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试题.docx
《案例分析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分析试题
2010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8-1111:
50 【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2010年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真题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题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
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
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
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
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
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
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
B
解析:
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212。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答案:
B
解析:
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22-123。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答案:
C
解析:
参见旧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7-198,《安全生产技术》P87。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答案:
ABCD
解析:
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45-157。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答案:
AB
解析:
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216。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
ACD
解析:
参见旧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8。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答案:
CD
解析:
参见新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98-202。
第二题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答案:
B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答案:
A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答案:
ABCD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答案:
ABE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答案:
ABDE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答案:
ABE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答案:
CD
第三题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四题:
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
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
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
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
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
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坡度达22°。
管沟开挖尺寸为:
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1m。
管道规格为:
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
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
挖掘机驾驶员15人、焊接工程车驾驶员25人、吊管机驾驶员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
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
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2.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3.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4.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答案: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
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物体打击、坠落、其他伤害。
2.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是吊管机,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
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设备及人身施工记录;设备的问题分析及评价记录。
3.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措施、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等。
4.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的费用:
(1)安全活动、安全培训教育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费用。
(3)安全设施费用。
(4)保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费用。
(5)安全检查、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所需要费用。
(6)保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推广费用。
(7)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费用。
(8)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和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费用。
(9)消防器材设施购置、维护费用。
(10)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维护费用。
(11)治安保卫费用。
(12)应急救援物资费用。
(13)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
第五题:
2008年,G淀粉公司雇佣临时人员把仓库改造成第三生产车间。
该车间为长80m、宽50m、高15m的桁架砖混结构建筑,分为打包间和产品暂存间。
打包间用7m高砖墙与暂存间分隔。
打包间内有打包机8台、振动筛安装在6m高的二层钢制平台上,振动筛内筛子采用木质框架,筛子四角与振动筛用铁质螺栓连接。
振动筛开关和电动机为防爆电器设备。
2010年3月10日10时30分,当班班长甲发现4号打包机故障,二层钢制平台滞留了大量淀粉,正散落到打包间地面。
甲关停4号打包机,并向车间主任报告。
14时甲带领10名工人到二层钢制平台清理淀粉。
一部分工人使用扫把、铁锹等工具清理平台上的淀粉,装包后,通过楼梯把成包淀粉滚落到打包车间地面,或从二层平台直接将淀粉包扔到打包间地面。
另一部分工人用铁制扳手卸下筛子,用铁棍敲打清理筛子上的淀粉。
当清理工作进行到15时10分时,突然发生燃爆,而后发生多次爆炸,打包间一片火海,第三生产车间厂房的四面墙体全部倒塌。
事发时,打包间和暂存间分别有作业人员19人和79人。
事故导致18人死亡、7人重伤、38人轻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
搜救人员多次进入车间搜救,利用切割机、生命探测仪、液压顶杆、起重气垫等装备进行救援,并在厂房周边同时用消防水枪降温,防止再次燃爆。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指出引起此次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
2.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指出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
4.指出G淀粉公司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2009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
一、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
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
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
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
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
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二次扬尘
E.次生粉尘
2.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
A.湿式除尘法
B.静电除尘法
C.吸附净化除尘法
D.袋式过滤除尘法
E.旋风除尘法
3.根据《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E.E类火灾
4.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
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
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
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
5.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下列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
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
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
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
E.为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
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该企业存在的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
A.木粉尘
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程中的噪声
C.作业环境不良
D.高温物质
E.使用的有机溶剂和废弃油漆桶内的油漆等挥发的有机气体
7.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
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
B.车间气温太高
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
二、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
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
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
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
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
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
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
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
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定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 )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1小时
B.2小时
C.24小时
D.7天
E.30天
3.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
A.明火
B.静电放电
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
E.接地不良的罐体
4.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
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
C.加强管理和培训
D.重新安装液位计
E.增加消防水池
5.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
A.直流水
B.泡沫
C.开花水
D.二氧化碳
E.干粉
6.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
E.公安机关
7.上述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包括( )
A.报警
C.灭火
E.抚恤伤亡人员
B.疏散人员
D.追究事故责任
8.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三、C市有一化工园区,其中规模最大的企业是甲石化厂。
该化工园区内,与甲石化厂相邻的有乙、丙、丁三家化工厂。
针对该化工园区的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风险,该市编制了《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应急救援预案颁布后,该市在甲石化厂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以下是应急救援演练的相关情况。
模拟事故:
甲石化厂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严重泄漏,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对相邻化工厂和行人造成威胁,如发生爆炸会造成供电线路和市政供水管道损坏。
演练的参与人员:
市领导,市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环保、卫生等部门相关人员,甲石化厂有关人员,有关专家。
演练地点:
甲石化厂厂区内。
演练过程:
2009年7月“日13时55分,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接到液化石油气罐区员工关于罐区发生严重泄漏的报告后,启动了甲石化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市应急办报告。
市应急办立即报告市领导,市领导指示启动C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预案要求,市应急办通知相关部门、救援队伍、专家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市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时,消防队正在堵漏、控制泄漏物,医务人员正在抢救受伤人员。
市领导简要听取甲石化厂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指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旌。
为了减小影响,没有通知相邻化工厂。
16时30分,现场演练结束,市领导在指挥部进行了口头总结后,宣布演练结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此次应急救援演练为哪种类型的演练?
2.说明此次应急救援演练现场应采取哪些应息措施。
3.说明此类事故的应急恢复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4.指出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四、D电厂有2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
启动锅炉系统有2台额定蒸发量29t/h、工作压力2.6MPa的启动锅炉。
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个单罐储量500t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个单罐容积为20m3、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的储氢罐。
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
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
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
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2008年3月1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旌,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人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2.指出上述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
3.提出上述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4.筒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五、E钢铁公司棒材厂的加热炉使用煤气为燃料。
2008年4月9日8时,棒材厂l号加热炉停产检修,更换煤气阀组后面的补偿器。
11时更换完补偿器后,由工长甲负责组织引煤气。
按照引气操作程序,先用氮气对加热炉进行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引煤气点火。
工长甲让维修工乙和丙两人去开阀组后面的截止阀,两人合力未能打开。
乙取来一个铁制板手。
11时35分,乙在松动截止阀的紧固螺栓时,扳手与螺栓撞击产生了火花,遇到泄漏的煤气着火。
工长甲在现场立即拿灭火器灭火,但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扑灭,现场火势迅速蔓延并发生爆炸,乙当场死亡,丙被烧伤。
甲手足无措,带着丙慌忙离开现场并赶赴医院。
事故后调查发现,由于阀组前球阀密封不严,煤气从密封处泄漏,扩散到截止阀处。
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
设备损失50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30万元,停产损失300万元,丙住院治疗费80万元,支付乙家属抚恤金25万元,丙歇工工资3万元,事故罚款1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1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指出甲、乙、丙3人在操作过程中和事故处置过程中的不当之处。
3.指出本案中E钢铁公司棒材厂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
4.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E钢铁公司棒材厂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案:
一、1.B2.D3.A4.AB5.CDE6.BCD7.ABD
二、1.A2.A3.B4.AB5.DE6.ABE7.ABC8.CD
三、1.答:
应急演练的类型:
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此次应急演练的类型为功能演练。
2.答:
在进行演练策划时,就要考虑对演练现场可能出现意外事故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
(l)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保护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扩大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3.答:
应急恢复从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开始,包括:
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
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短期恢复的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长期恢复的工作为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
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4.答:
此次应急救援演练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1)未进行应急预案的相关培训;
(2)未进行应急救援演练策划;
(3)负责人未向其它部门报告事故;
(4)未通知受威胁的相邻化工厂;
(5)未控制和疏散周边行人和群众。
(6)未安排进行应急演练效果的评估和提交书面报告事宜。
四、1.答:
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的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
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
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环节或场所
其它爆炸(煤尘爆炸)胶带输送机、卸车翻车机、煤斗
车辆伤害车皮夹固装置、燃煤运输火车
机械伤害卸车翻车机
高处坠落卸车翻车机
触电卸车翻车机、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