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763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docx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0311140

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解析卷

1.(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关联词考察:

“即使……但”(原题未全)。

D.《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2.(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基础知识综合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课文知识背景、词性、复句的知识。

B项中《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

3.(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的作者是吴敬梓。

B.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结构上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的杨先生最终决定回国创业。

“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不正确的。

【答案】C

【解析】C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C.“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D.“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错误的。

【答案】B

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为深圳市中考必考之基础题。

《深圳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大纲》指出:

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包括:

“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品,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内容情节,了解常见的文体的基本知识。

2.标点符号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括号等)。

3.修辞手法考查了解和辨析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4.语法考查要求辨析各种词性、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了解短语类型、了解并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理解复句的类型。

通过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看出,深圳考查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题时以选择题为主,且几种题型方式放在同一道题中考查。

复习此类题型要注意书上的附录补充内容,注意平时的训练,注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对联,应用文,日常生活说话表达的语气语调,网络语言、口语、书面语的区别等)。

(一)识记文学常识解题策略:

(1)列表归类。

(列表内容包括重点课文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姓名、籍贯、生活年代、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名言、作品的主题、背景意义、主要表现手法、体裁及作家的代表作等。

(2)求同辩异。

求同辩异指在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各自的特点。

纵向横向两方面比较。

比如外国文学这条线上,契诃夫、莫泊桑、都德、欧·亨利都是19世纪的短篇小说家,这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国籍又是不同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思想感情也是有所区别的。

求同辩异对系统记忆有关作家作品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

你吗?

你能去吗?

我看你不能去吧?

(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2)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

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

(《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三)、常考标点符号需要注意事项:

1.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

(1)说在前用:

例:

语文老师说:

“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2)说在中间用,例:

“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说在结尾用。

例:

“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老师说。

2.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如:

A.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

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

A.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李六、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B.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约数概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示例:

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四组值日。

(三组和四组)

(5)多个并列词语,最末两个之间用连词连接,不用顿号。

今天晚会有如下节目:

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和杂技。

(6)书名的并列不用顿号

3.分号误用

1.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例句: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

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踏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分号是在仅用逗号已无法区分层次的情况下使用,因此,本句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2.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例句:

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在此句中,句号改为逗号。

4.叹号的使用

(1)倒装句中,叹号只能用在句末,叹词之后只能用逗号。

示例:

歌唱吧,为了祖国的胜利!

(2)主语后带有语气词之后不用叹号,用逗号。

因为主语之后的语气词,只用来强调主语,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延长而已,并没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例如:

祖国壮丽的大自然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游子的心。

(3)语气很弱的祈使句中,语气词后用句号。

示例:

你躺着吧!

现在时间还早,你休息一会儿。

5.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6.破折号不能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

(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四)常用修辞种类及作用。

(1)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八种。

(2)常用修辞的作用(表达效果)

比喻:

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拟人:

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夸张:

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

整齐匀称,高度概括,易于记忆,富于音乐的节奏美。

反复:

增强语气,强调感情,节奏感强。

设问:

提醒注意,引起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

加强语气,激发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常见修辞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些带“像”字的句子并不是比喻。

①表比较的不是比喻。

如:

“这声音是那么微弱、低沉,就像是从地底下发出来的。

②表列举的不是比喻。

如: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举例证明)

③表推测的不是比喻。

如: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看了一眼,意思好像说:

‘看明白了!

’。

④表想像的不是比喻。

如:

“昨夜我在梦中好像看到大家都在庆贺香港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⑤表证实的不是比喻。

如:

“事实正如大家说的那样。

”总之,没有喻体的句子不能构成比喻。

比喻歌:

比喻即比方,生动又形象。

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见乙不见甲,借喻略本体。

比喻连续用,大伙称博喻。

2.分清“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这两者有相似之处,即都有“借用”这个特点,本体都不出现,都是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

其实两者本质不同。

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辨别时运用。

(1)相似性与相关性。

借喻具有相似性,它的基础是比喻,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性。

如①“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里的“毒蛇猛兽”比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

②“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这里的“翡翠”比喻海浪。

③党委的同志必须学习“弹钢琴”,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这里的“弹钢琴”即全面灵活的工作方法。

这三例都具有相似性。

④大婶用养蚕的钱,买了个十二英寸的“凯歌”。

这里的“凯歌”是电视机的牌子。

⑤“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帆”是船的一部分,这是以部分代整体。

这二例都没有相似性,具有相关性。

(2)是否能还原为明喻。

能还原为明喻的是借喻,反之,则为借代。

如《故乡》中把杨二嫂说成是“豆腐西施”,这豆腐与她职业有关,属相关性,也不能还原为明喻,因此属借代。

而“西施”为借喻,可还原为“像西施一样(美)的杨二嫂”。

3.分清比喻和拟人。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比喻词。

如“小鸟像歌唱家”“小鸟成了歌唱家”“小鸟在歌唱”,前两个是比喻,后一个是拟人。

4.缩小也称夸张。

说话故意夸大或者缩小,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夸张”。

如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句是夸大;②句是缩小。

5.分清对比和对偶。

对比又称对照,侧重于内容,它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形式没有严格要求。

如上课不说,下课乱说;对人马列主义,对已自由主义。

对偶则不仅要求表达两个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意思,而且要求上下两句(或短语)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五)语法题可利用书后的附录,注意点滴积累。

1.(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B.“不是……就是……”“不是……而是……”两者都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C.“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答案】B

【解析】“不是……就是……”是表选择关系的复句。

2.(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B.老师对父母远在他乡打工的我的关怀,如润物春雨。

——主干:

关怀如春雨。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D.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词,“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答案】D

【解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曲。

“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3.(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B.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他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C.《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D.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

【答案】A

【解析】A中“沉湎”是贬义词,其余几个都是褒义词。

4.(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这一会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一句中“丰富”为动词。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此句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用了“设问”的修辞。

【答案】B

【解析】《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5.(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红旗飘扬”“人物描写”“边读边写”“吃大米饭”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古人将“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D应为: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6.(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

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了对偶、借代的修辞方法。

C.“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

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一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D.从《朝花夕拾》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他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答案】C

【解析】C应把“我们就说什么?

”问号改为逗号。

7.(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像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

B.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句子主干为:

海燕飞翔。

C.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句中“几乎”是一个“副词”。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答案】A

【解析】A并非比喻句。

8.(2018深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八)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二十四史之首,它的作者是司马迁。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赞美它在我国史学、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B.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隶书的特点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大哥打算去深圳打工”和“这就是我的打算”两句中,第一个“打算”是动词,第二个“打算”是名词。

D.南朝梁文学家郦道元的《与朱元思书》以生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答案】:

D

【解析】: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9.(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27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

A.“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杉、金花茶等……”这句话中的省略号使用正确。

B.“整治违建是‘城市质量提升年’的一项攻坚任务。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整治违建是任务”。

C.“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这个比喻句运用得非常恰当。

D.我们学过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答案】B

【解析】A“等”与“……”重复,应去掉一个。

C“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不恰当。

D《故乡》选自《呐喊》。

10.(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B.《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都德、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C.“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一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D.“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

现实主义的?

传统的?

大团圆的?

荒诞的?

民族形式的?

有象征意义的?

”这句话中的问号使用正确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复句及标点符号的把握,注意要结合诗句内容,判断出自的作品,然后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解析】C.“每天夜晚,他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这一句是选择关系复句;

11.(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一)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

A.“我喜欢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D.“老年人尚且坚持锻炼,何况我们年轻人。

”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复句。

【答案】B

【分析】本题A选项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B选项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掌握。

C选项考查学生对寓言的掌握。

D选项考查学生对复句的理解。

【解析】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格式相同或大致相同,语义相关,这就是排比,这句话样式相同的句子是两个,所以不是排比,而是对比。

12.(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狼的大胡子”的句子主干是“形象来源于大胡子”。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

C.“夜深了,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来,就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主干的提取,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仔细辨析各选项,谨慎作答。

【解析】A正确.主语:

动作的执行者,通常放在句首.谓语:

动词的动作或状态.宾语:

动作的承受者、放在动词的后面.结合句子分析,主干是“形象来源于大胡子”正确。

B错误.“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