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094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docx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

衡山县主体功能区试划文本

第一章县域概况

一、    自然条件

衡山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衡阳市的东北部,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东邻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界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县中部环绕南岳区。

地处东经112°27′—-112°57′,北纬26°58′——27°28′,南北长54.5公里,东西宽48公里。

国土面积93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46%。

(一)地理地质状况

1、地质构造体系。

我县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有纬向构造带、经向构造带、华夏构造带、新华夏构造带4种。

2、岩石。

衡山花岗石是湘南地区出露较大的岩体之一,主要为南岳岩体与白石峰岩体。

褶皱杂乱分布在新老地层之中,有大小不一、性质复杂的各种方向断裂,其中以板溪群、白垩系两种体系发育比较完全,分布较广。

3、地形地貌。

县境地貌有三种类型。

按成因,形态可分为侵蚀、剥蚀地貌(岗地、丘陵),侵蚀、剥蚀构造地貌(山地),流水堆积地貌(平原)。

衡山是一个以山丘为主,兼有河溪平原的县。

地形分布大体是:

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村庄。

21世纪建设新农村,道路和村庄的比例正逐步扩大,山和耕地有所减少。

(二)气候条件

1、气温。

我县多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8.9℃。

2、日照。

山区年日照时间约1200-1300小时,山下日照时间约1620-172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7%。

历年太阳辐射量为107.64千卡/c㎡年。

年平均无霜期为270-286天。

3、降水。

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63.9毫米,年总降水日150天左右。

主要植物生长季节雨量充足。

4、风。

终年偏北风(7月偏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9米/秒。

5、四季特征。

我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寒短暑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三)土地资源状况

县境内成土母质较少,有花岗石、红岩、石灰岩、板岩分化的,有第四纪红色粘土及较松散物堆积的,有河流冲积物堆积的。

全县有地质性土壤、红壤和非地质性土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潮土、菜园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以红壤为主,水稻土次之。

主要土壤:

1、 水稻土面积27.95万亩,占农林地面积的28.5%。

2、 潮土面积321亩,分布于湘江、涓水沿岸,现大部分改土造田种水稻。

3、 红壤面积79.5万亩,占全县山地、旱土面积的95%:

均呈酸性反应,土体红色,有机质减少,磷氮偏缺,适合喜酸林木生长。

其中还有红黄壤亚类:

面积1.9万亩,土层都深厚,土体呈红黄色,有机质较多,酸性,适合于楠竹、杉木、马尾松及杂木生长。

4、 黄壤:

分布在600米以上土地,面积仅1316亩:

腐殖质层厚,土壤疏松肥沃。

5、 紫色土面积约3.3万亩,分布于湘、涓两水沿岸。

土层较薄、表土层多为碱性,磷钾含量较丰富,有机质缺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且难于恢复:

宜种植喜碱林木、豆类和十字花种作物。

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确认数据,2005年底我县土地总面积93551.11公顷。

其中农用地77432.50公顷,占总面积的82.77%;建设用地8834.91公顷,占总面积的9.44%;未利用土地7283.70公顷,占总面积的7.79%。

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20755.36公顷。

2、土地利用特点。

①人均土地、耕地数量少,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人地矛盾突出。

2005年全县人均土地面积0.22公顷,人均耕地0.056公顷。

土地开发利用率为92.21%。

②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但呈逐年增大趋势。

全县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2.77%,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2%。

③耕地质量较高。

我县2005年的耕地总量为23258.30公顷,高产田13955.62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0.13%;中产田面积6512.3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8.06%;低产田面积2790.4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1.81%。

④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区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地域差异大,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以河(溪)谷平原及平原区的周缘岗地、丘陵地区面积最大。

3、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尖锐。

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已迫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3公顷/人的警戒线。

②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用地浪费。

人均建设用地超出国家标准上限(150平方米/人)。

③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四)水资源条件

县境内水系发达,属湘江水系。

全县有湘江大型支流185条,总长938公里,大多源于本县。

湘江常年平均最高水位为52米,最低为40米。

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8条,总长468.7公里。

发源于南岳山体的有58条。

全县较有名的河流有7条:

1、 湘江南北流向境内长64.85公里。

2、 涓水(白果镇)为湘江一级支流,源于双峰县昌山,从新桥镇石地方村入境,经后山新桥、贯塘、江东、白果等乡镇,在晓岚村晓岚港出境入湘潭县,境内长26.8公里。

河道汇水面积490.4k㎡。

3、 荆陂河源于南岳紫盖峰东侧福田乡,流经沙泉、开云、长江等乡镇,入湘江,全长29公里。

4、 乌河源于南岳紫盖峰南侧,流经开云、永和等乡镇,入湘江,全20公里。

5、 龙荫港河源于南岳芙蓉峰东侧,流经店门、贺家、永和,入湘江,全长30公里

6、 桃花港河源于南岳祝融峰北侧,流经岭坡、白果,入涓水,全长20公里。

7、 南河源于衡山华盖峰、雷钵峰西侧,流经贯底、江东,汇入涓水,全长25公里。

水资源利用现状:

全县有水塘2.07万处,河块1694处,小二型水库61座,小一型水库11座,中型水库2座,机电力提灌站606处,防洪堤长39.7公里,总蓄引提水量2.03亿m3。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3.2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26.89万亩的86%。

旱涝保收面积20.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

(五)矿产资源状况

县内矿产资源有30多种。

金属矿以有色金属为主,已知矿种有金、铅、锌、铜、钨、锡、锑、钒、钽、锗、铀等10来种;黑色金属矿有铁、锰等。

全县有中型矿床2处,即九龙泉乡金属矿(其中钨储量1.8万吨,锗储量760吨)和罗渡。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矿种较多,储量大。

已探明,花岗石是省内露天最大矿床之一,约5亿立方米。

钠长石和石膏是大型矿床。

其中钠长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6%,占全省储量的98%,为亚洲之最。

石膏矿储量694.3万吨,高岭土(瓷泥)为中型矿床,紫砂陶属于大型矿床,其储量和质量可与宜兴媲美。

白云母储量大,尚未开采,石英矿储量约2亿吨,是太阳能光照发电设备的原料之一。

钾长石储量约1320万吨。

(六)森林、生物资源情况

县内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品种有180多个,全县有林地66.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7.54%,成为衡阳市绿化荒山第一县。

人工饲养的动物有10多种,野生的50多种。

1、 林木资源情况。

衡山县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中上部的有马尾松林面积约10万亩,杉木林面积近10万亩,楠竹林13万亩。

低山下部的有油茶林面积10万亩,还有灌木林在境内分布较广,有胡枝子、茅栗、桎木、映山红等灌丛林木,在低山中下部有栽培茶叶面积2万亩,中草药材约2000亩,主要有桔梗、半夏、陈皮等。

柑橘约1.36万亩,桃李5000亩,部分乡镇栽有枇杷、柿、板栗等果树。

现建设新农村,每家农户房前房后都栽培观赏植物,各种罗汉松、凤尾松、铁树、柏树、白玉兰、桂花、茉莉、桅子花、牡丹、玫瑰、月季等木本和草本观赏植物。

2、 生物资源情况。

粮食:

历来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水稻栽培由单季改为双季稻,近年扩大席草种植面积,春夏种植席草增加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秋季种晚稻,保证粮食不减产,解决口粮,做好粮食安全。

畜禽养殖业:

我县以饲养牲猪为主,年平均生产肥猪50多万头。

牛、羊、鱼上规模饲养较少。

家禽以三黄鸡为主,上规模饲养,年平均产三黄鸡1500万羽。

水产养殖:

池塘、水库养殖面积3.2万亩,年产鱼量为3174吨。

还有稻田养鱼、湘江河网箱养鱼,但由于近年来农药等环境污染,殖养正逐年减少。

二、区位及交通条件

(一)区位我县地处衡阳市北大门,北距国家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100公里左右,南距衡阳市约60公里,属湖南省一点一线重点发展地区,“十一五”期间被确定为衡阳市次中心城市。

随着潭衡西高速和武广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二)交通条件衡山县交通条件优越,人物流运行十分便利,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

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在建)、京珠高速、京珠高速公路复线(在建)、107国道和湘江水道六条交通干线贯通南北;S314线省级公路和大源渡航电枢纽大坝公路连接湘江东西两岸。

形成了六纵两横、四通八达、贯穿南北东西的交通大格局。

京珠高速公路新塘出入口距县城不足三公里,已开工建设的武广高速铁路新衡山站坐落在开云镇新坪村,通过107国道西接南岳,东连县城主城区;贯穿县城西北部的京珠高速公路复线(潭衡西线)提升了南北纵贯的人流与物流量。

全县现有各级公路301条,总长1850公里,公路密度为213.5公里/平方公里。

湘江航运已在县城开云镇观湘村建成千吨级码头,使衡山水路运输千吨船舶南至衡阳市、北到洞庭湖、长江各地,解决了货运流通,提供了方便,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县城经济竞争力。

长沙黄花机场距衡山120公里,仅1个多小时车程,运行较为方便。

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管道从武汉进入湖南南下经衡山县到衡阳市。

三、经济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和优势

衡山县2005年生产总值2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第一产业增加值9.4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1.08亿元,增长12.2%。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城镇投资增速较快,完成3.1亿元,增长28.3%,县城建设进一步美化、亮化和净化。

新建了开云广场、防洪工程沿江路,工业园区建设初具雏形,千吨级码头接线公路全线贯通,西气东输衡山天然气工程即将竣工。

财政总收入12787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地方财政支出23384万元,比上年增长23.6%。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5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1808元,增长11.2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74元,增长9.86%。

2005年全县年末总人口4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5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22‰。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73亿元,同比增长6.7%。

其中农业产值66925万元,增长1.6%,林业产值5688万元,增长18.4%,牧业产值66812万元,增长9.6%,渔业产值7887万元,增长20.1%。

粮食播种面积30.24千公顷,总产量19.53万吨,相对于上年分别增长2.6%和4.7%。

席草19425吨,增长3.3%;果用瓜31586吨,水果35808吨,分别增长10.1%和6.5%。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席草、西瓜、楠竹、三黄鸡四大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

工业步入快速发展期,规模以上工业推动作用明显。

四、城镇发展格局及人口分布状况

全县有建制镇8个,其中开云镇为县城的中心城镇,现城镇面积5191公顷,城镇人口8.1万人,是衡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信息服务、商贸流通中心,重点发展机械、化工、服务业、旅游产品生产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综合型城镇。

后山片中心镇—白果镇,镇建成区面积27公顷,镇区人口6700人,是后山片商品物资集散地和非金属石膏矿开采与加工产业基地。

西南部的东湖和马迹两镇,镇区面积分别为16.5公顷和15.2公顷,人口分别为5000人和3700人,是非金属高岭土、钠钾长石开采与加工的工矿型城镇。

西部的新桥镇面积21.2公顷,人口4900多,是农副产品加工和边贸为主的城镇。

东北部长江镇面积13.5公顷,人口2300人,属于工贸型城镇,产业以造纸、陶瓷、琉璃制品制造和商贸为主。

南部的萱洲镇和店门镇,面积分别为23.5公顷和26.9公顷,人口分别为3100人和3000人,均属于农副产品加工和农贸、商贸型小城镇。

九个乡以粮食生产基地为主,各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畜禽生产企业,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走农产品加工之路。

五、环境污染状况及环境承载能力

衡山县是依山傍水的农业县,现有森林面积4447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54%。

但工矿生产的“三废”不断增加,加上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储积增加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现工矿已加强三废的处理能力,力争做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部分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变废为宝,还有大部分未加处理。

六、各类自然保护区情况

(一)水域生态保护区以湘江、涓水河和两大中型水库(九观桥和新桥水库)为主。

(二)重点风景旅游区县城有紫金山森林公园、观湘洲综合休闲岛、康王庙、毛泽建烈士公园等。

北侧翼综合观光旅游区有白果古镇、仙牛岭生态探险基地、白果穿岩地质观光景区、岳北农工会旧址、唐群英故居、新桥水上休闲园等。

南侧冀休闲度假游览区,有九观湖生态度假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萱洲古镇、大源渡水上乐园等。

第二章功能定位

一、功能分区

根据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格局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全县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县拟试划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三类功能分区。

(一)重点开发区

范围包括县城、衡山金龙工业园区(属省级经济开发区)、武广客运专线新衡山站区、福田石材基地、白果商贸工矿区、东湖马迹工矿区、店门草席基地、新桥、萱洲名优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0%。

这一区域是全县经济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二)禁止开发区

范围包括湘江和涓水沿岸地区,紫金山省级森林公园,九观新桥两中型水库库区,毛泽建烈士墓、岳北农工会旧址、唐群英故居、白果穿岩等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8%。

(三)限制开发区

除重点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外,县境内其余地区均为限制开发区,总面积4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2%。

二、功能区发展规划

(一)重点开发区

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利用该区域的区位、资源及基础优势,进一步提升现有产业实力,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拉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的主导产业是造纸、汽车制造、水泥、石材、化工、非金属矿产采掘与加工、草席、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旅游等。

(二)禁止开发区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从我县实际出发,下列范围列为禁止开发区。

(1)水源保护区100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好湖南母亲河湘江(衡山段)、涓水、荆陂河两岸及九观、新桥库区。

(2)紫金山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20平方公里。

(3)毛泽建烈士墓、岳北农工会旧址、唐群英故居、白果穿岩等各类旅游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点区10平方公里。

(4)基本农田保护区160平方公里

(5)退耕还林区和封山育林区60平方公里。

列入该区域即为重点保护区,无特殊情况,一律禁止开发。

(三)限制开发区

除重点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外的其余地区为限制开发区,该区因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好,农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发展重点是把该区域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按照资源环境因素的要求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区、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实现本区域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强。

本区域的主导产业:

一是种养业,以优质稻、茶叶、西(香瓜)、名优小水果、黄鸡、商品猪等农产品为主;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三是发展休闲农业。

 

第三章发展方向

一、区域发展背景

我县地处湖南省北大门,北距国家两型社会综合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100公里左右,南距衡阳市约60公里,属湖南省一点一线重点发展地区,“十一五”期间被确定为衡阳市次中心城市。

随着潭衡西高速和武广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

同时,随着湖南省“3+5”城镇群建设战略的提出、泛珠三角的辐射增强以及比照西部开发政策和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支持,将为我县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战略思路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县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主动接受珠三角辐射,吸引产业、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二是积极参与湖南省“3+5城市群”的地域分工,依托资源优势,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五是以民生为重点,全面做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

(二)战略目标

1、经济总量目标:

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2%。

2010年GDP达到54亿元,2020年达到140亿元。

2、产业结构目标:

2005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31.8:

31:

37.2,到2010年我县产业结构力争调整为22:

40:

38,2020年进一步调整为18:

42:

40。

3、经济社会指标体系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2020年)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标准值

经济发展

1

人均GDP

元/人年

35000

2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

≥70

3

城镇恩格尔系数

%

≤30

4

农村恩格尔系数

%

≤40

5

单位GDP能耗(标煤)

吨/万元

≤1.2

社会进步

6

基尼系数

≤0.3

7

城镇从业人员三项保险综合覆盖率

%

100

8

初中升高中升学率

%

≥95

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40

10

每千人口执业医生数

≥3

11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5

12

犯罪率

起/万人

15

1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

≤3.5

14

人口自然增长率

≤6

15

城镇居民人均和支配收入

元/人年

20000

16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人年

8000

生态环境

17

森林覆盖率

%

≥52

18

工业废水处理率

%

≥85

19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70

2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

21

空气质量达标率

%

≥95

2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达标率

%

100

三、产业发展方向

我县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是:

发挥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推进工业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形成“二、三,一”的三次产业结构。

(一)第一产业发展方向

1、重点发展优势、生态、品牌农产品

重点发展优质稻、席草、西(香)瓜、名优小水果、无公害蔬菜、茶叶等六大优势种植业以及良种猪、草食动物和名优特水产养殖业,精心培育和打造地方农产品品牌。

2、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政府引导与服务为支持,推进“公司+农户+政府”经营模式的运作,使我县的农产品生产朝着规模化、基地化、市场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着力培育逢缘草艺、湘旗农牧、天水鸡业、春发食用菌等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

同时,大力发展民间服务组织,采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积极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产业链。

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在县城周边和店门、望丰、东湖等自然生态较好的乡镇,利用田园景观,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健身、体验型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向三产延伸,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二)第二产业发展方向

1、做强做大造纸、机械制造、建材化工、陶瓷和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2、培育壮大园区经济规模,打造核心增长极。

3、充分利用我县高岭土、石膏、钾钠长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农产品丰富、劳动力充足的优势条件,发展矿产资源、农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4、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产业,提升二产业发展质量。

(三)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1、大力发展和巩固提高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构筑县城中心商业圈。

2、依托南岳名山,整合区域内九观、大源渡、紫金山等自然景观,清凉、白马寺等人文宗教古迹及毛泽建烈士墓、康王庙、岳北农工会、唐群英故居等红色景点各项综合性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大力发展旅游业。

3、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产业空间布局

(一)空间发展战略

采取“点—轴”区域开发模式,构建增长级和增长轴,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

1、增长极

确定县域经济的第一增长级为县城开云镇,该镇将依托工业园区建设我县现代工业基地。

第二增长级为白果镇,该镇将依托优越的区位、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石膏资源,形成以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加工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同时形成五个特色产业基地,包括福田的石材基地、东湖马迹的非金属矿产基地、店门的草席基地、长江的竹木制品基地以及萱洲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增长轴

规划以S314省道、衡萱公路和107国道沿线为我县县域经济的主要发展轴。

(二)区域发展时序

1、近期(2006—2010年)

集中发展县城工业园区和武广新衡山站区,继续发展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强化县城经济职能;大力推进两条增长轴上的白果、新桥、东湖马迹、长江、店门、萱洲等主要城镇发展。

2、远期(2011—2020年)

继续扩大工业园区和“两轴”产业带的经济规模,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五、城镇化战略与城乡统筹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战略

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县城(开云镇)为中心,以白果、新桥、东湖、萱洲四个主要城镇为依托,以马迹、店门、长江等特色中心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逐步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立足产业兴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二)县域总人口预测

1、户籍人口预测

2005年县域总人口为41.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万人,农村人口33.44万人。

以2005年为基年,以2005年全县总人口41.54万人为基数,根据我县历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左右的水平测算,我县县域总人口预测值(2006—2020)如下表所示。

 

县域总人口自然增长预测(2006—2020)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年份

总人口(万人)

2006

41.79

2014

43.84

2007

42.04

2015

44.10

2008

42.29

2016

44.36

2009

42.54

2017

44.63

2010

42.80

2018

44.90

2011

43.06

2019

45.17

2012

43.31

2020

45.45

2013

43.57

2、城镇人口预测

根据上述的县域总人口预测和我县城镇化趋势预测,估算未来主要年份县域城镇人口为:

2010年15万人,2020年28万人。

主要年份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预测

年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