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1所示,随着O2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对CO2的吸收速率逐渐________,这种影响在外界CO2浓度较________时对大豆的生存构成的威胁更大。
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古代人民就提出要“正其行,通其风”,结合曲线图,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曲线的形成除了与光合作用有关外,还与植物的________有关。
(3)图1中A点代表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
在强光下,O2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____减少。
(5)图2所示,当光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两图,要提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是适宜光照、较高CO2浓度、________和________。
19.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_______的途径。
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2表示在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中O2的生成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内,产生的O2扩散到邻近的线粒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
(2)图2中在________点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参考答案
1.A
【解析】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产生少量的ATP和[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氧化生成水,故A项错误、B项正确;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环境中氨气产生的能量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还原C3化合物,故D项正确。
2.C
【解析】丙图中的F曲线应表示叶绿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E曲线可表示叶黄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
3.C
【解析】玉米的子粒没有光合能力,其中的蔗糖是从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后运输至子粒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固定二氧化碳进而生成葡萄糖的过程,蔗糖转化为淀粉是二糖合成多糖的过程,不属于光合作用;冷冻过程会抑制相关酶的活性,使淀粉的生成速率减慢;蔗糖转化成淀粉后有利于物质的储存,但是不利于呼吸消耗。
4.D
【解析】40℃时净光合产氧速率等于呼吸耗氧速率,即光合作用产物仍有剩余,因此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该藻不可能死亡。
5.D
【解析】图中B点和I点,代表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即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A正确;影响野外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夜间温度有起伏,故曲线不是一条直线,B正确;S2+S4代表白天有机物的净积累量,S1+S3+S5代表夜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当S1+S3+S5>S2+S4时,植物不能正常生长,C正确;野外植物,两昼夜内CO2浓度变化是非常小的,导致两昼夜净光合作用总量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即前一天阴天,而第二天艳阳高照,D错误。
6.A
【解析】图示1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产生的[H]为NADH,不与O2结合产生水。
7.C
【解析】题表中光照下CO2吸收总量代表真正光合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
在20℃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能够正常生长,A项错误。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35℃时有机物积累最多,B项错误。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12×3.25-24×1.5=3(mg),故该植物可以正常生长,C项正确。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0,不能正常生长,D项错误。
8.B
【解析】a条件下没有消耗氧气,产生了CO2,呼吸产物不会是乳酸,A项不正确;b条件下,氧气消耗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为2.5,B项正确;全为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C项不正确;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D项不正确。
9.D
【解析】当E>C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降低,因此可采取遮光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红光或蓝紫光最有效。
10.C
【解析】本实验选材是新鲜的绿叶,故A对。
加入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故B对。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故C错。
研磨时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故D对。
11.
(1)3和4丙酮酸ATP和[H]8
(2)30℃3.520℃最适温度
【解析】
(1)甲图中4、5分别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4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1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2为呼吸作用第二阶段,3为呼吸作用第三阶段,3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A为丙酮酸,D为ATP和[H],线粒体中产生的CO2到叶绿体需经过两层叶绿体膜和两层线粒体膜,即8层磷脂分子层。
(2)光合速率最大即光照下吸收CO2量+黑暗中释放CO2量的值最大,发生在图中30℃时;15℃时,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为2.5+1=3.5,是呼吸速率的3.5倍;每天光照12h,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应是光照12h有机物净积累量与黑暗12h消耗的有机物量的差值最大的温度,即图中的20℃;从柱形图可以看出,光合速率最高点和呼吸速率最高点不同,说明二者的最适温度不同。
12.
(1)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任意写两种即可)遮光NaOH
(2)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叶片呼吸作用速率
(3)
【解析】
(1)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题图装置可以探究这几种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为了避免实验时光合作用的影响,应在黑暗条件下探究菠菜叶片的有氧呼吸,同时把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换成NaOH溶液。
(2)M和N处的CO2浓度相同,则说明同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