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9773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比较文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比较文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比较文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比较文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讲义.docx

《比较文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讲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文学讲义.docx

比较文学讲义

比较文学定义

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的正式形成有四个方面的标志:

一是正式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名称,并且得到广泛使用;

二是在大学里开设比较文学讲座,设立比较文学课程,并出现了第一个比较文学教授;

三是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

四是出版了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二.比较文学的发展

最早较为确切地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应当是英国学者波斯奈特。

在他1886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一书里,波斯奈特所给出的比较文学的定义是:

“文学进化的一般理论,即文学要经过产生、衰亡这样一个进化的过程。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跨国度的精神交往和实际联系。

这是伽列在1951年提出的定义,是所谓法国学派的有代表性、最明确的权威定义。

雷马克在他1962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阐明了美国学派的观点: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

……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三.比较文学的危机

•第一次危机:

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发出的挑战——比较是任何学科都可以应用的方法,因此,“比较”不可能成为独立学科的基石。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第二次危机:

1958年美国学者韦勒克在教堂山会议上发表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讲话——

“我们学科的处境岌岌可危,其严重标志是,未能确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论。

……我认为,内容和方法之间的人为界线、渊源和影响的机械主义概念,以及尽管是十分慷慨的但仍属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是比较文学研究中持久危机的症状。

•第三次危机:

  1993年,颇有影响的英国比较文学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t)再次发出“危机”降临的警告:

20世纪末,比较文学进入了灾难性阶段。

这种研究在西方已经在危机之中,这是无可置疑的了。

……许多比较文学学者的著作内容贫乏,比较文学应当研究什么没有达成共识,比较文学研究中随处可见那种二元对比等陈腐的观念,所有这些全都在加快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消亡。

比较的可比性

⏹“没有可比性的比较,是荒唐的比较。

可比性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生命线。

⏹“文学比较不等于比较文学”,但是比较文学始终离不开文学比较。

(“有意识的比较”、“可比性”)

一、对可比性问题的历史考察

1、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可比性的涵义;

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法国学派那里,只有国与国之间事实发生的文学关系才具有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也就是说,可比性被限定在了同源性或者说渊源性范围之内。

2、美国学派比较文学可比性的涵义;

“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并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的中心问题。

”(韦勒克)

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在美国学派那儿,可比性更多的是指类同性和系统性。

3、中国学者关于比较文学可比性的思考;

“跨文明研究”和“异质性与互补性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第三阶段的根本特征。

⏹从以上的历史考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可比性的具体内涵并非凝固静止的,而是处在不断的生成之中;

2、对于比较文学可比性的思考总是伴随着比较文学的危机而引起,而对于可比性问题的思考又总是伴随着对比较文学学科进行学科定位。

学科设限的渴望,伴随着对学科目标的构建。

二、国内有关“可比性”问题的几种观点

1、可比性是研究法则。

这一派观点立足于比较文学研究实际操作的层面,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则与研究原则的基点上谈可比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揭示出可比性的实质,也未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评判标准。

2、可比性来自客观性

“可比性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文学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文学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而“文学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亲缘关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是可比性的客观基础。

”(陈惇)

3、可比性来自客观性

“可比性问题应放在四个层面予以廓清:

首先,必须将它置于文学的特定范围之内来对待;其次,比较文学可比性研究的目的是要确定不同文学间或文学与其他领域间的“同源性”、“同类性”或“对比性”,为具体研究提供依据;再次,可比性问题不是比较文学的基本问题,它并不贯穿这一学科的所有构成之中;第四,可比性的内涵不是凝固静止的。

”(刘耘华)

三、可比性的问题往往在两种情况下使用:

第一,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初始阶段进行选题时,往往要判断所选的命题是否具有可比性;

第二,对于已完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文学学科名义下的可比性判断。

(杨乃乔)

◆可比性是一种价值判断:

1、文学性;2、跨越性;3、相容性

◆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内容:

1、同源性2、类同性3、异质性与互补性

影响研究

一、影响研究的界定与争论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方法论中的一个关键词,同时也是一个最有争议的词。

1、法国学者对影响研究的界定:

“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的突变,无以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出的那种情状——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之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是得以意会而无可实指的。

2、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长期以来,学术界总是将“影响研究”与法国学派联系在一起,将二者视为等号的两边。

事实上,我们知道法国学派基本上是不主张做“影响研究”的。

法国学派从“实证主义”之运用在“影响研究”中的尴尬,得出“影响是一种难以证实的东西,是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做起来也十分困难,而且经常是靠不住的”。

但这些恰恰又成为法国学派在“影响研究”问题上的贡献,与后来的美国学派在“影响研究”的问题上观点实际上是一致的。

3、美国学者对影响研究的界定

“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4、影响研究在当代

新的影响研究首先是充分考虑接受者(包括个体和民族)的主体性。

日本比较文学家大塚幸男对“影响”的界定是:

“特定意义上的‘影响’,是一种创造性的刺激。

二、“影响——接受”发生的文化机制

“……任何影响或借用必然伴随着被借用模式的创造性改变,以适应所借用文学的传统,适应它的民族的和社会历史的特点,也同样要适应借鉴者个人的创作特点。

影响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现代中国文学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无庸讳言的,但这种文学借鉴不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如鲁迅所说‘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因此,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不是来源出处的简单考据,而是通过这种研究认识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钱钟书

1、运用“影响研究”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判断与假设。

判断与假设,是指在并不充分的事实条件下,依据直觉、分析与推理,提出影响关系存在的假说,指出某一作家作品受到某一外来文学的影响。

(如对孙悟空形象的研究)

2、“影响研究”的第二个步骤,也是较深入的研究,即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分析。

这是“影响研究”的核心,也是“影响研究”与“传播研究”作为不同方法的一大区别。

我们一再强调:

在比较文学中,“影响”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甚至不是一种本体概念,而是一种关系概念;“影响”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心理的现象而存在的;“影响”和“被影响”往往难以被精确地定量分析。

对权威的质疑:

◆“影响研究”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目的不是施展批评家自身的独特的艺术理解力,而是运用他的敏锐见识,在文学作品的细致的分析中,分辨该作品的在内容与形式各方面的复杂的构成因素,指出外来的东西是否影响了该作家作品,这种影响如何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中,外来影响对该作家作品的独创起了何种作用,等等。

◆“影响研究”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学批评,是一种审美的批评活动。

“影响研究”不仅可以运用于作家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可以运用于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之间,或在国际文学思潮及流派之间的比较研究。

3、“影响分析法”运用的第三个步骤,是在确认“影响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接受影响者如何超越影响的问题,其目的和宗旨是在确认和指出“影响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影响”与“独创”的辨证关系。

(如对鲁迅与夏目漱石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

一、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是指在没有事实关系的跨文化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所运用的一种方法。

我们往往以“有没有事实关系”作为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本质区别。

(存疑)

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相继承与发展关系。

二、平行研究

1、平行研究的发展历史:

早在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学科理论建立之前,平行研究就已经诞生。

被梵·第根誉为“世界比较文学先驱”的斯达尔夫人的南北文学不同论,就是典型的平行研究。

从比较文学早期的成就来看,既包含了影响研究,又包含了平行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

2、平行研究的主要内涵、理论依据:

平行研究的理论前提在于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就使即使没有事实关联的文学现象之间也具有了“可比性”。

关于平行研究的理论根据,我们从人类思维、情感与心理的特征出发也可以找到立足点。

(当文学现象的相似性表现在古典文学之中时,平行研究就显示出它的特点。

这些文学现象往往在时空方面没有明确的渊源联系,因此用法国学派的实证方法无法解释其类同的原因。

对这种因为偶然因素而产生的类同现象,俄国比较文学理论的先驱维谢诺夫斯基提出了“平行回现论”。

后来日尔蒙斯基进一步加以发展完善。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存在着“共同想象”,它超越时空,使得毫无借贷关系的文学现象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无需在事实联系上寻找根据。

就平行研究的主要内涵与研究范围而言,平行研究可以是主题、题材、人物、文体风格、艺术手法及其他形式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可以是作家作品、文学类型、思潮流派等的比较研究。

只不过平行研究不是对有过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作历时性的因果关系比较研究,而是对事实上不相干的文学现象作共时性的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的比较研究。

3、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应用:

一般来讲,平行研究方法有三种基本功能:

1、“连类比物”、“相类相从”;

2、“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方法模式。

4、平行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明确切入点,限定问题范围,这样就避免了平行研究流于宽泛无边的倾向;

▪透过表面现象,深入辨析异同。

▪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

▪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

一、在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由于研究重点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学派.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学派,美国学派.

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以梵·第根,伽列等人为代表,是历史最久的一支学派.他们强调影响研究,认为比较文学应侧重研究各民族文学作家和作品之间的直接影响,即确实存在的“事实关系”,而不需作美学评价,也不重视美学欣赏.他们主张“‘比较’这两个字应摆脱全部的美学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

     美国学派: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美国学派以雷纳·韦勒克(流亡美国的持不同政见的捷克学者)等人为代表.他们强调平行研究,反对把比较文学局限于有直接影响的不同民族文学的实证分析,主张把文学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联系起来探讨,提倡从美学角度分析各民族文学的异同。

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方法论的贡献:

▪梵·第根是第一位阐述和总结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经验的理论家,他在《比较文学论》中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多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他所说的这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他进一步解释说“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刻划出经过路线,刻划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被移植到语言学界限之外这件事实”。

▪梵·第根把这种“经过路线”分为放送者、接受者和媒介者三项进行研究.从放送者的角度来看,考察一个作家在国外的影响与声誉,梵·第根称之为“誉舆学”;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等的来源,即源流学(渊源学);研究文学传播的途径手段,包括翻译、改编、演出、评介等,即媒介学。

总的来说,法国学派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研究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搜罗可靠的材料,来考察各国文学之间在题材、主题、典型、思想等方面的借用、接受和影响,从而找出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事实关联来。

二、质疑“影响研究”

▪伽列在基亚的《比较文学》初版的序言中写道:

“人们又或许过分关注于影响研究了.这种研究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经常是靠不住的。

▪基亚则在《比较文学》中写到:

“有关影响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因此基亚更为明确的将”比较文学”界定为”国际间的文学关系史”.

三、

(一)辨别“影响”与“传播”

▪从发生学的角度,“传播”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向外“放送”的行为。

而“影响”往往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心理的现象而存在的。

▪在国际文学交流史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文学的“传播”与文学的“影响”混为一谈。

(二)文学的“传播”与文学的“影响“:

1、从途径与手段的角度看,“文学传播”作为一种文学信息的流动过程,必须借助有形的媒介手段,如翻译、新闻报刊、团体组织、人员交流等。

虽然“影响”的实现也依靠“传播”,但影响的传播不一定需要有声有色的媒介手段。

2、从文学的接受效果来看,一个国家的作品被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之后,尽管也被改造和利用,但仍然基本上、大体上都保持着它原来的本体状态。

(三)“传播”和“影响”的联系与区别:

▪“传播”是“影响”的一种基础,“传播研究”可以成为“影响”研究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

但从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影响”研究和“传播”研究的立足点就有不同。

(四)区分“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区分“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用一句话来概括——有助于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划分的科学化。

目前流行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两分法在理论上存在盲区。

通常认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不同,在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事实关系。

“影响研究”是有事实关系的研究,“平行研究”则是没有事实关系的关系。

然而,问题正出在“事实”这个词本身

(五)传播研究的运用、意义与价值;

▪“传播研究”的适用对象是国际文学交流史或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纵的、历时的角度看,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横向的、共时的的角度看,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超文学研究

一、“超文学”与“跨学科”

•我国现有各种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对“跨学科”的解说,大都全盘接受了美国学派所倡导的“跨学科”研究的主张,认为“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不过,我们在认可“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前,首先必须解答这样的问题:

•第一,“跨学科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中共通的研究方法,抑或只是文学研究中的研究方法?

•第二,“跨学科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普遍方法,还是文学研究中的特殊方法,也就是说,只有比较文学才使用的方法?

二、超文学研究:

•我们所说的“超文学”研究,是指在文学研究中,超越文学自身的范畴,以文学与相关知识领域的交叉处为切入点,来研究某种文学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它与比较文学的其他方法的区别,在于其他形式的比较文学研究是在文学范围内进行,而

超文学研究方法和适用范围:

•“超文学”研究则超越了文学自身领域。

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方法,不是总体地描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一般关系,而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具体的问题出发,研究有关国际性、全球性或世界性的政治事件和政治运动、经济形势、军事与战争、哲学与宗教思想等,与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文学,甚或全球文学的关系。

三、“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

•“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不同于所谓“学科”。

•“学科”本身是抽象的、人为划分的东西,“学科”是科学研究的范围与对象的圈定,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课题本身。

•而“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可以被划到某一学科内,但它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东西。

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所涉及到的正是这种具体的“国际性的社会文化思潮”或“国际性的事件”。

它们不是被圈定的学科,而是在一定的时空内有传播力、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思潮与事件。

这些思潮与事件大体包括政治思潮、政治事件、经济形势、跨国战争、宗教信仰、哲学美学思潮等。

(示例:

1、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丝绸之路”上的文学彩带)

四、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宗教是最具有国际传播性的一种文化现象。

文学与世界性宗教的超文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宗教与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彼此共生的关系。

•这种研究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

其一,是在宗教中看文学;其二,在文学中看宗教。

如佛教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浪漫主义的想象力; 其次是新的体裁;再次是大量的譬喻.

文类学

一、文类的含义: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一词是从法语演变而来的。

在法语词“文类”的原义中,与文类学有关的意思主要有三种:

①文学艺术的种类、体裁;②风格、态度;③趣味、口味。

1、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强调各国文学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或相互反照的关系,打破了文类问题的孤立和封闭的局面,它要求研究者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视域中考察各种文类的特征、文类的划分标准、文类的流传演变等问题。

2、梵·第根最先提出,“艺术形式的外来影响”可以分为“文体和作风”两大类,他认为“只有比较文学家的探讨能够阐明”,为什么某一种外来的文体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国家被热心移植,而在其他国家却没有生根。

虽然,梵·第根早在1931年就提醒学者们注意文体、体裁、风格的流传和跨越国界的相互关系,但是,这一研究却没有得到当时比较文学研究者应有的重视。

3、文类学研究是伴随着形式主义批评和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的崛起而得到大的发展的。

美国学者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辟出“文体和文体学”与“文学的类型”两章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不仅明确指出文学类型史是文学史中最有前途的领域,而且对文体、文类有了自己的独特认识。

二、文类研究的研究对象:

在民族文学的视野中,文类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文类的划分问题、划分的标准、文类自身的特点、文类与风格、文类的变化发展及其衍化原因等方面。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对象:

比较文学的文类学研究则是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视域下对文类问题的探讨,所以其研究对象既包括上述各个层面的问题,同时还包括某一文类的跨国界流传演变现象和“缺类”现象,这就是说,相比于民族文学的文类研究,比较文学的文类学在对象和范围上要更加宽泛和复杂。

比较文学文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对于文学分类及其分类标准的比较研究;

2、对于各种文类自身特点的比较研究,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缺类研究”;

3、文类的移植与变异。

三、“缺类”现象:

为什么在中国等东亚国家没有史诗、甚至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诗呢?

关于中国古代缺乏长篇史诗,即“缺类”现象,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

数百年来中外学者都有不同的解读。

黑格尔就认为中国没有史诗,是因为中国人的“观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

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已经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

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

这对史诗的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

形象学

一、形象学: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

形象学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形象。

形象学的任务,就是探索异国异族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二、形象学之“形象”:

(一)异国形象:

“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这种形象“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创作出的形象。

(二)形象与非形象:

形象学的核心概念是“形象”,显然这里的“形象”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形象”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由于它涵盖面宽泛,人们对这个概念的使用也相当自由。

正如巴柔所说,“形象一词已经被滥用了,它语义模糊,到处通行无阻”。

v根据形象学的主张,研究文学形象,必须研究“一个民族对异国看法的总和”。

v所谓“一个民族对异国看法的总和”,即“由感知、阅读加上想象而得到的有关异国和异国人的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看法的总和。

v但是,并非所有关于异国事物的描写都与异国形象有关。

另外,在描述异国形象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异国形象的总体认识和关于异国形象的具体描写总是互相指涉的,但二者有时又是矛盾的。

(三)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形象学从诞生之日起,一直被“文学性”的问题所困扰。

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关于异国看法的总和”。

三、“言说他者”与“言说自我”

在形象的真与假,言说自我还是他者的问题上,试图由理论的、哲学的分析得出某种确定性的结论,是学术上偏执的表现。

所以,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不妨采取一种灵活的方式。

模式化与非模式化:

“社会集体想象物”、“回到文本”、“西方的中国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

社会集体想象物:

这一概念是当代形象学从法国年鉴史学派那里借鉴来的,它指的是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而勾勒“社会集体想象物”的目的在于,以此为背景来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看它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背离了“社会集体想象物”。

一般而言,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与“社会集体想象物”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三种情况——或相一致,或避而不谈,或完全背离。

而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中,那些背离了“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文本是更值得关注的。

形象学发展历程简介:

1、比较文学的发端: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之初,它与法国学者早期的比较文学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的渊源学研究中实际上就已经暗含了形象学的因子;

传统的媒介学研究中,作为“媒介者”的旅游者、传教士们流传下来的游记、札记中记录着“异国形象”,也已纳入“国际文学交流”的范围。

如: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西班牙和西班牙人》

2、1951年,伽列的学生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对伽列的理论进行了具体的说明,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一部概论性专著。

3、形象学的发展与成熟: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形象学发展进入成熟期。

巴柔和莫哈等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者”“自我”(注视者)

“是什么”“为什么”

四、形象学的研究范围与内容——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v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来展开的。

v在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中,他者形象与注视者总是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

(一)注视者:

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

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