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试讲教案.docx
《初中化学试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试讲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试讲教案
【篇一: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
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
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
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
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
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
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
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
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
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
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
为什么?
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
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
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在化学上,就用化合
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
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
是哪几种?
(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
氢元素通常显几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
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
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
让学生编
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
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
练习如下: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
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
归纳总结: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女口:
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
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
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
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问题请关注宏鹏教育官网。
【篇二:
化学试讲教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化学试讲教案I《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
Ctrl点击查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验证酸碱之间的反应,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探究活动。
2.通过展示中和反应实质的微观图片,建立宏观现象与微观实质的联
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在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发展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对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实验进行分析与猜想,并设计实验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2•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难点】
”实验进行分析与猜想,并设计实验验
对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证酸和碱发生反应。
二、教学策略及方法
启发诱导、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
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石蕊、酚酞、氢氧化钡、氢氧化铁、碳酸钙、氧化铜、锌粒、硫酸铜、温度计、试管、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火柴
五、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验,激情导入
演示实验:
白酒变红酒,红酒变白酒提出问题:
利用我们课题1学过的知识进行大胆猜测,实验中可能用到了哪些试剂。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得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二)实验设计,探究新知
提出问题:
我们利用酚酞试液做指示剂,验证了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反应,利用了验证反应物减少的原理,来判断反应发生,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方案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呢?
以化学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课前发的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并验证猜想。
实验完毕后,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和现象。
”
教师巡视、指导。
听小组同学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点评。
总结得出方案:
利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证明酸或碱减少了或者消失。
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反应放出热量,都可以判断发生反应。
让学生试着写出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让两名学生代表板演。
根据学生书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寻找规律,讲解盐是金属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教师追问: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请举例说明。
学生举出反例,加深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观看动画,得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交流,并让学生回答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医疗、生活中的应用,巩固新知。
(三)总结归纳,巩固新知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并布置作业:
必做题:
写出至少两种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多多益善。
选做题:
搜集生活生产中中和反应的应用实例,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六、板书设计
一、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hcl+naoh=nacl+h2o
h2so4+ba(oh)2=baso4J+2h2o
实质:
h++oh-=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
【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篇三: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试讲初中化学全册说课稿】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
课1
《化学与环境》说课
稿
8
《溶解度》说课材
料
12
《石灰石的利用》说课
稿
..…15
《食盐》说课
稿
20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说课教案(第1课
时29
《氧化还原反
应》
33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
稿
35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第一课时说
课41
《元素》说课
稿
44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稿
..…47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稿
..…50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碳》
58
分子和原
子
62
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
稿
67
金属的化学性质(2课
时)
..…71
离子反
应
76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
化76
二电解质分类: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
质83
燃烧与灭火说课
稿
91
化学说课材料《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
式》93
《初三年化学第四章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稿98探究氢氧化钠
的化学性
质109探索
酸的性质说课
稿
117说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
界119
初中化学《原子》第一课时的说
课126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说课
稿128
制取氧气(第二课
时)
1323、2制取氧
气
137习题课说课稿
(
139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
课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科时教材位于科学版初三化学第四章第五节,计划3课时完成教学。
今天我们来完成第一课时的说课。
之前已学过研究化学反应的表达式、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式的读法、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等,那么本节开始,研究化学方程式。
要学化学方程式,必须先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的化学反应的一条客观规律。
学习质量守衡定律为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基础,又能为继续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作好准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下: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2.1.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1.2初步为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过程与方法
2.2.1通过定量式样,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
.2.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
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3.1通过实验研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3.2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2
.3.3初步体验定量研究科学中的重要意义。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3
.1重点
3
.1.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3
.1.2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3
.2难点
3
.2.1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
.2.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
1.学生情况的分析与对策
1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有着比较深的印象,
其中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变化是比较清楚的,但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非常模糊,根据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的难点应是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及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对策
在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切勿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观察纸片燃烧
后只剩下少许灰烬,产生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和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学生通过思考,做出假设、猜想,再进行两个实验的探究、讨论、交流,进而得出结论,评价个人的原先的猜想等,这样便于学生理解。
三、学法指导
本章内容难度不算大,三个演示实验带有较强的趣味性,主要是让学生先通过想象,然后配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现象,理解对现象的分析,进而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要求。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
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
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
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
标新立异。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情况,本课时要用自主探究、引导探究、
互助合作及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等方法。
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两个实验:
①镁带燃烧前后固体物质的称量;②蜡烛在托盘天平中称
量,随后点燃,观察托盘天平的平衡情况。
这两个实验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解释,带动学生讨论采取什么措施才
能使这两个实验的称量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对于第②个实验,
应向学生指明,称量的结果不能直接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总质量。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具学具: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玻璃棒、单孔橡皮塞、烧杯、小试管一天平、酒精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提问:
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
投影:
反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f氯化钾+氧气
溶液、白磷、锥形瓶、
氢气+氧气f水
氢气+氧化铜f铜+水
引言:
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
引入: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
设计与实施实验:
讨论:
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设计方案
评价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
1.实施实验:
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1.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1.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3.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2.汇报:
2.1.实验内容
2.2.实验结果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g,反应后物
质总质量为g。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3.演示实验
演示: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3.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g
3.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3.实验结果分析: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思考: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课题)
提问:
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略)
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问题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投影: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
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投影:
课堂练习
1.已知12g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的质量是g。
a.44gb.32gc.22gd.12g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金属镁的质量大,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
为什么?
3.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
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反思研究过程:
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
板书设计: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
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说课教案
邢台一中尚昱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类需要洁净的空
气”在前几年的课本中,这部分内容总是一带而过,而新课标下的课本,第一次把它作为单独的一节,我认为这里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环境保护等新的理念,所以今天和大家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把握,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级化学课本(仁爱版)专题三中的单元4。
在前面的课
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及其中各成分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大气污染与防治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
1、地位作用: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
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本节课也正是立足于此。
一方面,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保护环境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
要改变课程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而这节课正是对此做出的一种尝试。
本节课由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要求不高,所以侧重于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三,由于同学们接触化学的时间比较短,对为什么学化学没有很深入的理解,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大家意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和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从而增强大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尤其是酸雨的危害是本节课的重点
3、教学难点:
大气污染的防治
、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明确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照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
设计此目标是希望学生了解基本的大气污染及防治的有关知识,今后无论自己还是家人在生活中都能尽量避免做一些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以及用语言、文字等表述有关信息的能力。
设计此目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媒体收集材料,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感受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立志掌握化学这门科学,以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