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680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docx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

统编部编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调研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租赁等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更加复杂,这一切都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加以规范。

商业的发展既推动了立法的发展,也为法学家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法律重视保护私有制B.推动法律建设的因素

C.罗马法保护奴隶制度D.罗马法的自然法属性

2.恩格斯说:

“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像王权倾向它们一样。

”这表明

A.13、14世纪等级君主制下的王权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利益

B.英、法君主专制下的王权尚未到崇信“朕即国家”或“君权神授”的地步

C.15、16世纪君主专制下的王权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王权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同并促进了社会政治秩序稳定

3.古希腊的人物雕像存在着明显的男女差异,男子大多采用“行走”的站姿——两腿叉开站立,而大多数女性是“静止”的站姿——两腿并拢,或只是稍稍分开。

下列能够说明古希腊人物雕像这一差异的是

A.男性参与公共生活更积极B.女性参与社会生活更稳重

C.社会对女性存在严重偏见D.雕像艺术重视个体的价值

4.下表为班图人大迁徙的概况。

据表中信息可知,班图人大迁徙

A.破坏了南非的先进生产方式B.促使撒哈拉以南地区形成统一国家

C.加速了阿拉伯帝国衰弱的进程D.有利于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

5.西塞罗指出: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恶的问题。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动了人文主义产生B.规范了民众道德伦理

C.拓展了哲学研究范围D.挽救了城邦政治危机

6.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军队的首领生前立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但后来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法官最后判定他的家人败诉。

法官依据的是(  )

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自然法D.万民法

7.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8.有人说:

“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

”这句话揭示了(  )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

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

9.英国著名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年)是麦哲伦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下面是其部分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B.新型政治制度的创新性

C.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10.阅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有

①古代文明呈现多元特征②古代各个文明不断扩展

③古代各个文明完全独立发展④古代各个文明多分布在大河流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

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

这反映了

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

1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否则被视为犯罪行为。

但后来这条规则就逐渐废止了。

这一变化反映出

A.公民个人自由具有绝对价值B.人文精神是法律的本质特征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雅典城邦制度逐步走向衰落

13.梭伦改革后,穷人作为陪审员来参政,后来证明非常重要,绝大多数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

这一现象有助于

A.实现城邦长治久安B.确保司法公平公正

C.改善民众经济状况D.保障公民政治权利

14.罗马征服了希腊后,罗马诗人贺拉斯为此写道:

“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俘虏了野蛮的胜利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用武力征服了罗马B.希腊的民主政治影响了罗马

C.罗马用希腊的民主代替专制D.希腊的法律为罗马的法律提供了蓝本

15.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

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16.在古代雅典对外战争后,战死子女的父母往往要表现出满脸笑容,甚至要到神庙里去谢神;但平安归来的父母则要当众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悲伤。

材料反映出

A.各阶层矛盾趋向缓和B.摆脱了伦理纲常的影响

C.对公民生命权的漠视D.城邦至上影响个人行为

17.苏格拉底认为,对于哲学家来说,比自然界更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灵,因为“只有到人的心灵转而省察自身时才会有真正的哲学。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认为自然研究没有价值B.强调对人的理性的尊崇

C.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批判智者对人性的迷恋

18.出现于城邦政治以前的希腊神话故事对后来欧洲的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故事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这些神都有自己的命运,也会为情所困,甚至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

这表明此时的古希腊

A.民众的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宣扬人的地位高于诸神

C.神话文化中具有人文色彩D.民众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19.在古代罗马,担任法官的官员一般都不是专业的法学家,不熟悉法律,而早期的罗马法又简略晦涩,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便在案件的裁决中备受重视,不仅被采用,甚至还编入法典,成为法律。

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法律体系日趋完备B.立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强C.司法范围不断拓展D.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0.约翰·洛克在17世纪70年代的法国南部观察时写道∶"好几处地方都有这种作物,乡民称之为'西班牙小麦',是给穷人做面包吃的。

"这种作物最可能是

A.玉米B.水稻C.小麦D.甘薯

21.与西欧和北美等国家相比,亚非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落后停滞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改变了这种历史观,他们说:

被认为近代落后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开发上落后而没有得到发展。

而是在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确立过程中,遭遇了低开发。

以下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西欧国家输出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B.近代中国完全沦为提供原料的殖民地

C.近代亚非地区被强制性地改变社会制度D.西欧资本主义势力改变了亚非地区社会形式

22.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达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

”这反映了

A.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

B.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C.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D.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的暴涨

23.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

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A.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受主观立场影响不够全面理性

D.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2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奴隶贸易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进步

C.全球联系的加强D.资本主义的兴起

25.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产量的3/4,这表明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中国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D.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26.1615年,法国经济学家蒙克莱田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要求政府在外国商人从法国输出他们所需商品如小麦、酒、化装品和食盐等等时,课以高额的出口税。

其要求在客观上适应了法国

A.抗衡英国的需要B.海外殖民探险的需要

C.商人阶层的需要D.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27.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

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扩展

C.国际贸易交流受到阻碍D.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

28.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29.有的学者称,美洲的白银改变了世界货币史。

无论葡萄牙、西班牙还是荷兰、英国,他们先后来到亚洲经济圈内,都是用白银作支付手段。

美洲白银流向东亚的路线有三条。

这三条路线,合计每年约有170余吨到200余吨美洲白银流向东亚,并且主要流入中国。

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成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国际竞争力强劲

C.白银是全球贸易兴起的最具关键性动力

D.中国是近代早期全球贸易的推动力

30.16世纪的伦敦,一百年来(每年选举一次)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17个是呢绒商,14个是食品杂货商,其他每个同业联合会都有六、七个人当选过。

此外,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深刻的是

A.市民通过行会控制市政

B.市民通过选举开始参政

C.市民与君主开始共施政

D.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

31.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

(单位:

百万银元)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550

3

3

2~3

1600

11~14

10

4.4

1650

10~13

8~9

6

1700

12

10~12

8.5

1750

18~20

18~25

12.2

1800

30

23~25

18

A.中国主导了世界白银的流动B.西班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C.亚洲在东西方贸易中有优势D.欧洲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

32.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

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

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

这说明

A.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B.研究视角的拓展有利于史学发展

C.后期史学工作者素质较前期更高D.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可信

33.以下三幅图片描绘了某个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其描绘的是

A.中国的坞堡B.古雅典的城邦

C.西欧的庄园D.中世纪的城市

34.1179年,有教会规定:

“要将充足的圣俸留给每个教堂,主教要告诉神职人员和学者们,教师的需求必须满足,求知的大门向求学的人敞开”。

教会如此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社会教化,稳定社会秩序B.培养神职人员,维护教会利益

C.保存古典文化,传承古典精神D.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转型

35.14世纪中叶,随着黑死病(鼠疫)在欧洲的肆虐,大批专家学者、神职人员倒在了瘟疫中,使得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学习,于是北欧南欧相继建立了地方语言学校。

据此可知,黑死病产生的影响是

A.摧毁了欧洲教会的思想专制B.促使宗教改革迅速扩展

C.推动文化走向民族性世俗化D.强化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36.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阶层的合法身份,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

这反映出

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

37.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

C.富尔顿发明汽船D.丝绸之路的开通

38.有学者说:

15到16世纪的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行和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打开了人类交往之路。

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完全证实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

C.促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D.使欧亚非之间开启了贸易往来

39.《世界通史教程》中写道:

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许多学校摆脱教会控制。

材料表明

A.教育商业化程度提高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

C.教育突破了身份限制D.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40.下列关于幕府政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古代日本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B.武士与领主之间是宗族间主从关系

C.属于军事政治统治D.幕府时代日本政治稳定,国家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

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材料二“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刺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

”“成吉恩汗从不花刺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

”《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

“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

试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当然,抽签也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

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

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包括两项重要内容:

(1)重新分配议席。

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

(2)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

……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摘自《XX文库》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材料三“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

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

(2)据材料二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背景并指出改革的进步性。

(3)依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

43.奴隶,通常指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任意驱使,后引申为受制于某种事物或者行为,丧失了独立自主,自由支配能力的人。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状图(1501—1875年)

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状图”进行分析。

(要求:

阶段划分合理,状态描述准确,阐释全面客观)

44.“多余的人”

在王权非常虚弱的时期,城镇形同“多余的存在”,这对于那些漂泊的“多余人”而言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们因身为多余的劳力,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土地,但同时也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他们能够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自由身份,走上了沟通各地有无的道路。

他们将在不剧烈触动原有的庄园制度的情况下找到和开拓的空间,建立自治的政府,并制定城市的法律,其强大的经济力量,甚至使国王和贵族形成对他们的依赖。

——黄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①材料中的“多余人”是指哪种人?

请从材料中找出判断理由。

②从中世纪文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人“多余”吗?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谈谈“多余人”有哪些作用?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

各国通过变法,先后建立了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

其中,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希腊半岛三面环海,多山多岛,不可能像东方大河流域平原那样可以提供大片肥沃的宜农耕地,但起伏的山坡地却适宜栽植葡萄、橄榄……。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43—公元前429),所有公民都有权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事。

公民大会已演变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凡20岁以上男性公民皆可与会。

五百人会议作为处理日常事务的最高行政机关,它由10个地区部落按抽签法各选50人组成,50人为一组,轮换执政。

以陪审法庭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负责审理国事罪、渎职罪等要案,并审理公民追究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违宪行为的“不法申诉”,还负责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

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伯里克利时期雅典与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地理和经济的角度简析伯里克利时期雅典与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差异的成因。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六世纪,雅典社会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还不起债的人们有一些按契约成了“债务奴隶”,有一些则被迫逃亡异地。

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得无厌。

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

在这种情况下,梭伦进行改革,废除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

——宛华《世界上下五千年·改革家梭伦》

材料二公元前四世纪初,罗马国家却加重租税负担,高利贷盘剥也更加厉害,平民失地破产,生活更加困苦。

因此,平民因土地和债务问题与贵族的斗争日益激烈。

公元前376年,平民保民官李锡尼和绥克斯图为解决平民的困苦提出法案(十年后获得通过):

第一,全体公民都可以占有和使用“公地”,占有的最高额度为500犹格。

第二,平民所负债务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为本金计算,未偿还的债款分三年付清。

公元前326年,通过波利提阿法案,取消了债务奴隶制。

此后,没有一个罗马公民可不经过法庭的宣判而受到奴役。

——《论罗马贵族和平民的斗争——罗马共和国早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1)依据材料概括雅典和罗马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雅典和罗马所采取措施产生的不同影响。

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分布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地图和所学,谈一谈你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认识。

材料二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传说公元前753年,古代罗马人罗慕洛斯在台伯河畔建罗马城,开创了王政时代。

在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

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

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

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

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有: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分析材料二的三段材料,分别指出雅典、古罗马、秦国是如何建设国家的?

材料三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

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

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根据材料三,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古希腊发展的影响。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摘编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在雅典,除了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

同时还规定,除十将军外,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

如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五百人议事会,从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中抽签选出;组成公众法庭的陪审员的选举办法也是抽签。

——摘编自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的政权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雅典官吏任用的特点和影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详解】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化推动了罗马法律和制度的发展,为法学家提供了活动领域,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