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桥梁工程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046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桥梁工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城市桥梁工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城市桥梁工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城市桥梁工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城市桥梁工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桥梁工程2.docx

《城市桥梁工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桥梁工程2.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桥梁工程2.docx

城市桥梁工程2

城市桥梁工程2

1K412010城市桥梁工程与材料

1K412013掌握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钢筋施工

(一)一般规定

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

6.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二)钢筋加工

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搅拌

3.混凝土浇筑

(1)浇筑前的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在原混凝土面上浇筑新混凝土时,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三)混凝土养护

1.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养护。

2.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

使用真空吸水的混凝土,可在保证强度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

采用涂刷薄膜养护剂养护时,养护剂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制定操作工艺。

采用塑料膜覆盖养护时,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严密,保证膜内有足够的凝结水。

3.当气温低于50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三、模板、支架和拱架

(一)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与验算

8.支架立柱在排架平面内应设水平横撑。

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应在两横撑之间加双向剪刀撑。

在排架平面外应设斜撑,斜撑与水平交角宜为450。

(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

2.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

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3.支架通行孔的两边应加护桩,夜间应设警示灯。

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4.安设支架、拱架过程中,应随安装随架设临时支撑。

采用多层支架时,支架的横垫板应水平,立柱应铅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5.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

(三)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1K412014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条文以桥梁工程为主介绍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

(一)配制

1.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粒径宜为5~25mm。

2.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

3.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4.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折合氯化物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06%。

超过0.06%时,宜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

二、预应力张拉施工

(一)基本规定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

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3.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f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4.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设计或规范规定。

(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2.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

(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

(3)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

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均匀交错的设置在结构的两端。

(3)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

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5)预应力筋张拉程序应符合表1K412014-3的规定。

(6)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的数量不得超过表1K412014-4的规定。

预应力筋种类

项目

控制值

钢丝、钢绞线

每束钢丝、钢绞线断丝、滑丝数

1根或1丝

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得超过该断面总数的

1%

钢筋

断筋或滑移

不允许

注:

与先张法相比,后张法增加了不大于1根或1丝的规定,其他一致

4.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较长时间外露时,应采取防锈蚀措施。

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

(四)孔道压浆

1.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

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

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2.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

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养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3.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

当白天气温高于350C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4.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

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5.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水泥浆设计强度的75%。

(同时不得低于30Mpa)

1K412015熟悉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

本条文简要介绍有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的材料、锚具和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一、后张预应力材料

(一)后张预应力筋

6、预应力筋的制作

(2)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7.预应力筋安装时应注意:

(1)预应力筋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穿束,也可在浇筑之后穿束。

预应力筋为钢绞线时,可将一根钢束中的全部钢绞线编束之后整体穿人管道,也可以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

穿束前应确认锚垫板位置准确、孔道畅通、无积水。

采用蒸养的结构,养护完成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

(2)预应力筋安装后直至孔道压浆时,预应力筋在孔道内处于暴露状态,因此应注意采取防锈或防腐措施,防止预应力筋发生锈蚀或腐蚀。

在安装预应力筋的构件附近进行电焊时,要对预应力筋和金属件进行保护,防止溅上焊渣或造成损坏。

(二)管道

4.管道的其他要求

(4)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孔道端部的预埋钢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锚垫板位置准确的含义)

(5)预留孔道用的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的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位移。

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lm,波纹管不宜大于0.8m,胶管不宜大于0.5m。

曲线管道适当加密固定筋。

(6)金属管道接头处的连接套管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型管道。

套管长度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

管道接头处不应产生角度变化,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发生管道转动或位移。

管道接头连接处应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渗入。

(7)管道需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处设排气孔,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

三、张拉后预应力筋与锚具的保护

后张预应力张拉作业应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

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

1K412016熟悉混凝土强度及配比要求

本条文简要介绍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配比要求。

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一)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测定。

(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每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有一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取中间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15%时,则该组试件无效)。

(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中规定了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方差已知统计方法、方差未知统计方法以及非统计方法三种。

工程中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但应优先选用统计方法。

(三)对C50及其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1K412020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1K412021掌握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

一、沉人桩基础

(二)施工技术要点

3。

沉桩顺序:

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4.施工中若锤击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助沉。

5.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人度为辅。

6.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

4.静力压桩宜用于软黏土(标准贯人度N<20)、淤泥质土。

二、钻孔灌注桩基础

(一)准备工作

(二)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

依据成桩方式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施工机具类型及土质适用条件可参考表1K412021。

教材58页

(三)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

(1)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2)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Om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

(3)灌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

(4)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2.正、反循环钻孔

(1)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3.冲击钻成孔(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尤其砂、卵石地层)

(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2)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及泥浆流失等事故。

(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

4.旋挖成孔

(四)干作业成孔

3.人工挖孔

(1)人工挖孔桩必须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选用。

(2)挖孔桩截面一般为圆形,也有方形桩;孔径1200~2000mm,最大可达3500mm;挖孔深度不宜超过25m。

(3)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支护孔壁技术,护壁的厚度、拉接钢筋、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上下节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并应当日施工完毕;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MPa后进行。

(五)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

1.钢筋笼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防止变形。

2.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钢筋笼的位置。

3.沉管灌注桩内径应比套管内径小60~80mm,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桩应比导管连接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

4.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40mm。

5.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人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6.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l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当气温低于00C以下时,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0C。

当气温高于300C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8.灌注桩的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计算体积;套管成孔的灌注桩任何一段平均直径与设计直径的比值不得小于1。

9.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机具大小而定。

岛的高度应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Om。

10.场地为深水或淤泥层较厚时,可采用固定式平台或浮式平台。

平台须稳固牢靠,能承受施工时的静载和动载;并考虑施工机械进出安全。

(六)水下混凝土灌注

1.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3.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

(2)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

(4)导管采用法兰盘接头宜加锥形活套;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时必须有防止松脱装置。

4.使用的隔水球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排出。

5.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导管一次埋人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0m;(教材错误,应为1.0m)导管埋人混凝土深度宜为2—6m。

6.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灌注过程中的故障应记录备案。

[案例IK412021]1.背景

某市迎宾大桥工程采用沉人桩基础,承台平面尺寸为5mX30m,布置145根桩,为群桩形式:

顺桥方向5行桩,桩中心距为0.8m,横桥方向29排,桩中心距lm;设计桩长15m,分两节预制,采用法兰盘等强度接头。

由施工项目部经招标程序选择专业队伍分包打桩作业,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审批中出现了下列事项:

(1)鉴于现场条件,预制桩节长度分为4种,其中72根上节长7m,下节长8m(带桩靴),其中73根上节长8m,下节长7m。

(2)为了挤密桩间土,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打桩顺序定为四周向中心打。

(3)为防止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贯人度为主控制。

2.问题

(1)分述上述方案和做法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若不符合,请说明。

(2)在沉桩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应暂停沉桩?

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在沉桩过程中,如何妥善掌握控制桩桩尖标高与贯人度的关系?

3.参考答案

(1)问题1

①预制桩节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规定。

②打桩顺序不符合规范规定,沉桩顺序应从中心向四周进行。

③以贯人度为主控制不符合规范规定,沉桩时,应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

(2)问题2

在沉桩过程中,若遇到贯人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暂停沉桩,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3)问题3

首先明确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

(当为软土时),当桩尖标高高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如为硬土或一般土时),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间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100mm左右(或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即可停止;

1K412030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1K412031掌握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二、悬臂浇筑法

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

1.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0.7。

(2)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

(3)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4)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5)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二)浇筑段落

悬浇梁体一般应分四大部分浇筑:

1、墩顶梁段(0号块);

2.墩顶梁段(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3.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4。

主梁跨中合龙段。

(三)悬浇顺序及要求

1.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

2.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

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

4.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

托架、膺架应经过设计,计算其弹性及非弹性变形。

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有关方签认后方准浇筑。

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

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

(四)张拉及合龙

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中,顶板、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上下、左右对称张拉,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施做。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3.连续梁(T构)的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龙段的长度宜为2m。

(2)合龙前应观测气温变化与梁端高程及悬臂端间距的关系。

(3)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

(4)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保持稳定。

(5)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6)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

(7)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应在合龙段及全部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完成,并解除各墩临时固结后进行。

(8)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五)高程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标高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标高时应考虑:

1.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

2.预拱度设置;

3.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标高;

4.温度影响。

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项目为前三项;必要时结构物的变形值、应力也应进行监测,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

(教材错误,应为1.3.4项)

[案例1K412031]1.背景

某市新建道路跨线桥,主桥长520m,桥宽22.15m,桥梁中间三孔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梁,跨径组合为30mnC35m-FSOm,需现场浇筑,做预应力张拉,其余部分为T形22m简支梁。

部分基础采用沉入桩,平面尺寸5mX26m,布置128根桩的群桩形式,中间三孔模板支架有详细专项方案设计,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将基础桩施工分包给专业公司,并签订了分包合同。

施工日志有以下记录:

(1)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批准签字后,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为增加桩与土体的摩擦力,沉桩顺序定为从四周向中心打。

为了防止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破碎,决定以贯人度为主进行控制。

(3)专项方案提供了支架的强度验算,符合规定要求。

(4)由于拆迁影响了工期,项目总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作了变更,并及时请示项目经理,经批准后付诸实施。

(5)为加快桥梁应力张拉的施工进度,从其他工地借来几台千斤顶与项目部现有的油泵配套使用。

2。

问题

(1)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变更程序的做法是否正确,应如何办理?

(2)沉桩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如不符合,请指出正确做法。

(3)专项方案提供支架的强度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如不满足要求,请予补充。

(4)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连续梁时,支架应满足哪些要求,有哪些注意事项?

(5)从其他工地借用千斤顶与现有设备配套使用违反了哪些规定?

3.参考答案

(1)问题1

不正确。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经项目经理签批后,必须经企业(施工单位)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后方可实施;有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

(2)问题2

不符合。

依据相关规范的正确做法,沉桩时的施工顺序应是从中心向四周进行;且沉桩时应以控制桩尖设计高程为主。

(3)问题3

不满足专项方案的要求。

还应提供支架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验算。

并且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实施。

(4)问题4

支架应满足:

①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弹性挠度不大于L/400(L为计算跨度)

②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③注意事项有:

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不均匀下沉,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

(5)问题5

违反了有关规范的下列规定:

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验和校验。

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

1K412032掌握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二)预制和吊装方案

1.应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梁板预制和吊运方案。

2.应依据施工组织进度和现场条件,选择构件厂(或基地)预制和施工现场预制。

3.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注意适用条件)

(当预制梁重量不大,而吊机又有相当的起重能力,河床坚实无水或少水,允许吊机行驶、停搁时采用一台吊机)

龙门吊

(对于桥不太高,架桥孔数又多,沿桥墩两侧铺设轨道不困难的情况,可用此方法)

穿巷式架桥机

(该法的特点是不受桥下支架,洪水威胁,架设过程中不影响桥下通车、通航。

预制梁的纵移、横移、起吊、就位都比较方便,便于施工单位自行制造。

缺点是架设设备用钢材较多,设备组件多,操作相对复杂一些)

二、技术要求

(一)预制构件与支承结构

2.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