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719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模板.docx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课时教案

课题: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1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

青藏铁路

2.师:

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二)学习新知

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指名学生读题,并画出线段图。

(三)合作探究

一、加数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名称。

1.小组内交流你解决的问题。

2.指名汇报你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教师利用线段图引导归纳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3.总结: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4.你知道这些数的名字吗?

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什么?

加得的数叫做什么?

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名称

1.汇报预习生成单的第2、3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联系。

为什么用减法进行计算?

与第

(1)题进行对比,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算?

3.明确减法的意义。

指名几个说说意义。

4.明确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并写出减法的三个关系式。

三小组探究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1.同桌交流,说说你知道的关系式。

2.全班交流

3.整理总结: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数学书P3练习一1

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①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

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②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③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

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④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综合练习:

数学书P43猜猜我是几?

(五)课堂总结

1.师:

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相互学习、鼓励进步、促进健康的发展)

板书设计

课后发思:

课题: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2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解决问题概括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

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师生相互交流兴趣爱好。

(1)生谈爱好

(2)师:

老师的爱好是插花,昨天下午老师老师就在花瓶里插了几瓶花,来看看吧

(3)投影展示课本插图

二、新知学习

(一)理解乘法的意义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答教师课件出示

(1)

3.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大家快速列式计算。

4.学生汇报算式:

用加法算:

3+3+3+3=12;用乘法算:

5.哪个算式简单?

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说说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6.学生汇报后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7.师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并板书在下边。

(二)理解除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2.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2

(2)(3)。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思考:

与第

(1)题比,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4.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5.过解决问题与对比思考,大家都清楚了三个题的联系与区别,请观察板书,想想什么样的运算叫做除法?

6.根据回答板书: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并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7.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第1题是求4个3的和,用乘法计算,第2、3题正好相反,是已知4和3的积是12,还知道其中一个因数是34或者4,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从这三道题的计算和除法的意义可以看出,除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实际上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板书)

(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怎样求因数?

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

2.会用等式表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3.展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思考交流: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课堂总结

1.板书课题

2.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乘除法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呢?

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四、巩固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3、4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发思:

课题: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3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

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发思:

课题: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第4课时

修改

教学内容:

《租船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性和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1.师:

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

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预设:

生:

《让我们荡起双桨》

2.师:

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

生:

北海划船

3.师:

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别光美,你知道吗?

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

租船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

2.师: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

人数:

30人小船租金:

20元/艘大船租金:

35元/艘小船人数:

4人/艘大船人数:

6人/艘

3.问: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

怎样租船最省钱?

4.师: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你们有什么想法?

可以同桌一组讨论一下。

5.学生反馈:

预设:

生1:

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

再选择。

生2:

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然后再调整。

……

6.师:

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了。

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

预设:

生:

第二种方法可行,因为用20÷4我们可以计算,35÷6我们还没有学过。

7.师:

既然方法选定了,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计算一下。

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9.合作交流:

(1)问:

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钱?

预设: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问:

7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7+1?

(2)问:

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预设:

60÷6=5(只)35×5=175(元)

10.比较方案:

问:

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生1:

尽量租小船会比较合算。

生2:

全租小船,但有1条小船只坐了2个人,没坐满。

是不是可以再省钱?

11.问:

全租小船,没坐满,怎样可以更省钱呢?

小组讨论一下,试着计算出结果。

预设:

生1:

把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