻一多语)

转变诗风,下开盛唐。

从隋代至贞观以来诗风演进的关键一环,呈现为从六朝至盛唐的过渡痕迹。

完善近体,发展歌行。

王杨擅五律,卢骆擅歌行

七、四杰之文

四杰不仅是诗人,而且是骈文名手。

王勃《滕王阁诗序》,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名句: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1.2.5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

(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

(《新唐书》卷二〇一杜审言传)

四人皆进士及第,诗歌内容上为宫廷诗风的延续,但在诗律和诗艺上为律诗的定型做出贡献

李、苏、崔均致高位,杜审言由于仕途不畅,诗作富有真情实感,成就最高。

李峤的咏物诗在当时影响较大,如《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2.6沈宋

沈、宋是高宗、武后时期活跃于宫廷“文艺沙龙”名盛一时的诗人。

沈、宋二人的创作大致以贬谪为界分前后两期,内容与风格变化很大。

贬谪前,多奉和应制之作。

在遭受贬谪蛮荒打击后。

由于生活境遇的变迁,诗歌中有了更为真挚的感情,同时在风格上也显得清新自然。

五律的定型由沈、宋最后完成。

《新唐书·宋之问传》中说: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

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者宗之,号为沈、宋。

本节参考书目

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美)宇文所安《初唐诗》,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一、生平际遇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人。

少任侠使气,后折节读书。

21岁入长安游于太学,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受知于武后,擢麟台正字,官至右拾遗。

曾慷慨从军,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害,年仅42岁。

陈子昂的思想比较复杂。

他既好纵横任侠,又好佛老神仙,但从总的来看,儒家兼济天下的精神在他的思想中占主导方面。

摔琴献文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

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

子昂突出,谓左右曰:

“辇千缗市之。

”众惊问,答曰:

“余善此乐。

”皆曰:

“可得闻乎?

”曰:

“明日可集宣阳里。

”如期皆往,则酒肴皆具,置胡琴于前。

食毕,捧琴语曰:

“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

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

”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

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唐诗纪事》卷八引《独异记》)

二、文学思想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

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

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对六朝以来特别是齐梁时期诗歌予以批评,指出其弊在“兴寄都绝,彩丽竞繁”

举起复古的旗帜进行革新的努力,在肯定汉魏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主张文学创作应恢复“风骨”、“兴寄”的优良传统。

提出自己的诗歌美学理想,即“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三、代表作: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提示]:

此诗李泽厚先生评为“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的确,对于那些英雄豪杰和以英雄自许的文人而言,正是在体味孤独的同时,自我得到了强烈的确认。

陈子昂这首诗,用简朴的语言,勾勒出孤独的姿态:

在苍茫的时空中,它高高耸立,骄傲而感伤,令千载以下的读者为之怦然心动。

三、代表作:

《感遇》二十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跔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提示]此诗反对垂拱三年武则天穷兵黩武讨伐羌人之战,可与其《谏雅州讨生羌书》对读。

在写法上,以诗为谏,指斥时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代表作:

《感遇》三十四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发未封侯。

[提示]此诗当为随军征契丹时作,写戍边士卒的悲苦生活和有功无赏的不平待遇,也蕴含自身深沉的感慨。

四、后世评价

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杜甫《陈拾遗故宅》)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韩愈《荐士》)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八)

五、参考书目

徐鹏点校《陈子昂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彭庆生《陈子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韩理洲《陈子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4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结构:

三十六句诗,可分为九组,四句一转韵,可视为九首绝句,总体分为上四首、下五首两个部分

意象:

春、江、花、月、夜五字中,月字最重要,为全诗主线。

上半部分可谓“空中之月”,下半部分可谓“心中之月”

二、《春江花月夜》的经典化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成大家”,(王闿运《王志》)

明代之前,除了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之外,均对此诗一字不提。

而自从明初的高棅《唐诗品汇》选入此诗,特别是在李攀龙《古今诗删》入选此诗以后.则成为重要唐诗选本的必选之作。

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此诗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一句作为转折,将全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主要表达了“红颜子”伤春之感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后半部分则是“白头翁”对自己往昔的回顾,表达了深沉的叹惋之情。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2.1盛唐前期诗人

一、王湾

代表作品《次北固山下》,诗中明朗的感情,壮阔的气象,喜悦的情思,皆预示着一个新的盛唐时代的到来

明人胡应麟《诗薮》中说:

“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

故知文章关气运,非人力。

二、贺知章

吴中四士:

贺知章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四人俱为吴越士人,并以“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旧唐书》卷190),因而“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卷149)

代表作《咏柳》、《回乡偶书》

三、张说与张九龄

诗人、高级官员、文坛领袖三位一体的身份

张说官至中书令,封燕国公。

当时苏颋封许国公,二人均善为文,朝廷述作多出其手,因并称为“燕许大手笔”。

张九龄存诗二百余首,代表作《感遇十二首》,又有《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四、张旭

在“四士”中,性格最为狂放。

为唐代草书大家,时号“草圣”、“张颠”。

现存诗六首,风格自然流畅,轻灵新巧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2.2山水田园诗人

一、王维

二、孟浩然

三、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2.2.1王维

一、生平与思想

王维(701-761)盛唐著名的诗人和艺术家。

官至尚书右丞。

世谓“王右丞”。

其一生分为前后两期,以40岁左右(约为开元、天宝之交)为界限,早年对功名充满热情和向往,持儒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晚年则无意于仕途荣辱,亦官亦隐。

退朝之后,常优游山水之间,体悟禅理,以随遇而安的思想为主。

二、作品分类

王维存诗400多首,前期有一些关于游侠、边塞的诗篇,而后期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

诗歌题材大体可分为三类:

意气豪迈的游侠和边塞诗,表现友情、亲情、爱情的抒情诗,描写隐居生活的山水田园诗。

以第三类成就最高,此外还有一些反映现实的政治诗。

三、游侠与边塞诗

王维的游侠诗和边塞诗,情绪高昂,气势雄放,笔力劲健,境界阔大,体现出王维早期锐意进取、慷慨济世的志向,同时表现了盛唐诗歌的浪漫精神和阳刚之美。

《少年行四首》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四、抒情诗

王维的抒情诗善于把内心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丰富感受,浓缩于短小的篇章之中,既委婉曲折又自然真率,多有脍炙人口之作。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之一:

诗情

诗情、画意、琴音与禅趣的高度结合,使王维山水田园诗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奠定了他在唐代诗歌史的宗师地位

第一,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创造。

山水诗在谢灵运的笔下,往往追求形似,写景繁富,而情与景两者则是割裂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以写意为主,并不着力于景物的刻画。

王维则不同,他吸收了两家之长,把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熔抒情与写景于一炉,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从而创造了一种玲珑剔透、不可凑泊的意境。

六、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之二:

画意

绘画技法的运用与诗歌的画意的体现。

苏轼曾评王维诗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其表现有三:

一是把绘画的构图手法运用于诗歌中。

二是善于表现景物之间的层次感,三是善于给画面设色敷彩

七、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之三:

琴音

注重声响描写,使诗歌具有音乐美。

王维不仅是诗人、画家,而且还是一个音乐家,因此,他对声音的感觉敏锐而且精细。

他善于捕捉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大自然的声响,在诗中形成有声有色的胜境。

八、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之四:

禅趣

诗境与禅境的合一。

王维善于把佛教禅宗所追求的静寂之境转化为诗歌境界,正由于此,王维富于禅理的诗歌,不是枯燥的佛教教义的宣传,而是借助于艺术形象,充满了生机与趣味。

王维这类诗歌主要表现为对静寂独处之乐的追求,尤以他的《辋川集》二十首为代表。

九、王维与长安文化

《旧唐书》本传云: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代宗时,缙为宰相。

代宗好文,常谓缙曰:

‘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

今有多少文集?

卿可进来。

’”

王维很早入长安,并长期生活于此,长安文化主要方面都呈现在他的诗中。

而作为长安文化进与退的边塞文化与隐逸文化也在他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中得到很好表现,从而成为“一代文宗”,李杜之所负时誉均不及王维。

十、参考书目

(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陈贻焮《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2.2孟浩然

一、生平与思想

孟浩然(689-740),四十岁之前,隐于鹿门山,以诗自适。

开元16年(728)赴京应举不第,后漫游吴越。

开元25年,张九龄贬荆州,曾短期入张幕。

开元28年,王昌龄来到襄阳与他相会,当时他“疾疹发背”,因“食鲜疾动”,旧病复发而逝,终年52岁。

孟浩然终身不仕,在同时代人心目中,被视为不慕荣利的世外高人。

王维曾替他画过一幅像,据张洎的题识,是“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的隐士神态。

孟浩然的思想中存在着矛盾,既有向往隐逸的一面,也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

二、诗歌题材与体裁

孟浩然的诗歌今存260余首。

从总体来看,他的诗中,以山水诗居多,田园诗只占一少部分。

就山水诗而言,他的诗大多写旅途中所见所感,一部分是他登临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还有一部分是漫游吴越时所作。

其友人王士源称孟“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

其七言诗不到二十首,擅五言,以五律最多。

三、艺术成就

(一)孟浩然是盛唐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自觉继承了六朝自陶、谢以来山水田园诗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意境和风格。

(二)在意境创造上,孟浩然作诗,往往兴象浑成,“伫兴而作”,整体上浑融完整,不可句摘。

(三)在艺术风格上,孟诗以冲淡闲远为主调,往往运用白描手法,风格天然而韵味醇厚。

闻一多先生评曰: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四、王孟比较

(一)从内容上看,他们在描写山水田园的同时,都能反映各自的其它生活内容。

但比较而言,王诗题材更为广阔,孟诗则更为集中。

与王维相比,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

(二)从写景角度上看,孟诗往往以流走的笔调,写动态的山水,表现诗人或飘逸闲畅、或郁勃不平的心态。

王诗是在静态中观察景物,弥漫着幽冷寂灭的心绪。

(三)从意境上看,王孟都注重寓主观于客观,形成和谐的美感,但王诗意境高远而孟诗意境浑成。

(四)从语言上看,王诗秀润精工,孟诗古朴平淡。

五、参考书目

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徐鹏校注《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巴蜀书社1988

2.2.3其他田园山水诗人

一、储光羲

储光羲(706?

——763?

)润州人。

著述甚丰,《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在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中,他以写田园生活为主,作品主要有《田家即事》、《田家杂兴》八首、《钓鱼湾》等。

代表作:

《钓鱼湾》

二、裴迪

裴迪,关中人,与王维隐于终南山,《辋川集》收二人唱和诗各20首。

擅长五绝,风格近似王维。

《全唐诗》存其诗29首,

《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王维同题诗: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三、刘眘虚

刘眘虚,字全乙,洪州新吴人,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友善,殷璠《河岳英灵集》称其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见,便惊众听”,选其诗11首,《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代表作: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四、张子容

张子容,襄阳人,与孟浩然友善,同隐于鹿门山,《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代表作:

《泛永嘉江日暮回舟》

五、常建

常建,开元15年进士及第,而仕途失意。

其诗时人评价颇高,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列其诗,称“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代表作: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六、祖咏

祖咏,洛阳人,与王维、储光曦友善,开元十二年进士。

现存36首诗,除《望蓟门》一首边塞诗外,其余多模山范水之作。

名篇《终南望余雪》为应试诗,按例当写六韵十二句,他仅写四句即交卷,或诘之,曰:

意尽。

(《唐诗纪事》卷20)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3盛唐边塞诗人

2.3.1高适

一、生平思想

高适一生,有几个特点:

一是出身贫寒,早期和下层社会接触较多,对下层人民生活有清醒了解;二是颇具豪气,为人落拓不羁,“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河岳英灵集》);三是虽然早期屡遭挫折,但并不灰心丧气,积极谋求用世的机会;四是晚年才入仕途,但入仕以后基本上很顺利,晚年随着官位的升高,好诗却愈来愈少。

二、诗歌思想内容

高适诗今存二百四十余首,就内容看,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反映个人早期沦落、怀才不遇的诗,以《别韦参军》为代表

二是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之作。

如《封丘县》

三是边塞诗。

共有二十余首,是最能代表其特色的作品。

最有代表性的是《燕歌行》。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高适还有一些赠答送别诗,如《人日寄杜二拾遗》、《别董大二首》等。

三、诗歌艺术成就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一是其诗是真情流露,意胜于辞。

如《燕歌行》,无论叙事、写景、抒情,还是议论,处处流露出作者强烈的爱憎;二是其诗披露胸襟,抒写怀抱,皆率直无隐,不假雕饰,且往往采用写实手法,不多作夸张;三是其诗不常采用寓情于景的方法,而是多以包含感情的语言,夹叙夹议。

四是诗句多经提炼加工,具有概括性。

所谓“兼有气骨”,是指高适的诗歌语言质朴有力,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

高诗大都写得质朴、刚健、明朗,在风格上以悲壮慷慨为特色。

四、参考书目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2.3.2岑参

一、创作分期

岑参的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两期,一是出塞以前的早期创作,大多作于隐居于嵩阳、颖阳以及往来京洛间。

这一时期的诗歌多山水写景之作,诗风新奇隽永,特别是表现出善于摄取景色中新奇事物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两次出塞时期,其诗以边塞诗为主,约有七十余首。

不仅数量在盛唐边塞诗人中最多,成绩也最突出。

二、诗歌艺术特色

总体上,岑诗的风格,可以“雄奇壮丽”四字来概括。

第一、岑参诗歌的感情炽热,它将山水、游侠、赠客熔为一体,抒写将士英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爱国精神,因而形成了壮阔雄伟,大气磅礴的风格。

第二、岑诗奇特峭拔,“度越常情“,形成形象鲜明,令人惊异的艺术特征。

第三,岑诗除了奇、壮之外,还有“丽”的特点,第四、在体裁上,岑参的边塞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句式富于变化,音节悲壮宏亮。

三、高适、岑参比较

一是风格上高适诗雄浑悲壮,而岑诗则雄奇壮丽。

二是写法上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而岑诗则长于写景,多寓情于景。

高适多关注边塞的弊病与问题所在,并做出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理性色彩,而岑诗则着重对边塞自然风光的奇异之景作出描绘,并从中体现作者豪迈乐观的思想感情,

三是高诗浑朴质实,多采用写实手法,可称之现实主义。

岑诗则瑰奇峭拔,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四是在接受文学遗产方面,高诗直追汉魏,岑诗则吸收融汇了六朝诗歌的成就。

四、参考书目

陈铁民、侯宗义《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刘开扬《岑参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版

2.3.3王之涣

王之涣诗今存六首,薛用弱《集异记》曾载他与高适、王昌龄“旗亭画壁”的故事,他的边塞诗在当时是流传很广的。

今存六首诗中,有二首边塞诗,即《凉州词》二首,其一为名作。

另一首名作则为《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3.4王翰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为人狂放不羁。

《全唐诗》存诗1卷14首,文一篇,代表作《凉州词》其一“葡萄美酒”,慷慨悲壮而又爽朗明快: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3.5王昌龄

一、生平思想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万年人。

开元15年进士。

曾任江宁丞,世称王江宁。

个性豪放不羁,“不护细行”,因贬龙标尉,又称王龙标。

安史乱起,避乱江淮,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盛唐时享有盛名,《河岳英灵集》选其诗数量为全集之冠,可见其地位之高,当时即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他的诗歌今存177首,其中七绝75首,五绝14首,其中七绝最为著名,与李白并称,俱为神品。

二、诗歌题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