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095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docx

法理单项选择题DOC

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法的概念

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

2.中国古代把“律”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现的含义是(C)。

A.规范B.刑罚C.公平D.正义

3.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C)。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4.法的调整的对象(A)。

A.行为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C.利益关系D.各种社会资源

5.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B)。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C.上层建筑之一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6.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的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由严格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

7.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D)。

A.强制性B.统一性C.权威性D.规范性

8.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意志。

A.社会B.共同C.集体D.个别

9.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D)。

A.规范性B.物质制约性C.意志性D.国家强制性

第六章法的渊源、形式与效力

1.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A)。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A)。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3.根据法的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D)。

 A.根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B)。

 A.公法和私法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制定法和判例法D.普通法和衡平法

5.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在法学上称为(A)。

 A.法的溯及力B.法的空间效力

 C.法的时间效力D.法的对象效力

6.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7.对于旧法的废止,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A)。

 A.明示废止B.默示废止C.立即废止D.共同废止

8.当前各国在法律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一般原则是(C)。

 A.从新兼从轻B.从新C.从旧兼从轻D.从旧

9.中国的法律只适用于中国领土上的公民,这体现了法律对人效力(B)的原则。

 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综合主义

10.地方性法规如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时,(B)有权撤销地方性法规。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全国政协

11.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自(D)。

 A.古中国B.古希腊C.古印度D.古罗马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走:

“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D)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保护原则D.综合原则

13.A国公民汤姆劫持B国航空器,试图进入C国,但在强行驾机飞越D国和中国领空交界处时,油料耗尽,飞机只得迫降在中国领域内。

适用中国刑法对汤姆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的是(B)。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保护原则D.综合原则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以下哪一原则?

(A)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保护原则D.综合原则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这反映法的(C)效力。

 A.对象B.对事C.空间D.时间

16.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000元,如果该居民被征收了1000元的个人所得税。

这样处理,违背了法的效力规则中的(C)。

 A.法律优位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原则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第七章法的要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这一规则是(C)。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2.“在住宅区内机动车车速应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这一规则是(A)。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3.根据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划分为(A)。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B.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与指导性规则D.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第3款规定:

“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C)。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一个(A)规则。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权义复合规则D.禁止性规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7条规定:

“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这是一个(D)规则。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标准性规则D.规范性规则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规定: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样的规则属于(A)。

 A.强行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8.联合国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则课以联合国成员国以保护人权的义务,这样的规则属于(C)。

 A.强行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9.我国刑法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则?

(A)

 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命令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

10.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A.既有强行性规则又有指导性规则

 B.有强行性规则而无指导性规则

 C.无强行性规则而有指导性规则

 D.既无强行性规则又无指导性规则

第八章法律体系

1.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是(B)。

 A.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B.法制体系包含着法律体系

 C.法律体系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法制体系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

 D.法制体系组合在法律体系之中

2.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可称为(C)。

 A.法规体系B.立法体系C.法律部门D.法律体系

3.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部门法

 B.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主体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是法律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门法

 D.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法学体系为健全和发展法律体系指出方向、目标和任务,法律体系为法学体系提供条件和对象

 B.从版权法和专利法的主导因素看,将它们列入行政法部门比列入民法部门更合适

 C.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是指国务院以及地方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D.作为一个部门法的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生活领域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九章权力和义务

1.关于中国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在中国古代,“权利”和“义务”的词语已经出现,并且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定权利义务的观念

 B.中国古代有关权利和义务及其社会价值的观念、思想、理论相当匮乏

 C.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所说的,社会之需要法律,在于“定分止争”,其实质并非要明确权利和义务及各自的界限

 D.法律权利和义务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是19世纪西学东渐之后的事情,经历了漫长的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2.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万元。

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万元。

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

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正确的是(C)。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

 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

 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

 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3.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C)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4.(A)是典型的一般权利。

 A.物权B.债权C.知识产权D.继承权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1.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C)。

 A.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B.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

 C.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

2.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A)。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

 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3.按照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D)。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

 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4.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B)。

 A.法律事实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D.法律关系的内容

5.(C)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A.财产权B.人身权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6.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称为(C)。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内容

7.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D)。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事实C.权利能力D.行为能力

8.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是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9.(B)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

 A.法律主体B.法律事实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1.(A)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

 A.因果关系B.责任主体C.法律责任D.主观过错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不能减轻与免除法律责任的是(D)。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蒋某押送到40里外的派出所

 B.蒋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3.法定免责条件是指(A)。

 A.权利主张超过实效B.有效补偿C.自愿协议D.不可抗力

4.王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其处罚50元,这种处罚属于(B)。

 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违宪制裁D.民事制裁

第十三章法律程序

1.(A)是“正当程序”原则的源头。

 A.《大宪章》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美国宪法》

2.程序的对立物是(B)。

 A.规范B.恣意C.法律关系D.法律责任

3.(A)是英美法中有关程序的最高准则。

 A.正当法律程序B.自然正义C.辩论D.自治

第十四章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1.(A)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A.奴隶制法律制度B.封建制法律制度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2.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C)。

 A.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法律了

 B.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有现有后,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3.最早依法建立维护代议制和民主制的法律是(C)。

 A.奴隶制法律制度B.封建制法律制度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4.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表述正确的是(D)。

 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律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5.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B)。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C.教会法D.罗马法

6.在19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典编纂运动中,开创“民商分立”传统的法典是(A)。

 A.《拿破仑法典》B.《德国民法典》C.《苏俄民法典》D.《普鲁士法典》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1.在我国全国人大审议普通法案由全体代表过(C)通过。

 A.全体B.3/4C.半数D.2/3

2.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

 A.甲说:

“法律的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B.乙说:

“甲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丙说:

“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

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

 D.丁说:

“我认为你们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

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

3.立法体制主要是指(A)。

 A.依法划分立法权限的体制B.依法划分法律部门的体制

C.依法划分司法权限的体制D.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体制

4.马克思指出:

“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

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

”这段话表明(C)。

 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

 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绝对精神的体现

5.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D)。

 A.审议法律议案B.表决法律议案C.公布法律D.起草法律议案

6.法律草案表决通过后,该法律(B)。

 A.自通过之日起具有了法律效力B.在公布之前不产生法律效力

 C.必须自公布之日起产生法律效力D.只对赞成其通过的人产生法律效力

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哪个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进行部分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C)

 A.宪法B.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C.基本法律D.国际条约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A)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B)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10.下列哪个选项的法规或条例或法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B)

 A.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单行条例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11.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固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

(C)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1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制定权?

(A)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1.(A)是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和法律意识水平。

 A.守法的主观条件B.守法的客观条件C.守法的要素D.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2.(B)是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

 A.守法的主观条件B.守法的客观条件C.守法的要素D.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3.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D)。

 A.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是守法的主体,但是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

 B.在我国守法的范围是依法制定并生效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在我国,守法专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D.守法范围直接决定于一个国家法的渊源。

4.下列选项属于狭义的执法的是(C)。

 A.某法官审理案件B.某市政府制定政府规章

 C.某交通警察指挥交通D.某公司经理依据法律为其员工办理劳动保险

5.某食品卫生监督站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监督,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张某给予行政处罚,对此说法正确的是(B)。

 A.该卫生监督站不能进行行政处罚,因为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授权

 B.该卫生监督站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它属于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

 C.该卫生监督站可以进行行政处罚,它属于政府的工作部门

 D.该卫生监督站不能进行行政处罚,它不属于执法机关

6.某公安局交警支队对一起交通事故作出了责任认定书,对此案件中交警支队的性质,认识正确的是(C)。

 A.不是执法的主体,因此无权作出责任认定

 B.需要法律的特别授权才能执法

 C.属于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D.需要行政机关的委托才能执法

7.下列属于我国司法主体的是(A)。

 A.人民法院B.税务局C.公安局D.司法部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该规定表明(D)。

 A.司法主体具有法定性B.司法活动具有程序性

 C.司法权具有权威性D.司法权行使的独立性

9.司法法治原则要求(A)。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在司法中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D.在办案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

第十八章法律职业

1.以下不属于狭义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是(C)。

 A.人民法院的审判员B.检察院主管立案的检察官

 C.某法学院法学教授D.某律师事务所主任

2.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职业技能的是(D)。

 A.职业语言B.职业思维C.职业知识D.职业道德

3.“法的形成和适用是一种艺术,这种法的艺术表现为什么样式,取决于谁是‘艺术家’。

”这句话表明(A)。

 A.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法律有重要影响B.人治优先于法治

 C.法治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D.法律家的思维和普通人的思维是相同的

第十九章法律方法

1.法律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方法范畴?

(B)

 A.认识方法B.实践方法C.思维方法D.理论方法

2.某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

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三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轻伤,所以作出对其判处二年有期徒刑的处罚。

这位法官所用的推理方法属于 (C)。

 A.类比推理B.归纳推理C.演绎推理D.辨证推理

3.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法律推理是逻辑思维方法在法律领域中的运用,是法律方法的一个重要体现。

 B.本国法律和外国法律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和制约法律推理的条件。

 C.在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律原则、政策、法理和习惯都会成为法律推理的前提。

 D.法律推理是通过职业自律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方法。

4.对于法律解释的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法律解释的对象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在内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

 B.法律解释的对象仅限于狭义的“法律",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

 C.法律解释包括对失去效力或未生效的法律文件的解释。

 D.法律解释仅是对个别法律条文、概念和术语的说明,不指对整个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阐述。

5.我国《行政许可法》第50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申请,在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准予延续。

这在法律方法上是 (D)。

 A.类比推理B.法律推定C.辨证推理D.法律拟制

第二十五章法与人权

1.法律意义上的人权在我国宪法中被称为(B)。

 A.人民主权B.公民的基本权利C.公民的权利义务D.公民的基本义务

2.人权的法律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是(C)。

 A.立法救济B.行政救济C.司法救济D.自力救济

3.被视为基本权利的权利,每一项都代表着人参与社会生活深度和广度的一个方面,将人从任何一类社会关系中隔离出去,都预示着人的不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